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毕业任教十年了,我把自己的一些学习语文特别是作文练习的感受告诉我的学生们:一个人从小到大,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到社会,作文总是十分重要的。你要说话、交际、写报告、通书信、订合同,要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都离不开作文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去做。而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几年,我把一些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有了一些体会。
一、培养兴趣,勤于练笔
鲁迅曾给初学写作的人写过一封信,他说:“想做好、做成一件事,一定要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的热爱之情才行。”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热爱之情呢?
(一)浅化入门,培养自信心。
什么是作文,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及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这些都是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理解、体会、造就的。如果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出那样的作文而厌恶作文,丧失对作文的兴趣。浅化入门的方法很多,比如,有一位老师在给孩子们上第一堂作文课时,运用了“故事引入法”。他把学生带到图书室,随手拿一本故事书,挑选了一则简短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孩子们自然听得津津有味。然后老师再让几位同学讲故事,接着让每一位同学讲一个简短的小故事给小伙伴们听。在此基础上,老师给每一个人发了一张纸,要他们把故事写下来,能写几句写几句,不会写的可用拼音替代。学生写完之后,老师领着大家把各自写的“故事”细心地折叠起来。这时候,老师说:“好极了,我祝贺你们。你们不简单,都会写书啦!等会儿放学,把你们自己写的书带回家去,请爸爸妈妈读。爸爸妈妈一定会夸你们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很兴奋。第一堂作文课就这样轻松愉快地度过了。学生对于写作文没有一点畏惧、畏难的心态,这真是一个极好的作文的开端。再如,五年级孩子写作文写什么呢?怎样写呢?老师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写你想写的话;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你的快乐、你的忧愁;一盆花、一棵草、一只小蚂蚁;和同学做的小游戏;考试得到100分;你犯的错误……都可以写。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多就少改,注重鼓励和情感交流,让学生想写、乐写,对自己的作文充满兴趣和信心。
(二)注重交流,激发好胜心。
实践证明,经常选读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比学习名家名篇,更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中的优秀范文更贴近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更易从中领悟和感受作文的方法和语言的艺术。并且,听到同学的优秀范文,大多学生都会产生羡慕之情,会想到自己如再努力些,一定也能写出比这更好的作文,继而跃跃欲试,这是一种极好的作文准备的心理。当然,老师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而不要总是读几位冒尖学生的作文。
(三)积累词句,培养恒心。
学写作文,不能有急于求成、立竿见影的想法,要让学生明白写好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过程。鼓励学生不要因一次作文失败而气馁,也不要因有些进步而骄傲。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每日摘抄十个好词、五句好句,读背这些词句,并坚持写日记。我坚信只有勤于笔耕,不断练习,手熟才能生巧。久而久之,才能文思如泉,笔走如神。
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老舍曾说:“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写作,同样要把生活作为写作的材料。但有生活,并不等于会写出好文章。得学会观察。观察也很有讲究,它有粗细之分,粗略观察可写出轮廓;细致观察,能写得充实具体。观察可有很多角度,从不同角度看结果也不一样。观察还要和想象结合起来,写出形象才会栩栩如生。很多事物,学生都是耳闻目睹的。但是耳闻有没有“闻”进去?目“睹”有没有“睹”进去?看到听到的东西一定要在头脑中思考,抓住特征,在脑中刻下痕迹,这样才行。具体如何训练呢?
(一)五年级以记叙文为主要作文训练手段。
我要求学生在大致想好一件事后,写草稿,把句子多读几遍,找准确的词表达要表达的感受或事情,可以记实的或者加上自己的想象,力求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用自己的话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表达具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二)变换角度进行训练,类似数学中的一题多解。
如有一幅图画的是雨中,一位大哥哥背着一位小妹妹,小妹妹手中举着一把伞。我先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大哥哥,来叙述这个故事。再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这位小妹妹来述说这个故事,训练学生多角度地观察、表达。
三、把握整体,找准年段训练要点
这里的“整体”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低年级作文训练不能脱离中高年级的作文训练目的而孤立存在,由低到高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是指小学的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主要由四种要素构成。即工具要素、材料要素、心理要素和情感要素。所谓整体的观点就是要研究各要素的组合关系,把它看成协调、有序的整体,不应分割这个整体。从整体出发处理好各要素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一)工具要素:字、词、句、篇和修辞、逻辑都属于工具范畴。
依据大纲、教材的训练序列,对各年段的学生的训练是严密而有序的。低年段要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逐步让他们说一段话,并逐步做到由说到写。所涉及的内容:①正确用词,不断扩大词汇;②说话要有正确的语态、语调,并要求运用规范语言说写;③说写过程中渗透一些有关言之有序的规律性知识。
(二)材料要素。
要把封闭的课堂变为开放的课堂,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训练他们会观察、勤思考。
(三)小学生作文的心理因素。
根据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他们作文应该是先写放胆文,后写小心文,再写放胆文。低年级学生初学说话、写话,要鼓励他们不应有任何束缚、羞怯或恐惧感,放开胆子,看到什么说(写)什么,想到什么说(写)什么,还要鼓励他们自由发问,自由想象。目的是培养他们大胆运用词语,积累词汇和句式的好习惯,同时具有流利的口齿,敏捷的思维,正确的语态。
(四)作文情感。
一方面在学生参与生活、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启发诱导他们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作文中不仅可以表达学生的喜、爱,也可以表达恨、忧,鼓励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
在实际教学中,要把这四者有机结合,以工具为载体,材料为内容,掌握小学生作文心理,以作文情感为动力,促使学生把作文写好。
一、培养兴趣,勤于练笔
鲁迅曾给初学写作的人写过一封信,他说:“想做好、做成一件事,一定要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的热爱之情才行。”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热爱之情呢?
(一)浅化入门,培养自信心。
什么是作文,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及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这些都是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理解、体会、造就的。如果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出那样的作文而厌恶作文,丧失对作文的兴趣。浅化入门的方法很多,比如,有一位老师在给孩子们上第一堂作文课时,运用了“故事引入法”。他把学生带到图书室,随手拿一本故事书,挑选了一则简短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孩子们自然听得津津有味。然后老师再让几位同学讲故事,接着让每一位同学讲一个简短的小故事给小伙伴们听。在此基础上,老师给每一个人发了一张纸,要他们把故事写下来,能写几句写几句,不会写的可用拼音替代。学生写完之后,老师领着大家把各自写的“故事”细心地折叠起来。这时候,老师说:“好极了,我祝贺你们。你们不简单,都会写书啦!等会儿放学,把你们自己写的书带回家去,请爸爸妈妈读。爸爸妈妈一定会夸你们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很兴奋。第一堂作文课就这样轻松愉快地度过了。学生对于写作文没有一点畏惧、畏难的心态,这真是一个极好的作文的开端。再如,五年级孩子写作文写什么呢?怎样写呢?老师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写你想写的话;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你的快乐、你的忧愁;一盆花、一棵草、一只小蚂蚁;和同学做的小游戏;考试得到100分;你犯的错误……都可以写。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多就少改,注重鼓励和情感交流,让学生想写、乐写,对自己的作文充满兴趣和信心。
(二)注重交流,激发好胜心。
实践证明,经常选读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比学习名家名篇,更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中的优秀范文更贴近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更易从中领悟和感受作文的方法和语言的艺术。并且,听到同学的优秀范文,大多学生都会产生羡慕之情,会想到自己如再努力些,一定也能写出比这更好的作文,继而跃跃欲试,这是一种极好的作文准备的心理。当然,老师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而不要总是读几位冒尖学生的作文。
(三)积累词句,培养恒心。
学写作文,不能有急于求成、立竿见影的想法,要让学生明白写好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过程。鼓励学生不要因一次作文失败而气馁,也不要因有些进步而骄傲。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每日摘抄十个好词、五句好句,读背这些词句,并坚持写日记。我坚信只有勤于笔耕,不断练习,手熟才能生巧。久而久之,才能文思如泉,笔走如神。
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老舍曾说:“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写作,同样要把生活作为写作的材料。但有生活,并不等于会写出好文章。得学会观察。观察也很有讲究,它有粗细之分,粗略观察可写出轮廓;细致观察,能写得充实具体。观察可有很多角度,从不同角度看结果也不一样。观察还要和想象结合起来,写出形象才会栩栩如生。很多事物,学生都是耳闻目睹的。但是耳闻有没有“闻”进去?目“睹”有没有“睹”进去?看到听到的东西一定要在头脑中思考,抓住特征,在脑中刻下痕迹,这样才行。具体如何训练呢?
(一)五年级以记叙文为主要作文训练手段。
我要求学生在大致想好一件事后,写草稿,把句子多读几遍,找准确的词表达要表达的感受或事情,可以记实的或者加上自己的想象,力求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用自己的话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表达具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二)变换角度进行训练,类似数学中的一题多解。
如有一幅图画的是雨中,一位大哥哥背着一位小妹妹,小妹妹手中举着一把伞。我先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大哥哥,来叙述这个故事。再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这位小妹妹来述说这个故事,训练学生多角度地观察、表达。
三、把握整体,找准年段训练要点
这里的“整体”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低年级作文训练不能脱离中高年级的作文训练目的而孤立存在,由低到高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是指小学的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主要由四种要素构成。即工具要素、材料要素、心理要素和情感要素。所谓整体的观点就是要研究各要素的组合关系,把它看成协调、有序的整体,不应分割这个整体。从整体出发处理好各要素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一)工具要素:字、词、句、篇和修辞、逻辑都属于工具范畴。
依据大纲、教材的训练序列,对各年段的学生的训练是严密而有序的。低年段要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逐步让他们说一段话,并逐步做到由说到写。所涉及的内容:①正确用词,不断扩大词汇;②说话要有正确的语态、语调,并要求运用规范语言说写;③说写过程中渗透一些有关言之有序的规律性知识。
(二)材料要素。
要把封闭的课堂变为开放的课堂,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训练他们会观察、勤思考。
(三)小学生作文的心理因素。
根据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他们作文应该是先写放胆文,后写小心文,再写放胆文。低年级学生初学说话、写话,要鼓励他们不应有任何束缚、羞怯或恐惧感,放开胆子,看到什么说(写)什么,想到什么说(写)什么,还要鼓励他们自由发问,自由想象。目的是培养他们大胆运用词语,积累词汇和句式的好习惯,同时具有流利的口齿,敏捷的思维,正确的语态。
(四)作文情感。
一方面在学生参与生活、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启发诱导他们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作文中不仅可以表达学生的喜、爱,也可以表达恨、忧,鼓励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
在实际教学中,要把这四者有机结合,以工具为载体,材料为内容,掌握小学生作文心理,以作文情感为动力,促使学生把作文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