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谈起自己是如何学习写作的:首先,在书报杂志中随便找出一篇篇文章的小片断耐心地读,达到快要背熟的程度,然后拿起笔进行不断的仿写。如此练了一个阶段,然后筛选古今名篇精粹,读、默、背之后照上述办法反复仿写。最后,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正如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言:“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由此可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模仿(仿写)一直是人们学习写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仿写优秀例文是一条通向作文成功的捷径。
  教材中的文章,多数是早有定评的名家名篇,文质兼美,自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教材中的文章仔细阅读和品味,于作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然而课改以来,许多人爱断章取义,强调“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忽视后半部分,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叶老的意思是要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即抓住“教材”的可教之处,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下面就谈谈教材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的一些借鉴之处。
  一、向教材学拟题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人要衣妆,文要题妆,一个好的题目会给人以悦目之感,会给人以击节之叹,会给人以回味之思。请看示例:
  1.据中心人物拟题:《藤野先生》《我的母亲》
  2.据中心事拟题:《山中访友》《钱塘湖春行》《散步》《女娲造人》
  3.据中心物拟题:《金色花》《丑小鸭》《羚羊木雕》《三峡》《社戏》《乡愁》
  4.据活动地点拟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沙漠中心》
  5.据观点拟题:《敬畏自然》《我爱这土地》《伟大的悲剧》
  6.据人物绰号、特点拟题:《刷子李》《泥人张》《变色龙》
  7.据要解决的问题拟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8.据文中有哲理的话拟题:《走一步,再走一步》《爸爸的花儿落了》
  9.据意象拟题:《荷叶母亲》
  题好文一半。作文拟题要向课本学习:范围要小,太大则显空泛;词句要短,过长则显松散;要含蓄,含蓄则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向教材学开篇
  有人说:“好的开头,有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钟情。”如何在一开头就先声夺人、令人一见钟情呢?请看示例:
  1.用精练的独句开篇,不蔓不枝,凝练明快。常见手法有:
  ①直接切题
  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我应当怎样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冰心《观舞记》)
  ②直接抒情
  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冯骥才《珍珠鸟》)
  ③直接写景
  如:天亮的时候,雨停了。(王愿坚《七根火柴》)
  一场台风过后。晴空万里。(日本作家星新一《喂——出来》)
  ④直接写事
  如: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鲁迅《故乡》)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莫怀戚《散步》)
  ⑤直接写物
  如: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刘秀新《一件珍贵的衬衫》)
  我们是一列树,列在城市的飞尘里。(张晓风《行道树》)
  ⑥直接议论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⑦直接写人
  如: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教师蔡芸芝先生。(魏巍《我的老师》)
  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余秋雨《信客》)
  ⑧直接摹声
  如:“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张之路《羚羊木雕》)
  2.巧借修辞,含而不露,既生动活泼又令人耳目一新。请看示例:
  ①比喻开篇
  如: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高尔基《海燕》)
  书,人们称为文明的“长生果”。(叶文玲《我的“长生果”》)
  ②拟人开篇
  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③对比开篇
  如: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刘绍棠《榆钱饭》)
  ④设问开篇
  如: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捷径呢?这是许多初学的人时常提出的问题。(邓拓《从三到万》)
  ⑤排比开篇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山,像雄狮,像奔马……(《看云识天气》)
  ⑥引用开篇
  如: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林家箴《说“勤”》)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三、向教材学收尾
  “编筐编篓,贵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好的收尾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①言尽意远
  如: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的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琦君《春酒》)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张之路《羚羊木雕》)
  ②情意绵绵
  如: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我的母亲》)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儿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荷叶母亲》)
  ③含义深刻
  如: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杨朔《荔枝蜜》)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灵魂。(鲁迅《雪》)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老王》)
  ④意境悠远。
  如:我望着那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彭荆风《驿路梨花》)
  ⑤情趣盎然。
  如:但是,我下了决心,干脆不讨老婆算了。妈妈摸摸我的脸说,可是我要孙子呀。(舒婷《我儿子一家》)
  ⑥警策有力
  如: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吴岗《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⑦前后照应
  如: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四、向教材学写作技巧   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能够学会的技巧。
  ①设置悬念,扣人心弦。
  《驿路梨花》开头写夜行人见屋不见人,瑶族老人的出现使行人产生了第一次误会,从而引起读者急于了解小屋主人的兴趣;接着写哈尼族小姑娘的出现,产生了第二次误会,使读者再生疑惑;最后引出哈尼族小姑娘讲的一段故事,从而解开“包袱”。
  ②借用插叙,增添文采。
  《爸爸的花儿落了》采用插叙的手法,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作者每次记叙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盼望自己长大的人,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
  ③善用倒叙,增添魅力。
  《同志的信任》一开始写鲁迅先生与一个陌生女青年会面,女青年将一个纸包和一封信交给鲁迅先生。这个纸包里面藏的什么?这封信写的什么内容?这些疑问使读者产生追根究底的想法,情不自禁地、迫不及待地读下去。
  ④先抑后扬,加深印象。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我”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再到赞叹,甚至“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蜜蜂”,作者的思想感情呈现出一条明晰的线索:讨厌蜜蜂一喜欢蜜蜂一赞叹蜜蜂。这样通过抑扬对比,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并且由物及人,热情歌颂了“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人们的奉献精神。
  ⑤利用巧合,揭示本质。
  对生活最精彩的艺术表现,就在于对偶然现象的把握和描述,通过偶然,揭示必然;通过个别现象,揭示事物普遍性的规律和实质。所以,古人认为“无巧不成书”。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一家去英国折尔赛岛旅行,恰巧在同一艘船上遇到了于勒在卖牡蛎,见他穷困潦倒的样子,就视而不认,一家人乱作一团,像躲瘟神一样。
  ⑥设置背景,以景衬人。
  在《社戏》里,作者写道:“两岸的豆荚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是船慢。”这一简洁、明快、传情的景物点染,仿佛给读者呈现了诗情画意,不仅使江南水乡春天的夜色尽收眼底,而且流露了少年急于去看社戏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由、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课本中类似技巧还有“过渡与照应”“主次详略”“遣词造句”等等,这类知识板块,只要我们耐心地引导学生去揣摩、积累、运用,教材必能成为他们写作技巧提高的阶梯。
  总之,我们需用好教材这个例子,通过仿写、借鉴、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学生的写作营造一方广阔的天地!
  (作者单位:江宁区土桥中学)
其他文献
很多研究都已经证实过分追求完美对婚姻生活有负面影响。美国研究者对76对结婚不足4年的夫妇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当他们认为对方是一个过分追求完美者的时候,婚姻的满意程度以及婚姻质量都会明显低于同龄人;与丈夫相比,当妻子追求完美个性比较强时,她对婚姻的不满意度更为严重。我国学者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  在婚姻生活中,过分追求完美者通常要求自己和配偶完美无瑕,给自己和配偶施加了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一次,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鱼儿在咬钩之后,通常因为刺痛而拼命地挣扎,但越挣扎鱼钩陷得越深,越难以挣脱。他由此提出了一个心理概念,叫做“吞钩现象”。  每个人都有一些过失和错误,这些过失和错误有的时候就像鱼钩,让我们不小心咬上,深深地陷入心灵之后,我们不断地负痛挣扎,却很难摆脱这枚“鱼钩”。  其实,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悲剧,往往就是无法挣脱自己咬中的“鱼
有一位年轻的收藏爱好者,在上完青花瓷收藏的培训课后,得意扬扬地对马未都说:“马先生,别的我不敢说,永乐青花我彻底明白了,你们讲的课我做了非常详细的笔记。”后来,在一次拍卖会上两人又碰上了,这时正好有个永乐年间的青花瓷盘要出手。马未都对年轻人说:“这个盘子现在30万块钱,你要买,就在10分钟之内给个价,这东西就是你的,钱我给你去弄。盘子要是真的,值500万元;要是假的,30万元就扔了。你现在要做的就
“我是世界上最了解父母的人,因为我和他们生活的时间最长。”这是许多儿女想当然的观念。但儿女真的了解自己的父母吗?美国心理专家保罗·斯隆总结了子女应该询问父母的5个问题。  1 能和我说说爷爷奶奶的事情吗?  很多人对于自己的祖父母不甚了解,甚至没有见过他们,但是家族的传统与血缘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看看在父母眼中,祖父母都是什么样的人。从他们的故事中,会找到许多和自身故事的相同点;还能从这些讲述中了
“啥事啊?正忙着呢!有事赶紧说,妈!”  “儿啊,腊月好几了,今年可得空儿回来啊?”  “哎呀,我的个亲娘哎!”  “咋啦?有难事吗?让你爸打点儿钱你卡上。”  “妈,你儿子是警察,哪能休息,再说再说吧。”  “你爱吃的腊肉、香肠,还有咸鱼什么的,都做好晾干了,给你寄过去,你别想我们,我们都挺好的。”  “好的,好的。”  “我孙子的压岁钱咋办?打给你还是?”  “哎呀,妈哎,可别没完没了的了,在
美国心理专家威廉32岁前极能算计:他知道华盛顿哪家袜子店的袜子最便宜,哪怕只比其他店便宜几分钱;他知道方圆几十公里内,哪家快餐店比其他店多给顾客一张餐巾纸;至于哪辆公共汽车比哪辆公共汽车车票便宜5分钱,何时去电影院票价最低等,他都心中有数。  正是因为威廉太会算计,落得一身疾病。在30岁之前,他经常到医院看病。他虽然知道哪家医院医生的医术最高、哪家医院的药费最便宜,却没有健康,病魔缠身,无一天舒服
地铁中、公交车上,戴着耳机听音乐的年轻人随处可见,为的是在嘈杂的环境中为自己暂时隔绝出一方安静的天地。  电影院里,大片争相上演,场场爆满,人们在各种惊险刺激中追求视听享受。逢年过节,烟花爆竹来助兴你知道吗?随身听的最大音量可达120分贝,电影院中噪声强度高达120分贝,鞭炮声更高达140分贝。如果人们接触强度为110分贝的噪声超过1分30秒或瞬间接触140分贝的噪声,会立即发生听力损害。我国著名
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及死亡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风心病是风湿性炎症过程所致的心脏瓣膜损害,在心脏瓣膜上留下瘢痕,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由于风心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引起重视,风心病更容易发展至心衰。那么,风心病患者该如何防止病情发展?什么时候必须手术?请看本期名家讲坛——  认识篇 揭开风心病的神秘面纱  蒋世良  人的心脏就像一个泵,通过血管把血液泵到全身,满足各器官和组织的
每日烟不离手的53岁的王伯因声音嘶哑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一直把他的病症当做慢性咽喉炎进行治疗,王伯吃了两三个月的消炎药,声音嘶哑症状依然不见好转,发音也越来越困难,病情明显加重了。直到一个月前,王伯到省城医院就诊,经接诊专家检查后确诊其患有声门型喉癌。  ▲九成以上喉癌患者嗜烟酒  近年来,临床统计显示,喉癌患者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患者的年龄多在40岁以上,50~70岁是发病高峰期,男性患者是女性
去年春节,年逾古稀的张老伯与晚辈团聚时高兴,喝了不少酒,后随晚辈出游了两天,年初五开始出现大便困难。便后出血及肛门脱出、疼痛,在家休息两天症状逐渐加重。熬了五天后。他终于忍不住了,去医院挂急诊,经医院检查后诊断为“混合痔伴肛缘下血栓”,需要外敷药膏、内服药物治疗。  痔疮高发与生活方式有关  老年人由于肛门部的血管、肌肉、韧带等都已松弛无力,极易患痔疮,多为混合痔,而且外痔部分多为皮赘样的结缔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