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的日常性更值得强调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首先想请您介绍一下修复的概念?
  我们还会用到一些相似的概念,比如修理、修缮、修整等等,但国内似乎更愿意接受“修复”,为什么呢?因为“复”字带有还原、复原的意思。这里暗含着中国文化中对于圆满的一种追求,我们看大多中国传统戏曲基本上都以花好月圆结束,大团圆的结果,这种圆满既体现了中国人对于事物的一种美好期望与基本态度,也是传统文化精神在传承中的相融相通。
  在传统书画修复中,我们更注重文化性或者精神性的传承和延存,而不太在意对于物质本体的关注,这在东方文化传统中相当普遍。我们从古代寺庙的历代修葺中也可以略窥一斑:通过对建筑物原型的模仿和复制来进行传承,这种传承更注重其“形”和“精神”(气韵)的传承,而对于其物质性的一面,则认为是完全可以用相似物代替。如日本原建于7世纪的神社伊势神宫,每20年就重建一次,最近一次重建在1993年,这座宫殿却被日本人普遍认为是13世纪以前的古董。这在中国传统的青铜、陶瓷修复中均有体现。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修复其实是带有审美想象的复原性追求。
  西方的修复显然更注重物质本体的原真性,正如西方哲学认为世界是由一种或几种固有的物质组成的,这种理念以对客观事物的识别分析、分类为中心,它反映在艺术品修复中,就表现为对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关注,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科技性。例如西方的油画修复可以象切片一样层层剥离,分为布面层、底料层、颜料层、光油层等等,在分解中逐一的检测、分析,而中国画的修复就很难如此,因为其图像层和材料层是完全浑融的。因此,修复概念中的不同所指一定要回到不同艺术形式在创作材料、创作思维和创作方式的差异上,我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修复追求的不同。
  站在今天的立场,有一点必须明确,任何“修复”概念下的实践操作,一定是以保护与延承作品寿命为目的,而且一定要重视日常性保护,不能动不动就修复,而忽略了平常的维护与保养,就如我们的身体,平时就得注意饮食结构和坚持锻炼,预防积劳成疾,作品没有这种意识和主动性,就更需要进行预防性的保护、防止透支,不能等到需要动手术的时候,才对其进行修复,也许为时已晚。
  02
  在这个修复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对画本身造成一些破坏。
  的确如此,正如周嘉胄所言“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所谓不药当中医,不遇良工,宁存故物”。而文献中记载古书画色暗气沉、脱落缺失等等情况不胜枚举,有很多便是庸工所致。
  中国古书画的修复技术环节是相当成熟的,出现这些状况其因一在于人,二在于理念,三则是对于这些技术环节使用是否恰当。因此在具体修复之前,检测与分析尤其重要,要做好充分的预案和综合考量,不能因小失大,另对于一些无法完全修复的作品,不能强以为之,保守性处理或维护性处理都是可取的。
  03
  修复的过程会保证它是可以可逆的吗?
  可逆性、可兼容性、可识别性是西方艺术品修复界提出的三大原则,很多人以此来责难中国画的修复,比如说为什么要补笔、全色等。结合实践,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首先,我并非是一个纯粹的保守主义者,但在长期实践中,越来越感受到传统修复技术的精湛和其理念的超越。一,传统中国画创作所用的材质都是纯天然的,汲取自然之精华,可以称之为“绿色材料”;二,中国画的创作理念、创作方式讲求自然、不做作,这些跟材料之间是极高的匹配关系;三,修复所用的最重要的粘合剂就是水和浆糊,都是易解的物质。这些特点让中国画具有一种超越性,其物质源于自然,又消解于自然。
  具体来说,中国画修复一定是可逆。正如前面所说,解构与重组都可通过粘合剂来完成,只要采用正确的修复方式,物质层的残缺可以补缀,也可再次去除。而图像层的补笔与全色,只要不是在原有图像层上面进行全补,依附于所补缀的物质层,都可以实现可逆。是否需要全补则是另一问题,依个人之见,对于艺术品的修复,其主要功能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审美的完整性,如果大量空缺,将严重影响此作品的欣赏,对于有据可依的图像缺失,可以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补笔,如对于缺失图像完全无法找到任何线索,则可以仅仅是全色,使之与未残缺处底色保持相应一致。另外还可借助现在科技手段,利用电脑等做复原性探索。
  在可识别性方面,所谓的“天衣无缝、补处莫分”仅仅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对于有修复经验的人来说,任何修复痕迹均是可以目测出的,况且现在有比肉眼更为厉害的各种仪器设备,可识别不存在问题。
  可兼容性方面,周嘉胄早就说“补缀须得书画本身纸绢质料一同者,色不相当,尚可染配,绢之粗细、纸之厚薄,稍不相侔,视即两异”,质、纹、色、光等各个方面的匹配,都保证了补缀材料与原材料之间的高度兼容。当然,我们今天在古书画修复材料这一块的研究做得远远不够,需要花大力气去收集和开发。
  04
  我们在修复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固定的标准,还是说是修复师的经验会占到比较大的比重?
  修复本身是一个操作实践性极强的东西,实践性的东西很难提出一个共通性的标准,现在大家也经常会谈一些非常理论化的标准或者原则,但这些原则和标准到了具体的修复当中一定会走样。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原则过于空泛,容易引发歧义,我觉得整个业界应该制定一些最低标准和操作性、指导性更强的规范。
  由于原则与标准的歧义,修复师的经验和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我们要特别尊重那些修复界的老先生,他们的经验在很多时候可以决定一个修复对象的生命、气质、神采,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和总结。
  05
  是不是所有有损伤的画都是可以修的呢?
  当然不是,任何物质体都像我们的身体一样,会有生命的终结。所谓的“长生不老”只是我们的希望。有的症状具有修复的可能,有的则无法挽回。这需要视作品损伤的具体情况来看,有的可以彻底大修、有的局部加固、有的最小干预,但无论是大动还是微调,都需要说明原因,存留档案。
  06
  目前人才还是很缺乏的吧?
  对,尤其是高端的专业人才。另外,若是着眼于系统建设的话,人才的细分也远远不够,如科技检测分析人员、预防性保护人员等。
其他文献
采访时间:9月18日  采访地点:中国美术馆咖啡厅  高扬  中国美术馆发展处副主任  中国美术馆发展处的具体工作有哪些?  发展处负责美术馆主业延伸经营项目的开发与管理,负责本馆展览、收藏资源衍生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对下属企业进行管理监督。具体来说就是监管下设企业,指导店面经营、衍生品设计开发,在整个过程中,发展处要起到企业和美术馆之间的衔接作用,是对企业工作的监督与指导,以确保下属企业的较好的完
期刊
“在这里,不同的世界交相辉映,在这里,西方遇见东方。”  “莫斯科或许是举办双年展最理想的地方了。”卡特琳·德·泽盖(Catherinede Zegher)如此说道,她是本届莫斯科当代艺术双年展的策展人,同时也是2012年悉尼双年展的联合总监。“在这里,不同的世界交相辉映,在这里,西方遇见东方。”德·泽盖说。这种国际主义即体现在双年展的主展览“要有更多的光”之中。这场展览在莫斯科的马涅兹展厅(Mo
期刊
五月至末,华盛顿特区就进入了夏季,但华盛顿的四季中,春天可爱极了,波托马克公园里的樱花盛开时,成片的粉白色让这座城市粗线条的严肃城市多了柔情与可爱。  华盛顿从来都不是一个让人心跳加速的城市,明确的政治性格让它天生多了一份严肃感。在这里感受不到快节奏的经济脉搏,看不到熙熙攘攘的人头攒动,也不见密集如混凝土森林般的现代都市景象,更多的是政客们的身影,安静的人文景观,大气磅礴的建筑群。从城市的最高点国
期刊
9月8日朱其先生荣获第二届“当代艺术思想论坛·艺术批评奖”,表彰他长期以来坚持独立的批评态度,对构建健康文化生态起到积极作用,他的批评勇气为中国批评家赢得可嘉的职业尊严。  关键词“独立”和“勇气”,十分耐读。  公司门口有对河南夫妻,每天早上,支个小车,卖鸡蛋灌饼,还有些粥和豆浆,街边摊,一米之远正轰隆隆修着地铁,暴土扬尘,但他们家生意很好,有时候能排五六个人的长队。男人瘦瘦的,老实腼腆,总是低
期刊
10月31日,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凤凰》在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MASS MoCA)为期一年的展出即将落幕,这件以北京的建筑垃圾为材料创作的作品曾引发巨大的争议,这是该作品首次在国外展出。  《凤凰》的创作耗时两年,大多数时间花费在从北京的建筑工地上收集和购买材料,长期旅居美国的他,回国后感受到了中国财富的快速积累和令人担心的发展速度。当他步入类似遍布全国的摩天大楼建筑工地的那一刻,他被震撼了,
期刊
突然举起相机的人很多,彭乐是其中一个。虽然也学过美术,对号称艺术的那个东西有些小心思,但即便换个单反的念头也居然因生活中的琐碎耽误了很久。  都说四川人就热爱这块盆地,去哪里都舍不得这份安逸,彭乐没事儿也喜欢四处走走,但总也走不出以重庆为圆心的巴掌地区。  十八梯  周遭高楼层叠,阳光只好从层缝中投过来。十八梯还是那么多石阶,可是上城愈上,下城愈下,彼此越来越远,唯恐有一个“拆”字来弥合上下的距离
期刊
唐昕  策展人,泰康空间总监,  泰康人寿收藏部负责人  采访时间:9月17日下午  采访地点:泰康空间  空间2003年就成立了,在当时环境下,为什么会想到做一个非营利的空间呢?  当时叫泰康顶层空间,就我一个人,在那之前泰康人寿赞助过几次当代艺术展,主要是由我策划的。10年之前,关心艺术的人寥寥无几,除了圈子里的人,外面很少有人支持这事,或者听说过这事,所以那会儿对我们独立策展人来说,找赞助是
期刊
自古以来,纸被当作一种媒介,承载和传递着人类的智慧结晶,时代演变,技术不断革新,电子媒介的兴盛成为了当今不可忽视的话题,但传统的东西总能在时尚的轮回里找到影子。  2013年9月,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时尚传媒集团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联合主办的“时代映像—中国时装艺术1993~2012”展览中,来自武学伟、武学凯兄弟的第四届兄弟杯金奖作品《剪纸儿》更是惹人眼球。在拥有浓郁的中国元素标签同时,又非常现代
期刊
几百年前,王维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人们经常会将文学与视觉艺术融合在一起。作品既有诗词的意境,又兼具绘画的美。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俄罗斯诗人另外的一面,莫斯科国家文学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独一无二的展览会:“诗人之画”(2013 年8月23日~2013年10月23日),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著名诗人们的油画作品,用诗人的眼睛去感受世界。  走进展览馆,观众第一眼就
期刊
不是批评组织没有意义,而是没有触及这个领域公共关注的“神经”与痛觉罢了。硬挺着的批评家年会,在我看来更像当代艺术界一个充满争议的“产品”。其承载的公共属性和价值属性的信息都面临着空前的信任危机。公共属性危机方面,在于这个“产品”无法给目前价值混乱的艺术界起到根本性改善的作用,更无法给“人心思变”的艺术界提供启发性的思维和观点,尤其是同步扫描到艺术家群体处于集体性“煎熬”的现状;价值属性危机方面,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