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任何人都更需要你

来源 :世界科幻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rgdg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血孩子》,让我们的心中充满寒意;尤其当读者拿到这期杂志的时候,应该已是寒冷的冬季。
  简单说来,《血孩子》讲的是特林克人控制了人类,继而把人类当做它们的代孕者——从表现形式上看很像《异形》啊!至于更多的内容和主题,请阅读专门评介,请阅读作品本身。
  幸好本期还有其他风格的作品,比如那篇《海格曼神父的机器狗》,其间就充满了人情味。先是大学生利用退役神父的同情心推销机器狗,接着神父为了试探大学生的道德底线也玩了一个小把戏……反正两个人一直就是在博弈斗智。最后神父还是买下了那只自己并不需要的机器狗,所以他只好把它当做了……总之,既然题目中的“机器狗”前有特定人称的定语,那么这位神父大人就一定是把它“相当特别地”使用了。
  《死亡开关》只是一篇很小的文章,甚至可以说是论述性的小文章,几乎没讲出什么故事来,但它还是引起了笔者的格外注意。“有了死亡开关,计算机会提醒你每星期至少输入一次密码,以确定你还活着。如果经过一段时问你没有输入密码,那么计算机就会由此推断你已经死了。你的密码就会自动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这些文件的第二权限人。”——说实话,这个设定很有意思,让人想起英国科幻大师A.C.克拉克在《2001:太空奥德赛》中对值班宇航员的描述:“他一天中的第一项公务是把冬眠主计时器向前拨十二小时。如果这一动作连续两次没有完成的话,哈尔就会认为他和普尔都失去了能力,它就会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但这一精巧的小设定并非该作的主旨,作者想要说明的还是将死者的意识以数字化的形式存留在网络当中;而这种技术成熟之后就不再区分死者还是生者了,无论什么人的意识都能以虚拟状态存在。
  这也还不是作者要表达的最重要的意思,事实上作者还提出并回答了另外一个问题:倘若真的如此,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因此人类的来生并非为我们自己存在,而是为太空中的其他文明而存在。当某个外星文明最终闯入地球之后,立刻就能够了解到整个人类文明。”说实话,这种回答还过于具体和功利了,其实人类文明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文明——而不仅仅是为了让人类个体生活得更舒适;或者我们走得更远一点:而不是为了让人类个体生活得更舒适。许多科幻作家所描述的那种“全体人类思维相通”的境界(如A.C.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只有在网络条件下而非生理改造后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相比上述理念论述,《伊甸》正好充当了一个故事型的展开,或者说给出上述理论一个具象化说明——虽说原因并不相同: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
  《伊甸》的背景,是现实世界被毁灭后的虚拟世界,宛若《黑客帝国》。但从行文上看,却怎么看怎么能读出一种探索宇宙时代的梦想。也许是作者受日本卡通影响太大,开头部分竟像是《银河铁道999》的场景,是以留下了那些开拓大宇宙时代的痕迹——其时正值科幻文学的美好时光!
  假如说《伊甸》是西方式的宇宙探险,那么《宇宙之光》则是中国式的星际开发。在这篇苏学军献给儿子丁丁“和所有勇敢面对未知世界的小朋友们”的作品中。充满了理想主义与献身精神,充满了探索未知的决心与勇往直前的勇气,充满了壮丽星空与柔情蜜意……总之,一如苏学军的风格——一如他停笔数年然后突然以洪水般作品数量复出后反复体现出来的一种风格。
  在《伊甸》里还提到了虚拟系统的名字:诺亚。但凡科幻作家要毁灭世界再拯救之的时候,这些机构或者系统一般都会被称为“诺亚”——不叫这个名字倒奇怪了。其实诺亚也不是万能的,能工巧匠自有能工巧匠的烦恼——那么大的船可怎么造啊?好在传说毕竟是传说,马伯庸在《诺亚的方舟》里重新言说了这个故事。笔者坚决认为,作者的目的就是以现代语言和概念来诠释这一传说,至于3000年后诺亚后代的举动和思考云云,不过是为这种诠释硬找的结尾罢了。这种创作方式,在主流文学界也早有尝试,诸如李冯的《十六世纪的卖油郎》等等。印象中马伯庸一直主打奇幻。此前他的科幻只看过一篇,但我认为那是当年度最优秀的科幻作品:《寂静之城》。
  在本期杂志中,也有我认为最优秀的作品,那就是《我比任何人都更需要你》——既让我感动,又让我感伤。
  故事开始得十分蹊跷:众多见义勇为者为了拯救他人或者制止恶行竟赤手空拳地对付手持武器的歹徒,而且毫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主人公想要知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得他们会这样做?于是,他踏上征程,前往异星,探寻缘由。在那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他终于揭开了真相:那里的生命,愿意帮助一切生命;而她在帮助其他生命时,显现出的形象,正是被救助者最希望看到的形象!
  以前有篇苏联科幻小说与此文有几分相似:一本因人而异的书,谁读谁就从中看到自己的一生。但构思更相近的则是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索拉力星》:粉紫色的星球宛如一个巨大的大脑,脉动的电流不停地游动和延展,它制造出新的脑电波,把人类的记忆化作现实。
  令主人公感到痛苦的是,他不能带走自己心爱的人!最让人难过的是,他深爱的人马上就会把他忘记!除非在一种情况下她才会重现——
  “直到我比任何人都更需要你。”我说。
  “直到你比任何人都更需要我。”她确认说。
  在这一刻,主人公终于明白了那些英雄壮举的理由。最后,返回地球的主人公终于走上了相同的道路……
  阅读《我比任何人都更需要你》,让我们的心中充满暖意;尽管当读者拿到这期杂志的时候,应该已是寒冷的冬季。
其他文献
故土情结也许是人类最深沉的文化情结之一,它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冲动势能,构成个体存在的情感因素.德国哲学家诺瓦尼斯曾把哲学理解为: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精神的家园.个体存
这款来自Animi,Causa公司的分子床灵感来源于分子结构,由120个富有弹性的圆球组成,可尽情地发挥你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其组成让你感觉舒适的任何造型。
在新形势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部队要走“军民融合发展”的道路战略,依托高职院校开展定向培养直招士官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这一理念.本文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
那是水:  夕阳一缕,悠悠橹歌,  岸边停泊着一艘小船。  那是水:  纯净石子,游鱼鳍尾,  爹隋女子,船上水手。  全因水而变得宁静而温暖,  一抹微笑从你唇边浮出,那也是水吧?  水的智慧,水的清凉,水的温柔。  音乐也是水呢,早晨的鋼琴声,阳光般明丽,缠绵。你在教堂外的石阶正坐着,聆听。遥望远海,流动着风帆。  墙上藤萝,延伸丝蔓,风将她的影子卸在你脸上,便是一朵微笑,荡漾。  “我心中似
期刊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探讨β-淀粉肽(1-40)(β-amyloid peptide1-40,Aβ1-40)对新鲜分离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高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high voltage-activated calcium
园艺教学,应该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做”中学,教师在“做”中“引”;以活动为导向,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敢于“走出去”,强化自我,提升实践能力,本文
用三节7号电池驱动,通过每分钟700次频率的拍打,以及“挤压洗”的方式去污。主要针对酒渍、血渍等较小的污渍,省去了清洗整件衣服的麻烦。
本文对吉林省体育彩票公益金分配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了解其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及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吉林省体育彩票业和地方经济及体育事业的
摘 要:网络信息化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每个行业的发展都受到网络信息化的影响。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来说,其工作也受到了网络信息时代方面的影响,并且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形式和特点也在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将网络信息时代下的特点进行充分分析,让高校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绽放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  1引言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自成一家.她多才多艺,在各方面均有建树,不过最能体现她创作成就的,当属其词.她的词于委婉细腻中一洗以往词作中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