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教师贴“小红花”的“过度理由效应”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q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计划生育”社会大环境的背景下,虽说现在的“二胎”政策已经放开,但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依然占据首位,家长对孩子越来越娇惯和重视。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当今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棘手。都说“严师出高徒”,但是再也找不到教书先生的“教鞭”和“戒尺”。相比之下,奖励、表扬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惩罚、批评在教育中的地位大大下降。这样,表扬就成了教育者偏爱使用的一种方便的工具。
  一、表扬在教育中的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活动是受情绪影响的。当人在积极情绪的支配下,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容易发挥自己的水平,从而大大地提高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每个老师和家长都期望孩子的未来是成功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特别需要老师的表扬,就像花儿需要阳光一样。“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的一句赞扬,能使学生进入一种神采奕奕的境界,并最终化作积极行动的结果。表扬即能满足学生渴求老师关注的心理需要,又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构建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小红花”的实质
  一切动物,包括人,都是在不同利益的驱动下,做着本能的或有思维的事情。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学习这件事情的认识还没达到“为自己而学”的境界。当然,老师的口头表扬用一两次还以,这种无形的表扬说得过多也就显得“轻如鸿毛”,不值得一提了。所以除了口头表扬外还有诸如“小红花”“盖印章”等奖品之类的外在奖励。这种有形的奖励更是一种证明“被老师表扬过”的凭证,看得见、摸得着。在学生眼里可以成为向家长和同学们炫耀的资本,也能成为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发动机。因此,外在奖励还是有必要的。在各个小学经常看到的普遍现象:无论是班级墙上的红花台上,还是学生的书本、作业本上,甚至是在低年级小学生的额头、手臂上,“小红花”的踪影无处不在,可见“小红花”的魅力之大。
  其实,贴“小红花”的方法并不是某个老师独创的,它属于心理学范畴。是行为主义疗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代币法”。“代币法”是用一些起着表征作用的符号(如小红花、五角星等)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发生和保持的一种疗法。代币法可以使一种好的行为的长期性增强,也可以使一种不良的坏习惯减少或消退。这种方法通常对于10岁以前的小孩效果显著,因此广泛运用于小学阶段。
  三、学生学习动机中的“过度理由效应”
  众所周知:儿童天生就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很多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时勤学好问,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劲头却越来越低。家长和老师用尽了表扬和物质奖励等一切办法。有的家长甚至不惜以金钱为诱饵,但收效甚微。学生在朝气蓬勃的年龄却没有了学习的兴趣,这可愁坏了老师和家长。
  一位平时表现不怎么好的学生,在老师的公开课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好不容易等到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而且居然回答对了,心里好不兴奋!但是最后等来的却是老师的一句“大家的表现都很出色,老师的小红花不够用了,下课再到我办公室拿吧”。他立刻就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低头玩着小动作,再不肯发言,这似乎是对老师的无声抗议。
  这位学生的例子完全可以用心理学上的“过度理由效应”来解释。
  “过度理由效应”是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原有的內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化为外部控制的现象。人们的行为最初是有内在理由的,如兴趣爱好。这时人们的行为和认知之间是协调的,并倾向于继续保持这种行为。但如果出现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奖励(小红花)等,给人们的行为增加额外的“过度理由”,就会促使人们不自觉的用这些更具吸引力的外部理由来解释行为,相应的减少或放弃原来的内在理由,行为也由内部控制转为外部控制。
  “过度理由效应”告诉我们:有的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动机,与其天性有悖,就是因为外在的奖励和刺激的存在。外在的刺激一旦不存在,学生便失去了解释“学习”这种行为的理由,“学习”的行为也就减少甚至终止了。
  “过度理由”对于学习来说,会与我们期望的学生内部动机相背离。但是要阻止某一种我们不希望见到的行为,如果给予学生额外的“过度理由”,则可改变这种行为。所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看我们如何利用它。
  四、“过度理由效应”的启示
  1.如何使我们期望的行为继续下去
  一方面不要让奖励和表扬成为学生的“过度理由”。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措施,适当运用未尝不可。但是过犹不及就会成为学生的“过度理由”,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内部动机。如表扬孩子时不要夸孩子“你真聪明”,而是要对孩子说“你真努力”,这样孩子在下次做事情时会靠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而不是依靠自己一时的小聪明。
  2.如何阻止不良的行为
  第一,不斥责和强势干预。惩罚本身是一种“负强化”,而且并不一定使学生习得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斥责和惩罚学生只是使他们当时会有所收敛。如果学生因此而讨厌老师,感受不到老师对他的爱,后面也可能不长记性、变本加厉。这样反而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厌学等不良后果。
  第二,运用“过度理由”顺势消退。对于让老师头疼的学生的一些不良问题:我们一方面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关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投其所好,针对他们典型的行为,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把他们行为的内在需求引导到一个外在的“过度理由”上来。等到适合的时机,再抽掉这个“过度理由”,从而消除不良行为。
  为了避免降低小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老师要通过认真客观的分析学生的需要,加强精神鼓励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挖掘学生本身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其他文献
“家是小小国,国是千万家”,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将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民族文化、维护祖国统一、注重家风养成、为国家富强而努力拼搏的家国思想根植于心,融汇于血液里。  作为一名教育者,更是担负着启迪智慧、引导航向、培养下一代爱国情感的重任,我们要从语文课堂教学入手,充分利用每一个教育契机,培育和滋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树立“家国两相依”的家
期刊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美的音乐不但能愉悦身心,而且能使孩子的心灵得到净化,使其行为变得高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把真理转化为有血有肉的具体行为和行动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教育和善良情感的形成,而以情感育人是音乐学科育人的一大优势。”因此,通过音乐教学,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革命理想、高尚情操和良好品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音
期刊
自从2004年走上工作岗位,我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岗位上,我失落过、也收获过。每次接到新班,我脑子里面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何管理好班级。如何让学生能有一个温馨、幸福的班集体。因而,开学第一个月内,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班级管理方面,努力从一开始就营造我心中的理想班级,力争让班级管理赢在起点。  一、了解学生、美化教室环境、制定班规  “好的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好的
期刊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近半年的训练与学习,学生具备初步的法学学习基础,包括法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识记,法理学基本法律关系、原理的初步分析与应用。但由于年龄小,社会实践不足,理解力、实际运用能力尚有待提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讲授的是《婚姻家庭继承法》中,“法定继承的范围与顺序”的内容,是第一章法定继承概述内容的延续,也是法定继承中的具体规则的学习,是继承法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日常的法律实
期刊
《指南》中提到一些有关幼儿健康教育的问题,例如,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要培养幼儿的活泼兴趣,要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所以幼儿园要切实做好幼儿生活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为了幼儿教育最终目标实现建立较为系统、适合我国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场所,教师的教育行为以及幼儿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指南》指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它启示我们,幼儿教师应客观、全面、积极的看待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多种多样地收集幼儿在生活、游戏等活动中的表现,分析和发现每个幼儿的需要与发展的特点或优势,积极地看待幼儿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来增长自己的能力。而在我们平时的美术绘画活动中,老师往往更加关注作
期刊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通过在学校校园中张贴海报以及广播宣传等形式,招募存在被学习学业困扰、并且自愿参与研究的学生(不限男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学生学习动机量表MSMT》问卷测量和面谈,根据量表得分选取得分较高的具有学习困惑并愿意参加团体沙盘游戏的初中生1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人。  被试具体信息如下,实验组:男生3名,女生3名,参与者均为八年级学生。对照组:男生3名,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学生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傍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在用硬笔书写楷书的基础上,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这是课标对小学阶段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可究竟怎样才能把这一目标渗透到一年级的写字教学中呢?经过这半年的实践与
期刊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可是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与学让教师与学生深感困惑。如何在新课程下,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觉得诵读法是最基本、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宋代大文豪苏轼曾深有体会地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可以说是一把打开古文学习之门的钥匙。因此,在文言文
期刊
游戏教学法是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把教学内容与灵活的游戏进行组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二十世界初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倡导,它的结构具有相互联系的4种成分:制定游戏任务,发出游戏的信号,展现游戏行为以及规定游戏规则。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是指由教师根据一定的心理活动主题设计并引导学生自愿参与的、遵从一定游戏规则和伴有一定心理体验的有序活动。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包括游戏程序与规则、学生游戏活动的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