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都会遇到学生理解困难,跟学生沟通不畅,教学效果不理想等情况,使得化学教学气氛变得很沉闷。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转变教学观念,活跃课堂气氛,使化学教学变得轻松、高效。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氛围
新课程课堂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要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形式。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教师要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在教学中如果一方感情受压抑,那么双方在情感上就不会合拍,教学活动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即使是教学内容不包含情感因素,也可以对其进行情感化处理,从而更好地达到情感教学的效果。学生回答问题,不论正确与否,都要积极肯定他们的参与,让回答问题成为快乐而不是负担,先做朋友,再做师长。实践证明,环境越和谐,亲和力越强,教学越有效。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在团队中,教师起着多重作用:一是知识的传授者、团队的组织者;二是心理医生、学生的朋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首先期望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与他平等的朋友和支持者。化学教师只有立足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把握化学教学的规律,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灵活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化学教学水平,善用表扬和批评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有效地在化学课堂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使中专学生在这种和谐高效的课堂中提高化学成绩及个人素养和品质。
二、教师改变观念,变传授为引导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带来的弊端,以及弥补其存在的不足,我们当前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新课程提出了三大学习方式,目的是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接受式”为主的课堂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可能教给学生全部的知识,只能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在独立的情况下也能获取相应的知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保持和发展,努力使学生产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1.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将是教师面临的新问题,对此教师要转变思想,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考方案对化学学科的教学有一定的影响,现在的学生“怕吃苦、怕动脑”,大多数选择了逃避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乏味。化学与社会、环境、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在化学教学中,尽可能地将所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感到好奇有趣、轻松愉快。
2.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形象的化学实验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将演示实验转变成学生自主实验,将课本结论实验变为探究实验,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在实验教学中,设置恰当的悬念,可激发学生思考。
3.利用多媒体创设活泼立体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维。要使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教学流程有创意、效果好,可充分运用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以营造具体生动立体的教学氛围。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寓学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的现象和本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三、切实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等级,强调等级观念:孩子必须服从家长,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群众必须服从领导……在这种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教师,往往认为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着想,从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和感受。教师缺乏宽容心,缺乏对学生表达尊重和理解的技巧,以为自己为学生好,学生就能感受得到。此外,教师经常把学生当成成年人来看待,以成年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学生,认为自己理解的学生也应该能够理解。当代的中专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接受了许多新潮思想和更多的西方文明观念,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渴望民主、平等、博爱,个性张扬,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许多学生常常会认为教师在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埋怨教师对他们不尊重、不理解,而不是反省自己学习是否刻苦、勤奋。
化学教师要想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建立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就必须树立这样的工作和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是教师的职责;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犯一点错、出一点格都是正常的。所以教师应宽容地对待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采用诱导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只有以学生为本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赖。为了更好地调动中专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化学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顺应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和谐高效的化学课堂。
四、关注细节,形成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学习习惯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得最多的东西,其实质就是对学生学习细节的要求。学生在一个化学原理完成之后,是否能有自己的思考,一个化学实验做完之后,是否能有所收获,是否能有自己的创意,等等,这些有时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要让学生知道细心观察,知道求实验证,知道创新思考比学习知识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使这些学习细节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习惯,是高效化学课堂的特点之一。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主角,教师应该是导演,只有主角理解了导演的想法,将自己融入故事情节中,才能演出精彩的电影。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化学教学活动,自主地学习与思考,才能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不仅要重视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着眼于引导学生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只有主动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氛围
新课程课堂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要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形式。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教师要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在教学中如果一方感情受压抑,那么双方在情感上就不会合拍,教学活动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即使是教学内容不包含情感因素,也可以对其进行情感化处理,从而更好地达到情感教学的效果。学生回答问题,不论正确与否,都要积极肯定他们的参与,让回答问题成为快乐而不是负担,先做朋友,再做师长。实践证明,环境越和谐,亲和力越强,教学越有效。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在团队中,教师起着多重作用:一是知识的传授者、团队的组织者;二是心理医生、学生的朋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首先期望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与他平等的朋友和支持者。化学教师只有立足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把握化学教学的规律,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灵活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化学教学水平,善用表扬和批评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有效地在化学课堂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使中专学生在这种和谐高效的课堂中提高化学成绩及个人素养和品质。
二、教师改变观念,变传授为引导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带来的弊端,以及弥补其存在的不足,我们当前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新课程提出了三大学习方式,目的是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接受式”为主的课堂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可能教给学生全部的知识,只能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在独立的情况下也能获取相应的知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保持和发展,努力使学生产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1.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将是教师面临的新问题,对此教师要转变思想,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考方案对化学学科的教学有一定的影响,现在的学生“怕吃苦、怕动脑”,大多数选择了逃避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乏味。化学与社会、环境、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在化学教学中,尽可能地将所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感到好奇有趣、轻松愉快。
2.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形象的化学实验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将演示实验转变成学生自主实验,将课本结论实验变为探究实验,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在实验教学中,设置恰当的悬念,可激发学生思考。
3.利用多媒体创设活泼立体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维。要使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教学流程有创意、效果好,可充分运用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以营造具体生动立体的教学氛围。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寓学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的现象和本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三、切实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等级,强调等级观念:孩子必须服从家长,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群众必须服从领导……在这种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教师,往往认为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着想,从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和感受。教师缺乏宽容心,缺乏对学生表达尊重和理解的技巧,以为自己为学生好,学生就能感受得到。此外,教师经常把学生当成成年人来看待,以成年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学生,认为自己理解的学生也应该能够理解。当代的中专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接受了许多新潮思想和更多的西方文明观念,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渴望民主、平等、博爱,个性张扬,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许多学生常常会认为教师在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埋怨教师对他们不尊重、不理解,而不是反省自己学习是否刻苦、勤奋。
化学教师要想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建立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就必须树立这样的工作和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是教师的职责;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犯一点错、出一点格都是正常的。所以教师应宽容地对待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采用诱导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只有以学生为本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赖。为了更好地调动中专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化学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顺应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和谐高效的化学课堂。
四、关注细节,形成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学习习惯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得最多的东西,其实质就是对学生学习细节的要求。学生在一个化学原理完成之后,是否能有自己的思考,一个化学实验做完之后,是否能有所收获,是否能有自己的创意,等等,这些有时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要让学生知道细心观察,知道求实验证,知道创新思考比学习知识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使这些学习细节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习惯,是高效化学课堂的特点之一。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主角,教师应该是导演,只有主角理解了导演的想法,将自己融入故事情节中,才能演出精彩的电影。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化学教学活动,自主地学习与思考,才能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不仅要重视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着眼于引导学生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只有主动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