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征程万里,降妖捉怪,历尽坎坷,屡遭磨难,终于取得真经,靠得是良好的团队精神。南非世界杯中,欧州有荷兰、西班牙、德国三支球队打入半决赛,他们决胜的秘决在于良好的团队精神。而南美劲旅巴西、阿根廷等强队好手如云,却无缘半决赛,其失败的原因恰恰是个人英雄主义膨胀,缺乏团队意识。由此可见,团队建设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每个成员能力的发挥,决定着团队整体效率。
在团队建设中,有这样一个公式:团队建设好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加一大于二,团队的效率大于个体成员之和;团队建设差的,内部成员互相拆台,一加一小于二。 海尔、联想、美国微软等世界知名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关键在于他们有一整套团队建设经验,有一个坚强有力的管理层,有着一支具有共同价值观、较强凝聚力的职工队伍。因此加强团队建设是行政管理的核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一、团队的组成要素
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团队的构成要素包括组织、目标、计划等部分,其中组织建设占据了主导地位,决定团队建设的其他因素的得失成败。
(一)完善的组织体系
一个完整的团队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领导者,又称为决策者或组织者,负责制定目标,将团队各成员组织起来实现既定的目标。二是协调者,负责协调不同的人从事不同的事务,对成员进行具体的分工。三是实施者,按照各自的分工各司其职。四是监督者,对团队各成员的工作得失进行监督、评价,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团队成员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决定了对其所要求具备的素质也各不相同:组织者必须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大局观念,能把握大局,保证正确的方向。协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判断力,能准确把握组织者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加以贯彻;知人善任,对团队每位成员的特点了如指掌,能够根据成员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工作。实施者具有很强的服从意识,了解本岗位的工作特点,能够根据管理理、协调者的安排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监督者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组织纪律观念强,以身作则;熟悉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掌握工作标准,具有很强的分辨力;具有较强的原则性,执法如山,不循私情。
在团队建设中,强调组织完善,但并非人越多越好。俗话说得好:“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不论团队大小,人员多寡,只要组织健全,协调有力,就是一个好的团队。
(二)具有共同的战略目标
海尔前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一个企业没有发展战略,就是没有发展思路,没有思路也就没有出路。企业的发展战略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因此一个高效的团队必须有一个奋斗目标。
团队战略目标不是每个成员目标的简单叠加,而是每个人目标的集合体。这就需要管理层深入到成员中去调查研究,主动征求团队成员的意见,对不同的意见,通过协调,达成一致,使团队的整体目标符合全体成员的意愿,成为全体成员的共同信念。
(三)进行明确的分工
分工即是安排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使团队内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干。合理的分工能使得团队内的各成员增强责任意识,专注于做某项工作,在特定的岗位上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率,避免重复劳动,杜绝推诿扯皮。
进行合理分工并非各不相干,而是既分工又合作。在团队建设中,合作尤其重要,对于复杂的工作,非一人之力能够独立完成,必须集合众人之力。分工与协作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任何忽视一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四)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计划是实现团队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是目标的具体化,在实现目标中处于主导地位。有了计划便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计划必须明确而具体,符合客观规律和现实要求,可操作性强。天津海事局十分重视计划作用,实行周计划管理,要求各处室将工作计划具体到每一天、落实到每一人;每人都要知道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实行AB角色,每人都要了解本处室其他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以便随时很好地互相替代。周密的计划使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为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团队建设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何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方式方法,是团队管理者的工作的重点。
(一)慎重选择管理者
俗话说得好“人无头不走,岛无头不飞”,管理者在团队建设中举足轻重,用人得当,可以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恢复生机;用人失察,一个原本红红火火的企业会因之倒闭。
选拔管理者要坚持以下标准:
一是把握大局能力。要了解国家政策,精通法律法规,通晓管理知识,有敏感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保证单位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是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支持他管理者开展工作,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到职工中去调查研究,具有良好的品行修养,将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视为第一要务。
三是廉洁自律。古代的《官箴》说得好:“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生明,廉生威。”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威信。这种威信不是靠压制群众得来,而是靠自己的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换来的。团队成员之所以对管理者敬畏,不是畏其权力,而是尊敬其廉洁的人格。
四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党中央号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创新工作意义重大。烟台航标处的航标事业近年来取得蓬勃发展,关键在于管理者坚持不断创新。通过体制创新,拓宽了社会化用工的新思路,解决了职工队伍老化的问题;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了航标管理模式,将一线航标工彻底从孤岛艰苦的环境下解放出来,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普遍拥护。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管理主要靠制度。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制度建设。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加强制度建设和加强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性。制度是一种有效的规范,没有制度约束,团队将成为一盘散沙。
加强制度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度是管理人的,要靠人来执行,因此制度的制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尊重大家的意愿,充分考虑到大家的承受能力,使制度成为成员共同的行为准则。
坚持稳定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制度作为团队内部一种有效的管理规范,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团队成员无所适从。同时,形势的变化日新月异,要求不断地创新,保持制度的生命力,如此才能与变化了的情况相适应。
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制度的适用有其特定的期限和范围,昨天的制度今天未必适用,上级的制度下级未必适用。因此在制度建设中要坚持一切实际出发,善于分析团队内的工作实际、团队成员的思想实际,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将大家的意志通过一定的程序上升为团队统一执行的制度。
(三)打造良好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其最高境界是增强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使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是加强教育,树立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信念是将成员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因为有了共同的信念,每位成员对其所属的团队都怀有强烈的认同感,服从组织者的领导,认可团队的管理制度,自觉地将自己看作该群体的一员,为了团队的共同目标,愿意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
二是加强沟通,互相信任。信任是建设团队精神的基本支柱。由于人的年龄、职业、地位、知识、能力和生活阅历的差别,其思想意识也千差万别,对同一问题的观点也不尽相同,隔阂、误会便不可避免。任其发展,必然危及团队的和谐,降低团队的效率。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方式即是沟通,要学会多角度思考,主动关心人、理解人,通过交流信息、看法,在思想意识方面达成高度一致。
三是弘扬企业文化。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将企业文化提高到与实体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部署了文化建设,要将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其职工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的不竭的动力。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团队成员的思想日趋活跃,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仅靠空洞的说教收效并不理想,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因人而异,建立多种激励措施。人们的需求不同,追求不同。生产一线的工人比较看重生理和安全等低层次的需要,他们在工作中关心的是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物质利益。而处在较高层次的机关管理人员,更看重精神层面的荣誉,他们希望发挥自己的才华并得到管理者的承认。因此要根据不同层次的人群,分别制定不同的激励措施。
二是奖惩要适度。激励机制的作用在于奖勤罚懒,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但决不是将落后者一棍子打死,因此要把握尽度,奖惩目标不能过高,否则会造成两极分化;同时亦不能过低,否则便失去了激励的意义,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团队建设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管理者不断地探讨,通过加强教育,强化管理,完善机制等多种手段,并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成员的整体合力,才能提高团队的的整体效率,促进事业的科学发展。
在团队建设中,有这样一个公式:团队建设好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加一大于二,团队的效率大于个体成员之和;团队建设差的,内部成员互相拆台,一加一小于二。 海尔、联想、美国微软等世界知名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关键在于他们有一整套团队建设经验,有一个坚强有力的管理层,有着一支具有共同价值观、较强凝聚力的职工队伍。因此加强团队建设是行政管理的核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一、团队的组成要素
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团队的构成要素包括组织、目标、计划等部分,其中组织建设占据了主导地位,决定团队建设的其他因素的得失成败。
(一)完善的组织体系
一个完整的团队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领导者,又称为决策者或组织者,负责制定目标,将团队各成员组织起来实现既定的目标。二是协调者,负责协调不同的人从事不同的事务,对成员进行具体的分工。三是实施者,按照各自的分工各司其职。四是监督者,对团队各成员的工作得失进行监督、评价,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团队成员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决定了对其所要求具备的素质也各不相同:组织者必须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大局观念,能把握大局,保证正确的方向。协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判断力,能准确把握组织者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加以贯彻;知人善任,对团队每位成员的特点了如指掌,能够根据成员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工作。实施者具有很强的服从意识,了解本岗位的工作特点,能够根据管理理、协调者的安排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监督者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组织纪律观念强,以身作则;熟悉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掌握工作标准,具有很强的分辨力;具有较强的原则性,执法如山,不循私情。
在团队建设中,强调组织完善,但并非人越多越好。俗话说得好:“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不论团队大小,人员多寡,只要组织健全,协调有力,就是一个好的团队。
(二)具有共同的战略目标
海尔前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一个企业没有发展战略,就是没有发展思路,没有思路也就没有出路。企业的发展战略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因此一个高效的团队必须有一个奋斗目标。
团队战略目标不是每个成员目标的简单叠加,而是每个人目标的集合体。这就需要管理层深入到成员中去调查研究,主动征求团队成员的意见,对不同的意见,通过协调,达成一致,使团队的整体目标符合全体成员的意愿,成为全体成员的共同信念。
(三)进行明确的分工
分工即是安排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使团队内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干。合理的分工能使得团队内的各成员增强责任意识,专注于做某项工作,在特定的岗位上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率,避免重复劳动,杜绝推诿扯皮。
进行合理分工并非各不相干,而是既分工又合作。在团队建设中,合作尤其重要,对于复杂的工作,非一人之力能够独立完成,必须集合众人之力。分工与协作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任何忽视一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四)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计划是实现团队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是目标的具体化,在实现目标中处于主导地位。有了计划便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计划必须明确而具体,符合客观规律和现实要求,可操作性强。天津海事局十分重视计划作用,实行周计划管理,要求各处室将工作计划具体到每一天、落实到每一人;每人都要知道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实行AB角色,每人都要了解本处室其他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以便随时很好地互相替代。周密的计划使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为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团队建设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何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方式方法,是团队管理者的工作的重点。
(一)慎重选择管理者
俗话说得好“人无头不走,岛无头不飞”,管理者在团队建设中举足轻重,用人得当,可以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恢复生机;用人失察,一个原本红红火火的企业会因之倒闭。
选拔管理者要坚持以下标准:
一是把握大局能力。要了解国家政策,精通法律法规,通晓管理知识,有敏感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保证单位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是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支持他管理者开展工作,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到职工中去调查研究,具有良好的品行修养,将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视为第一要务。
三是廉洁自律。古代的《官箴》说得好:“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生明,廉生威。”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威信。这种威信不是靠压制群众得来,而是靠自己的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换来的。团队成员之所以对管理者敬畏,不是畏其权力,而是尊敬其廉洁的人格。
四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党中央号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创新工作意义重大。烟台航标处的航标事业近年来取得蓬勃发展,关键在于管理者坚持不断创新。通过体制创新,拓宽了社会化用工的新思路,解决了职工队伍老化的问题;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了航标管理模式,将一线航标工彻底从孤岛艰苦的环境下解放出来,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普遍拥护。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管理主要靠制度。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制度建设。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加强制度建设和加强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性。制度是一种有效的规范,没有制度约束,团队将成为一盘散沙。
加强制度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度是管理人的,要靠人来执行,因此制度的制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尊重大家的意愿,充分考虑到大家的承受能力,使制度成为成员共同的行为准则。
坚持稳定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制度作为团队内部一种有效的管理规范,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团队成员无所适从。同时,形势的变化日新月异,要求不断地创新,保持制度的生命力,如此才能与变化了的情况相适应。
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制度的适用有其特定的期限和范围,昨天的制度今天未必适用,上级的制度下级未必适用。因此在制度建设中要坚持一切实际出发,善于分析团队内的工作实际、团队成员的思想实际,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将大家的意志通过一定的程序上升为团队统一执行的制度。
(三)打造良好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其最高境界是增强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使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是加强教育,树立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信念是将成员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因为有了共同的信念,每位成员对其所属的团队都怀有强烈的认同感,服从组织者的领导,认可团队的管理制度,自觉地将自己看作该群体的一员,为了团队的共同目标,愿意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
二是加强沟通,互相信任。信任是建设团队精神的基本支柱。由于人的年龄、职业、地位、知识、能力和生活阅历的差别,其思想意识也千差万别,对同一问题的观点也不尽相同,隔阂、误会便不可避免。任其发展,必然危及团队的和谐,降低团队的效率。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方式即是沟通,要学会多角度思考,主动关心人、理解人,通过交流信息、看法,在思想意识方面达成高度一致。
三是弘扬企业文化。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将企业文化提高到与实体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部署了文化建设,要将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其职工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的不竭的动力。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团队成员的思想日趋活跃,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仅靠空洞的说教收效并不理想,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因人而异,建立多种激励措施。人们的需求不同,追求不同。生产一线的工人比较看重生理和安全等低层次的需要,他们在工作中关心的是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物质利益。而处在较高层次的机关管理人员,更看重精神层面的荣誉,他们希望发挥自己的才华并得到管理者的承认。因此要根据不同层次的人群,分别制定不同的激励措施。
二是奖惩要适度。激励机制的作用在于奖勤罚懒,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但决不是将落后者一棍子打死,因此要把握尽度,奖惩目标不能过高,否则会造成两极分化;同时亦不能过低,否则便失去了激励的意义,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团队建设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管理者不断地探讨,通过加强教育,强化管理,完善机制等多种手段,并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成员的整体合力,才能提高团队的的整体效率,促进事业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