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917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尤其是在生理、心理以及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推进,体现在农村初中的两极化现象尤为严重,“学困生”这一特殊化群体由此产生。“学困生”已经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亟须教育者采取转化措施。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结合自身经验写就,具体探讨农村学困生一般性特征的同时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农村教育;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发现其不同个性特征及能力的不同表现方式,进而开发其多元化能力,促进所有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已经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阻碍因素之一。为了实现所有学生共同发展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因此,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但也是重点。只有对学困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转化措施。下面就学困生的特征展开分析。
  一、学困生一般特征分析
  (一)学習目标不明确
  部分学困生认为学习无用,毕业找工作难,拿到初中毕业证就可以出去打工,学习目标不明确。再加上部分学生父母疏于教育,导致其缺乏上进心,上课时不认真听讲,甚至因为厌学故意违反纪律,旷课、沉溺于打游戏等,从未努力提升自己。
  (二)有过分依赖心理
  很多学困生都普遍存在过分依赖心理,上课时依赖教师,课后作业依赖同学帮助,将自己提升的希望都寄托于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上。这种强烈的依赖心理,不仅束缚了学困生的思维发展,也导致其学习时只会生搬硬套,无法独立思考,学习效率不高,学习能力提升困难。
  (三)语文基础较弱
  语文学习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是逐渐积累的过程,但是学困生在小学阶段就未能努力学习,基础知识薄弱。升入初中以后,语文知识学习难度加大,基础薄弱必然会导致其学习吃力,而学困生因为吃力所以就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四)缺乏语文学习兴趣
  学困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缺乏自信,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也容易注意力分散,对于教师组织的活动、讨论等也缺乏参加的兴趣,课后也不会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即使勉强完成学习任务,也是错别字连篇,语句缺乏逻辑。
  二、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分析
  (一)借助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针对学困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思想态度不端正的问题,语文教师承担着艰巨的传道和授业任务。语文教材中内容丰富,语文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教材中的典型文章、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做到既能教人,又能育人。举例来说,初中一年级《窃读记》这篇文章中,写到作者放学后为了看书急匆匆赶到书店,藏身众多顾客之中,借雨天完成窃读,到晚上才恋恋不舍离开书店的读书过程。虽然作者家庭条件不好,但是他为了学到更多,努力克服困难,最终让他走向成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人推己,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学业,消除自暴自弃的心理,通过付出更大的努力走出“学困生”的阴影。再如《为学》这篇文言文,教育学生事在人为,教师要让学困生懂得,学的关键在于主观上的努力程度。诸如此类的内容在教材中有很多,教师要加以挖掘并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
  (二)给予学困生更多关爱,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教育是深深植根于对学生的爱的。”的确如此,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被关注、被理解、被尊重。很多学困生由于成绩不好或者表现不好而产生了自卑心理,甚至有些学生在和教师接触的时候会有心理障碍,教师要对心理较为脆弱、缺乏自信的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爱,使学生在关爱中感受到语文学习并不难,彻底增强其自信心。给予学困生关爱,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勤于沟通。教师在课余时间要多和学困生沟通,关注其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学困生当前存在的问题,给予鼓励和引导,使其坚定学习决心;第二,及时鼓励和表扬。在课上,教师要善于和勤于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在其取得进步的时候,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即使问题回答错误,也要在肯定其勇气、鼓励其积极性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第三,给予学困生帮助。在学困生遇到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在能力范围之内给予其帮助,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鼓励,因此会更加努力。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要操之过急,防止学困生产生更多顾虑。
  (三)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上来看,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主观需要,是教育客观存在在学生主观上的反映。学习动机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愿望、兴趣以及意向等。语文教师可以致力于培养学困生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动力。
  1.拓展学习资源
  语文教师要有综合的语文观,就是要将语文教材和更多的学习资源相联系,尤其是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广泛涉猎,走进生活,在生活化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兴趣。举例来说,电视中也有很多学习资源。看电视对于学困生来说是很有魔力的,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有意义的电视节目,要求在看电视节目之后,要进行反思并落实到笔记当中。为了落实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相互监督,互相鼓励。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定期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2.帮助学困生体验成功
  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人是有潜力的,只要在肯定自身所具备的力量之后,就有可能发挥潜力。同样,如果学困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就感,就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举例来说,在学习完《次北固山下》这一节课之后,教师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困生来回答,在其回答正确之后不仅要给予其鼓励,也要发动学生对其进行鼓励,使其感受到某一次成功的成就感,就会树立其学好语文的信心。
  (四)优化教学方式,加速学困生转化
  语文课堂是对学困生进行教育和转化的主阵地,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以加速学困生转化。
  1.应用多元化教学元素。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多样化的教学元素,尽量将图片、音频、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教学元素带入到课堂中,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的环境下欣赏文章、诗词,使其逐渐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文学的魅力。
  2.空余课外延展时间。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定期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读有趣且有意义的课外读物,尽量让基础欠佳的学生在课堂上多参与分享。长此以往,不仅能够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也能够锻炼其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注重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是调动学生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尽量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举例来说,在讲到《天净沙·秋思》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假如现在是除夕,而你却因故不能回家,妈妈在盼望着你,你也在思念故乡……这种情境很快地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文章中,快速进入角色。
  三、结语
  学困生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对于农村的语文教师来说,初中学困生的转化任务尤为艰巨,这就要求教师从多个角度入手,积极优化教育和教学方式,以加速学困生转化,希望本文可为后续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何权业.农村中学学困生的成因及有效转化对策探析[J].少男少女,2018(30).
  [2]黄裕荣.影响农村学困生发展的因素及教育对策[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8(1).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结合生产实践找出了影响电铅质量及电铅优质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降低电铅含铅的方法,通过1998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针对兖州南屯63上10孤岛综放面的特点,在现场实测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孤岛综放面矿压显现的基本特征。
【摘要】语文这一学科是各门学科的基础,要全面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关键所在;但是如今的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想上的懒惰、行为上的懒惰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学习没有动力、没有计划,上课不能集中精神,作业不能按时完成。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的学习始于听说读写,但又不能止于此;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之上,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学习潜力
【摘要】中职的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探索古诗词教学策略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职语文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为目的,注重教学的实用性,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中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学科整合;言语实践;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很多贴近儿童行为、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的文章。同时,还根据学生年龄特
经典文本如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学生的质疑点,也许是课堂生命的张力点,顺着文脉漫溯.不忽略隐藏于文本细微之处的亮点,倾听文本细微的声响,在学生易忽略处重敲一二,寻找语言
该文论述了孤岛面顺槽支护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王庄煤矿对这类巷道支护的体会。详细介绍了全错支护方案的产生过程、施工组织、矿压观测及验证修改方法,并就全锚支护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