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您接种了吗?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ef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专家研究,新冠肺炎病毒目前尚无法被彻底消灭,它将像流感病毒一样,与人类长期共存。所以,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途径。越多的人接种疫苗,越有可能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免疫屏障,阻断疫情的再次发生。

·种类及特点·


  目前,我国的新冠病毒疫苗种类主要有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CHO细胞),上市疫苗共5款,分别是国药中生北京公司的灭活疫苗、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的灭活疫苗、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的灭活疫苗、天津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智飞生物的重组疫苗。
  灭活疫苗使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进行病毒培养扩增,经β丙内酯灭活病毒,保留抗原成分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劑以提高免疫原性。推荐免疫程序是18周岁以上人群,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接种2剂,两剂间隔时间3~8周。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是将新冠病毒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基因,重组到复制缺陷型的人5型腺病毒基因内,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内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推荐免疫程序除接种剂次为1剂外,其余均同于灭活疫苗。
  重组亚单位疫苗通过基因工程表达病原体某一组分,作为疫苗抗原成分,刺激免疫应答。新冠重组亚单位疫苗将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基因,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基因内,在体外表达形成RBD二聚体,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推荐免疫程序为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其余均同于灭活疫苗。

·安全性和有效性·


  Ⅲ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结果显示,国内新冠肺炎疫苗的保护效力均达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用疫苗临床评价指导原则( 试行)》的要求,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疫苗目标产品特性》推荐的指标要求。临床试验、紧急使用阶段及前期重点人群较大规模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表明,疫苗的安全性良好。获批紧急使用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通常的接种禁忌·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曾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特定人群接种·


  1.60岁及以上人群。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5款疫苗的Ⅰ/Ⅱ期临床研究数据均显示,该人群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与18~59岁人群相比,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略低,但中和抗体阳转率相似,提示疫苗对60岁以上人群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接种。
  2.18岁以下人群。目前已有的疫苗尚未获得用于该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暂不推荐接种。
  3.慢性病人群。新冠肺炎病例约30%合并慢性病,死亡病例约75%合并慢性病,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建议接种。
  4.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5.哺乳期女性。建议对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风险高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参考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6.免疫功能受损人群。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疫苗对该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7.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患者或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
  针对目前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趋势,接种疫苗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没有哪一种疫苗的有效性可以达到100%,可能因为个体差异、接种剂量、接种程序、病毒变异等原因影响疫苗效果。因此,即使接种完疫苗仍然要做好清洁双手、佩戴口罩、保持1米间距等预防呼吸道流行病的防护措施。
其他文献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因德国医生阿尔兹海默(Alois Alzheimer)最先对其进行描述而得名。AD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属于大脑退行性疾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之后,老年人致残、致死的第三大疾病。那么,AD发病情况如何?病因又是什么呢?|AD已是高发病|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5 000万AD患者,而且每年有近千万新增病例,增长迅速,相当于每2~
期刊
面对儿童龋齿问题,有些家长认为乳牙龋齿可以不用处理,等换了恒牙就会好,不需要去治疗。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儿童龋齿在换牙后还会继续发展,影响乳牙后恒牙的生长。  龋齿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又被称为虫牙、蛀牙。通常是由于咀嚼食物后没有及时刷牙漱口,使食物残渣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酸,侵蚀牙齿,使牙齿脱钙、软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龋齿。牙痛是龋齿最明显的表现症状。龋齿初期,患者没有明显的疼痛
期刊
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的慢性疾病,已经严重影响国民的健康水平,并对国家医疗保障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建立“主动健康”的理念,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规律作息·  睡眠不足会导致激素合成不足,造成人体内环境失调,甚至令免疫力下降。近年来,由于生活節奏加快,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过重,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的作息时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期刊
吃芹菜降血压的说法,最早来源于国外的一篇研究报道:研究人员发现芹菜中含有一种很特殊的物质——芹菜素,将其提取出来以后,注射入小鼠体内,具有降低血压和舒张血管的效果。  实际上,要想达到实验中的“有效降压”效果,芹菜素的最小剂量是26毫克/千克体重,并需要给小鼠连续灌注芹菜素4周。就算这种方法对人体真的有效, 60千克体重的成年人要想有效降压,需要摄入1 560毫克的芹菜素。而芹菜中芹菜素的含量仅为
期刊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越来越高。数据显示,我国6 岁儿童的近视率为5.9%,而15岁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则为80%。所以,提高全民重视程度,加強预防青少年近视刻不容缓。  导致近视发生的原因很多,如身体衰弱、贫血、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长期过度疲劳、睡眠严重不足、不合理用眼等,都可以导致近视的发生。此外,近视特别是深度近视,与遗传因素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但绝大多数发生近视的儿童,主要是受长期不良
期刊
为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有些人选择牺牲自己的娱乐、锻炼与睡眠时间,为取得事业进步而打拼。但长期的高强度压力可能引发很多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症状明显|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患者会有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感,并伴随兴趣减退,快感缺乏,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少,睡眠障碍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症状:1.感到抑郁  大部分时间都感到抑郁,比如空虚无望。周围人可以感受到患者的这种悲观情绪。如果患者是儿童和青少年
期刊
时值盛夏,我和几位中午不回家的同事聊“夏天如何抗热消暑”,发现有些同事的“抗热措施”和“消暑方法”并不科学,甚至可能对身体有害。因为热心健康科普,我就将平时积累的有关消暑的科普知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很冷清的办公室仿佛成了会议室——几个人开起了“抗热消暑科普讨论会”。误区一:喝冰镇啤酒  最先发言的是大刘,外号“啤酒王”,他是三句话不离啤酒:“我夏天最有效的解暑方法是喝啤酒,冰镇啤酒配两个可口的下酒
期刊
朋友小刘面对一段错付的亲密关系,尽管心有不舍,但还是让理智占了上风,决意要“放下”这段不合适的情缘。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几经挣扎,他还是无法将“分手”二字说出口。-无法“放下”的原因-1.缺乏“情感自由”  无法真正“放下”,很多时候是当事人自我发展得不够好,没有独立的自我,所以无法实现“情感自由”。情感自由包含三层意思:  ◆合适的情感需求。个体能够与陌生人从开始熟悉到较为亲近,再逐步挑选更
期刊
鼻息肉是鼻腔黏膜上出现的增生组织。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鼻塞、流脓涕、鼻涕倒流、嗅觉减退、头痛等,对日常生活有很大影响,应积极治疗。  但是,鼻息肉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患者应定期复查。一般2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需复查3~5次,具体以复查情况来决定,以后每半年到1年复查1次,坚持2年。如果术后多次鼻内镜复查无异常,术后再次出现鼻塞、脓涕、打噴嚏等不适,有可能是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或者是鼻
期刊
对于老年人来说,无论是代谢能力,还是生活节奏都在逐步放缓。因此,老年人日常的生活安排也要适应身体变化的需要,刻意放慢、放缓节奏,以“柔”字当头,做到“六柔”,以助延年益寿。性情要“柔顺”  不管老年人年轻时的脾气秉性如何,年老之后都应该适当做出改变,不必过于倔强。老年人应该随和,凡事不强求,想开一点,随遇而安,豁达开朗,知足常乐。切莫大喜、大悲、大怒,不可过于激动与冲动。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老人的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