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的空间建设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未来学校空间建设的特征,我们概括为:灵活、对话、可重组。“灵活”指不再是固定的,应该是可以承受多种功能的;“对话”是指空间与学生、教师可以对话,随处可以撞见学习;“重组”的意思是指空间是开放性的,可以根据活动需求进行灵活多样的拼组,以实现多种功能和用途。
  学校物理空间建设,我们遵循的原则是:
  功能决定结构(形状)。现代建筑外在呈现的形状,应是由功能决定的,而不是由形状决定功能。也就是说,建筑应该先考虑功能,再考虑形状,尽量避免事先按人为喜好确定形状(民国风、欧洲风等)再来考虑功能,这样设计出来的空间往往可能就被撕裂了。
  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筑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设计,目的是促进人在空间里更好地学习。走进空间,身体各个部位和感官都感觉舒适,有学习的渴望。现代神经学认为,人类身体的多个部位(不仅仅是大脑)都是可以思考的,也是有记忆的(比如肌肉)。
  对学校物理空间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我们再来审视学校里的空间,就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思考。新校建设中,就学生饮水机放在哪里引起了争论。新聘的部分教师认为放在教室里不合适,孩子们接水会漏水,教室一天到晚都是湿漉漉的,所以建议设立一个专门的取水间。而一拨老班主任马上做了引领:这里有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我们所做的,到底应该是为了方便我们教师的管理呢,还是应该方便学生的使用呢?显然,在这个问题上应是为了方便学生,而不是为了方便管理。孩子小,会将水洒在教室里,有很多种处理方式,也正好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用水饮水习惯的好机会。
  经历这样的事多了,我们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当我们抛弃了以往的“便于管理”“便于施教”等成人思维,而把学生放在学校中央,让学校回到“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思路上时,我们看待校园设计的视角就不一样了,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学校的物理空间也可以随之发生一些变化。
  空间即课程
  空間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空间不只是简单的教育承载体,更应该是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学校有一辆使用多年的黄色校车,按规定得报废。但这校车多年来接送孩子们上下学,和孩子们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当遭遇废弃的校车闲置在角落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出了很多的不舍。闲暇时光,孩子们总在那个校车周围转来转去,期盼进入校车内玩耍一番,有的孩子甚至拿着几本书翻窗进去,享受独自阅读的美好时光。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思考:能不能把这个校车变成一个流动的阅览室。这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响应,于是我们就行动起来了。在设计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和工人师傅一起把这个校车重新进行了简单的装扮,学生会号召孩子们募捐了一些书籍,设计成了一个简易的阅览室。这个“校车阅览室”虽然受制于条件显得非常简陋,但一下子就吸引了全校孩子的关注,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去处。图书管理、借阅登记、阅读奖励等活动,全部由孩子们自己组织完成,学校只配备了一位年轻的指导教师,帮助孩子们出谋划策。起初,也有老师担心有安全隐患,甚至担心管理混乱。但事实证明,孩子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只要成人稍加引导,孩子们做得比我们想象得要好很多。
  从这个角度来讲,校车这个空间,成了学校的课程。不仅是孩子们的阅读课程,其实在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协商对话、相互妥协、共同决策、学会求助、管理协作等,都是难得的综合实践课程内容。
  在创新实验学校的基地学校里,每所学校总有一块“自留地”。一般是在离教学楼较近的地方,每个班级有一块土地,孩子们自己栽种一些瓜果、蔬菜;也一定有养殖基地,有鸡、鸭、鹅等各种家禽,孩子们也经常将自己饲养的小兔、小猫、小狗寄养或赠送给学校,供同伴观察习性。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参与动植物生命的成长过程,体会生命的意义和力量,激发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这也是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提倡的:未来的学校应该能“顶天立地”。“顶天”方面,是提倡未来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使学习能随时发生,不受区域时空的影响”,所以我们努力让网络学习不只是在电脑教室才能完成,而是创造条件在楼道、教室等地方,都布置必要的互联网设施,供学生自由使用。“立地”方面,即能看见土地,能体会生命的成长。
  空间是教学方式之一
  有一种观点:学校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室设计,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空间的规划,其实是在建构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
  关于教室的设计,我们提倡大空间教室。我们将平常的三间教室合并成两间,组成一百多平方米的大空间。教室又分为学习区、活动区、办公区和阅读区。教室里学生的桌椅,也是可以相互拼组的,单人单座、两人结对、三人一伙、四人小组,根据学习需求随时可以随机组合,便于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信息交互量成倍增加。
  教室学习区的四周,配备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用具,日常教学中要用到的基本设施,基本上可以随手拿来就用,教室里的东西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当然,也有一种看法反对这样,担心会扰乱孩子们的注意力。事实上,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元,孩子们将来的工作方式也将是多线性的,我们的教室设计也应该反映这样的多样性。如果我们人为地将孩子刻意地设计在一个一个封闭的、安静的环境里,努力排除一切干扰,并不见得对孩子有帮助。因为有可能让孩子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工作和学习方式。相反的,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互动的、可灵活组装的、变化的环境,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适应多元的学习方式。所以,学习、办公和活动不一定在封闭的空间内独自发生,更应该在互动、对话中相互促进,在碰撞中生发灵感和衍生智慧。
  教室四周的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们花花绿绿的作品。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作品”,藏着孩子们一个个小秘密。不经意间,下课后在楼道里溜达,发现同伴在墙壁上分享了一个好东西,或者发布了一道求解的难题,都值得站着思考一会,这也是一种学习,即“撞见学习”。正是这种“撞见学习”,使得学习随时随处都可以发生。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校园,应该尽量多地为孩子们创造这种“撞见学习”的机会,创造无意识学习的机会。这种无意识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无声的,也充满着力量。   将教室建设成有意义的学习空间,使更多学习方式在此生发,实现更多无意识的“撞见学习”,是我们对教室空间建设的追求。
  空间是学生的第三任“老师”
  在未来学校物理空间的设计中,我们有一个基本观点:让学校提倡的东西看得见。
  我们认为阅读很重要。要加强图书馆阅览室的工作,图书馆就应该经常出现在公众眼中,特别是孩子们的视野当中。所以我们将图书馆设计在学校的“动线”上,孩子们上学放学,日常活动经常经过图书馆。孩子们能看到图书馆、看到图书、看到自己的伙伴正在图书馆里阅读。通过“看得见”来影响自身行为发生变化,这便是好的教育。为了让阅读能在更大的范围内生效,我们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各班建立班级图书角,号召孩子家长主动捐书,方便孩子们随手就可以拿到书来读。
  我们认为科技对孩子们的作用不可小视。它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意识。所以我们决定,选取一些安全的、孩子们喜欢的小发明、小创造和小科学实验,开放式地呈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以便孩子們能看得见摸得着,有兴趣随时随地都可以实验一把、体验一下,激发孩子对科技、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将创新的种子种入孩子心田。
  我们同样认识到艺术的重要性。因此,校园里的角角落落都蕴藏着艺术密码。将某处楼梯设计成钢琴琴键的模型,让孩子们能踩着琴键上楼梯;楼道随处展示着孩子们的绘画、陶艺作品,并请孩子们相互点评互动。
  空间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学校物理环境的设计中,我们将最重要的地方留给孩子们,尽量让孩子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互动中来。
  在进门大厅的墙壁上,我们将大块的空白特意留给学生,用于张贴每个孩子的留念。孩子入学时,每个孩子留下一个手印,并写上自己的名字;待到毕业时,我们也将每个孩子的笑脸和签名留下来。多年之后,这里将成为满满当当的、呈现历届孩子手印和笑脸的“留念墙”。我们希望能给孩子们留下念想,无论将来走到哪里,还能在母校里找到幼年时的印记。
  我们在设计楼道和教室文化时,将师生作为校园文化的创建者和使用者予以考虑。在各个教室外的墙壁上,我们设计了大块的用于张贴的板壁,留白给班级和学生,以便让孩子们充分与墙壁互动。我们将墙壁上的留白部分分为三类:一是展示类的个性空间,孩子们觉得好的作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甚至可以开设自己的空间,比如XX科学园,XX英语角等;二是与班级管理相关联的,诸如班级的相关约定、规则,尽量是与孩子们共同讨论达成的共识,张贴在墙壁上,以便随时可以看见和提醒;三是指向心灵类的,诸如心情树、开心屋等,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倾诉烦恼、分享快乐和寻求同伴帮助。这样一来,墙壁文化、教室文化、楼道文化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不是事先规划、也不仅仅是成人的眼光,而是充分留白。留给学生和教师大量的创造空间,让师生共同参与文化的创造,让师生能看见自己,让校园中的人与物理环境建立深度联系。
  我们希望空间与父母、老师一样重要,成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充分发挥、利用环境的力量,滋养、丰富儿童的成长。
  当然,如果学校物理空间只是停留在设计和建筑上,如果作为主体的“人”不愿意用或者不能很好地使用,那么空间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正所谓:没有“用”就“没有用”。
  责任编辑/周小益
其他文献
2007年7月30日,北京最是夏日炎炎、酷暑难当之时,我身背  行囊,怀揣兴奋,登上了飞往大不列颠的航班,前去参加于8月1日至4日在剑桥大学举行的国际音乐盛会——第四届非洲及其海外侨民作曲研讨会和音乐节(4th Biennia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d Festival on Composition in Africa and the Diaspora)  剑桥,这
本刊讯(记者 鄢志勇 通讯员 王凤娟)8月28日,由湖北省教育学会主导发起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公益行动”在利川市谋道镇正式启动,并举行了首场专家报告会。  湖北省教育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坤庆教授,常务副会长、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程斯辉教授,学会理事、武汉颂大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特级教师黄解放,武汉市优秀班主任、青山区钢城十七小学余婧等学会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启
尊敬的王三运副书记、唐国忠部长、陈桦常委、黄贤模副主任、潘心城副主席、威尔秘书长、森田孟进校长、权五圣会长、张金栋书记、李建平校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  值此充满希望、洋溢着生机和活力、即将迎来新年和新春佳节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举行“多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此我对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朋友们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主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植根民族音乐之土跻身世界艺术之林”这是鲍元恺在自己的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首演的节目单上写下的感言。如果说15年前,对于一直秉承“植根民族音乐之土”创作理念的鲍元恺来说“跻身世界艺术之林”还只是一个梦想的话,那么15年后的今天他通过《炎黄风情》等一系列优秀作品的创作已经让这一梦想成真。《炎黄风情》的24首乐曲改编自冀、滇、陕、苏、川、晋等省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汉族民
编者按:2007年底,《南方周末》“中国文化原创榜”约请文艺界专家对当年艺术作品进行评比,王向荣《陕北民歌演唱专辑》入选优秀作品。适逢乔建中先生发来文稿述及专辑制做的前前后后,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王向荣专辑终于出版了。这件事,对于向荣本人、对于我、对于听过这套录音的少数同行以及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却迷恋着陕北民歌的无数同好来说,都包含了某种不平常的意义。“不平常”者何在?且听我一一道来。  我
在以往有关声乐艺术表演的文献之中,“情感性”和“炫技性”始终是作为表演的核心要义,高居于评判标尺之上。似乎歌唱的最终目的,终将只是指向对聆听者“情感”的引发。此般理论,在中西乐事中比比皆是,不一而足。譬如以歌剧为例,西方自十八世纪初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中的“美歌”时代(Bel canto),阉人歌手们为了能够毫不费力地演唱无比辉煌的华彩乐段,而进行种种精心训练,但这种对音色感观的极端追求,其结果却只
2018年1月6日至8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与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共同主办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汉召开。在为期两天半的时间里,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和武汉的十多位专家学者与我省400余名高中校长和教师围绕新高考改革的关键问题、实施路径、课程探索、走班策略、条件准备,以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校育人模式创新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热烈探讨。  中
教育始于父母、归于教师、成于自己。无论是父母的帮助,还是学校的教育,我们究竟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什么样的助力?这就会涉及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内容,也会涉及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法。  家庭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当一个新生命第一次与父母见面时,教育就发生了。家庭教育会涉及到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孩子得自己学会吃饭、穿衣、睡觉等。至于“行”,是一种行动,是一种具体的家务和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行”是最为关
《明本潮州戏文五种》是广东人民出版社将在广东潮州发现的两种明代戏文抄本和流传于国外的三种明代戏文刻本合刊而成的一本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本书共汇编戏文五种,实际有七个剧目。汇编剧目顺序为:1.明宣德抄本《新编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以下简称《金钗记》);2.明嘉靖年间抄本《蔡伯皆》 (1958年在揭阳出土);3.明嘉靖年间刻本《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
在有关领导支持指导下,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深圳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承办的“全国流行音乐盛典暨改革开放30周年流行金曲推选授勋活动”于2008年10月24日在深圳隆重举行。  此次活动由改革开放30年30首歌曲及特别贡献歌曲推选活动、“回首30年展望新世纪 中国流行音乐高峰论坛”及授勋盛典三个部分组成。来自全国各地资深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和乐评人组成了评审团,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