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1(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条件优化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532215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优化α1(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ODN)转染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条件。方法 ASODN经FITC标记,以阳离子脂质体Oligofectamine为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第2~6代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转染后24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记录荧光素的细胞内分布;流式细胞术计数荧光细胞百分率、作细胞凋亡分析,以荧光细胞百分率最高者为最佳转染效率,依次筛选细胞接种数量、ASODN浓度和脂质体量。结果 (1)脂质体转染ASODN,所用各转染条件未引起成纤维细胞凋亡;转染后细胞浆和细胞核内均有荧光素聚集。(2)接种细胞数量为14.25×10^4个/孔的荧光细胞百分率为74.0%,接种数量为30.00×10^4个/孔的为73.3%,接种数量为32.25×10^4个/孔的为94.3%,接种数量为39.00×10^4个/孔的为64.2%。(3)转染液中ASODN浓度100nmol/L,荧光细胞百分率为38.1%;150nmol/L时,为62.6%;200nmol/L时49.5%;250nmol/L时35.8%。(4)转染所用的脂质体量2μl时,荧光细胞百分率为77.01%,3μl时85.05%,4μl为71.64%。结论 α1(Ⅰ)型前胶原基因ASODN脂质体转染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最佳转染条件为:接种细胞数量32.25×10^4个/孔,反义核酸浓度150nmol/L,脂质体3μl/孔。通过优化转染条件可提高转染效率,为下一步设计药物开发研究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大鼠小肠移植(SBT)模型虽然经过多次改进,但仍繁琐、耗时.李元新等[1]报道为3 h,赵涛等[2]报道3.5~4.0 h.我们经过长期的模型制作实践,简化手术操作,建立了简便而稳定的模型,供受体手术仅需1.5 h,且受体的成活率与文献报道相似.现将制作过程介绍如下。
期刊
实验研究是整个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应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实验研究.近些年来,我国胸心外科在实验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很多成果已从实验研究走向临床应用.目前,实验研究的热点概括起来,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目的 探讨以纳米粒子为载体的人p27^kipl基因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包载p27^kipl基因,制备纳米级粒子混合物。转染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建立自体静脉移植动物模型,随机分成转基因组、空白载体对照组、单纯静脉移植组。分别于术后3、7、14、28d取材,进行苏木素-伊红(HE)及Verhoeff染色检测内膜厚度、Western
期刊
本研究旨在应用表皮生长因子(EGF)促进肠缺血再灌注后期的修复,观察黏膜细胞增殖和肠黏膜双糖酶活性 [1] 。
期刊
目的 通过基因反义封闭技术抑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达,研究其对肝癌细胞增殖以及成瘤性的影响.方法以肝癌HepG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通过转染可表达Cyclin D1反义互补脱氧核苷酸(AScDNA) 的质粒后,观察Cyclin D1反义cDNA对肝癌细胞Cyclin D1基因表达、体外增殖活性及裸鼠体内成瘤性的影响.结果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显示转染表达反义Cycli
生长抑素(SST)是一种环状的多肽类激素,在人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效应,主要表现为调节生长激素释放、神经冲动传递、免疫细胞活性、抑制内分泌及平滑肌收缩,减少肠系膜血流、抑制肠道对氨基酸的吸收等[1]。
期刊
颅脑损伤致头皮大片缺损或头皮感染坏死,头皮肿瘤、头皮溃疡,行头皮肿瘤及头皮溃疡切除术后致头皮缺损,常需行皮肤移植,修复覆盖头皮创面.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56例颅脑外伤后或头皮肿瘤、头皮溃疡切除术后头皮缺损行皮肤移植,移植后即给予高压氧治疗,效果较满意。
期刊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相当一部分人类肿瘤中存在高表达,并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其信号转导以及它与其他细胞因子的关系正日益受到关注。
期刊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的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腺病毒系统,并研究其在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的表达.方法构建带有hTERT启动子的腺病毒穿梭载体pDC315-Tp-EGFP,细胞重组技术获得腺病毒AdhTERT-EGFP,体外转染PC3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5,通过RT-PCR和倒置荧光显微镜分别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EGFP的表达.带有小鼠巨细
长期以来临床上都采取自体神经游离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但因受到供体有限、引起副损伤、移植的神经与原有神经相在形态及功能上有所差别等因素的限制,人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替代方法.近年来组织工程学的迅速发展使其在周围神经修复方面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组织工程的核心是建立细胞与生物材料的三维空间复合体,即具有生命力的活体组织,用以对病损组织进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并达到永久性替代.其重点问题包括:(1)导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