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细、真的艺术追求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a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郁达夫抓住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其独特的体察、多维的角度、真挚的情怀,在其与南国之秋的对比中描绘了一幅老北京的绝版秋色图。解读《故都的秋》,可以结合郁达夫对散文写作的看法来探讨他对清、细、真的艺术追求。
  关键词:《故都的秋》;小品文;艺术追求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描摹故都北平的秋景,匠心独运地营造深沉幽远的意境。其在《清新的小品文字》一文中写道,“原来小品文字的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它的细、清、真三点。”[1]这是他对中国传统散文特点的归纳,也正是他自己散文写作的特点。解读《故都的秋》,可以结合郁达夫对散文写作的看法来探讨他对清、细、真的艺术追求,从中饱尝故都秋味。
  一、清
  (一)直抒胸臆,主旨清晰
  郁达夫在文首触题显意。“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表明自己对秋天的情有独钟。看似富含哲理的概括反映的是作者决断的自信,这种偏执的观点一下就吸引了读者的目光。接着,他把镜头对准北国的秋,将秋的色彩一点一点涂抹开、具体化:“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交代自己不远千里赶上北平来的理由正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郁达夫直接表明,故都的秋是他钟情之中最为牵挂的。文章的主体部分,则多次将南国之秋与故都的秋进行对比,以表达自己对故都之秋的深爱。最后一段,在摹写了故都的秋声、秋色、秋意后,作者更是发出“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的誓言,坦露自己宁折寿也要留北国之秋的决心。这个突然的起誓似乎与前文的娓娓道来、夹叙夹议不相协调,但正是这强烈的心愿果断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二)巧设对比,脉络清晰
  郁达夫巧设对比,将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对比描写,构成文章的基本框架,清晰地呈现歌颂清秋的抒情脉络。
  作者在开篇就用凝练的语言勾勒北国之秋“清、静、悲凉”与江南之秋“慢、润、淡、多雨而少风”的概貌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一往深情。而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则以烘托的方式,详写北国之秋的迷人景致,略写江南之秋的浅表色彩。如名胜的对比,郁达夫身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就心系故都的名胜,总要想起陶然亭、西山、潭柘寺等。虽南国之秋也有“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等特异之处,但在郁达夫眼里,这些都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
  此外,作者更是从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角度对南国、故都之秋的四个画面进行比较。第一,晨院秋景图。在故都的秋中,向上望,高空碧绿、驯鸽飞鸣、细数日光、静对蓝朵,“也能够感受到十分的秋意”,对比之下江南之秋“天的颜色显得淡”。第二,秋槐落蕊图。向下看,槐树点缀、落蕊铺地、无声无味、扫帚留下的丝纹令人感到细腻清闲又落寞,“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深沉是江南之秋“草木凋得慢”所不能比拟的。第三,秋蝉残鸣图。在北国,秋蝉无所不在,秋意被渲染得更是浓烈,而在南方则“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第四,秋雨话凉图。郁达夫先断言“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再用工笔的手法描绘故都秋雨“一层秋雨一层凉”的果断来对比南国之秋“空气来得润”、“多雨而少风”的慢与淡。在这四组图景中,北国之秋居主导地位,作者着力从多角度描绘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而南国之秋则处从属地位,作者仅轻描淡写。这种匠心独运的对比写法,详略了然,将对故都之秋的一往情深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细
  (一)为情造文,心思细腻
  为情造文是南朝刘勰提出的美学观点。刘勰认为情、文互相依存,并以情为主.作者须有真实饱满的思想感情,作品才能文辞精炼,真实动人,达到真与美的统一。[2]郁达夫正是因其情志充实、心思细腻,才写就了《故都的秋》这一经典之作。现代散文中并不乏以秋为描写、抒情对象的作品。与郁达夫同时代的林语堂先生也写过“秋”——《秋天的况味》,他对秋天景象的描写多是铺排描写或抽象联想,歌颂的是暄气初消、月圆蟹肥的秋天。老舍先生则以对话的口吻邀请读者去看《济南的秋天》,这位侃侃而谈的“导游”盛情介绍了山景、水景,这是童趣盎然、使人欢喜的秋。相比之下,郁达夫不绘秋景画卷,而尽是关注最细微的秋日图景。他在故都之秋拿着心灵放大镜,看到的是槐树叶底下的日光、破壁腰中的蓝朵、牵牛花底下的秋草、槐树的落蕊、街上扫帚的丝纹……他在人们司空见惯的极为普通的景物中看到的是诗情画意、是秋味十足,足见其心思之细腻。。
  (二)笔触自然,描写细密
  收放自如、不蔓不枝是这篇散文极鲜明的写作特点。收放自如可见笔触自然、不蔓不枝可知描写细密。郁达夫认为,“细密的描写,若不慎加选择,巨细兼收,则清字就谈不上了。”他深谙描写之秘妙,所以选取事物最具特征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怀、独特的体察、多维的视角点染了一幅幅老北京绝版秋色图。
  为了饱尝秋味,郁达夫“租一椽破屋”,晨起泡茶向院子一坐,看高天碧绿、听驯鸽飞声、细数槐树叶底下的日光、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他调动了视觉和听觉来感受秋意。面对蓝色牵牛花,他娓娓道“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用枯黄衰败的秋草来陪衬蓝色的牵牛花,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几笔勾勒就恰到好处地点染了秋的悲凉。写北國的槐树,郁达夫也不写槐花的凋零飘落,偏要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脚踏落蕊,细微柔软而又悄无声息,从触觉写了槐树落蕊的诗意美。接着,郁达夫描写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关注的扫街后留下的扫帚的丝纹,看起来细腻又清闲,潜意识觉得落寞。这些细密的描写可见,郁达夫只是对最寻常不过的事物稍加点染,却恰到好处地把故都之秋的种种独特的风韵和盘托出。
  三、真   (一)带隐逸之气的真实心境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3]有人说,《故都的秋》中的万物皆显郁达夫的“颓废”与“情趣”。但是,考察郁达夫的创作史不难发现,《故都的秋》实际上反映的是作家的“隐逸之气”。
  郁达夫20年代的散文、小說、旧体诗留给人最大的印象是:带着现代的面具却散发着传统文人名士气的精神气息,体现作家的颓废、狂狷。而到了三十年代,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变化,他徘徊于山水之间,作品都少了早年的火气,完成了从名士气过渡到隐逸风的转变。《故都的秋》也正是郁达夫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讲究情味和闲笔。这种隐逸之气的重要表现是:作品中处处有我。对比与此前的桀骜不驯、狂狷,三十年代的郁达夫更多地关注自我的状态和心境。郁达夫娓娓道来甚至可以说是絮絮叨叨地描绘故都之秋,如写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关注的扫街后扫帚留下的丝纹,还要写踏上去只能感到一点点细微柔软的触觉,看起来细腻又清闲,潜意识觉得落寞、清闲、细腻。这更像是郁达夫的自言自语。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论小品文》中说:“我常常觉得文章只有三种,最上乘的是自言自语,其次是向一个人讲话,再其次是向许多人讲话。”[4]所谓“自言自语”就是指作者将最个性化的感受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故都的秋》中的语言正是这样,是郁达夫隐逸之气的重要体现。
  (二)在文本矛盾处真情流露
  《故都的秋》有一处明显的文本矛盾:文章主体描绘了五幅秋景图,前四幅极写“清”、“静”、“悲凉”,而最后一幅“秋日胜果图”却是暖色调的,与全文渲染的“悲凉”的冷色调相异。首先,前文中郁达夫写到牵牛花时说“我以为以蓝色和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他认为冷色调饱含故都秋味。而秋日胜果图中,他描绘“淡绿微黄的”枣子,其中,绿色代表生长、生命,黄色则代表希望、愉快,这都是生命勃发的暖色调。其次,文中的“Gloden Days”翻译为黄金般的日子,与全盛时期同一个意思,这都与前文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冷意是相反的。再者,在前文中,疏疏落落的秋草、秋槐落蕊、秋蝉残声,都是给人衰败感觉之物,而在这幅图景中,他反其道而行写向上的生命——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一株株地长大起来的枣树。
  这文本矛盾处流露了郁达夫对北京、对故人的复杂情感。据方忠所著的《郁达夫传》载,1925年4月,郁达夫的妻儿搬至北京与郁达夫同住。在他们的住宅前,有一架葡萄与两棵枣树。在那年“秋日胜果”的佳节,郁达夫与四岁的儿子龙儿爬枣树、摘枣子,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4]而好景不长,1926年6月,爱子龙儿病亡。曾经枣树下最快乐的时光也成了郁达夫一生中最痛苦的回忆。重返阔别近十年的北国之秋,郁达夫自然会想起这段独特的、美好的人生经历,于是便有了《故都的秋》中对枣树、枣子的温情描绘。但是,这种“温情”背后是郁达夫对爱子龙儿的无比怀念之情。
  四、结语
  《故都的秋》开头触题显意,结尾起誓挽秋,主体部分将南国之秋与故都的秋进行清晰对比,主旨和抒情脉络清晰,是为“清”;为情造文可见郁达夫心思细腻,笔触自然可知其描写细密,是为“细”;字里行间可感隐逸之气的真实心境,文本矛盾处可悟真情流露,是为“真”。郁达夫深谙小品文的艺术奥妙,《故都的秋》正是极具“细”、“清”、“真”三大可爱特点的散文。
  参考文献:
  [1]郁达夫.郁达夫全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2]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3]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朱光潜.孟实文钞[M].江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
  [5]方忠.郁达夫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数学文化的作用,探讨高职数学课程融入数学文化的重要意义,探索高职数学课融入数学文化的路径,以期推动高职数学课既有文化精神,又有文化深度。  关键词:高职数学 数学文化 路径  一、数学文化  广义的数学文化是指,除数学文化本身内涵以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等,即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狭义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
期刊
摘要:歌曲《他究竟是谁》是由音乐剧《蝶》中祝英台与浪花一起演唱的一首著名唱段,这首歌曲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对提升表演者的演唱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及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从背景、气息、咬字、情感等几个方面,对歌曲《你他究竟是谁》进行分析研究,为其他演唱者们今后学习此作品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音乐剧;蝶;他究竟是谁;演唱分析;  一、歌曲《他究竟是谁》作品概述  (一)《蝶》故事简介  《蝶》是一部由关山
期刊
摘要:在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高校线上课程开发与设计已成为迫切而紧要的任务。本文以《公关礼仪》课程为例,试图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评价方式等角度探讨高职院校线上课程的设计体系与创新之处。  关键词:线上课程 设计体系 创新成果  一、《公关礼仪》线上课程实施背景  2020年初以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内众多高职院校陆续开展线上课程用以弥补各种现实环境与条件带来的制约。作为具有多年
期刊
摘要:对于企业而言,重视办公室管理工作、提高办公室管理效率,能够促进一个企业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对企业自身定位和未来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立足“提升办公室综合管理效率的有效策略”,希望在探究目前办公室综合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相应的策略进行总结,从而可以实现在形成相应理论体系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应用的开展。  关键词:综合管理;管理效率;有效策略  一、引言  办公室往往是成
期刊
摘要:党建视角下,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效率,一方面能够发挥基层党支部的领导带头作用,规范师生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在党建思想的引导之下,也可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而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可靠的思想基础。本文主要基于党建视角下,谈谈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和路径。  关键词:党建视角;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  前言:党的思想本身具有
期刊
一、引言  当今世界随着互联网发展迅猛,各个领域与互联网融合是必然趋势,教育领域与互联网的融合是将必然。传统的单纯线下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 +”背景下逐渐不符合时代的需求和教学的需要,单纯的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将发生变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会取而代之。线上教学是互联网技术发展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整合共享教育资源、促进教学相长。论文是以 CJ学院的220名财务管理专业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这一门学科以其实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实现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国家教育部和相關教育工作者甚至是整个社会关注讨论的热点话题。基于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本文通过对中职计算机线上教学的探究,从五个方面传递了在中职计算机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实
期刊
摘要: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语言学家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先介绍洪堡特对语言和思維之间关系的看法,然后介绍萨丕尔-沃尔夫和皮亚杰对二者的看法。最后,本文将从日常会话中语言暴力的角度来探讨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如何消除语言暴力对思维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语言;思维;语言暴力  洪堡特最早提到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对后来的语言学家影响颇深,例如萨丕尔-沃尔夫提出语言和思维
期刊
摘要: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保留了普通教育的模式,课堂效率低,难以助力学生的职业成长。职业汉语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一职业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汉语运用能力。这一范畴与职业教育培养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相一致,因而将职业汉语能力引入中职语文教学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职业汉语、阅读能力、中职语文、教学设计  一、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延用普通教育的模式,学生也就必
期刊
摘要:本文以语言景观研究法为基础,调查马尔康市主要街道语言景观使用现状。研究发现,汉语和藏语分别是是标牌中的第一和第二优势语言。本选题得到的实证数据及走访调查得到的一手资料可以为民族聚居地区语言政策制定,系统开发民族聚居地区学生多语能力,促进民族聚居地区外语教育发展及构建多元文化提供参考。  主题词:马尔康市;民族聚居;语言景观  1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各民族之间互相沟通交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