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自面对电脑毫无灵感的夜晚,把娜塔莉·波特曼回哈佛母校的毕业演讲认真看完了,用“心潮澎湃”形容也不为过。
很多人从《这个杀手不太冷》就喜欢她了,而我真正的喜欢她,就是在她功成名就之时——30岁演《黑天鹅》,拿到了奥斯卡影后。
并非因为奥斯卡的荣誉给一个演员下了最好的定论,而是我看过她那么多部电影,当她交出《黑天鹅》这部作品时,我发现这个演员,已经完全释放甚至超越了自我,她值得封后。
正如娜塔莉·波特曼在哈佛演讲中所说,她在拍《黑天鹅》时,感到了自己刀枪不入,不再在意这部影片最后是否卖座,不再害怕观众的吹毛求疵评头论足,她在演出这个角色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价值的真正核心,不再被外人的反应影响。
我认为这就是最难的事。
和“智商最高的好莱坞女星”的title相比,我更关注的是,她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释放了天赋之后,如何选择了诱惑重重的人生。
如果她不自恃天赋放任自流,就一定会被这个身份困惑,甚至产生自我否定,害怕大家从此就对她定论,“哦,演《那个杀手不太冷》的女孩”——如果是我,也一定不希望自己被永远定义在13岁,哪怕我之后的人生多么努力,我尝试了许多新的身份,也害怕人们最终把一个“丰富的自我”永远定格在了因侥幸的天赋获得身份的13岁。当然,对一般人来说,“13岁成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对那个女孩来说,她要面对更复杂的选择。
她可以凭借自己的美貌,不停的接广告接商演,一直混迹于名利场;
她可以只用这一部IMDB排名前50的电影,借着吕克贝松和让雷诺的名义,炒作一辈子;
她可以做一个秀兰邓波儿,永远停留在13岁。
......
如果为了财富、名望,她可以做的事太多了。
可她偏偏说:我要回去读书,电影不能阻止我读书。
这是娜塔莉·波特曼让大家真正刮目相看的地方。
明明可以选择侥幸的人生,却选择更加倍的努力,去重新定义一个新的自我。
选择做“哈佛大学学生”,比一个“11岁开始演戏星途坦荡演了7年的演员”,要难多了。
她说进哈佛前,别说写100页的paper,就连50页、10页她都不知道怎么写。
她要在一周内读完1000页的书,而身边的同学,都是从名高中毕业,个个都是擅长学习的天才。
她难免否定自我,“一个愚蠢的演员”凭着侥幸来到了哈佛,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家要看她是不是真的有两把刷子,是不是真的配在这所最好的学校学习。
她说她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每写完一份作业,告诉自己“Done, not good。”(做完了,但是不好。)“完成”已经是难事,况且还要再在“完成”的基础上追求“好”——可以想象她的努力和痛苦。
也正如她引用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哲学家所说:“生存还是毁灭,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怎样生存,怎样毁灭。”
但如果她一开始就知道,学习要面临这么多困难的话,也许轻易就选择了放弃,因为恐惧,保护自己不受自卑的折磨;然后轻易就选择了成为演员的人生。
正因对自己不自知,无知者的无畏恰恰会带领一个人去闯荡某个新的领域。也许对学霸们来说,擅长学习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她选择抛弃过去已经成功的身份,在这个高深莫测的领域从零开始——我对这样的同龄人钦佩。
奇妙的是,当娜塔莉·波特曼的求学生涯结束后,她获得了对自己价值的重新认识。她发现,与读书相比,她更爱的是电影。与选择严肃的希伯来语和神经学相比,她更想去扮演不同的人生,诉说不同人的故事。
于是,她重新上路了。
不再是那个肆意释放天赋的13岁女孩,而是在走完一段崎岖坎坷的路程之后,明明到达了终点,却更明白了起点的意义。
我喜欢这样的娜塔莉·波特曼。喜欢这个更坚定、更自信、更懂得自己想要什么的女生。
当她抛弃了自我否定再去演一个芭蕾舞者时,她已经知道了,如何在角色中通过不断练习达到炉火纯青,更知道了角色的意义不是“成为那个人”,而是“成为她自己”。
即便演电影是她最适合去做的事,但做的方向已经有很大不同。
13岁时,她在意《纽约时报》上的一句对她的评论,甚至会记得一辈子;
30岁时,她觉得票房、影评和名声,都不是决定她价值的最终表现。
她有了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她知道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精进了什么。当她完成这件事时,就已经实现了自我价值。任外界再如何评判,她都不会再有对那个“侥幸的自我”的否定了。
我喜欢这样内心强大的娜塔莉·波特曼,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向“更好的自我”努力的人。
对每个人来说,不管演讲这个历程的人是不是奥斯卡影后,这都是个启示。人的一生选择去做自己所热爱的事已经很难,但更难的是,凭着天赋的热爱,还是努力过后的热爱?我相信1%天赋的力量,更相信99%的努力会赋予那1%的天赋更强的力量。——努力比天赋更有意义。
而当你再看到那个站在哈佛演讲台上的娜塔莉·波特曼时,有什么不同?也许你还是会说,那个演《杀手不太冷》的天才女孩啊。但你更会说,哦,她是娜塔莉·波特曼——我真的记住了她的名字。
很多人从《这个杀手不太冷》就喜欢她了,而我真正的喜欢她,就是在她功成名就之时——30岁演《黑天鹅》,拿到了奥斯卡影后。
并非因为奥斯卡的荣誉给一个演员下了最好的定论,而是我看过她那么多部电影,当她交出《黑天鹅》这部作品时,我发现这个演员,已经完全释放甚至超越了自我,她值得封后。
正如娜塔莉·波特曼在哈佛演讲中所说,她在拍《黑天鹅》时,感到了自己刀枪不入,不再在意这部影片最后是否卖座,不再害怕观众的吹毛求疵评头论足,她在演出这个角色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价值的真正核心,不再被外人的反应影响。
我认为这就是最难的事。
和“智商最高的好莱坞女星”的title相比,我更关注的是,她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释放了天赋之后,如何选择了诱惑重重的人生。
如果她不自恃天赋放任自流,就一定会被这个身份困惑,甚至产生自我否定,害怕大家从此就对她定论,“哦,演《那个杀手不太冷》的女孩”——如果是我,也一定不希望自己被永远定义在13岁,哪怕我之后的人生多么努力,我尝试了许多新的身份,也害怕人们最终把一个“丰富的自我”永远定格在了因侥幸的天赋获得身份的13岁。当然,对一般人来说,“13岁成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对那个女孩来说,她要面对更复杂的选择。
她可以凭借自己的美貌,不停的接广告接商演,一直混迹于名利场;
她可以只用这一部IMDB排名前50的电影,借着吕克贝松和让雷诺的名义,炒作一辈子;
她可以做一个秀兰邓波儿,永远停留在13岁。
......
如果为了财富、名望,她可以做的事太多了。
可她偏偏说:我要回去读书,电影不能阻止我读书。
这是娜塔莉·波特曼让大家真正刮目相看的地方。
明明可以选择侥幸的人生,却选择更加倍的努力,去重新定义一个新的自我。
选择做“哈佛大学学生”,比一个“11岁开始演戏星途坦荡演了7年的演员”,要难多了。
她说进哈佛前,别说写100页的paper,就连50页、10页她都不知道怎么写。
她要在一周内读完1000页的书,而身边的同学,都是从名高中毕业,个个都是擅长学习的天才。
她难免否定自我,“一个愚蠢的演员”凭着侥幸来到了哈佛,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家要看她是不是真的有两把刷子,是不是真的配在这所最好的学校学习。
她说她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每写完一份作业,告诉自己“Done, not good。”(做完了,但是不好。)“完成”已经是难事,况且还要再在“完成”的基础上追求“好”——可以想象她的努力和痛苦。
也正如她引用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哲学家所说:“生存还是毁灭,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怎样生存,怎样毁灭。”
但如果她一开始就知道,学习要面临这么多困难的话,也许轻易就选择了放弃,因为恐惧,保护自己不受自卑的折磨;然后轻易就选择了成为演员的人生。
正因对自己不自知,无知者的无畏恰恰会带领一个人去闯荡某个新的领域。也许对学霸们来说,擅长学习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她选择抛弃过去已经成功的身份,在这个高深莫测的领域从零开始——我对这样的同龄人钦佩。
奇妙的是,当娜塔莉·波特曼的求学生涯结束后,她获得了对自己价值的重新认识。她发现,与读书相比,她更爱的是电影。与选择严肃的希伯来语和神经学相比,她更想去扮演不同的人生,诉说不同人的故事。
于是,她重新上路了。
不再是那个肆意释放天赋的13岁女孩,而是在走完一段崎岖坎坷的路程之后,明明到达了终点,却更明白了起点的意义。
我喜欢这样的娜塔莉·波特曼。喜欢这个更坚定、更自信、更懂得自己想要什么的女生。
当她抛弃了自我否定再去演一个芭蕾舞者时,她已经知道了,如何在角色中通过不断练习达到炉火纯青,更知道了角色的意义不是“成为那个人”,而是“成为她自己”。
即便演电影是她最适合去做的事,但做的方向已经有很大不同。
13岁时,她在意《纽约时报》上的一句对她的评论,甚至会记得一辈子;
30岁时,她觉得票房、影评和名声,都不是决定她价值的最终表现。
她有了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她知道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精进了什么。当她完成这件事时,就已经实现了自我价值。任外界再如何评判,她都不会再有对那个“侥幸的自我”的否定了。
我喜欢这样内心强大的娜塔莉·波特曼,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向“更好的自我”努力的人。
对每个人来说,不管演讲这个历程的人是不是奥斯卡影后,这都是个启示。人的一生选择去做自己所热爱的事已经很难,但更难的是,凭着天赋的热爱,还是努力过后的热爱?我相信1%天赋的力量,更相信99%的努力会赋予那1%的天赋更强的力量。——努力比天赋更有意义。
而当你再看到那个站在哈佛演讲台上的娜塔莉·波特曼时,有什么不同?也许你还是会说,那个演《杀手不太冷》的天才女孩啊。但你更会说,哦,她是娜塔莉·波特曼——我真的记住了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