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需要“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ni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史和文化,是发展思维、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滋养心灵、铸造灵魂、提高审美情趣的极好的媒介。古诗语言高度凝练,思维跳跃,诗中涉及的事件远离现代生活。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如何给学生学习古诗搭建一个合适的阶梯,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泡”。学习古诗,“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学习中必经的一道‘工序’”。只有“泡”出了味道,“泡“出了淳美,学生才能真正领略到诗的精髓,才能有所收获。下面,笔者以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谈谈对古诗教学中“泡”的策略及思考。
  一、发现变迁,“泡”出古今音义异同
  古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载体,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字词的音、义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不能理解词句,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艺术境界就是一种空谈。这就决定了古诗的学习必须从词句的解读入手,“披文入情”。理解词句,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古今音、义不同的字词,“泡”出古今音、义的异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衣裳(yī cháng)”“妻子(qī zǐ)”的读音、意思和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引导学生弄清音、义的变迁对于准确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非常关键。课堂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谁来读读这首诗?
  (一生读)
  师:如果对照注释读一读,你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生自读)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诗中的“妻子”不读“qī zi”,而是读“qī zǐ”,因为古时候的“妻子”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是两个词,和我们现在“妻子”的意思不一样,现在“妻子”是一个词。
  师:他目光敏锐,发现了“妻子”在古代是两个词,读音、意思和现在都不同。
  生:我还从注释里发现“衣裳”的读音和我们现在也不一样,读“yī cháng”,它也是两个词。古时候上为衣,下为裳(cháng),现在“衣裳”泛指我们穿的衣服。
  师:“初闻涕泪满衣裳”,泪水不但打湿了上衣,而且还打湿了裤子,说明泪流之多,内心该是多么高兴。
  对照注释学习古诗,是引导学生“泡”诗的重要方式。学生弄清“衣裳”“妻子”的意思,对准确理解诗意,体会杜甫喜极而泣的狂喜大有帮助。
  另外诗题中的“河南河北”学生在理解时也容易产生困惑,他们很容易解释为今天的河南省和河北省,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安史之乱”那段历史,不了解当时唐朝军队与安史叛军作战的区域。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河南河北你觉得指的是什么地方?
  生:河南省和河北省。
  师:这里的“河”是哪条河?
  生:黄河。
  师:河南就是——
  生:黄河的南岸。
  师:那河北是指——
  生:黄河的北岸。河南河北就是指黄河南岸北岸的广大
  地区。
  师:是的,当时安史叛军就是沿着黄河两岸向西进军,攻陷唐朝的都城长安的。
  引导学生“泡”开词义,首先教者要清楚古诗中哪些字词的古今读音、意思不同,然后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词义。当然,“泡”的方式除了借助注释、教师引导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途径。
  其一,借助工具书。学生学习现代汉语没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不行,学习古代诗词,没有古汉语字典也不行。《王力古汉语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要常备一本,
  学习古诗,常查、常翻古汉语字典,对于“泡”诗能力的提高很有
  帮助。
  其二,联系具体语境。一个字词常常有多个义项,究竟该怎样理解,要联系文本,联系语境,选择恰当的义项。比如“漫卷诗书喜欲狂”中的“漫”字,究竟是“漫不经心”还是“胡乱”的意思呢?结合具体语境,我们知道此时诗人欣喜若狂,想到的是“放歌”“纵酒”,想到的是赶快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洛阳,因此顾不上爱惜书籍了,便胡乱收拾桌上的东西。只有联系了语境,学生才会明白此处的“漫”是“胡乱”的意思。
  其三,注意字词的活用。有些诗中的字词,属于诗人自己的活用、借用,若用平常的理解是无法说通的。比如“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我们一般理解为“青春年华”,可此处诗人是借指“美丽的春天”。
  理解词义是学生走进诗歌的基础,字词理解不准确,将直接影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元好问有诗云:“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正有苦心人,举世几人知。……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所以古诗理解需要慢慢地“泡”,需要细细“咀嚼”。
  二、大浪淘沙,“泡”出诗人创作之源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用于古典诗词学习,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是近些年来受通篇诵读、不求甚解思想的影响,逐渐被部分语文教师所忽视。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领会诗词的内在意蕴。诗歌创作特别钟情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所表达的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因此,我们教学古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一详细了解。如何“泡”出诗歌的写作背景,笔者认为,应做到学生自主阅读相关书籍和教师提供资料相结合。
  关于作者写作背景的资料,内容庞杂,浩如烟海,引导学生大浪淘沙、去伪存真是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的关键。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前,我向学生推荐阅读《杜甫传》,重点了解在“安史之乱”中诗人自己和家人所遭受的无数苦难。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同情百姓,目光时刻关注着苦难的百姓。为了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给百姓和社会造成的破坏,我根据史料,组织记录了下面一段文字:   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史思明率领20万大军从范阳起兵叛乱,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掳(lǔ)掠,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老百姓遭到了空前的浩劫。“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 (《资治通鉴》) ,“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 (《旧唐书》) ,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
  笔者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通过记载的资料,学生感受到了国家、社会、人民因“安史之乱”所遭受的灾难。学生只有感受到了人民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才能真正感受到诗人为何在听到唐王朝的军队收复“河南河北”后的“喜欲狂”。“泡”出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对学生正确把握、深刻理解诗歌至关重要。
  三、追根溯源,“泡”出诗人的心路历程
  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抒情的古诗都有它们内在的情感经纬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古代诗词就必须探本求源,深入作者内心,把握诗人心声。对于抒情的诗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的难点,是学生难以深刻理解杜甫为何在听说官军平定“安史之乱”时竟然欣喜若狂。为什么难以理解?是因为学生无法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进诗人的心灵,触摸诗人的灵魂。所以,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泡”开诗人在“安史之乱”期间,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那段心路历程,“泡”开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山河
  破碎、国将不国时内心的痛苦、
  悲伤。
  1.“喜欲狂”原因之一:“泡”
  开诗人心之苦。
  为了把学生带进诗人杜甫苦难的生活,我补充了杜甫自我写照的一些著名诗句,“泡”出
  诗人“安史之乱”八年中经受的
  苦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述怀》
  入门依旧四壁空,
  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
  叫怒索饭啼门东。
  ——《百忧集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反映了诗人被安史叛军抓获,对亲人的思念、牵挂、担心,头发都愁白了。诗人由于痛苦、烦闷,不停地挠头,头发都掉了,稀疏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写出了诗人逃离长安后的狼狈不堪。“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写出了诗人入川后家中一无所有,生活无以为继的窘迫。孩子饿得实在扛不住了,哭着、喊着、闹着向诗人要吃的。这一切苦难都因为“安史之乱”,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诗人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
  2.“喜欲狂”原因之二:“泡”
  开国家之殇。
  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都表达了诗人对穷苦百姓的深切同情。杜甫“喜欲狂”还有什么深层原因吗?课堂上我引入了《春望》中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师:“感时花溅泪”,诗人为何见花落泪?为何看见美丽的花儿反而流泪呢?
  生:因为“国破山河在”,往日亭台楼阁、繁荣昌盛的长安城如今是破败不堪,一片废墟。
  生:往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长安街头如今是杂草丛生,荒无人烟。
  师:往日长安城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生:被叛军杀死的杀死,逃难的逃难,饿死的饿死,抓走的
  抓走。
  师:孩子们,诗人看到国家遭受如此的灾难,想到无数的百姓家破人亡,死的死,逃的逃,他怎么能不悲伤得见花落泪呢?此时的诗人最渴望“安史之乱”早点结束。
  师:公元763年的春天,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想到国家从此可以安宁,百姓从此脱离苦海,诗人怎能不“喜欲狂”呢?
  往日车水马龙、繁华昌盛的长安城“国破”“草木深”,生灵涂炭,对于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此时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诗人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大悲之后有大喜,个人的喜是小喜,国家、人民的喜才是大喜,才是“喜欲狂”。诗句的有机补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提供了抓手,学生深刻地感悟到了诗人为什么 “喜欲狂”。
  四、品味语言,“泡”出诗人神来之笔
  “语文教学应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文本的言语形式上,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文本是怎样遣词造句的,作者是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教学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表达,品味语言,在感悟的过程中内化习得表达的技巧。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描写极其生动传神,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泡”开诗人的神来之笔、惊人之语,感悟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欲狂”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只有“泡”开,学生才能走进诗歌;只有“泡”开,学生才能贴近诗人的心灵,触摸到诗人的灵魂;只有“泡”开,学生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也只有“泡”开,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1.“泡”开人物情态,感受传神写照。
  师:高兴得不知所措的诗人,回头看看妻子、儿女,他看到了一张张怎样的脸?
  生:乐呵呵的脸。
  生:喜笑颜开的脸。
  生:挂满了灿烂微笑的脸。
  师:他写妻子和儿女的喜悦是为了表达——
  生:自己内心的喜。
  师:此时,诗人不管看谁都是——   生:快乐的,微笑的。
  师:看到你,你是——
  生:快乐的。
  师:看到他,他是——
  生:微笑的。
  师:杜甫是写诗的高手,用妻子、儿女的高兴来衬托自己的喜悦。“漫卷诗书喜欲狂”在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诗人胡乱地卷起书籍,再也无心读书,再也无心作诗了。
  师:诗人这一举动正常吗?
  生:不正常。这一反常的现象说明他极其高兴,他已经不能控制自己了。
  师:杜甫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是惜书如命,可是他竟然无心读书,漫卷诗书。是什么搅乱了他的心绪?究竟是什么让诗人竟然如此反常?
  生:心中的狂喜。
  师:诗人的一个动作 “漫”,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狂喜。他是喜极而“漫”。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白天放声高歌,纵情饮酒,用高歌、饮酒来表达他内心的喜悦,说明他非常
  高兴。
  师:此时的杜甫已经52岁了,白发苍苍,他竟然放声高歌,酒也不停了,而且尽情饮酒,一醉方休,可见他内心的狂喜。
  生:高兴的时候尽想好事,他还想着在美好的春色中回到自己的家乡——洛阳。
  为了表达内心的喜悦,诗人通过“涕泪满衣裳”正面表达狂喜;通过“却看妻子愁何在”侧面表达狂喜;通过“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的反常举止表达狂喜;通过“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虚写速度之快,实写心里愉快,一实一虚,相得益彰。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一幅散发着浓烈喜庆气氛的画。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泡”开诗中的每一个画面,让喜极而泣的诗人站在面前,让笑逐颜开的妻子站在面前,让漫卷诗书的诗人站在面前,让放歌纵酒的诗人站在面前,让伫立船头、意气风发的诗人站在面前。在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的同时,再次体会诗人内心的狂喜。
  2.泡出比较,感悟异曲同工。
  生(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快不快?(生:快!)即——立即,穿——穿梭,下——顺流而下,向——奔向。诗人立即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到达襄阳,奔向洛阳,弹指间已经回到了故乡洛阳。
  师:你知道诗人杜甫此时身在何处吗?在四川梓州,就是现在的三台县。
  (课件出示:四川、湖北、河南、重庆三省一市地图)
  师:巴峡、巫峡在哪儿?在现在的直辖市重庆境内。襄阳在哪个省?在湖北省。而洛阳呢?是在河南省。
  师:(指地图)诗人还乡,要经过三省一市,真可谓山一程、水一程,千里迢迢。有诗为证,诗人曾经在成都写过一首《恨别》,其中有这样两句: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师:多远?四千里,但在作者眼里还远吗?
  生:不远,诗人转瞬即到。
  师:读到这句诗时,有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想到杜甫的好朋友李白写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在这首诗中,李白是用什么表达了他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的喜悦心情的?
  生:“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杜甫是用什么来表达他内心的欣喜若狂的?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在喜讯忽传之际,现实主义诗人也浪漫了一下,这一浪漫,竟然超过了他的好朋友,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李白是“千里江陵一日还”,日行千里,而杜甫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瞬间走了四千里,快不快?
  生:快!
  师:是诗人的船快吗?是他的马快吗?
  生:都不是。
  师:那是因为诗人的心情——(生:愉快!)此时的杜甫比彼时的李白要高兴得多了。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理解的难点,不加以点拨,学生很难从中感悟出诗人的心中之喜。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非常熟悉,同时也知道此句表达了李白在流放途中遇到大赦的狂喜。诗句的引入,学生的理解、感悟立即变得举重若轻。关键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者有没有和学生一起“泡”出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妙。
  五、朗读吟哦,“泡”出诗歌音韵之美
  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古诗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所以古诗的教学尤其要重视诵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他们自己的理解、体会、感悟通过朗读表现
  出来。
  但是,古诗的朗读又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朗读。王尚文在《说诗的韵律》中讲道:“诗的韵律对于诗的重要性超过了遣词造句的常规常理,因而在必要时可以为了韵律的需要破坏这种常规常理。”朱光潜认为:“读一首诗,如果不能把它的声音节奏的微妙起伏抓住,那根本就是没有领略到它的味道。”所以,读古典诗歌,应当严格遵循格律——韵律的规范,即使违反“言之理”“意之需”也在所不惜。指导学生朗读古诗,首先要“泡”出诗的音韵、诗的节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七言律诗,按照节律应该这样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种读法与根据意思的停顿有所不同。教者引导学生吟诵时应该按照格律,读出诗的节奏,吟出律诗的味道,吟出诗的韵味。平时,我们常常把诗歌当作散文来读,当作散文来教。这个问题,只有在教者能自觉“泡”出诗的韵律后,才能真正得到根本解决。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教学的过程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叶老先生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古诗教学的“泡”, 是给学生一个示范,是为了带着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多“泡”上几回,在以后学习古诗时,他们自己也就会“泡”了。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为中国对外宣传纪录片之一,《远方的家》以丰富的文化内容,将中国不同风貌展现给全世界。字幕翻译对于外国理解中国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成语,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字表达方式,其翻译如何对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的表达作用显著。本文以《远方的家》之《长城内外》为例,将外宣纪录片中成语字幕翻译与对外文化传播及国家形象表达结合起来,从国家形象的体、魂、形、象四个方面探究成语字幕翻译的准确性,提出更加有利
一   如果不是腊八节,我不会与一个陌生女人同床。凡事就是这样,因果之间八竿子打不着,回头想来,却难脱干系。   坝上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个腊八尤其冷,我不出宿舍也知道冷。早十点,拉开古铜色窗帘,阴暗的屋子变得扎眼,书桌上,银色保温杯亮成一盏不合时宜的灯。日头偏在东南,一对日晕左右对称,如同两把寒光凛凛的杀猪刀,望一眼,眼球酸胀,脊梁骨起一层鸡皮疙瘩。   宣城的楼房不高,七高八低的屋
1   再次见到阿兰,是在父亲的葬礼上。那时候我站在父亲的棺材旁,有人给父亲磕头我就给那人磕头,按照叔叔的说法是“回礼”。我跪下后不能自己起来,得那人扶我起来,每到这时,叔叔就会介绍说这是谁,和父亲什么关系,我应该怎么叫。忙完这些,我随便找个位置坐下吃饭,谁知道才吃了几口,鞭炮就响了起来。我知道这是有人来给父亲磕头的信号,就扔下饭碗,走到父亲的棺材旁跪下。不知道过了多久,但我敢肯定这是我跪得最久的
摘 要: 黄孝阳的《众生·设计师》是其践行量子文学观的一部作品,小说通过对经典小说情节模式的解构,以细节化、陌生化的语言,将其对世界的概括力与洞察力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试从小说的文本结构、历史价值观的重写、及其在量子文学观背后所体现的价值立场出发,分析智行小说所具有的意义及价值。  关键词: 黄孝阳 《众生·设计师》 智性  初读黄孝阳的《众生·设计师》,一种目眩神迷的冲击感扑面而来,我承认从以往
“问题”有四种解释: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关键之处、事故或意外。本文选取第一种解释。真正的语文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而形成的一个发现问题、表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一、问题意识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是要树立和弘扬“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又称“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指的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而产生一种怀疑、困
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摘 要分析在计算机应用的考试评分系统设计中遇到的难点,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组织结构,将新一代语言XML引入到标准答案表示的问题中来,用实例说明系统开发中使用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XML;计算机应用;评分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7)03-0057-03  Design and Implementa
摘 要: 《我们的小镇》主题,在于揭示生命中的永恒。永恒是一种时间意识,便于从时间流的角度予以展开和表达。但该剧将表现手法重点,放在空间意识的构建和运用上。从舞台的道具设置,模拟出多种并列的生活场景;以舞台监督引导空间切换,并规避时间流的连续性。通过生存空间、记忆空间和亡灵空间的穿插对比,多维度地展现生命现实中的庸常和本质中的永恒。  关键词: 空间意识 时间意识 《我们的小镇》  一、引言
摘 要针对国内信息化教学实践中符合SCORM标准的课件相当缺乏的现象,探讨并研究如何在Authorware环境中实现多媒体教学SCORM标准化,并完成其测试过程,以实现网络教育中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系统的互操作性。  关键词 SCORM标准;内容打包;LMS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08-0082-04    1 SCORM与教学资源标准化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市面上卖的香烟大多不带把儿,很难抽到底。抽烟技术不高的烟民还容易让口水打湿烟屁股,把烟丝弄到嘴里去,苦兮兮、麻丝丝的,有些败兴。所以,讲究一点的就用烟嘴,可用烟嘴还是抽不到底,还是有浪费。于是,窦天德这样嗜烟如命的老烟鬼就用上了烟斗,能抽到一点都不剩。   师大附中里老师抽烟的真不少。不要说老师,高年级的男生也有抽烟的,偷偷摸摸地抽。他们避所有的老师,但不避教政治的窦天德老
摘 要: 从《静静的嘛呢石》到《老狗》再到《塔洛》,西藏导演万玛才旦不断思考着西藏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始终探寻着西藏文化的出路。《老狗》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本文将以这部影片为例,分析现代文明对西藏传统文明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西藏文明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分析影片的同时,对西藏的宗教和文化做出简要的介绍。最后,将导演对西藏文明今后发展所做出的思考进行简单概括。  关键词: 《老狗》 西藏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