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史和文化,是发展思维、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滋养心灵、铸造灵魂、提高审美情趣的极好的媒介。古诗语言高度凝练,思维跳跃,诗中涉及的事件远离现代生活。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如何给学生学习古诗搭建一个合适的阶梯,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泡”。学习古诗,“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学习中必经的一道‘工序’”。只有“泡”出了味道,“泡“出了淳美,学生才能真正领略到诗的精髓,才能有所收获。下面,笔者以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谈谈对古诗教学中“泡”的策略及思考。
一、发现变迁,“泡”出古今音义异同
古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载体,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字词的音、义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不能理解词句,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艺术境界就是一种空谈。这就决定了古诗的学习必须从词句的解读入手,“披文入情”。理解词句,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古今音、义不同的字词,“泡”出古今音、义的异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衣裳(yī cháng)”“妻子(qī zǐ)”的读音、意思和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引导学生弄清音、义的变迁对于准确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非常关键。课堂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谁来读读这首诗?
(一生读)
师:如果对照注释读一读,你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生自读)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诗中的“妻子”不读“qī zi”,而是读“qī zǐ”,因为古时候的“妻子”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是两个词,和我们现在“妻子”的意思不一样,现在“妻子”是一个词。
师:他目光敏锐,发现了“妻子”在古代是两个词,读音、意思和现在都不同。
生:我还从注释里发现“衣裳”的读音和我们现在也不一样,读“yī cháng”,它也是两个词。古时候上为衣,下为裳(cháng),现在“衣裳”泛指我们穿的衣服。
师:“初闻涕泪满衣裳”,泪水不但打湿了上衣,而且还打湿了裤子,说明泪流之多,内心该是多么高兴。
对照注释学习古诗,是引导学生“泡”诗的重要方式。学生弄清“衣裳”“妻子”的意思,对准确理解诗意,体会杜甫喜极而泣的狂喜大有帮助。
另外诗题中的“河南河北”学生在理解时也容易产生困惑,他们很容易解释为今天的河南省和河北省,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安史之乱”那段历史,不了解当时唐朝军队与安史叛军作战的区域。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河南河北你觉得指的是什么地方?
生:河南省和河北省。
师:这里的“河”是哪条河?
生:黄河。
师:河南就是——
生:黄河的南岸。
师:那河北是指——
生:黄河的北岸。河南河北就是指黄河南岸北岸的广大
地区。
师:是的,当时安史叛军就是沿着黄河两岸向西进军,攻陷唐朝的都城长安的。
引导学生“泡”开词义,首先教者要清楚古诗中哪些字词的古今读音、意思不同,然后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词义。当然,“泡”的方式除了借助注释、教师引导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途径。
其一,借助工具书。学生学习现代汉语没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不行,学习古代诗词,没有古汉语字典也不行。《王力古汉语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要常备一本,
学习古诗,常查、常翻古汉语字典,对于“泡”诗能力的提高很有
帮助。
其二,联系具体语境。一个字词常常有多个义项,究竟该怎样理解,要联系文本,联系语境,选择恰当的义项。比如“漫卷诗书喜欲狂”中的“漫”字,究竟是“漫不经心”还是“胡乱”的意思呢?结合具体语境,我们知道此时诗人欣喜若狂,想到的是“放歌”“纵酒”,想到的是赶快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洛阳,因此顾不上爱惜书籍了,便胡乱收拾桌上的东西。只有联系了语境,学生才会明白此处的“漫”是“胡乱”的意思。
其三,注意字词的活用。有些诗中的字词,属于诗人自己的活用、借用,若用平常的理解是无法说通的。比如“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我们一般理解为“青春年华”,可此处诗人是借指“美丽的春天”。
理解词义是学生走进诗歌的基础,字词理解不准确,将直接影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元好问有诗云:“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正有苦心人,举世几人知。……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所以古诗理解需要慢慢地“泡”,需要细细“咀嚼”。
二、大浪淘沙,“泡”出诗人创作之源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用于古典诗词学习,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是近些年来受通篇诵读、不求甚解思想的影响,逐渐被部分语文教师所忽视。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领会诗词的内在意蕴。诗歌创作特别钟情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所表达的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因此,我们教学古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一详细了解。如何“泡”出诗歌的写作背景,笔者认为,应做到学生自主阅读相关书籍和教师提供资料相结合。
关于作者写作背景的资料,内容庞杂,浩如烟海,引导学生大浪淘沙、去伪存真是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的关键。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前,我向学生推荐阅读《杜甫传》,重点了解在“安史之乱”中诗人自己和家人所遭受的无数苦难。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同情百姓,目光时刻关注着苦难的百姓。为了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给百姓和社会造成的破坏,我根据史料,组织记录了下面一段文字: 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史思明率领20万大军从范阳起兵叛乱,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掳(lǔ)掠,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老百姓遭到了空前的浩劫。“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 (《资治通鉴》) ,“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 (《旧唐书》) ,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
笔者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通过记载的资料,学生感受到了国家、社会、人民因“安史之乱”所遭受的灾难。学生只有感受到了人民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才能真正感受到诗人为何在听到唐王朝的军队收复“河南河北”后的“喜欲狂”。“泡”出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对学生正确把握、深刻理解诗歌至关重要。
三、追根溯源,“泡”出诗人的心路历程
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抒情的古诗都有它们内在的情感经纬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古代诗词就必须探本求源,深入作者内心,把握诗人心声。对于抒情的诗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的难点,是学生难以深刻理解杜甫为何在听说官军平定“安史之乱”时竟然欣喜若狂。为什么难以理解?是因为学生无法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进诗人的心灵,触摸诗人的灵魂。所以,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泡”开诗人在“安史之乱”期间,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那段心路历程,“泡”开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山河
破碎、国将不国时内心的痛苦、
悲伤。
1.“喜欲狂”原因之一:“泡”
开诗人心之苦。
为了把学生带进诗人杜甫苦难的生活,我补充了杜甫自我写照的一些著名诗句,“泡”出
诗人“安史之乱”八年中经受的
苦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述怀》
入门依旧四壁空,
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
叫怒索饭啼门东。
——《百忧集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反映了诗人被安史叛军抓获,对亲人的思念、牵挂、担心,头发都愁白了。诗人由于痛苦、烦闷,不停地挠头,头发都掉了,稀疏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写出了诗人逃离长安后的狼狈不堪。“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写出了诗人入川后家中一无所有,生活无以为继的窘迫。孩子饿得实在扛不住了,哭着、喊着、闹着向诗人要吃的。这一切苦难都因为“安史之乱”,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诗人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
2.“喜欲狂”原因之二:“泡”
开国家之殇。
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都表达了诗人对穷苦百姓的深切同情。杜甫“喜欲狂”还有什么深层原因吗?课堂上我引入了《春望》中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师:“感时花溅泪”,诗人为何见花落泪?为何看见美丽的花儿反而流泪呢?
生:因为“国破山河在”,往日亭台楼阁、繁荣昌盛的长安城如今是破败不堪,一片废墟。
生:往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长安街头如今是杂草丛生,荒无人烟。
师:往日长安城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生:被叛军杀死的杀死,逃难的逃难,饿死的饿死,抓走的
抓走。
师:孩子们,诗人看到国家遭受如此的灾难,想到无数的百姓家破人亡,死的死,逃的逃,他怎么能不悲伤得见花落泪呢?此时的诗人最渴望“安史之乱”早点结束。
师:公元763年的春天,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想到国家从此可以安宁,百姓从此脱离苦海,诗人怎能不“喜欲狂”呢?
往日车水马龙、繁华昌盛的长安城“国破”“草木深”,生灵涂炭,对于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此时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诗人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大悲之后有大喜,个人的喜是小喜,国家、人民的喜才是大喜,才是“喜欲狂”。诗句的有机补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提供了抓手,学生深刻地感悟到了诗人为什么 “喜欲狂”。
四、品味语言,“泡”出诗人神来之笔
“语文教学应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文本的言语形式上,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文本是怎样遣词造句的,作者是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教学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表达,品味语言,在感悟的过程中内化习得表达的技巧。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描写极其生动传神,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泡”开诗人的神来之笔、惊人之语,感悟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欲狂”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只有“泡”开,学生才能走进诗歌;只有“泡”开,学生才能贴近诗人的心灵,触摸到诗人的灵魂;只有“泡”开,学生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也只有“泡”开,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1.“泡”开人物情态,感受传神写照。
师:高兴得不知所措的诗人,回头看看妻子、儿女,他看到了一张张怎样的脸?
生:乐呵呵的脸。
生:喜笑颜开的脸。
生:挂满了灿烂微笑的脸。
师:他写妻子和儿女的喜悦是为了表达——
生:自己内心的喜。
师:此时,诗人不管看谁都是—— 生:快乐的,微笑的。
师:看到你,你是——
生:快乐的。
师:看到他,他是——
生:微笑的。
师:杜甫是写诗的高手,用妻子、儿女的高兴来衬托自己的喜悦。“漫卷诗书喜欲狂”在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诗人胡乱地卷起书籍,再也无心读书,再也无心作诗了。
师:诗人这一举动正常吗?
生:不正常。这一反常的现象说明他极其高兴,他已经不能控制自己了。
师:杜甫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是惜书如命,可是他竟然无心读书,漫卷诗书。是什么搅乱了他的心绪?究竟是什么让诗人竟然如此反常?
生:心中的狂喜。
师:诗人的一个动作 “漫”,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狂喜。他是喜极而“漫”。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白天放声高歌,纵情饮酒,用高歌、饮酒来表达他内心的喜悦,说明他非常
高兴。
师:此时的杜甫已经52岁了,白发苍苍,他竟然放声高歌,酒也不停了,而且尽情饮酒,一醉方休,可见他内心的狂喜。
生:高兴的时候尽想好事,他还想着在美好的春色中回到自己的家乡——洛阳。
为了表达内心的喜悦,诗人通过“涕泪满衣裳”正面表达狂喜;通过“却看妻子愁何在”侧面表达狂喜;通过“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的反常举止表达狂喜;通过“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虚写速度之快,实写心里愉快,一实一虚,相得益彰。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一幅散发着浓烈喜庆气氛的画。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泡”开诗中的每一个画面,让喜极而泣的诗人站在面前,让笑逐颜开的妻子站在面前,让漫卷诗书的诗人站在面前,让放歌纵酒的诗人站在面前,让伫立船头、意气风发的诗人站在面前。在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的同时,再次体会诗人内心的狂喜。
2.泡出比较,感悟异曲同工。
生(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快不快?(生:快!)即——立即,穿——穿梭,下——顺流而下,向——奔向。诗人立即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到达襄阳,奔向洛阳,弹指间已经回到了故乡洛阳。
师:你知道诗人杜甫此时身在何处吗?在四川梓州,就是现在的三台县。
(课件出示:四川、湖北、河南、重庆三省一市地图)
师:巴峡、巫峡在哪儿?在现在的直辖市重庆境内。襄阳在哪个省?在湖北省。而洛阳呢?是在河南省。
师:(指地图)诗人还乡,要经过三省一市,真可谓山一程、水一程,千里迢迢。有诗为证,诗人曾经在成都写过一首《恨别》,其中有这样两句: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师:多远?四千里,但在作者眼里还远吗?
生:不远,诗人转瞬即到。
师:读到这句诗时,有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想到杜甫的好朋友李白写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在这首诗中,李白是用什么表达了他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的喜悦心情的?
生:“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杜甫是用什么来表达他内心的欣喜若狂的?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在喜讯忽传之际,现实主义诗人也浪漫了一下,这一浪漫,竟然超过了他的好朋友,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李白是“千里江陵一日还”,日行千里,而杜甫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瞬间走了四千里,快不快?
生:快!
师:是诗人的船快吗?是他的马快吗?
生:都不是。
师:那是因为诗人的心情——(生:愉快!)此时的杜甫比彼时的李白要高兴得多了。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理解的难点,不加以点拨,学生很难从中感悟出诗人的心中之喜。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非常熟悉,同时也知道此句表达了李白在流放途中遇到大赦的狂喜。诗句的引入,学生的理解、感悟立即变得举重若轻。关键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者有没有和学生一起“泡”出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妙。
五、朗读吟哦,“泡”出诗歌音韵之美
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古诗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所以古诗的教学尤其要重视诵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他们自己的理解、体会、感悟通过朗读表现
出来。
但是,古诗的朗读又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朗读。王尚文在《说诗的韵律》中讲道:“诗的韵律对于诗的重要性超过了遣词造句的常规常理,因而在必要时可以为了韵律的需要破坏这种常规常理。”朱光潜认为:“读一首诗,如果不能把它的声音节奏的微妙起伏抓住,那根本就是没有领略到它的味道。”所以,读古典诗歌,应当严格遵循格律——韵律的规范,即使违反“言之理”“意之需”也在所不惜。指导学生朗读古诗,首先要“泡”出诗的音韵、诗的节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七言律诗,按照节律应该这样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种读法与根据意思的停顿有所不同。教者引导学生吟诵时应该按照格律,读出诗的节奏,吟出律诗的味道,吟出诗的韵味。平时,我们常常把诗歌当作散文来读,当作散文来教。这个问题,只有在教者能自觉“泡”出诗的韵律后,才能真正得到根本解决。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教学的过程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叶老先生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古诗教学的“泡”, 是给学生一个示范,是为了带着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多“泡”上几回,在以后学习古诗时,他们自己也就会“泡”了。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
一、发现变迁,“泡”出古今音义异同
古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载体,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字词的音、义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不能理解词句,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艺术境界就是一种空谈。这就决定了古诗的学习必须从词句的解读入手,“披文入情”。理解词句,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古今音、义不同的字词,“泡”出古今音、义的异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衣裳(yī cháng)”“妻子(qī zǐ)”的读音、意思和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引导学生弄清音、义的变迁对于准确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非常关键。课堂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谁来读读这首诗?
(一生读)
师:如果对照注释读一读,你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生自读)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诗中的“妻子”不读“qī zi”,而是读“qī zǐ”,因为古时候的“妻子”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是两个词,和我们现在“妻子”的意思不一样,现在“妻子”是一个词。
师:他目光敏锐,发现了“妻子”在古代是两个词,读音、意思和现在都不同。
生:我还从注释里发现“衣裳”的读音和我们现在也不一样,读“yī cháng”,它也是两个词。古时候上为衣,下为裳(cháng),现在“衣裳”泛指我们穿的衣服。
师:“初闻涕泪满衣裳”,泪水不但打湿了上衣,而且还打湿了裤子,说明泪流之多,内心该是多么高兴。
对照注释学习古诗,是引导学生“泡”诗的重要方式。学生弄清“衣裳”“妻子”的意思,对准确理解诗意,体会杜甫喜极而泣的狂喜大有帮助。
另外诗题中的“河南河北”学生在理解时也容易产生困惑,他们很容易解释为今天的河南省和河北省,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安史之乱”那段历史,不了解当时唐朝军队与安史叛军作战的区域。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河南河北你觉得指的是什么地方?
生:河南省和河北省。
师:这里的“河”是哪条河?
生:黄河。
师:河南就是——
生:黄河的南岸。
师:那河北是指——
生:黄河的北岸。河南河北就是指黄河南岸北岸的广大
地区。
师:是的,当时安史叛军就是沿着黄河两岸向西进军,攻陷唐朝的都城长安的。
引导学生“泡”开词义,首先教者要清楚古诗中哪些字词的古今读音、意思不同,然后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词义。当然,“泡”的方式除了借助注释、教师引导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途径。
其一,借助工具书。学生学习现代汉语没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不行,学习古代诗词,没有古汉语字典也不行。《王力古汉语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要常备一本,
学习古诗,常查、常翻古汉语字典,对于“泡”诗能力的提高很有
帮助。
其二,联系具体语境。一个字词常常有多个义项,究竟该怎样理解,要联系文本,联系语境,选择恰当的义项。比如“漫卷诗书喜欲狂”中的“漫”字,究竟是“漫不经心”还是“胡乱”的意思呢?结合具体语境,我们知道此时诗人欣喜若狂,想到的是“放歌”“纵酒”,想到的是赶快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洛阳,因此顾不上爱惜书籍了,便胡乱收拾桌上的东西。只有联系了语境,学生才会明白此处的“漫”是“胡乱”的意思。
其三,注意字词的活用。有些诗中的字词,属于诗人自己的活用、借用,若用平常的理解是无法说通的。比如“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我们一般理解为“青春年华”,可此处诗人是借指“美丽的春天”。
理解词义是学生走进诗歌的基础,字词理解不准确,将直接影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元好问有诗云:“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正有苦心人,举世几人知。……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所以古诗理解需要慢慢地“泡”,需要细细“咀嚼”。
二、大浪淘沙,“泡”出诗人创作之源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用于古典诗词学习,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是近些年来受通篇诵读、不求甚解思想的影响,逐渐被部分语文教师所忽视。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领会诗词的内在意蕴。诗歌创作特别钟情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所表达的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因此,我们教学古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一详细了解。如何“泡”出诗歌的写作背景,笔者认为,应做到学生自主阅读相关书籍和教师提供资料相结合。
关于作者写作背景的资料,内容庞杂,浩如烟海,引导学生大浪淘沙、去伪存真是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的关键。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前,我向学生推荐阅读《杜甫传》,重点了解在“安史之乱”中诗人自己和家人所遭受的无数苦难。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同情百姓,目光时刻关注着苦难的百姓。为了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给百姓和社会造成的破坏,我根据史料,组织记录了下面一段文字: 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史思明率领20万大军从范阳起兵叛乱,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掳(lǔ)掠,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老百姓遭到了空前的浩劫。“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 (《资治通鉴》) ,“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 (《旧唐书》) ,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
笔者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通过记载的资料,学生感受到了国家、社会、人民因“安史之乱”所遭受的灾难。学生只有感受到了人民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才能真正感受到诗人为何在听到唐王朝的军队收复“河南河北”后的“喜欲狂”。“泡”出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对学生正确把握、深刻理解诗歌至关重要。
三、追根溯源,“泡”出诗人的心路历程
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抒情的古诗都有它们内在的情感经纬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古代诗词就必须探本求源,深入作者内心,把握诗人心声。对于抒情的诗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的难点,是学生难以深刻理解杜甫为何在听说官军平定“安史之乱”时竟然欣喜若狂。为什么难以理解?是因为学生无法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进诗人的心灵,触摸诗人的灵魂。所以,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泡”开诗人在“安史之乱”期间,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那段心路历程,“泡”开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山河
破碎、国将不国时内心的痛苦、
悲伤。
1.“喜欲狂”原因之一:“泡”
开诗人心之苦。
为了把学生带进诗人杜甫苦难的生活,我补充了杜甫自我写照的一些著名诗句,“泡”出
诗人“安史之乱”八年中经受的
苦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述怀》
入门依旧四壁空,
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
叫怒索饭啼门东。
——《百忧集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反映了诗人被安史叛军抓获,对亲人的思念、牵挂、担心,头发都愁白了。诗人由于痛苦、烦闷,不停地挠头,头发都掉了,稀疏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写出了诗人逃离长安后的狼狈不堪。“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写出了诗人入川后家中一无所有,生活无以为继的窘迫。孩子饿得实在扛不住了,哭着、喊着、闹着向诗人要吃的。这一切苦难都因为“安史之乱”,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诗人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
2.“喜欲狂”原因之二:“泡”
开国家之殇。
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都表达了诗人对穷苦百姓的深切同情。杜甫“喜欲狂”还有什么深层原因吗?课堂上我引入了《春望》中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师:“感时花溅泪”,诗人为何见花落泪?为何看见美丽的花儿反而流泪呢?
生:因为“国破山河在”,往日亭台楼阁、繁荣昌盛的长安城如今是破败不堪,一片废墟。
生:往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长安街头如今是杂草丛生,荒无人烟。
师:往日长安城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生:被叛军杀死的杀死,逃难的逃难,饿死的饿死,抓走的
抓走。
师:孩子们,诗人看到国家遭受如此的灾难,想到无数的百姓家破人亡,死的死,逃的逃,他怎么能不悲伤得见花落泪呢?此时的诗人最渴望“安史之乱”早点结束。
师:公元763年的春天,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想到国家从此可以安宁,百姓从此脱离苦海,诗人怎能不“喜欲狂”呢?
往日车水马龙、繁华昌盛的长安城“国破”“草木深”,生灵涂炭,对于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此时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诗人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大悲之后有大喜,个人的喜是小喜,国家、人民的喜才是大喜,才是“喜欲狂”。诗句的有机补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提供了抓手,学生深刻地感悟到了诗人为什么 “喜欲狂”。
四、品味语言,“泡”出诗人神来之笔
“语文教学应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文本的言语形式上,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文本是怎样遣词造句的,作者是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教学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表达,品味语言,在感悟的过程中内化习得表达的技巧。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描写极其生动传神,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泡”开诗人的神来之笔、惊人之语,感悟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欲狂”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只有“泡”开,学生才能走进诗歌;只有“泡”开,学生才能贴近诗人的心灵,触摸到诗人的灵魂;只有“泡”开,学生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也只有“泡”开,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1.“泡”开人物情态,感受传神写照。
师:高兴得不知所措的诗人,回头看看妻子、儿女,他看到了一张张怎样的脸?
生:乐呵呵的脸。
生:喜笑颜开的脸。
生:挂满了灿烂微笑的脸。
师:他写妻子和儿女的喜悦是为了表达——
生:自己内心的喜。
师:此时,诗人不管看谁都是—— 生:快乐的,微笑的。
师:看到你,你是——
生:快乐的。
师:看到他,他是——
生:微笑的。
师:杜甫是写诗的高手,用妻子、儿女的高兴来衬托自己的喜悦。“漫卷诗书喜欲狂”在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诗人胡乱地卷起书籍,再也无心读书,再也无心作诗了。
师:诗人这一举动正常吗?
生:不正常。这一反常的现象说明他极其高兴,他已经不能控制自己了。
师:杜甫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是惜书如命,可是他竟然无心读书,漫卷诗书。是什么搅乱了他的心绪?究竟是什么让诗人竟然如此反常?
生:心中的狂喜。
师:诗人的一个动作 “漫”,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狂喜。他是喜极而“漫”。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白天放声高歌,纵情饮酒,用高歌、饮酒来表达他内心的喜悦,说明他非常
高兴。
师:此时的杜甫已经52岁了,白发苍苍,他竟然放声高歌,酒也不停了,而且尽情饮酒,一醉方休,可见他内心的狂喜。
生:高兴的时候尽想好事,他还想着在美好的春色中回到自己的家乡——洛阳。
为了表达内心的喜悦,诗人通过“涕泪满衣裳”正面表达狂喜;通过“却看妻子愁何在”侧面表达狂喜;通过“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的反常举止表达狂喜;通过“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虚写速度之快,实写心里愉快,一实一虚,相得益彰。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一幅散发着浓烈喜庆气氛的画。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泡”开诗中的每一个画面,让喜极而泣的诗人站在面前,让笑逐颜开的妻子站在面前,让漫卷诗书的诗人站在面前,让放歌纵酒的诗人站在面前,让伫立船头、意气风发的诗人站在面前。在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的同时,再次体会诗人内心的狂喜。
2.泡出比较,感悟异曲同工。
生(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快不快?(生:快!)即——立即,穿——穿梭,下——顺流而下,向——奔向。诗人立即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到达襄阳,奔向洛阳,弹指间已经回到了故乡洛阳。
师:你知道诗人杜甫此时身在何处吗?在四川梓州,就是现在的三台县。
(课件出示:四川、湖北、河南、重庆三省一市地图)
师:巴峡、巫峡在哪儿?在现在的直辖市重庆境内。襄阳在哪个省?在湖北省。而洛阳呢?是在河南省。
师:(指地图)诗人还乡,要经过三省一市,真可谓山一程、水一程,千里迢迢。有诗为证,诗人曾经在成都写过一首《恨别》,其中有这样两句: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师:多远?四千里,但在作者眼里还远吗?
生:不远,诗人转瞬即到。
师:读到这句诗时,有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想到杜甫的好朋友李白写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在这首诗中,李白是用什么表达了他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的喜悦心情的?
生:“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杜甫是用什么来表达他内心的欣喜若狂的?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在喜讯忽传之际,现实主义诗人也浪漫了一下,这一浪漫,竟然超过了他的好朋友,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李白是“千里江陵一日还”,日行千里,而杜甫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瞬间走了四千里,快不快?
生:快!
师:是诗人的船快吗?是他的马快吗?
生:都不是。
师:那是因为诗人的心情——(生:愉快!)此时的杜甫比彼时的李白要高兴得多了。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理解的难点,不加以点拨,学生很难从中感悟出诗人的心中之喜。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非常熟悉,同时也知道此句表达了李白在流放途中遇到大赦的狂喜。诗句的引入,学生的理解、感悟立即变得举重若轻。关键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者有没有和学生一起“泡”出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妙。
五、朗读吟哦,“泡”出诗歌音韵之美
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古诗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所以古诗的教学尤其要重视诵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他们自己的理解、体会、感悟通过朗读表现
出来。
但是,古诗的朗读又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朗读。王尚文在《说诗的韵律》中讲道:“诗的韵律对于诗的重要性超过了遣词造句的常规常理,因而在必要时可以为了韵律的需要破坏这种常规常理。”朱光潜认为:“读一首诗,如果不能把它的声音节奏的微妙起伏抓住,那根本就是没有领略到它的味道。”所以,读古典诗歌,应当严格遵循格律——韵律的规范,即使违反“言之理”“意之需”也在所不惜。指导学生朗读古诗,首先要“泡”出诗的音韵、诗的节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七言律诗,按照节律应该这样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种读法与根据意思的停顿有所不同。教者引导学生吟诵时应该按照格律,读出诗的节奏,吟出律诗的味道,吟出诗的韵味。平时,我们常常把诗歌当作散文来读,当作散文来教。这个问题,只有在教者能自觉“泡”出诗的韵律后,才能真正得到根本解决。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教学的过程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叶老先生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古诗教学的“泡”, 是给学生一个示范,是为了带着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多“泡”上几回,在以后学习古诗时,他们自己也就会“泡”了。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