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高密度环境给当前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建筑学的角度实施和对高密度环境的空间调整,才能有效的对建筑的空间和功能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要想有效的探讨高密度的城市空间和发展的模式,才能有效的对城市高密度环境之下的建筑空间进行综合的分析,维护城市的经济和文明建设,全面的提高城市现代化的建设。
【关键词】 城市密度;建筑高度;建筑学
前言:
城市现代化信息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的整体布局逐渐开始紧张。因此,必须要针对于城市在高密度环境之下的建筑工程的相关问题,综合城市的有效利用空间,并且不断的结合建筑学的特征对其进行综合的改造。从不断的建筑学角度实施对建筑空间、实体和功能等相关的方式进行综合的选择和改进。使得在建筑学的结合角度之下,城市空间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的得到协调,并且可以有效的对城市的用地提供一定的保障,确保城市高密度环境之下建筑工程可以有效的被全面的利用。
1.密度与知觉密度的涵义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1.1、密度与知觉密度
从整体上讲,密度属于物理学概念,主要用来标志某个物体在单位体积上的质量。而知觉密度则是需要人们对空间组织和利用进行深入的观察,就是对既定空间中人的数量做出主观性的评估,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感知密度。而空间特征能够在知觉密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但是人与环境之间互动却是这个过程中最应该考虑的关键性因素,并且社会的文化标准以及个人的认知属性也会影响这种互动性的影响。但是,知觉密度在对空间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空间个体的有效性分析。例如,密度同为3平方米一个人的空间中,其中一个全部都是陌生的走廊,而另一个是熟悉的俱乐部,因此两者的物理密度虽然相同,但是各自的知觉密度却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可见,空间与社会密度就是用来很好地区别这两个不同知觉密度的概念。
1.2、空间和社会密度
空间密度涉及到面积、高度等多种空间元素,与环境质量有着紧密的练习,活动的形式也更为复杂,影响着人们的感知行为。社会密度则更多的关注在个体之间的互动智商,受到很多社会机制的影响,比如人群的种类和数量,土地类型和面积等等,因此社会密度和空间密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1.3、透镜模式基础上的知觉密度
知觉密度包括在环境知觉中,建立在透镜模型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掌握密度和知觉密度的关系。人们在透镜模型中,通过间接性和直接性的线索过度来感知密度本质。实际生活中,建筑物的数量、空间开放程度等都是直接性的线索,对人们感官有着直接影响。直接性线索只有在进行知觉密度的判断时才会被应用到。
2.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建筑学思考的方法
2.1、实施缩微化战略
从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现,我国的城市现代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城市的高密度环境正在逐渐的形成。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口也日益膨胀起来,所以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高密度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虽然紧缩的城市空间给城市的建筑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但是同时也为丰富建筑形态提供了更多的条件。由于城市的高密度环境促使交通处于瘫痪、空气污染严重,整个城市的管理和规划都变得更加的复杂了。因此,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启用建筑学思考方式是为了将城市的高密度环境进行及时有效地改善并有效地结合缩微化的战略,首先将城市的总体进行微缩和细分,结合城市高密度发展的前提和原因,实施缩微化的空间要在紧密环境中进行全新的规划,首先注重的是城市的高密度环境下的局部状况,通过城市高密度微观的当前环境,提升针对性的空间品质改善和空间紧密性重塑的能力,及时的进行城市生活空间的调整和优化,进而将整个城市的综合能力提高。其次实施高密度空间的微观化,通过小规模的规划和发展将城市的街道和地块内部进行改造,进一步的提供城市空间细密性的视觉感受并加强通道联系,提高城市高密度空间内的空地的相互之间的联系效率,同时也能够提供多层次相互穿插交接的公共用地,例如:高密度街道内的公共步行通道、高层居民建筑的底层空间架空,有效地调控城市的高密度空间利用效率。
2.2、建筑向着空中垂直发展
传统的城市建筑中,人们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地面范围,随着建筑的多功能的开发,高密度城市的空间应该与高层建筑相结合,以中垂直的形式向着空中发展。如出现空中花园、屋顶广场等。同时中垂直式的发展不仅要局限于地面和空中,地下也是一个非常有利用价值的空间,例如地下广场、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等无一不体现着对于空间的合理利用。这些空间的增加实现了高密度环境下人们公共活动的需求,同时也改善了建筑的价值。
2.3、有效的使用城市空间
在高密度的环境下,连续化的建筑物给城市的可利用空间带来直接缩小的影响,进行密集空间的实地观察和调研,落实可利用空间的范围,才能有效地利用空间,保持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所谓的有效地利用空间就是指高密度空间内建筑物的不同功能能够在同一栋建筑的垂直度上进行分层的混合累叠,为城市节省空间用地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并且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更加舒适的城市空间也能有效的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填充和缝合策略在城市的高密度空间规划中能够形成针对性的效果,比方说在有限的空间中,如果做到见缝插针。因为填充和缝合能够通过较小的修补将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联系,逐渐使建筑成为一个整体。并且填充和缝合策略能够将已有的建筑结构、功能设施和在建的建筑形成连续的架构,促进建筑空间的改造更加的具有完善性,从而将相互独立或者分散的各个局部空间連接成为一个整体。
2.4、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施工
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一定要注重对于人性化的设计,将城市空间的舒适度提高。通过对人性化的重视,将城市空间进行精细化的处理,并且在主要的步行层面重塑近人尺度的空间环境。同时要落实高层建筑地面空间的近人化处理,带动密集区相邻地块之间的空间活化效果,并在密集的居民区实施小尺度开放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例如:广场、水井、休息亭、公共艺术设施等,增多居民的活动观赏场所的舒适性,减小密集环境中给人们带来的压迫感。在居民的居住区内还可以通过雕塑、小面积绿化、水、阳光等元素进行城市密度空间总结构的微观协调,提高整个高层空间的人性化魅力。
2.5、减少城市密度增加建筑高度
减少城市高密度环境的有效方法还有就是加高建筑物,将更多的人口集中在同一建筑物上,减少建筑物的增加,将人口密度转变为高层建筑上来,并在节省的空地上将公共活动场所增加,提高密度环境给人的舒适度,而且在集中的高层建筑中更加的能够突显出城市的和谐美。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创造了更加快捷方便的生活,同时也加大了城市高密度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应该结合实际的施工,充分利用环境心理和实际环境中存在的异同点,并且结合建筑的使用人员的心理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应用,以此来降低城市高密度的现状,从而有效的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春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建筑学报,2010,04:20-23.
[2]方波.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门窗,2014,06:422.
[3]李浩.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10:31.
[4]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董春方.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建筑学尝试[N].中华建筑报,2013-05-21011.
【关键词】 城市密度;建筑高度;建筑学
前言:
城市现代化信息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的整体布局逐渐开始紧张。因此,必须要针对于城市在高密度环境之下的建筑工程的相关问题,综合城市的有效利用空间,并且不断的结合建筑学的特征对其进行综合的改造。从不断的建筑学角度实施对建筑空间、实体和功能等相关的方式进行综合的选择和改进。使得在建筑学的结合角度之下,城市空间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的得到协调,并且可以有效的对城市的用地提供一定的保障,确保城市高密度环境之下建筑工程可以有效的被全面的利用。
1.密度与知觉密度的涵义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1.1、密度与知觉密度
从整体上讲,密度属于物理学概念,主要用来标志某个物体在单位体积上的质量。而知觉密度则是需要人们对空间组织和利用进行深入的观察,就是对既定空间中人的数量做出主观性的评估,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感知密度。而空间特征能够在知觉密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但是人与环境之间互动却是这个过程中最应该考虑的关键性因素,并且社会的文化标准以及个人的认知属性也会影响这种互动性的影响。但是,知觉密度在对空间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空间个体的有效性分析。例如,密度同为3平方米一个人的空间中,其中一个全部都是陌生的走廊,而另一个是熟悉的俱乐部,因此两者的物理密度虽然相同,但是各自的知觉密度却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可见,空间与社会密度就是用来很好地区别这两个不同知觉密度的概念。
1.2、空间和社会密度
空间密度涉及到面积、高度等多种空间元素,与环境质量有着紧密的练习,活动的形式也更为复杂,影响着人们的感知行为。社会密度则更多的关注在个体之间的互动智商,受到很多社会机制的影响,比如人群的种类和数量,土地类型和面积等等,因此社会密度和空间密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1.3、透镜模式基础上的知觉密度
知觉密度包括在环境知觉中,建立在透镜模型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掌握密度和知觉密度的关系。人们在透镜模型中,通过间接性和直接性的线索过度来感知密度本质。实际生活中,建筑物的数量、空间开放程度等都是直接性的线索,对人们感官有着直接影响。直接性线索只有在进行知觉密度的判断时才会被应用到。
2.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建筑学思考的方法
2.1、实施缩微化战略
从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现,我国的城市现代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城市的高密度环境正在逐渐的形成。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口也日益膨胀起来,所以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高密度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虽然紧缩的城市空间给城市的建筑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但是同时也为丰富建筑形态提供了更多的条件。由于城市的高密度环境促使交通处于瘫痪、空气污染严重,整个城市的管理和规划都变得更加的复杂了。因此,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启用建筑学思考方式是为了将城市的高密度环境进行及时有效地改善并有效地结合缩微化的战略,首先将城市的总体进行微缩和细分,结合城市高密度发展的前提和原因,实施缩微化的空间要在紧密环境中进行全新的规划,首先注重的是城市的高密度环境下的局部状况,通过城市高密度微观的当前环境,提升针对性的空间品质改善和空间紧密性重塑的能力,及时的进行城市生活空间的调整和优化,进而将整个城市的综合能力提高。其次实施高密度空间的微观化,通过小规模的规划和发展将城市的街道和地块内部进行改造,进一步的提供城市空间细密性的视觉感受并加强通道联系,提高城市高密度空间内的空地的相互之间的联系效率,同时也能够提供多层次相互穿插交接的公共用地,例如:高密度街道内的公共步行通道、高层居民建筑的底层空间架空,有效地调控城市的高密度空间利用效率。
2.2、建筑向着空中垂直发展
传统的城市建筑中,人们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地面范围,随着建筑的多功能的开发,高密度城市的空间应该与高层建筑相结合,以中垂直的形式向着空中发展。如出现空中花园、屋顶广场等。同时中垂直式的发展不仅要局限于地面和空中,地下也是一个非常有利用价值的空间,例如地下广场、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等无一不体现着对于空间的合理利用。这些空间的增加实现了高密度环境下人们公共活动的需求,同时也改善了建筑的价值。
2.3、有效的使用城市空间
在高密度的环境下,连续化的建筑物给城市的可利用空间带来直接缩小的影响,进行密集空间的实地观察和调研,落实可利用空间的范围,才能有效地利用空间,保持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所谓的有效地利用空间就是指高密度空间内建筑物的不同功能能够在同一栋建筑的垂直度上进行分层的混合累叠,为城市节省空间用地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并且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更加舒适的城市空间也能有效的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填充和缝合策略在城市的高密度空间规划中能够形成针对性的效果,比方说在有限的空间中,如果做到见缝插针。因为填充和缝合能够通过较小的修补将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联系,逐渐使建筑成为一个整体。并且填充和缝合策略能够将已有的建筑结构、功能设施和在建的建筑形成连续的架构,促进建筑空间的改造更加的具有完善性,从而将相互独立或者分散的各个局部空间連接成为一个整体。
2.4、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施工
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一定要注重对于人性化的设计,将城市空间的舒适度提高。通过对人性化的重视,将城市空间进行精细化的处理,并且在主要的步行层面重塑近人尺度的空间环境。同时要落实高层建筑地面空间的近人化处理,带动密集区相邻地块之间的空间活化效果,并在密集的居民区实施小尺度开放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例如:广场、水井、休息亭、公共艺术设施等,增多居民的活动观赏场所的舒适性,减小密集环境中给人们带来的压迫感。在居民的居住区内还可以通过雕塑、小面积绿化、水、阳光等元素进行城市密度空间总结构的微观协调,提高整个高层空间的人性化魅力。
2.5、减少城市密度增加建筑高度
减少城市高密度环境的有效方法还有就是加高建筑物,将更多的人口集中在同一建筑物上,减少建筑物的增加,将人口密度转变为高层建筑上来,并在节省的空地上将公共活动场所增加,提高密度环境给人的舒适度,而且在集中的高层建筑中更加的能够突显出城市的和谐美。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创造了更加快捷方便的生活,同时也加大了城市高密度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应该结合实际的施工,充分利用环境心理和实际环境中存在的异同点,并且结合建筑的使用人员的心理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应用,以此来降低城市高密度的现状,从而有效的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春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建筑学报,2010,04:20-23.
[2]方波.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门窗,2014,06:422.
[3]李浩.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10:31.
[4]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董春方.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建筑学尝试[N].中华建筑报,2013-05-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