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守规则的小主人

来源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妈妈的经常要面对这样的熊孩子:
  说过的晚上8点半睡觉,可是现在快11点了。
  眼看上幼儿园要迟到了,可孩子就是不起床。
  说过的Ipad只能玩半个小时,但是都好几个半小时了。
  玩过的玩具从来不迭回家,客厅一片狼藉;
  别人搭好的积木,一伸手就把它推倒。
  吃饭的时候不肯坐下来,要奶奶满屋子追着喂。
  对爸爸妈妈说:规则是保证孩子愉快生活、友好交往、有效学习的前提。如果我们忽略了规则的培养和训练,孩子将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要有意识地在生活、游戏中让孩子感受到缺乏规则引起的不便,感受到规则带来的有序和快乐,在反复的体验中让孩子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促进孩子规则意识的建立。
  规则的内化,其意义在于,当孩子想违反规则时,能够预见到违规行为可能带来的不愉快后果,以及遵守规则可能带来的愉快结果,从而有意识、自觉地表现出遵守规则的行为。
  如何把握规则的度
  规则或自由的度到底应该如何把握,这是令很多家长困惑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孩子应该拥有哪些自由
  有选择对什么感兴趣的自由;
  有选择空间的自由,选择独处的自由;
  有支配自己东西的自由;
  有选择穿哪件衣服的自由;
  有提问的自由;
  绘画时,有选择给一棵大树涂什么颜色的自由;孩子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不能在公共场所喧哗、奔跑;
  别人的东西未经允许不能拿;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誰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的必须等待;
  不可以打扰别人:
  不伤害他人,不能打人、推人、挤人、掐人;
  不破坏环境公物,不随地扔垃圾;
  当家长发现孩子什么事情都不敢自己作决定时,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管教过“度”了。过度管教会影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强调规则与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由的规则是专制,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混乱。
  让孩子成为规则的小主人
  ●共同制定规则
  让孩子与家庭成员共同来制定规则,这样孩子的积极性、自主性才能得到充分调动,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也会增强。
  东东爱抱着Ipad看动画片、打游戏,一玩起来就没完没了,妈妈特别担心他的视力。而且东东马上要上小学了,这个坏习惯影响了学习怎么办?
  爸爸妈妈这样做
  “妈妈很喜欢看手机,经常忘记提醒自己休息。我发现你也很喜欢看Ipad。这样对视力非常不好。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妈妈对东东说。
  “我们可以相互提醒!”东东说。
  “怎样提醒比较好呢?”爸爸问。
  “我们玩之前先设15分钟闹钟怎么样?让闹钟来提醒我们。”妈妈建议。
  “那看完15分钟还想看怎么办呢?”东东问。
  “休息10分钟后,可以再看15分钟。”爸爸说。
  “太好了,能玩两次!”东东说。
  “如果我多看了就减少我第二天看手机的时间。”妈妈说。
  “我也是!”东东肯定地说。
  爸爸妈妈和东东击掌确定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建立规则后,全家人都要严格执行。每天违反规则的情况要记录下来,每周公布一次。帮助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规则是大家都要遵守的,不遵守的话会被记录下来,而且会有相应的处罚。
  通过平等协商共同制定规则是个很棒的选择,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改掉不良习惯,还能让他感受到被尊重。这种经验对他与同伴的交往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
  ●自然后果法
  当孩子有过失行为的时候,家长不用去限制孩子的自由,而是用过失行为产生的自然后果让孩子体验到约束自己行为的重要性,从而让孩子下决心不再出现类似的过失行为。自然后果法能帮助孩子内化规则,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5岁的辉辉和小伙伴在客厅里搭积木。突然,辉辉趁着皓皓不注意,一把推倒了皓皓正在搭的大桥,皓皓一看都急哭了,他大叫起来:“你赔我的大桥,你赔!我不跟你玩了!”小伙伴们听了皓皓的话,也都不愿意与辉辉一起玩了。
  爸爸妈妈这样做
  “妈妈,他们都不跟我玩了……”辉辉跑过来,难过地抱着妈妈说。
  “他们为什么不跟你玩呢?”妈妈问。
  “我把皓皓的积木推倒了。”辉辉说。
  “嗯,皓皓肯定很难过,很生气。小朋友都觉得你做错了,所以他们都不跟你玩了。”妈妈说。
  “但是我想跟他们一起玩。”辉辉说。
  “那你去向皓皓认个错。”妈妈说。
  “我再也不推倒别人搭的积木了。”辉辉说。
  被孤立是辉辉不遵守规则产生的不愉快后果,让孩子体验自然的后果,这比父母直接的训斥甚至打骂更能让孩子体验深刻,铭记于心。下次跟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辉辉就学会了遵守游戏规则,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再破坏别人的游戏成果了。
  ●榜样法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则,榜样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彤彤和小伙伴玩飞行棋。在玩之前,大家商量好了,轮流掷骰子,按照骰子上的点数来走棋子。彤彤看见自己的棋子走得很慢,心里特别着急。她使劲一掷骰子,却掷到了最小的1点,这下彤彤干脆不遵守游戏规则了,说:“不算,我要重扔一次!”小伙伴们不同意,彤彤就气呼呼地说:“我不跟你们玩了!”然后赌气走了。
  爸爸妈妈这样做
  平时经常和孩子玩一些竞争类的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家长和孩子先设定规则:如果谁输了,输的这一方暂停一次,让对方多玩一次。家长在输了之后,把内心的想法表达给孩子听,“哎呀,我输了!我真想重来一次。可是刚才定好了规则,输了就要等待,那好吧,我等一会儿,你再玩一次吧!”“这次输了也没关系,也许下次我就赢了!”
  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通过家长的榜样示范,孩子能够学到遵守规则,逐渐迁移到和同伴的交往中。
  ●正面奖励法
  正面奖励法是对孩子出现的良好行为及时进行鼓励。可以是物质鼓励、活动鼓励,也可以是精神鼓励,以此来达到强化良好行为的目的。
  每天晚上8点半是嘉嘉睡觉的时间,但是很多时候,嘉嘉都不肯上床睡觉,她总是千方百计想让爸爸妈妈陪她多玩一会儿。
  爸爸妈妈这样做
  “嘉嘉,如果今天晚上8点半你就上床睡觉,妈妈可以给你多讲一个故事。”妈妈说。
  爱听故事的嘉嘉听后高兴地说:“太好啦,那我今天要早点上床听故事!”
  一到8点半,嘉嘉高高兴兴地上床了,妈妈讲了每天都要讲的睡前故事后,又给嘉嘉讲了一个她非常爱听的美人鱼故事。
  故事讲完后,妈妈说:“嘉嘉,今天你那么准时就上床睡觉了,妈妈真为你高兴!如果这个礼拜你每天都能做到8点半睡觉的话,周末妈妈就带你去买新的故事书!”
  “好啊,我要买长发公主的故事!我们来拉钩吧!”嘉嘉高兴地和妈妈拉钩约定。
  爸爸妈妈可以运用正面奖励法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正面奖励法让孩子感到愉快和满足,进而让这种好行为更多地出现。对孩子的奖励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父母平时要留心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当孩子建立起好的行为习惯时,物质奖励就可以换成爸爸妈妈的赞扬。
  ●规则的培养要有一贯持久性
  如果父母随着自己的情绪来安排规则,导致的后果就是规则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直接导致孩子无法建立起稳定有效的规则意识。所以父母制定好规则后,不要轻易改变,除非是规则本身确实是不合理的。
  “妈妈,我不想刷牙,我想睡觉。”
  爸爸妈妈这样做
  “牙齿必须每天刷,你看看这张照片里的小朋友,他的牙齿都变黑了,就是因为没有坚持好好刷牙。”
  “今天你困了,妈妈可以帮你来刷。”
  只有家长一贯持久地去跟孩子一起执行一项行为规则的时候,才能让孩子意识到这个规则是非常重要的,是必须每天坚持执行的。
其他文献
妈妈:宝宝,我们坐缆车啊。  寶宝:懒车就是给懒惰的人坐的车,因为他们不愿意爬山。  记录人:浙江杭州 徐娇娇
编者按:在形式多样的游戏中,在趣味十足的操作活动中,那些最基础、最关键的数学概念和能力就这样“玩”进了孩子们的头脑中。在浙江磐安县实验幼儿园,从孩子们那里,我们听到、看到、感受到的是数学带给他们的满满的欢乐与激情。  说到数学,大人们是否会马上联想到抽象的数学概念、严谨的逻辑关系?向小朋友解释这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我们就换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一起来玩一玩数学吧!  小朋友们是怎样“玩转”数
所有人都认为等你上幼儿园妈妈就轻松了,可是妈妈心里知道,你早就是妈妈的好帮手。  西西宝贝:  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曾给你写下第一封信,现在你已经3岁多了。从呱呱坠地的婴孩到沉静安稳的女童,你的变化真的很大,而最大的变化,都发生在过去这一年里。  西西,你变勇敢了。你的额头上还有个隐约可见的疤痕,那是几个月前你在晚饭后散步时不小心摔跤留下的,当时爸爸只是带你去药店简单护理了伤口,可第二天伤口
全院子的鸡都知道,一只毛茸茸的小黄鸡很想学母鸡妈妈咕哒咕哒地叫。可一开口,就总叫成叽—叽—叽的声音。  “为什么你这么想咕哒咕哒地叫呢?”母鸡妈妈想来想去,怎么也弄不明白。  “不为什么,就为咕哒咕哒呀,好听呀,有意思呀。”小东西叹了口气说,“我是不能咕哒咕哒叫了,我是学不会了。”  不管小东西多努力,可就是发不出咕哒咕哒的声音。她只好细声嫩气地叽—叽—叽。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黄毛小鸡不知不觉
教育部2015年10月20日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为每一个孩子打造适合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家庭环境,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  《意见》指出,近年来,经过各地不断努力探索,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教育水平不高、
你4周岁时例行身体检查。在医生那里,我诉说着我的忧虑:你从来没有耐心听我讲完一个故事,甚至在精彩的电视节目前,你也坐不够10分钟。  慈祥的医生阿姨问:她画画吗?我说:画。但那水平和哥哥同龄时的水平相比,差太远了。  耐心的医生阿姨问-她玩拼图吗?我说:玩。但现在玩的还是哥哥两三岁时玩的那个水平。  温柔的医生阿姨问:那么,想一想,她有哪些比哥哥好的方面?  我顿了一下,说:她比哥哥更爱接受挑战和
转眼,宝儿上大班了,怎么样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做好幼升小的准备呢?我开始陷入焦虑中。  我陆续查阅了脑科学对于幼儿写字教育的理论研究、大班孩子在游戏中使用文字的研究案例、大班幼儿年龄段该有的书面表达与书写的特点、如何增强幼儿语音语感的敏感性……我开始试着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行为表现着手准备。  马路上的文字认识  平时,我会有意无意地让孩子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文字符号,如上下学路上的广告牌,说说这些字长
奶奶,你快点来呀!
[美国]Else Holmelund Minarik/原著  匙 河/编译  沈苑苑/绘画  1.“这张画真叫我开心。”小熊刚画好一个张牙舞爪、翘尾巴的绿肚皮妖怪。  2.“嗨,母鸡,这张画是送给外婆的。你可以帮我带给她吗?”“当然。”母鸡说。  3.外婆耳鬓别着一朵绿色的花,看到绿肚皮的妖怪开心极了。  4.她亲了一下母鸡的羽毛,“这个亲亲是给小熊的,请帮我带给他,好吗?”“很乐意。”母鸡说。 
儿子:妈妈,我是怎么来的?  妈妈:你小时候啊,在妈妈的肚子里……  儿子:妈妈,你那个时候很饿吗?为什么要把我吃掉?  记录人:河北保定 王 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