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伊朗动武:箭在弦上?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h504705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维也纳发布报告,公布了一份伊朗制造核武器的详细时间表。该报告认为,至少在2003年年底之前,伊朗曾“有组织、有系统地”从事“与核爆炸装置有关的”活动,并依据“可信”证据,伊朗目前仍“从事核爆炸装置研发相关活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计划可能具有军事用途表示了“严重关切”,这也是其迄今为止就伊朗核计划是否具有军事用途所作的最为明确的表态。
  
  打伊朗困难重重
  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打不打,怎么打,中东问题学者与军事专家尚处于激烈争论中。主张不会打的主要立足如下事实:一是,伊朗无论是从面积、人口,还是军事、政治角度来说都是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国。伊朗国土面积达164.8万平方公里,比伊拉克和阿富汗加起来还大许多。伊朗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革命卫队组成,总兵力达50多万人,据美国国防部的评估,“波斯铁骑”的实力在全球可排进前十位。且伊朗拥有狂热的宗教精神,最高精神领袖振臂一呼,甚至全世界的伊斯兰都对美国发动“圣战”。一句话,伊朗在实力上与利比亚和伊拉克均不可同日而语。
  二是,众所周知,世界出产石油的至少35%经过霍尔木兹海峡。伊朗通过布雷可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从而切断从波斯湾到印度洋的石油运输要道,停止对欧洲的能源供应。伊朗是世界第四大产油国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第二大产油国,对伊朗动武将导致国际油价可能飙升至每桶175美元至200美元,引发全球能源危机,对目前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的影响难以估量。
  三是,未来一段时期,美国及北约主要成员优先考虑的是解决叙利亚和也门问题,如果要对叙利亚、也门动武,当然就不会对伊朗同时动武。而且对伊朗动武也将引发地区——从伊朗经伊拉克什叶派、叙利亚,到黎巴嫩真主党形成的“什叶派新月地带”的连锁反应。德黑兰可携带核弹头的“流星”系列弹道导弹的射程可覆盖以色列本土和美国在海湾的军事基地。伊朗领导人曾威胁说,只要四枚伊朗巡航导弹,就可以摧毁以色列,且可以杀死100万以色列人。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哈马斯也很可能对以色列展开报复。目前,哈马斯的火箭弹已能打到特拉维夫。数千枚火箭弹同时射向以色列腹地,将对以色列造成灾难性后果。所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警告: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可能产生“预期外后果”,还可能“严重影响”中东地区
  最后,美欧债台高筑,不太可能在伊朗复制“利比亚模式”。如果发动“伊朗战争”将把美国拖入十年来的第四场战争,使美国经济陷入更可怕的麻烦之中。受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拖累以及金融危机打击的美国,经济实力已大不如前。同样,英国甚至在介入利比亚冲突期间,就不得不在国内裁撤战机和士兵。如果让海湾国家单独出面或充当主力军则更不现实,因为这些国家虽有美国、欧洲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但严重缺乏作战经验,它们更不敢直接开罪伊朗这个强大的邻国。
  鉴于以上情况,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似乎不可能。更何况,伊朗核危机背后有着大国博弈的身影。在伊朗核报告细节陆续披露后,俄罗斯总理普京、外长拉夫罗夫相继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坚决反对对伊军事干预。俄罗斯显然绝不会坐视西方染指伊朗,令自己的“下腹部”顶上一把尖刀。正如欧洲分析家所指出的,如果俄罗斯持上述立场,任何针对伊朗的大规模军事干预,都可能冒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
  数据显示,伊朗目前是中国的主要石油进口国之一,仅2010年进口的原油就高达293亿美元,比2009年增加了40%,原油进口量约占我国总进口量的10%,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另外,伊朗局势如发生重大变化,将直接影响中国与波斯湾地区的能源陆路交通,也将影响中欧之间南线的战略陆路通道,而中国—巴基斯坦—伊朗的陆上石油管道项目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国反对核武器扩散,但坚决反对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由于中俄的反对,西方若对伊朗动武更无法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合法授权,对伊朗动武合法性问题就成为西方国家绕不过去的难题。这似乎更说明西方不可能对伊朗动武。
  
  以色列或将“绝地反击”
  如果对伊朗动武不可能,有没有可能以色列故技重施,单方面采取军事行动偷袭、轰炸伊朗核设施呢?以色列空军在美国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于1981年发动针对伊拉克的奥西拉克核反应堆的“巴比伦行动”;于2007年发动对叙利亚的阿尔奇巴尔核电站的“果园行动”,摧毁了这两个国家的两座核设施。但以色列轰炸伊朗,必然导致伊朗的强烈报复,中东全面动荡与战争结局亦是不可避免。以色列的“铁杆”美国不可能袖手旁观,最终会被捅了马蜂窝的以色列拉下水。
  正因为如此,笔者判断,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伊朗动武已是箭在弦上,且不得不发了!那些认为不会对伊朗动武的人低估了西方国家的战略与决心。
  从时间紧迫性上看,以色列情报部门称,伊朗打算在明年年底前将大部分核装置转移到库姆城附近一个戒备森严的地下设施中,如此一来,届时空袭将更难摧毁这些核装置。有鉴于此,英国军方宣称有可能在圣诞节或明年年初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打击核设施。
  而且,如果伊朗在其西部部署射程1300千米、可携带核弹头的流星-3导弹,几乎整个中东地区都在其打击范围内。再加上伊朗革命卫队可能还拥有500~600枚配备常规弹头、射程均超过300千米、速度更快、突防能力更强的流星-1和流星-2导弹,以及伊朗正在寻求实施比流星-3导弹更远、达4000~5000千米射程的新型远程弹道导弹“科萨计划”,这让美英以等国正接近于达成这样的共识:“伊朗发展远程弹道导弹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投送核武器和其他武器,或者以此对相关国家进行警告”。如今,伊朗具备了向其邻国发射弹道导弹的能力,以色列和邻近驻扎的美军都在伊朗导弹打击范围内,那么等到伊朗能将导弹射程覆盖到欧洲的时候,谁还敢谈论消灭伊朗核潜力呢?
  从以色列的急迫性上看,伊朗总统内贾德不止一次公开宣称要“将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 即便是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多项对伊朗制裁措施,或者是美国和以色列发出战争威胁的情况下,伊朗照常强硬执行其核发展计划。可以说,尽管自己拥有核武器,但缺乏战略纵深的以色列,对伊朗拥核简单是坐如针毡。
  不仅如此,中东的形势让以色列更是倍感危机。今年以来,中东剧变最大的受威胁者就是以色列,且向着对之愈益不利的方向发展。随着埃及、突尼斯等亲美势力的倒台,阿以冲突重新被激活,突尼斯大选中“伊斯兰复兴运动”势力崛起,埃及也日趋对以色列强硬,以色列的处境大为不妙。更为不妙的是,奥巴马政府在中东采取了更为平衡的中东政策,寻求与伊斯兰世界的和解与合作。随着“阿拉伯之春”的推进,美国在中东战略盟友的增加,以色列原有战略地位下降,一直靠美国政治、经济、军事援助才得以生存的以色列心里更是打翻了“五味瓶”。如果以色列的做法危及美国根本利益,美国也不是没有改变以色列政策的可能!
  以色列常常被认为是中东第一军事强国,但2006年的黎以战争中过去战无不胜的以色列军队最终却只打了一个平手,从黎巴嫩南部灰头土脸地败回,极大地动摇了自己在美国中东战略中的地位。为挽救自己的颓势,以色列势必要通过对伊朗一战“绝地大反击”,以寻求和巩固自己在中东的安全地位与优势。这就是说,攻打伊朗简直成了以生存的需要。
  再从战略上看,打伊朗也是西方的一个“妙招”。常规思维是,西方先解决叙利亚、也门,形成对伊朗的包围后再打伊朗,但这只是线性思维。西方如果要加快中东战略布局,以及免于陷入中东种种漩涡,更要遏制日益升温的核危机,直接打伊朗不失为一高招。应该看到,如果西方对叙利亚动手,伊朗决不会坐视不管,而且伊朗是中东惟一拥有对以远程战略打击能力的国家,而以色列安全的最大威胁——真主党和哈马斯,无一不与伊朗有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可能会把攻打伊朗,看成解决中东诸多问题的关键和枢纽。
  最后,我们总是低估了西方的实力与决心。当今世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导的政治、经济秩序,其他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军事差距仍很大。笔者认为,由于西方与伊朗陷入难以自拔的“囚徒困境”,即使中俄联手,仍难阻止或改变美以等对伊朗的进攻步伐。
  由于除叙利亚外,伊朗在海湾已基本陷入孤立,再加上内部早在2009年就爆发了“绿色革命”而陷于分裂,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很可能是以色列出人、海合会出钱出力、西方出高新武器的战争。加上美以战争目标有限——摧毁伊朗核武器,推翻伊朗神权政治,建立亲西方政府,使这场战争极可能轻易里应外合,西方以最小的损失而取得成功,这难道不是“利比亚模式”的翻版?对此,在中东又一新变局之前,由于事关中国的重大利益,中国应心中有数且要未雨绸缪!
其他文献
7月3日,星期天。上午8点刚过,泰国各大城市的投票站前,人群渐渐聚集。这一天,是泰国国会下议院选举的投票日,大约4700万具有投票资格的选民,要用手中的选票决定下议院的议席归属。哪个政党获得法定多数议席,下一任总理就在这个政党中产生。  争夺,主要在两个政党、两个人身上展开。现任总理阿披实率领的民主党,还有英拉·西那瓦代表的为泰党。后者的前身,是前总理他信·西那瓦创办的泰爱泰党;后者推出的总理候选
伊拉克战争已过去四年。由于战争尚未终结,因此现在还不是盖棺论定的时候,但“伏一脉而见千里”,美国四年来在伊拉克的种种遭遇,足以让世人对一些问题进行全面回顾与反思。    如今的美国与越战时的美国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冷战后发动的持续时间最长、后遗症最为严重的一场地区战争。四年下来,美国非但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反而陷入了类似越战的全面困境。    强的变弱 弱的变强  由于这场“深度反恐战争”彻底摧
美国当地时间11月27日,举世瞩目的中东国际和平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落下帷幕。但“曲终人未散”。真正意义的巴以谈判刚刚开始。此次国际会议规模不小(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时间却不长(会期仅一天)。台前,组织者与参会者们忙忙碌碌。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其中既有主角(以色列、巴勒斯坦、美国),也有配角(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幕后,各种角色却是各有自家难念的“经”。他们在中东形势动荡不定的背景
王世林  中央电视台  中文国际频道  新闻主播    春节长假,《今日关注》节目一天也没歇,从初一到初七,连续推出了特别节目“悬念2009”,就世界上一些热点问题在新一年的发展趋势做了深入的剖析。但是在主持这个系列节目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我们在节目中未曾说到的俄罗斯因素,会对2009年的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新的一年里,面对北约和欧盟的东扩,俄欧关系如何发展?围绕美国执意要在波兰和捷克
2月7日,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慕尼黑国际安全政策会议上表示,不排除俄罗斯加入北约在阿富汗行动的可能性;3月,俄罗斯和美国开始在阿富汗展开联合禁毒行动,共享贩毒情报、共同清查制毒贩毒人员。    近期,俄罗斯在阿富汗问题上举动频频,大有重返阿富汗之势。2月7日,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慕尼黑国际安全政策会议上表示,不排除俄罗斯加入北约在阿富汗行动的可能性,并认为俄罗斯首先可能会在培训阿富汗飞行员、供应直
半数以上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村人口和占据大量社会资源的少数精英家族之间的巨大鸿沟,才是菲律宾最大的社会现实。多年来,一些家族把持着中央和地方政治多年不衰,甚至建立起了自己的王朝。    今年5月,菲律宾又一次迎来六年一度的大选,贝尼尼奥·阿基诺的得票率遥遥领先,即将成为新一任的总统。热衷政治的菲律宾选民在时隔24年之后,再次将政权托付给了“阿基诺”家族。一时间,菲律宾重返“阿基诺时代”、“阿基诺三世再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区域合作形势很是复杂。一方面,亚太合作和东亚合作两条路线之争没有结果,在亚太合作面临重要选择关头的时候,东亚合作也并不是我们原来所设想的以东盟 中日韩为基础建设“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共同体”。另一方面,我国在推不动东盟 中日韩合作的情况下近两年又力推中日韩合作, 这使地区合作机制的发展方向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当代社会, 任何大国的重大国际经济政策都是内部需求与外部压力
中国的GDP已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对此,有些国人飘飘然,说话行事俨然一副“老二”的模样。  然而,在人均GDP方面,中国只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就GDP总量而言,我们虽然连续赶超了意、法、英、德、日等发达国家,但必须冷静地认识到,这是我们倾13亿人口大国之力,才得以赶超这些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仅相当于我国30多个省区内一个或两个中等省区的国家,是实行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低产出、低利润等
世界银行新行长的盖头终于揭开了5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提名佐立克为世界银行第11任行长对此佐利克表示:“感谢总统先生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与支持,世行是二战后构建的国际市场机制和国际安全体系的基石,今天它的地位依然像那时一样重要”  世行行长是佐利克一直渴望的位置2005年,前世行行长沃尔芬森即将退休,时为美国贸易代表的佐利克接任呼声很高然而结果却是布什的心腹沃尔福威茨出掌世行,佐利克转任国务院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去年6月发表了一部新书《当中国统治世界之时》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副题是“中央王国的崛起与西方世界的终结” (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这本书甫一推出,即刻在西方世界激起强烈反响。中文版日前也已面世,国内学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