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的历史传递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s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时代,获取信息很方便,但静下心来品读大家的作品,几乎是一种奢侈,而且对老舍这样大家作品的品读、理解,远远不能停留在文字上。老舍的文字明白如话,特别是他那些篇幅不长的散文,现在的人们几乎都能通读下来。可是如何理解老舍的文字以及文字背后那个大时代,有名师的指点对读者而言会产生事半功倍之效果。
  吴小美教授的新作《老舍散文三十八讲》便是这样一本书。作者曾担任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写过多部(篇)有关老舍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本书一改学术论文的写作方式,用一种贴近老舍散文本色的表述方式——语言通俗、笔含情感,来品读老舍有代表性的38篇散文。
  阅读这本书,我最深的感受是理解作者和老舍——两代中国知识分子历经坎坷而初衷不改的赤子情怀。从吴小美教授对老舍散文的品读,我们看到了两代人的对话。从年龄上讲,老舍先生是作者的父辈。一代人对父辈的情感,是要经过岁月洗礼、阅历积淀,才会获得深层的理解,而理解老舍,就能理解老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何以对这个古老的国家有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情感。理解了老舍,也就能够以公允、客观的角度看待中国20世纪所经历的血与泪、苦难与新生。
  和同时代的知识人如鲁迅兄弟、沈从文、郭沫若、巴金等人相比,老舍一生最具典型性。老舍一生三个阶段:早年、中年、晚年,恰好对应了20世纪中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清朝、民国、新中国。在这三个历史阶段中,老舍是苦难的经历者和承受者。早在襁褓之中,年幼的老舍便在风暴中心——北京经历了“庚子事变”,父亲战死,家国残破。人到中年,老舍经历了八年抗战,在陪都重庆直接领导并参与了文化界的抗战工作,而他母亲在日寇占领的北平去世,至死未能见她最爱的小儿子老舍。晚年老舍经历了“文革”,又处在风暴中心,并在这场风暴中抗争自杀。老舍一生与苦难相伴,但他一直是乐观的,对人心与世道、对民族与国家的前途,有着知识人的责任感,他用幽默与微笑面对悲剧。
  作为文学巨匠,老舍一生著作很多,影响最大的是他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但是要直观而准确地了解他的胸怀和情感世界,其散文和旧体诗是最恰当文本。老舍的旧体诗中,我最喜欢的是他在抗战刚刚胜利时写的《乡思》:
  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角斜。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鸦。
  这种情感与意境可以说是老舍一生家国情怀的浓缩。吴小美所品读的这38篇散文,我认为是这首诗所浓缩的情怀在不同时代的抒发。38篇散文连缀起来,就是一组献给国家、故乡、亲人、朋友的情诗。
  通过吴小美老师的品读,我理解了老舍先生的情感是纯中国式的,真诚但又符合中国的“诗教”传统:温柔敦厚、哀而不怨。这些散文诠释的其实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但又有着纯中国情怀的知识人对“五伦”在大变革时期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传统的“五伦”即君臣、父子(母子)、兄弟、夫妻、朋友,这几乎构建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全部人际关系。儒家提倡用“忠、孝、悌、忍、善”来处理这五种关系。老舍经历了中国传统社会最为巨变的时期,清朝灭亡民国建立,皇帝没有了,君臣之伦已不复存在。新文化运动带来的种种新思想,又冲击着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价值观。在新旧交替之际,老舍先生秉持的是中道,不偏激也不保守,对新思想和革命,他态度包容,予以理解;对传统文化,他没有同时代许多作家那样决绝,而是予以尊重。吴小美教授品读老舍这38篇散文,很好地诠释了老舍的处世态度。没有了皇帝,但还有国家,有民族,有故乡。臣以忠对待君王,在老舍这里,转化成对国家的忠诚、对故乡的热爱。他爱母亲,爱儿女,爱朋友。这不但符合中国儒家的“五伦”标准,而且有一种升华,因为老舍留过洋,有基督教背景,能以人类所共有的爱与悲悯,加上传统中国的人伦观来看待人与事。基于这样的理由,老舍这些散文在现在的中国毫不过时。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非“破碎山河破碎家”,但中国人应秉持何种核心价值观,应有何种审美观与情感取向,通过品读老舍的这些散文,我们依然能获得一些启迪。
  正因为老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身上有着中国知识人传统的忠恕之道,所以对中国成立后他的那些散文的价值应该予以足够的肯定。作者在这本书里也选了几篇,如《我爱新北京》《内蒙风光(节选)》《交友看花在广州》。经过“文革”浩劫,今天读这些文章,很多人可能有不同看法,但吴小美教授的品读解决了这类疑问。品评人与文应有历史眼光,应设身处地理解作者。放到老舍所处的时代,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所写的那些文章,更能显示出他的真诚。经历过“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入侵,经历过抗战八年山河沦陷,老舍在新中国开国之初,对国家统一后一些新气象的赞美是由衷的。正因为这种真诚的爱与赞叹,日后的悲剧才更能折射出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的复杂性。
  阅读《老舍散文三十八讲》,能体味到作者的精神和老舍的精神高度契合。这是一本阅读父辈、理解父辈并向父辈致敬的书。作者年逾八旬,在人生的晚年,通过对老舍散文的品读来表达对父辈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理解,但愿读者能理解这种对父辈的理解,如此便是一种家国情怀的历史传递。
其他文献
本刊讯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精神,部署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2月18日,北京市房山区教委召开教育系统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工作会。  会上,区教委主任顾成强紧密围绕当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形势及教育实际,从“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房山教育的发展历程、对未来房山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三个方面作动员讲话。他强调,伴随我区教育持续发展,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及做法。第一,紧紧依靠区委
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内容十分丰富。从形而上的层面来说,主要指语文教育理论方面,包括语文教育观、语文课程理念等内容;从形而下的层面来说,主要指语文教育实践方面,包括语文教材、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语文评价与考试等环节。这两个层面构成了中小学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基于这一认识,在本刊第4期,西南大学荣维东、上海师范大学李海林、山东师范大学曹明海等学者发文从语文教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一线教师迫切需要提升素质,补充精神营养。达成此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观摩名师上课。由于本职工作繁忙、路途遥远或经费紧张等原因,一线教师常常不能亲历名师上课的现场。于是,观摩名师上课实录视频,便成为一线教师“充电”的首选。名师的课,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话语权、制高点,具有示范性,对一线教师影响很大,很多教师争相仿效,学以致用。我就是这些一线教师中的一员。  近日,观某著名特级教师在
《用语文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一书是特级教师崔琪几十年来人生阅历以及教学经历的浓缩,它用简练、精到的语言,将崔琪老师几十年的语文教育思想以及在语文教育界的影响描绘得煞是精彩。黄华、王永红两位作者对崔老师的研究很是真实而深刻,把生活、工作中的崔老师鲜活而生动地呈现了出来。那些散落在文中的经历与思想,相信对每一个立志要在语文教学舞台上舞出精彩的人来说,都会大有裨益。  作为一位生在都市长在都市学习工作在
新加坡“母语课程检讨委员会”于2010年对新加坡母语课程与教学进行了全面检讨修订。委员会认为,华文课程仍应配合新加坡的双语政策,注重母语教学,保留传统文化,同时应加强课程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1]为了提升华文教师的评价素养,使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有依据,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母语处于2013年7月编制了《中学华文评价指导》(以下简称《指导》)。[2]该《指导》根据新加坡教育部教
一堂作文公开课,博得全体听课老师的满堂彩。成功的教学经验值得借鉴,但是,当很多听课老师集中对学生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啧啧称许时,更有必要对学生的表现做一番冷思考。  【课例】  教师选取了《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作为课堂讨论的内容: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
今年,海子辞世整整20周年了。自1989年3月26日选择以那么一种残忍的方式离开人世之后,这位生前即便在师友圈中也倍受冷落和误解的年轻诗人,迅速成了一名神话般的天才诗人。正如他的朋友骆一禾所说:“海子是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有世界眼光的诗人。”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更是说,“他已成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总之,他已经被公认为当代最具独创性的一位诗人,其抒情短诗更被认为成就突出。  对一名诗人的了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外现代诗歌赏析》里收选了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Yehuda Amichai)的短诗《葵花田》,这是一个非常有见地的选择。耶胡达·阿米亥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极高声誉,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不仅是以色列建国后最耀眼的民族诗人,而且是极少数“拥有把个人的甚至是私人化的欢乐、痛苦和爱恋转换为人人共享的经验,并把属于他自己的时代和地域高度普遍化的能力”的当代诗人之一
一、设计思路    新诗教学对香港中学老师一直是极大挑战,无论是选材、设计教学过程,还是指导学生评析作品,有的老师都会感觉无从入手。但新课程的发展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想象能力,新诗教学也的确给了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教学新诗时如果能够达到通过优美的文字、抑扬的节奏、丰富的内容,引导学生欣赏并积极写作新诗的效果,就是成功的。  若要围绕赞颂人间真情这个主题选择教学内容,歌颂母爱的作品必为首选。历来
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表情达意的最有力工具。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目前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而板书教学却日渐式微。为了能博采两者之长,规避两者之短。笔者近年来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用多媒体解读文本,丰富视野:用板书体味文字,把握主题。多媒体的优点之一是信息载量大,非常适合介绍教学辅助材料。它能起到扩大学生视野的功效。在多媒体教学中穿插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