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堂是共享而不是给予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bbitw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一线教师迫切需要提升素质,补充精神营养。达成此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观摩名师上课。由于本职工作繁忙、路途遥远或经费紧张等原因,一线教师常常不能亲历名师上课的现场。于是,观摩名师上课实录视频,便成为一线教师“充电”的首选。名师的课,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话语权、制高点,具有示范性,对一线教师影响很大,很多教师争相仿效,学以致用。我就是这些一线教师中的一员。
  近日,观某著名特级教师在一次名师课堂研讨会上《老王》的教学视频,感慨良多。这节课共用时74分钟,其教学流程大致是:掌握生字词,教师指导朗读,赏析、争鸣,教师写诗、学生朗读。这节课最大的优点是,教师激情满怀,课堂气氛活跃。静下心来仔细揣摩,也感到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重视文本,忽视学生
  毋庸置疑,老师在文本理解上下了功夫,连朗读配乐都准备得十分充分。这使得老师信心满满,只顾顺着自己的思路展示自己的功底。学生全体给她做陪衬,做提线木偶:她让读哪个句子,学生就读哪个句子;她问什么,学生就答什么。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不断询问“听懂了没有?”而不是问“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探究到了什么?”;整堂课只有预设,没有生成;只有老师的提问,没有学生的质疑。一切都是老师给定的。老师在不断地告知,不断地牵引。学生只是在顺应——以老师给定的声音、语速和感情朗读,以老师的意志赏析文本。比如,老师所给定的老王这个人物形象,是一个瞎了一只眼、穷困潦倒、为活命而挣扎的苦命人。直到最后6分钟,老师才以诗歌的形式作总结,点出老王善良厚道的精神光彩,显得突兀生硬。整堂课只见老师的主观感受,老师的悲情苦楚。虽然自始至终老师的声调里浸满了颤抖的伤感,但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天悯人。
  可以看出,老师原本是希望学生有参与的热情、思考的兴趣和思想的碰撞,因为老师一再说:“有一个人没发言,这堂课就是失败的。”而实际上老师预设了“课堂争鸣”:“每想起老王,作者杨绛到底该不该心安?”虽然学生各抒己见,但只有一个学生表现精彩——没有对手的舞台,一个学生的精彩,当然只是灵光一现。不是其他的学生不如这个学生聪慧,而是这个争鸣是老师的给予,不是自然生成。只有自然生成,才会因“争”而“鸣”。因此,这堂课看似人人发言,实则绝非人人发出了心声;看似热火朝天,实则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样的课有高调,没高潮;有热闹,没热情;有情绪,没情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是,这节课不见自主学习,不见合作互助,不见深入探究;只见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从这个走道到那个走道,从这个学生身边到那个学生面前——传递话筒。上课,真是个体力活!
  这节课的尾声,老师展示了自己创作的诗歌,辅以配乐,指名一个学生动情地读,一群孩子目不转睛地看。所有人似乎都只有一种情感,那是老师给予他们的。老师的诗写得不错,可是,为什么学生不是作者而只是读者呢?为什么学生就只能服从老师的观点呢?是为了展示老师的才华吗?而展示,本该是学生的“专利”,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喧宾夺主是很多老师的通病,这位著名特级教师也未能免俗。
  这节课上了74分钟,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该有多么累!他们要不要喝口水?要不要上趟洗手间?要不要活动活动坐麻了的双腿?要不要休息一下用酸了的双眼?要不要调整一下超负荷运转的大脑?这个老师并没有关注。她关注的,是教学的内容。她尽其所能,甘愿做一台知识的传送器,给予学生她能给予的一切文本知识,哪管课堂超时长达半个小时。
  二、评价肤浅单一,缺乏人文关怀
  这节课是借班上课。上课不久,老师询问:“有没有读书读得好的孩子?”学生因为紧张,都不吭声,老师就简单判断:“连个读书的人都没有!”——谁说没有呢?上了八年学,谁不会读书呢?满教室的学生,她看不见;她只看重“会读书”而不是“读书”的人。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同等表现的权利,他们就是在不断出错、不断矫正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堂之必备、必要和必须,它属于每一个在场的人,而不仅仅是精英。可是,老师却没有给予每个学生同样的权利。
  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声音小,老师就评价:“你不自信。”“你不是个纯爷们儿。”十三四岁,正是男孩子性别意识凸显、捍卫性别尊严的时候,老师的这种评价,会不会让他难过甚至难堪?为什么要强化学生的弱势而不从正面去唤醒和激发?学生原本可以经由老师的唤醒变得勇敢,可以经由老师的激发变得从容,可以经由老师的鼓舞变得果断。可是,老师的评价却让学生越发畏首畏尾,以至于该老师自己都说:“我看见他浑身都在发抖。”
  课上,老师的夸奖语常常是:“你语文一定很好。”众所周知,正确的表扬,是对创造力进一步的启迪和激发,而一句“你语文一定很好”,只能说明考试能力而非创造能力强。整堂课的评价几乎是一言堂,一切都是老师说了算,不管是否科学、客观、合理,学生只需聆听和服从。真是辛苦了老师,委屈了学生。
  这节课有许多人在鼓掌,在学习,在模仿。我就亲见一个记者如此评论道:“74分钟,秒秒都是那么精彩。钦佩!喝彩!”所以,如果不明确指出此种课堂教学方式的弊端并提出修改完善建议,就是对众多一线教师的误导,而非引导。
  具体调整方法,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点突破:
  一、先考虑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
  诚然,这是外出借班上课,学生的“学”很难把握。可是,天下的课堂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在教室,还是在礼堂,人心是相同的,天下的孩子是一样的,不管是自己班里的学生,还是外班、外校、外地的学生,每一个都值得爱,每一个都值得信任。有人说:“被人信任是世界上第二美好的事情,第一美好的事情是你可以信任一个人。”魏书生上课,从来就是和学生“商量”。这个“商量”,就是对学生群体的尊重和信任,就是师生共享。这种信任,使得老师自觉地先考虑到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随时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降低或增加难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这种信任,使得老师自觉地共享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无论在哪里上课,教师心中必须有学生,而不能仅有教学内容。热爱每一个课堂,把每一个陌生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学生,不存临时借班的心理,课堂就会达到师生知识共增、心灵互通的美好境界。
  具体到这堂课中对老王的解读,老师采取的是碎片式朗读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没有看到完整的老王。笔者认为,不妨改变策略。首先,学生自主熟读文本。阅读,就是精神发育,学生应当有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老师的任何粗暴干预或结论施加,都是败笔。其次,在此基础上,完整感知老王。老王是一个立体的人物。怎样让这个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陶行知说:“教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理当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心灵与文本、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展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交锋、交融。有人看到悲情老王,有人看到善良老王,有人看到丑陋的外表、悲苦的生活、纯净的内心相交织、相映衬的老王……不同的学生,对老王这个人物的不同解读,不就是争鸣吗?这又何尝不是课堂的高潮?问题自然生成,共同享有,而不是老师给予,才是课堂的绿色生态与顽强生命力所在。
  结尾的教师写诗可改为师生共写。老师单方面写,学生只是老师的读者,而不是课堂上的创作者;师生共写,双方同在现场,都有生命的体验,精神共同成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
  二、多元评价,深入互动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尊重个体的差异。评价的形式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应有学生的自评、互评等等。评价的形式越多,越能促进孩子主动学习和积极反思。这样,评价将成为课堂的又一胜景。
  首先,优化老师的评价语言。汉语丰富优美,博大精深,语文老师理应率先垂范,斟酌词句,让评价散发人文主义的芬芳,并且应杜绝随意性太强的评价。教师的正确评价,对学生的互评、自评起示范引领的作用,能给被评价者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其次,创设自评、互评的环境。老师要善于等待,把时间交给学生,而不是握在自己手中;老师要敢于放手;老师要有调控与融通的能力,巧妙地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结合,将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相融。
  总之,在一节成功的课上,老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精神布施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好的课堂,不是老师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的讲堂,而是师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的学堂。
其他文献
为了揭示最为钟爱的人物心灵的深层,托尔斯泰为他心爱的主人公设计了一系列外来的干扰,意在把人物打出常规,让娜塔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首先是安德烈的父亲提出了一个不容置疑的条件,“把婚期推迟一年,到国外走一趟,养养身体”,看看爱情是不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本是很小的波折,但是在娜塔莎的心灵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她觉得一年的等待太久了,太煎熬了。这显然是在强调娜塔莎的浪漫情感是极端的。为了揭示
张志公先生是著名语言学家与语文教育家,被誉为是对传统语文教育做如此认真、系统、深入研究的“仅有的一位学者”。[1]他以数十年孜孜不倦的艰辛努力系统搜集、全面整理、深入研究了我国数千年来浩如烟海的语文教育史料,特别是众多残存的蒙书,撰写出《传统语文教学初探》《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及众多文章,对传统语文教育成败得失进行了具体阐发。他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发掘与研究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研究中表现出的探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和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语文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教学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面对色彩纷呈的教学模式,有的语文教师感觉眼花缭乱,有的则盲目照搬。其实,我们认为构建适合教师自身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才是最佳选择。  我校现有语文教师42人,青年教师32
当今网络信息时代,语言变异和传播的速度加快,网络上诞生的流行词语、句子等层出不穷。最近,一种新型的网络语体——“甄嬛体”迅速蹿红,频频出现在各大论坛、微博以及贴吧,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甄嬛体”得名于宫廷大戏《后宫甄嬛传》。网友模仿剧中古色古香、富有典雅韵味的台词,造出语调不急不缓,口气不惊不乍的句子。例如:  (1)今儿个是小长假最后一日,赶着回家虽是要紧,却也不能忘了安全二
《文心》是叶圣陶先生和夏丏尊先生合作完成的一部语文教育的经典之作。作品于1933年1月1日开始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每期两篇,至1934年6月1日连载结束,共32篇。1934年6月,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198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再版。《文心》是“用故事的体裁来写关于国文的全体知识”[1];正像单行本的副标题所标明的,是部关于阅读与写作知识的“读写的故事”。关于“写”的方面,《文心》体现出了其写作
有一种观点将广义的作文定义为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将狭义的作文定义为书面作文。我们提出这样的分法:广义的作文指一般意义上的写作训练,即培养学生写作素养的日常训练,而狭义的作文是指作文的应试训练。  虽然应试作文是建立在学生整体语文素养基础上的,但有经验的老师,包括有考试经验的学生都知道,有些文笔极佳的学生在考场上永远得不到高分,甚至常常跑题,这就说明写作水平与应试作文水平的不对等性。纯个性化的写作与
一、案例分析  1.案例一  《北大荒的秋天》系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以下是一位教师针对第2小节进行的朗读指导教学。  屏幕出示: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师: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老师也想配着音乐读一读,可以吗?(播放音乐,教师范读,学生专
编辑老师:  您好!  教育部和国家语委2009年5月颁布了《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编者按:本刊以下简称“《归部规范》”),贵刊也曾发文解读过。由于教学工作需要,我很关注这个规范。我认真学习了《归部规范》后,有些具体问题,想请老师们帮助解决:
本刊讯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精神,部署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2月18日,北京市房山区教委召开教育系统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工作会。  会上,区教委主任顾成强紧密围绕当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形势及教育实际,从“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房山教育的发展历程、对未来房山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三个方面作动员讲话。他强调,伴随我区教育持续发展,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及做法。第一,紧紧依靠区委
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内容十分丰富。从形而上的层面来说,主要指语文教育理论方面,包括语文教育观、语文课程理念等内容;从形而下的层面来说,主要指语文教育实践方面,包括语文教材、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语文评价与考试等环节。这两个层面构成了中小学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基于这一认识,在本刊第4期,西南大学荣维东、上海师范大学李海林、山东师范大学曹明海等学者发文从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