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逸:为一部《清史》工作40年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讲授党史到中国近代史,再到后来研究清史,92岁的戴逸已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70年。他的治学经历是沿着“逆向回溯”的路径进行。76岁时,戴逸凭借着一个历史学家的良知和责任感,毅然受命组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并担任主任一职。经过十余年漫长而艰苦的工作,这部由国内2000多名清史学者共同参与完成的多达3000万字的《清史》,已进入最后审稿阶段。戴逸说:“能够参加《清史》编纂,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01
  从党史教师到近代史专家
  戴逸,原名戴秉衡,1926年出生于江苏常熟。戴秉衡从小就对历史故事抱有天然的兴趣,几乎将父母给的所有零用钱都花在了租赁历史故事书上面。
  1937年抗战爆发之后,年仅11岁的戴秉衡随父亲和姐姐避难上海,并在那里完成了自己的初高中学业。戴秉衡除了完成学业外,将业余时间全部花在阅读《左传》《史记》等传统经典上。有一次,为了补全自己在舊书店购买的残缺本《昭明文选》,他整整一个月闭门不出,将残缺的内容全部抄写一遍,并装订成册。幼年打下的传统文化功底,为他后来的研究之路埋下伏笔。
  1946年,出于对历史研究的热爱,戴秉衡义无反顾地从已经读了两年的上海交通大学铁道管理系退学,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北大浓厚的学习氛围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让戴秉衡立下了毕生研究历史的志向。
  当时,国民党政权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开始在大学里镇压学生们的爱国民主运动,戴秉衡因在北大参加学生运动遭到政府通缉。在地下党的保护下,戴秉衡才远奔解放区,进入华北大学学习中共党史和革命史,并最终留校任教。为了防止国民党发现自己投奔共产党而连累家人,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戴逸”。
  1949年4月,华北大学搬到刚解放不久的北平。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人民大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的正规大学。
  在戴逸看来,新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与之前从民国延续下来的大学有着诸多不同。人民大学以培养革命干部和经济人才为目的,应用性强,课程设置上比较务实,比如设立贸易系、外交系、工业经济系和农业经济系等,同时也注重政治理论课,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党史都是人民大学最早的专业课,戴逸负责的就是讲授党史。
  1956年,人民大学决定增设中国近代史学科。戴逸回忆道,“我们中国历史界有个毛病,就是厚古薄今,老师们喜欢讲春秋战国,好像到汉代以后就没有什么可讲的了。当时几乎没有老师做近代史研究,学校就把我调过去补空缺,一开始,研究近代史并不是我的主观意愿。”从那时起,戴逸连续在研究生班开设中国近代史课程,开启了1949年以后在高校讲授中国近代史的先河。
  1958年,戴逸将两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潜心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为中国近代史的脉络寻找出一条整体逻辑,撰写完成了《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被当时的学者评价为“一本流行很广的好书”。
  由于好学深思和笔耕不辍,戴逸多次被中宣部、北京市委宣传部临时借调参与重要文稿的写作。时任北京市副市长、明史专家吴晗,中宣部副部长周扬都对他有良好的印象,这也为他后来参与国家清史编纂工作奠定了基础。
  02
  命运多舛的清史编纂计划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就提出要编纂两套历史书的设想,一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二是清朝历史。
  “清朝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对当今中国的影响最为密切,我们要了解现在的中国问题,必须彻底了解清朝的统治。”戴逸说道,“清朝灭亡以后,民国曾经修过一部《清史稿》。但因为都是清代遗老遗少所写,他们是站在清朝的立场上来写的,歌颂清朝,反对革命,把国民党叫作‘乱党’,甚至史书里都不提孙中山。所以,民国时期,《清史稿》一直被当作禁书。”可惜,当时百废待兴,编纂一部客观公正的清史,虽然得到毛泽东的首肯,但还是因客观原因被搁浅。
  直到1978年,编纂清史被再次提上日程。为编纂清史积蓄力量,人大成立了清史研究所,由戴逸担任所长。为了将清代历史大的脉络搞清楚,他花费7年时间主编《简明清史》,这是1949年后,第一部系统完整论述清朝历史的专著。此后,戴逸潜心研读清代文献档案,梳理乾隆一生的功过得失,写出《乾隆帝及其时代》。乾隆档案有40函,还有4万多首诗,戴逸花两年多时间全部看完了。深入资料,摆脱之前以论带史的传统,既书写乾隆对维护国家统一作出的贡献,也批判乾隆奢靡的生活,让人们第一次不用脸谱化的方式看待清代帝王。
  2002年,国家正式决定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并任命戴逸为主任。在他的牵头下,这部书聚集了全国2000多名清史专家,从大量的原始档案中进行筛选和编纂,尽量容纳最新的学术观点。耗时15年,这项浩大的工程即将在明年完工,谈到对这部书的期望,戴逸说:“我希望未来人们想详细了解清史,就来看我们编的这部书。”
  03
  对话戴逸:清朝形成多民族国家格局记者:你主持编纂的这部《清史》,在内容和体例上有何创新?
  戴逸:这部《清史》仍旧是在传统的“二十四史”体例上进行创新。众所周知,旧有的“二十四史”中有本纪,即皇帝的传;志,主要是典章制度;表,一般是人名和事件的罗列;传则是所有名人的传记。在这部《清史》里面,我们则把传统的《皇帝本纪》变成了《通纪》,即叙述整个历史发展中的大事件。《清史》加入了《典志》,将清代末期出现的近代化因素全部囊括进去,比如铁路、电报等等。还特别设立了《城市志》,重点写受到现代化冲击之后出现的新城市,如上海、天津等港口城市和安徽蚌埠这种交通枢纽城市。新的《清史》还从20多万张图里面选出7000多张图画和照片,这也是之前“二十四史”不曾出现过的。
  记者:你对当前中国历史学界的研究有何建议?
  戴逸:我不太同意研究太小的题目,搞碎片化的研究,因为这样不能形成规模,无法看出历史的前因后果。历史是“知古而鉴今”,要从历史中找到对现实的借鉴意义。历史学者要从全局看历史,比如清朝200多年是怎么发展的,又是怎么灭亡的,清朝有什么功绩,做了哪些大事?清史是我们的新兴学科,清朝灭亡以后,不论是国民党,还是“文革”之前,我们对清史没有丝毫肯定的地方。可现在,我们逐渐发现了清朝的价值,清朝奠定了我们大一统的版图,形成了我们现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局面,这些全部是清朝带给我们的意义。
  摘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老年人长期参加体育锻炼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随着各类运动会的开展以及阳光体育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老年人的健身热潮.但目前老年人健身活动
当“正能量”的概念进入数学教学领域,必然会引发这样一个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正能量?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同时我们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对学生学习过程给予多元性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激发学习的正能量。  一、内外兼修提素质,积聚正能量  正
01 中华奇书第一人rn2009年4月23日,中央电视台三套“与您相约”节目中,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双手提笔,写下了“龙飞凤舞”八个遒劲大字.一时,惊艳全场,随着电波的传输,王殿奎
期刊
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载体,它包含了人类认知和表达世界的整个过程。认知语言学是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阐述语言背后隐藏的认知原理。其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家族相似
一个自由主义的家乡  在家乡你不是主角,非主角的乡情  粘在皱巴巴的胸前,像菜油一样泛着油光光色彩  老槐树已老了,挂过的钟锈得忘了年代  爬过树的人都有返祖倾向  庄稼不紧不慢结果,鸟飞得忘了什么叫愁肠。  你远走他乡,磨破脚脖和情感  用车票装订众口难调的祖国  从冷到暖的路途,踢到的全是没头没脑的石子  火车又一次去了远方,远方比你的手指短一些。  在家乡你自由惯了,不懂规矩和风水  你不知
期刊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可见,反思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的重要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5日,诺贝尔文学奖正式公布,今年的获奖者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瑞典学院将其创作母题归纳为“记忆、时间和自我欺骗”,并称:“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巨大的情感力量,揭露了我们与世界联系的虚幻之下的深渊。”  石黑一雄生于日本,长于英国,用英文写作,自嘲日文“很烂”,喜欢以“国际主义作家”自称,曾说自己是“一个不知家在何处的作家”,与萨尔曼·拉什迪、V·S·奈保尔并称为英国文坛的“移
期刊
郑渊洁的童话创造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负有盛名,其十二生肖系列童话更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部分.此类作品艺术风格上易于儿童接受理解,并且兼具了一定的哲理性,在儿童、甚至是
最近,我翻阅了本班学生期末考试的答卷,隐约找到他们成绩提高的主要增长点——原来他们的计算能力提高不小,计算题的得分出乎我的所料。本人结合十余年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浅析自己对计算教学的理解。  一、小学计算教学的内容和意义  至于内容,无非就是数的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相信教师们对它们的计算法则讲得比较透彻。计算题按答卷题型来分,则涉及口算、脱式计算和解方程。  一份答卷是对一段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