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发新枝 楚歌谱新篇

来源 :三峡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ao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5-0114-02
  荆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南方长江流域的代表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歌作为一种独具荆楚地域文化特色的诗歌体裁,也是楚辞的直接源头之一。从夏禹时代的第一首楚歌——《弹歌》问世,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陆》,数千年来,楚歌名家辈出,佳作迭现。然对其学术研究,多从文学史、音乐史、音乐文学史等学科展开,且多为短章和片段式论及,研究问题老生常谈者多,阐发新见者少,更少有专门著作对其进行系统研究。
  可喜的是,孟修祥教授潜心十余年而著的《楚歌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25万字),是首部系统研究楚歌的学术专著,全书共三章,以时代为经,楚歌文化内涵为纬,系统梳理了从先秦到当代,楚歌发展脉络和演进过程,向世人展示了楚歌所彰显的荆楚文化独特魅力和社会变迁。
  一、 注重长时段研究
  本书视野宏阔、气象万千,从楚歌大禹时代“南音”诞生写起,至当代的荆州马山民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阐述了楚歌的演进过程,系统梳理了楚歌的历史脉络。楚歌滥觞于楚地,孕育于夏朝,繁荣于战国,流行于汉代,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直至当代。如夏禹时涂山氏之女的《候人歌》,为 “南音”之始。战国末期,楚歌进入繁荣期。随着楚国国力强盛、疆域扩张,以及各诸侯国之间文化交融和连年战争,楚歌从楚地传播到吴越之地,渐至齐、鲁、燕、赵、秦、周等国,从长江流域扩展至黄河流域的华北、西北等地,代表作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汉朝开国者刘邦为楚人,故汉代楚歌直承先秦楚歌,即兴而歌,以杂言为体,深为汉代皇室、贵族、官吏、文人等精英阶层所喜,颇为流行,以项羽《垓下歌》、汉高祖刘邦《大风歌》和汉武帝刘彻《秋风辞》为代表。魏晋以降,楚歌逐渐失去其音乐或声调色彩,独立成为纯粹书面化的诗歌——“楚歌体”,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至当代,仍保留着自身独特的文学体式。此外,南朝宋、齐时期,荆楚西部地区民歌西曲的“尚情”特点与艺术形式等源于先秦楚歌。南朝灭亡后,西曲作为南朝“新声”,经历衍变,成为隋唐“古曲”。乃至当代,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荆州马山民歌,在演唱特点上,与南朝西曲歌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通过纵向长时段的深入研究,不但使人们对楚歌演进过程一目了然,还能深刻理解楚歌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 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宏观上坚持整体史研究,本书虽为文学史,并不是对楚歌演进过程的简单描述和叠加,而是将其放入当时时空进行整体考量,并与当时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成为揭示社会变迁重要研究视角。如针对先秦楚歌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分别从楚国的发展壮大、楚文化的多源性与广泛传播、楚巫的声乐艺术元素等深入分析,鞭辟入里,令人深省。其后,又从“三楚”文化土壤、统治者的倡导、楚歌创作和消费者的文化环境等来考察汉代楚歌流行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些都深刻反映了社会变迁对楚歌的演进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微观上,则以《魏氏乐谱》(日本明治十年1877版的凌云阁六卷本)收录《乐府诗集》中的《江陵乐》为个案,从歌词和旋法等角度来解读西曲“声为乐体”的乐府艺术特性,认为《江陵乐》中的转调,包含着一定成分的“楚声”乐学原理,成为西曲音乐流变中的一个缩影。宏观上的整体史研究与微观上的个案研究相结合,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楚歌演变与荆楚社会变迁的深刻认识。
  三、 多有创新
  楚歌研究虽为旧题,学人多有涉猎,但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新说。首先,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注重历史学、文献学、文学史、考古学、音乐史、传播学、人类学等学科方法的运用,注意不同学科的对话。如利用传播学理论对先秦楚歌传播过程和范围的分析,用接受学理论先后对《诗经·颂》和先秦楚歌文学模式的考察。其次,在观点上,推陈出新,如对楚歌定义内涵和外延的深化,认为它是“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不但以楚地民歌為主,还“流传于先秦各诸侯国”。还如,汉代楚歌形成“悲愤”审美特性的原因在于南楚之音产于荆楚文化土壤、与统治集团内部政治斗争以及巫音、丧歌与汉代“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等。最后,问题意识突出。诚如作者在《后记》所言,本书研究源于2002年,其在《楚辞影响论》中论述楚文学自身发展内在机制问题时所产生的想法,从而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持续研究。此外,还如西曲歌研究,源于其2008年初参与全国非遗项目“马山民歌研究”所进行的田野调查而获得启发等。
  总之,《楚歌研究》一书,史料翔实,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语言流畅,以长时段、多视角,全方位向人们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楚歌绚丽多姿地演进过程,以及其对荆楚大地所产生的深远的社会影响。该书对于拓展荆楚文化与社会变迁等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也很有启发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是一部值得认真研读的学术著作。
其他文献
会鼓声声源远流长  马山壮族会鼓鼓声丰富,开始时轻缓如春溪出山,姗姗潺潺;接着渐变疾急迅猛,鼓声如惊涛拍岸,洪波决堤,大地震颤,千山震撼,人心震动……  凝神倾听,会鼓之声有除旧布新之妙:瞧,那厚重的冬霾变轻变薄了;芭蕉林中那卷成筒状的顶叶也悄无声息地舒展开了。听,蜂巢里传来了蜜蜂惊梦后的振翅声;老竹下有笋芽拱破黄土的微响……  这会鼓声声,源远流长。  “会鼓”是壮话“牛皮鼓”的音译,意指用牛皮
期刊
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隆林各族自治县聚居着壮、汉、苗、彝、仡佬等各民族,在千百年的风土人情和风尚习俗中,这里积淀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苗族吹打乐——唢呐最具特色,普及最广,在民间文艺长河里生生不息,久传不衰。到了如今,面对现代文化强大的冲击势头,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顽强的传承力存活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苗族唢呐形制与汉族唢呐相似,由管身、芯子、管哨和喇叭口组成。通高46厘米。管身多
期刊
“有福之江”美如画  五十多年前,我和同学小潘被分配到武鸣县工作。当时,我工作的地点是双桥,他分配在两江的雷江中学当老师。那时,我们都是年轻人,又是好朋友,走动也多。我去雷江玩的次数不少,对雷江周围的村屯有一定的了解,其中离雷江大约有两公里的福江大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人们之所以把福江称为“有福之江”,是因为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背景。  福江村位于大明山南侧、小明山北侧的两山峡谷
期刊
“雅——呜!”一群汉子端起酒杯,齐声高呼,“雅”声响亮,拉得很长,再以爆炸声“呜”结尾,震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就是苗族群众的喊酒声,即“好啊”之意。  我生长在苗山,后来到邕城生活,自认为是了解苗族生活的壮家人。1987年冬,在南宁首届苗族苗年节上,我第一次听到苗家人“雅——呜”的喊酒声,这一听就是30多年。至今我才弄明白,苗家人的喊酒声,有着千般风采,饱含万种深情;不仅洋溢着浓郁的苗族风情,还传
期刊
壮族诗人石才夫新近出版的《流水笺》是一本蕴含着深刻理趣滋味的诗集,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对家园亲情的不舍。石才夫2016年创作的《过柳江桥》开启了诗集对家庭亲情的抒写。他写母亲,如《谜》《老房子》;写父亲,如《父亲还在》;写姐姐,如《木桶》;写兄弟,如《旧衣服》;写儿子,如《天行健》;写姑妈,如《九月一日回乡记》。这些诗情真意切,感动人心。《番石榴》描写孩子们都在城里的婶婶,把挡住阳光的果树
期刊
一  有古城路的地方就应该有古城吧。  巴马县城有一条古城路,二十米宽,二百米长,不长不宽,刚好够两头的人相望相闻。当地人叫老街。南北走向,南头一拐就是新建路。从字面上就知道是一老一新相接。从北头炊烟深处出发,向南走去,通向遥远。  沿着古城路走,看不到古城。小城变化太快,承载着历史与渊源、民俗与地貌的老街老房已经坍塌、消失……古城路周边都是繁华的景象,没有废墟,没有瓦砾。再努力寻找,远去的古城最
期刊
涪陵区社科联主席何侍昌同志完成的《涪陵榨菜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是国内饮食文化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鼎力之作。该书调研详实,分析透彻,笔力深厚,是对涪陵榨菜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一、该书成书缘起  涪陵是榨菜之乡,涪陵榨菜不仅在国内也在世界享有盛誉。涪陵榨菜有着厚重的历史,在种植和制作榨菜的过程中,涪陵人民厚植了丰富多姿的榨菜文化,对于榨菜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在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
期刊
2017年9月,姜爱博士撰写的《土家族的传统生态知识及其现代传承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近30万字,是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社会发展学科群的研究成果之一。成果結合生态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采用文献搜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主客位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及其现代传进行研究,是一部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的新探索。具体来说,该书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其一,选题价值突出。
期刊
摘 要:本文系“宜昌市方言词汇集”之五。所集录为其亲属、身体类词汇。  關键词:宜昌市;方言词汇;亲属;身体  中图分类号:H1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5-0013-05
期刊
摘要:古琴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音乐器物,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早已超越音乐本身,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器物。高罗佩作为资深的汉学家,他在研究中国文化时发现了琴在文人书房中的特殊地位,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概述。笔者于此,扩展了琴在书斋中的文化意蕴,以及它与其它文房雅玩,尤其是焚香的特殊关系,以此管窥蠡测,了解以明代文人为代表的书斋文化。  关键字:高罗佩;古琴;焚香;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