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本土传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实践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地方高校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往往会以音乐教材大纲为基础,增加一些符合教学要求的本土音乐文化、民族音乐内容,不断丰富和深化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本文以肇庆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例,对广东高校音乐课堂教育教学中,有关本土音乐文化的引入和讲授进行探讨,分析传统民族音乐元素对音乐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实现现代化音乐教学的改革创新和文化传承。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学  传统音乐文化  传承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0-0134-03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新媒体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现代流行音乐文化成为音乐教育和欣赏的主流,并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大多数高校音乐课程的专业教学中,也会在基础音乐教材内容的讲授之外,增加一些流行音乐文化的分析、欣赏课程。基于此,高校音乐课程的教育教学,应在音乐课堂中引入具有民族文化属性的音乐元素,结合相关乐理知识进行本土音乐内容的讲解分析,推动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认同与传承。
  一、肇庆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分析
   (一)肇庆传统音乐文化的主要内容概述
   肇庆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其中多数属于国家级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根据2017年国家公布的《民间音乐文化代表性项目名录》显示,肇庆目前拥有11项国家级民间音乐文化遗产,在地区性传统民间音乐文化项目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当前肇庆本土的传统音乐文化,通常包含哭嫁文化、哭唱文化项目等,是已经传承了千年的艺术文化形式,其中肇庆哭唱文化,更是被联合国授予为“世界民間音乐文化遗产项目”。
   在广东省肇庆本地的音乐文化传承与演唱过程中,一般由肇庆八音班进行音乐或戏曲唱段的演唱。当下盛行于肇庆的传统民间音乐类型,包括贵儿戏、哭嫁歌、怀集粤曲私伙局、采茶音乐、国恩寺佛教音乐、连滩山歌等不同艺术表演形态,演唱内容以儒家的“忠孝节悌”等思想观念为主。其中肇庆“哭嫁歌”是当地著名的音乐文化形式,主要以“女性哭嫁”进行乐曲唱段的组织与演唱。长辈给新娘穿好红妆、梳好头发、戴好银饰后,由新娘起头开始哭唱,随后父母、兄嫂、叔伯等一众长辈共同参与哭唱,整个哭嫁流程繁复、表演仪式盛大感人,根本目的在于使女性形成家庭职责观念、社会责任感的意识。因此肇庆本土民间音乐文化,是具有丰富意蕴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着典型的中国人文思想理念,不仅能够通过演出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音乐文化遗产。
   (二)肇庆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随着肇庆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肇庆本土音乐文化的表演与传播也日益火热,民间音乐文化的市场开发取得较为客观的经济效益。特别是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肇庆本土音乐文化通过网络,开始文化市场开拓、内容传播。当下如北京、上海等地区的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对肇庆音乐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并在多领域与其展开广泛合作,甚至欧洲团体也与肇庆民间音乐文化负责人有一些联系,企图打开西方戏曲文化市场,可见近年来肇庆音乐文化的经济价值得到广泛凸显。
   但另一方面,从肇庆民间音乐文化的演出和传承来看,现阶段开展各种音乐文化活动的群体,大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老年退休者等。这些音乐文化参与群体的平均年龄较大,虽然具有较为专业的艺术素养、纯熟的音乐文化演出经验,却由于年龄原因而演出较少,甚至面临着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后继无人的窘境。尤其对于高校学生、年轻群体而言,肇庆民间音乐文化中的戏曲唱段,已经对其失去吸引力,多数学生更专注于西方音乐理论和演唱曲目的学习,对民间音乐文化产生天然的排斥心理。只有引导与启发高校学生、社会青年群体积极参加到音乐内容的学习、演出过程中,才能有效推动肇庆民间音乐实践的良性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实践存在的问题——以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一)高校音乐教学缺乏传统音乐文化的培养建设理念
   当前广东高校音乐课程的教育教学,不仅拥有丰富的西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文化资源,而且作为民间音乐文化项目较多的省份,也有着丰富的传统民间音乐资源。但从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音乐课程的设置来看,多数教师过于注重西方音乐理论、西方经典乐曲或歌剧等的教学,忽视了对本土民间音乐文化元素的考量和涉及。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传统音乐文化培育、建设的理念,只是按照教材大纲中音乐曲目的编排,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组织、知识体系设计与讲授,学生往往也只是扮演着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对每节课讲解的音乐理论、演唱或演奏实践内容,作出重复性的记忆、理解与练习。
   (二)高校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单一陈旧
   当前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的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更愿意作为整堂课的组织者、领导者,对每节课、每单元的课堂教学内容作出安排规划,而且大多数音乐教学内容都是经典的西方曲目,还包含一部分我国其他民族的音乐曲目赏析。这样以“讲授式”音乐课堂教学为主,向学生传达音乐教材中西方乐曲的教育方式,不仅使得整个音乐课堂教学环节单一沉闷,难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本土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一方面,教师固守着陈旧的音乐教材知识,很少涉及到课外的民间音乐教育内容,肇庆民间音乐的发展失去其原本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高校音乐课程教育方式的单一性,也不利于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即使教师讲授部分的肇庆民间音乐艺术,也无法提起学生对音乐历史、音乐文化学习的兴趣,由此也造成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的区隔性问题。    (三)高校音乐教学师资队伍、传统音乐资源整合薄弱
   高校本土民间音乐专业教师的缺乏,是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在音乐课程教学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当前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都是接受过专业西方音乐体系训练的教师,他们有着扎实的西方音乐文化、西方经典曲目表达素养,能够为学生讲解西方音乐发展、不同经典乐段的歌唱或演唱技巧。但大多数教师对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民间音乐曲目的了解甚少,特别是对肇庆民间音乐文化的认知更少,这制约民间音乐内容的教育和传播。另外,多数教师缺少传统音乐文化、音乐剧目资源的整合意识,也没有民间音乐曲目搜集、了解与整合的过程,因而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中接触到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较少,取得的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效果非常差。
  三、广东高校音乐教学中肇庆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发展策略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建构正确的民间音乐文化建设观念
   肇庆民间音乐类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实践,需要教师、学生等群体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而树立正确的民间音乐文化培养建设观念,则应该是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师生秉持的主要思想认知。首先教师要以弘扬和传播本土民间音乐文化作为自身音乐课程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组织设计的中心,进行肇庆音乐文化、音乐曲目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认知、识记与理解的角度,发现传统音乐文化、民间音乐曲目的丰富内涵。也就是说,高校音乐教育部门、教师、学生等主体,以正确的音乐知识教育教学态度,面对本土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推动民间音乐历史文化、演唱或演奏技巧的更广范围传播。
   (二)加强高校音乐课程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的改革创新
   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有关肇庆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建设与传承,是在完成音乐教材大纲中教学任务要求的基础上,所展开的一种拓展性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这一情况下,高校教师要围绕音乐教材大纲、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情况,进行高校音乐课程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的改革创新,突破传统西方音乐理论、音乐曲目演奏实践的束缚,增加一些肇庆民间音乐文化的知识,以此促进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传承。首先在高校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方面,以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为例,可以聘请专业教师、民间音乐演唱者,来校内指导民间音乐课程内容的建设工作,尽可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独具特色的肇庆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其次,对于高校音乐课堂教育方式的组织设计,教师需创设引导性、启发性的课程教学情境,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软件、PPT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肇庆地区的音乐文化知识、民间音乐曲目表达方式等,深化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认知、认同和理解。之后可以通过传统音乐演唱与点评、民间音乐文化学习任务布置等方式,由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自主探究、思考,抒发自身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意见或看法,以及展示在肇庆音乐内容学习中的成果,提高学生传统音乐表达的思维观念、实践创新能力。
   (三)注重传统音乐课程教学的师资培养、师生互动交流
   想要做好传统音乐文化课程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就要注重民间音乐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拥有一批传统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丰富、民间音乐曲目演唱水平过硬的教师群体,才能够不断推动肇庆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教学和传播。如高校可以借助于网络新媒体在线教育平台,为教师、学生等提供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机会,深化教师主体对肇庆民间音乐的理解与认同。之后再由教师为指导,引领学生在音乐课程中学习相关的传统音乐历史、音乐曲目表达方式,与学生广泛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活跃的音乐思维、歌唱表现意识,如师生共同演唱肇庆“哭嫁歌”等剧目,使广大学生以实际的观念与行动,开展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四)深化高校音乐课程教学的传统音乐情感融入教育
   高校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中的内容设置,不仅要展现肇庆本土音乐文化、民间乐曲的艺术表现形式,还要结合音乐作品表演者的情感表达,进行声乐理论、民间音乐文化课程的讲授分析,注重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引导与渲染教育。首先高校老师应注重自身人文素养、音乐文化情感表达等的建设,在肇庆传统贵儿戏、哭嫁歌、采茶音乐等的教育中,要声情并茂的向学生讲授专业音乐理论知识、演唱或演奏实践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到民间音乐剧目的情感感受之中。其次,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文化、声乐实践表达的学习,也需将纯熟的演唱技艺、文化情感内涵进行有效结合,使自身真正理解、认同民间音乐文化,实现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实践与传播。
  四、结语
   广东高校本土民间音乐的教学仍处于初级阶段,“重技轻艺”是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及其他院校,在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常态,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被放在不重要的位置,难以引起教师、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因此肇庆民间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与实践,应通过原有音乐专业课教学内容、教育模式的创新,利用微博、微信、QQ等网络社交媒介,传达肇庆传统音乐深厚的文化人文底蕴,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认知、民间音乐体验,进而加快肇庆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对外交流。
  
  参考文献:
  [1]曹晓磊.关于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几点推进建议[J].学周刊,2016(11).
  [2]孙龙.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8(25).
  [3]谢玉星.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科技资讯,2018(28).
  [4]姜丽.音乐与人文相结合:高校音乐教学的内涵化诠释与应用[J].黄河之声,2019(02).
  [5]胡玉兰.高校音乐教学的多重挑战与立体教学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8(19).
  [6]许嵩.广东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肇庆学院学报,2016(03):76-80.
  [7]黄少红.将本土音乐引入地方高校的探索与思考——以河源地区民间音乐引入高校课堂为例[J].大舞台,2010(05).
  [8]商文娇.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评《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探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7(02):133.
  [9]夏琳.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以晋中学院为例[J].中国音乐教育,2012(06):41-43.
  [10]王珊铭.本土地方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傳承与创新研究——以粤北韶关学院为例[J].音乐创作,2016(08):190-191.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需要以人才作为载体,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以缙云道情为例,将音乐非遗融入地方高校通识教育既能突显高校通识课程的地方特色,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促进缙云道情等音乐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其具体措施包括开设相关通识教育课程、编写相关教材、实践演出等。  关键词:音乐非遗 地方高校 通识教育 缙云道情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民间美术既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种物质产品,它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就民间美术产业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和影响民间美术发展的因素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旨在推动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促进民间美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美术 功能 因素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2-0186-03   中國民间美术像一枝枝绚丽的花朵盛
期刊
摘要:在众多摄影门类中,黑白摄影具有瞩目的重要地位。黑白摄影使用独有的黑、白、灰艺术造型语言,依托画面细腻的层次和质感表现客观世界。在黑白画面中,体现着摄影者的艺术境界及创作理念,拍摄的影像更加抽象、单纯,更富有想象空间,这也是黑白摄影的精妙所在。  关键词:黑白摄影 想象 简洁 抽象 独特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3-0172-04  
期刊
摘要:音乐,需要人们耳朵去聆听,同时也饱含着丰富的情感。为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不仅要以听觉为前提,更需要关注其审美过程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即情感方面内容。音乐欣赏中,对情感的体验,能够让学生对音乐学习有着更大的兴趣,从而对音乐有着进一步的理解,在欣赏聆听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基于此,对小学生欣赏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体验作出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 欣赏教学 情感体验  
期刊
摘要: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增设舞蹈教育专业,学制三年,学校立足江门,服务整个广东,辐射祖国华南地区,以及通过“第一侨乡”“以侨为桥”推广服务东南亚以及广大华侨聚居的海外。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就广东省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舞蹈教育专业的必要性和市场需求、发展前景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关键词:高职 舞蹈教育专业 必要性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当今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趋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文化生态区遭遇前所未有的改变,导致其文化语境与传承载体面临“断层”境地。现今在“非遗”艺术与专业性高等学校之间呈现双向互动的趋势,探索其在综合类高校中的发展路径便是其“同一流向、不同支系”的尝试,此文旨在探寻综合性大学教育体系于“非遗”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独特优势,以夯实其深厚根基、承续其精神理念。  关键词:“非遗”艺术 保护与传承 高校传承
期刊
摘要:宋南渡之后,画院画家受到南方诗情画意的环境影响,一改宋初时雄阔伟岸的绘画风格,绘画在题材、画风等方面发生变化。当时社会中文人参禅风气盛行,南宋院画与文人绘画、禅画之间联系密切,既相互借鉴又各成体系。而梁楷正好处在禅画盛行的时期,他以禅入画,善于变化,亦是院画画家中独具风格的人物,其在绘画上非常注重创新。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梁楷所画《六祖截竹图》的主题背景、画面内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梁楷绘画风格
期刊
摘要:自20世纪的中国画改良思潮兴起后,光影作为西方绘画的基本要素之一,被引入写意人物画中。在徐悲鸿、蒋兆和等画者的努力下,将笔墨与光影结合,塑造出有别于“减笔画”和“墨戏”的写实形象。在徐、蒋之后的关于写意人物画形式语言的探索中,光影元素对画面的意境营造、虚实转换和平面构成等方面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重点从“转化”“重构”“平面”和“象征”等方面来探讨光影在写意人物画中的应用。  关键词:光影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强化儿童的美育教育。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美育教育逐渐备受关注,其主要的培养目标是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引导儿童在美育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注重儿童对于失误的表达能力,并锻炼儿童的动手加工能力。美育教育渗透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儿童画画、唱歌以及游戏环节,在其过程中将相关的知识理念渗透给儿童。美育教育的实施,需要切实秉承自然性的主要原则,促进儿童主观能动性的全面发挥,
期刊
摘要:肖邦是浪漫主義时期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他的作品不仅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其中《c大调练习曲》作为肖邦练习曲的开篇之作,更是具有向巴洛克音乐致敬的意思。本文将从艺术史的发展,以及与古典音乐的关系,巴洛克音乐常见的创作手法等方面来阐述其对巴洛克音乐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转折点 古典音乐 格里高利圣咏 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