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中的比喻艺术管窥

来源 :中学语文·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c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列夫·托尔斯泰》中,茨威格抓住托尔斯泰的“眼睛”,进行了细致的肖像描绘,运笔洋洋洒洒,大肆铺排,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强烈的印象。在这篇作品中,比喻手法的运用非常富有特色,表现的角度各异,且具有层递性、条理性,文本中的比喻往往避实就虚,追求神肖,喻意深刻、韵味无穷,揭示了主人公犀利深刻的灵魂深处。
   关键词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比喻手法
   《列夫·托尔斯泰》是茨威格的一部传记作品,有学者评价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一反传统,不在于重现历史事实,忠实记录传记人物的生平事迹,而重在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精神历程。”虽然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课选文《列夫·托尔斯泰》只是整部传记的开头部分,而且主要着力于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描写,人物的生平事迹还没有展开叙述,但即便如此,作者已然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的窗口——“眼睛”,倾其笔力,浓墨重彩地进行描绘,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描写“眼睛”这一部分,作者整整用了三个语段,通过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还有几组排比句,总括性地揭示了大文豪的精神世界。其中,比喻的运用尤为精彩。下面,笔者结合具体内容试做分析。
   首先,三个语段,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的比喻角度各不同。第6段侧重写目光的犀利,揭示托尔斯泰看待世间万物敏锐而深邃的洞察力;第7段侧重描写托尔斯泰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揭示大文豪内心丰富的万千情感;第8段则侧重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通过写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细致,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在每个段落中,比喻的角度也绝不重复。先看第6段。本段中“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作者把托尔斯泰的目光依次比作“黑豹”“钢刀”“枪弹”“金刚刀”,侧重的角度是不同的。“黑豹似的目光”深邃而迅猛,重目光的迅疾,以此揭示托尔斯泰对世间事物洞察的敏锐度;再看“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准又稳,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用“锃亮的钢刀”这个喻体,集中了锐利刺眼,锋利与坚定之特点,重在揭示托尔斯泰对世事洞察的准确、冷静与理性,能够做到一针见血、直中要害;最后再看“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喻体为“枪弹”“金刚刀”,则侧重写出托尔斯泰的目光像枪弹那样快而有力,不可阻挡,极具杀伤力,又如“金刚刀”那般坚硬无比,无坚不摧。用这两个比喻,揭示出托尔斯泰无与伦比的洞察力。本段三句比喻,每个句子各有侧重,绝没有累赘之笔。
   第7段中,托尔斯泰的目光前面刚如“枪弹”“金刚刀”尖锐无比,不留情面;转瞬间,又如“神奇的星光”散发出柔和无比的光芒,饱含“粲然笑意”;时而“热泪涟漣”“满足自在”时而如同“阴云”,表达着忧郁的情感;有时又像“手术刀”“x射线”,充满了对世间万物的探究的专注与有所发现的惊奇。即便在本段中同样运用了“枪弹”“金刚刀” 这两个喻体,比喻的角度也由揭示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转变为托尔斯泰丰富的感情层面;即便是“手术刀”“x射线”这样的比喻,虽然同“金刚刀”“枪弹”那样也具备“犀利”的特点,但侧重点也转而变化为“好奇”这种感情。可以说几个类似的比喻,作用实则不同。
   第8段中,茨威格把托尔斯泰的眼睛比作有魔力的“珠宝”,居高临下夸张至高及宇宙的“猎鹰”,穿透阴暗,甚至可达灵魂深处的“探照灯”,极具夸张而神奇的比喻,赞美托尔斯泰的审视一切社会、人生、时代,洞察一切社会、人生、时代,批判的广度和深度正是托尔斯泰伟大之处。“珠宝”侧重洞察的全面,“猎鹰”侧重批判的高度,“探照灯”则侧重批判的深度。最后一句“匕首”,又侧重这种清醒的认知对托尔斯泰精神的折磨。几个比喻,哪有重复?
   综上可见,三段对眼睛的刻画,侧重点各不相同;围绕着每段侧重点,茨威格又分别从不同角度再细细刻画;十几个喻体,精准呈现托尔斯泰眼睛的不同特点,我们不得不感叹茨威格这位大师的用笔精致而准确。
   其次,三段比喻的精妙,在于段落之间内在的层递性,那是一种刻画特征由表及里,揭示托尔斯泰的精神境界逐层深入,对托尔斯泰的情感逐层递进的表达逻辑。
   第6段的比喻侧重“犀利”,这是大文豪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世界读者认识托尔斯泰首先关注的一点。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列宁评论托尔斯泰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因此,茨威格首先从托尔斯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身份写作者的眼睛,写他的眼睛如黑豹迅疾,如钢刀锋利无比,直中要害。段中所运用的比喻就契合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犀利”这一特点。第7段的比喻侧重“情感的丰富”,茨威格运用了多组比喻,更进一层,为我们展现生活中的托尔斯泰。他感性至极,情感丰富,他对暴力和奴役深恶痛疾,对此无情批判,仿佛“枪弹”;对普通人民充满同情,他甚至感同身受着农奴的痛苦,如“星光”散发柔和的光芒,他是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伟大的人。茨威格在这段描写里,通过刻画情感丰富的眼睛,为读者展现出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托尔斯泰。他的精神世界里,不仅仅有对世界的批判,还有对世界的大爱,他也有自己的苦痛哀乐,笑柔温情。第8段对眼睛的刻画,很明显的,是茨威格对托尔斯泰高度的赞美。第8段中的比喻“珍珠”“猎鹰”“探照灯”等喻体,在作者的笔下是神奇且具有伟大力量的。作者在表达时,杂糅着夸张手法,排比句式,这种不加拘束的艺术表达,将托尔斯泰的洞察力、批判力推崇至无穷的高度,上可至“宇宙”,深可至“灵魂深处”。在茨威格笔下,托尔斯泰甚至具有了“神”的无所不能。从“作家”到“生活中的人”“具有伟力的神”,我们被茨威格的文字引领者,从托尔斯泰的作品慢慢走近生活中的托尔斯泰,看到了他的刚柔相济,也感受到托尔斯泰作品所蕴含的神奇的力量,那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对世人是有深远影响……这也许就是茨威格如此浓墨重彩、不厌其烦使用比喻的目的吧!
   段落之间,内在的层递性如此,段落内部,比喻句之间极具条理性。第6段中的几个比喻,喻体之间也具有层递性,围绕“犀利”这一特点,从“黑豹”的迅疾到“锃亮的钢刀”稳和准,再到“枪弹”的又快有准又无坚不摧,正是“犀利”眼光特点的逐层深入。而第7段的比喻是并列式的,“刀剑”的无情,“神奇的星光”的柔和粲然,“阴云”的忧郁、凄凉之情,还有“手术刀”“x射线”带来的探索的好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生活中的托尔斯泰丰富情感的各个面。第8段的比喻,从富有魔力的“珠宝”到“猎鹰”“探照灯”,有主到次,从各个角度呈现托尔斯泰观察的广度和细致,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比喻异中有同。这些“眼睛”都是虚化的“眼睛”。
   前面笔者试着分析本文十多个比喻的不同,然而,无论它们如何不同,它们都共同的体现了茨威格的“一反传统,不在于重现历史事实,忠实记录传记人物的生平事迹,而重在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精神历程。”这一创作风格。茨威格对这双眼睛的描写,所使用的这些比喻:“黑豹”“猎鹰”“星光”“阴云”“珠宝”“金刚刀”“手术刀”“探照灯”“枪弹”这些比喻,喻体虽不同,但它们都呈现了大文豪的精神特征,虚化了眼睛的实像,和全文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的头部的比喻相比,这些比喻,是虚化。通过这些比喻,我们不知道托尔斯泰眼睛的外形大小,不知道托尔斯泰的眼珠是什么颜色,然而这些比喻,无一例外的,都重写意,展现的是托尔斯泰的精神层面。这些鲜明形象,寓意深刻,韵味无穷,不仅展现了作者神奇的想象力,也将读者带入无穷的想象空间。
   这些比喻,出现在《列夫?托尔斯泰》这部传记的开场部分,我们还未知晓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前,我们便能通过茨威格刻画的这双举世无双的眼睛,提前感受了托尔斯泰的人格魅力。从阅读整本传记的角度来看,作者无疑为了后面的叙述做了提纲挈领式的点睛描述。
  由此可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从茨威格对“眼睛”的比喻里读出一个伟大的托尔斯泰,也要引导学生从这双“眼睛”里读出一个伟大的传记作家茨威格。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探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边城》一课时,笔者贯彻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尝试进行教学的创新,在课前准备中,帮助学生梳理整合,完成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在课堂导入中,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在课下阅读欣赏中,引导学生提升审美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抓住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核心素养;《边城》;课堂教学   《普
期刊
摘 要 高考作文中“假写作”状况日益严重,“套作”之风日益盛行。生搬硬套、无病呻吟的“假作文”正成为当下急功近利的作文教学所追求的“教学成果”,使得作文教学严重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为“假写作”清本正源,大力提倡“真写作”势在必行。要解决作文教学这一“顽疾”,就必须先从高考作文阅卷这一层面重拳出击,并倡导教师在教学中推行“真写作”的教学理念,以扭转“假写作”在高考作文中“横行霸道”的局面,还作文教
期刊
摘 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语言技能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却常常与思维、审美及人文训练割裂开来,导致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存在着较大问题。对此,笔者尝试从语言的简洁规范、优美雅致、自然真挚等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通过“删”“换”“添”等三种方式,让学生提升语言思维力,强化审美意识,突显人文情怀。   关键词 语言技能;思维能力;审美意识;人文情怀   语言是高中
期刊
摘 要 迄今为止,综合性学习这一学习要求已经进入初中语文教学十几年了,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了初中语文学习中与阅读、写作等一样重要的教学模块。综合性学习有着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综合性学习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写作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语
期刊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每个领域都广泛应用的实用技术,因此,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热议的焦点话题,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的挑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探索互联网+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路径,并根据融合路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互联网+;信息技术
期刊
摘 要 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内容,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纵观高中生的写作现状,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写作内容单一,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导致学生作文的得分率比较低。引入阅读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但语文教材收录的文本有一定时代感,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抗拒心理。电影艺术是高中生普遍喜欢的艺术形式,将电影艺术引入语文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读写品质
期刊
摘 要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得到进步的有效途径,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书籍都能发挥出这样的作用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在阅读的时候随意性比较大,他们往往随意地挑选阅读作品,有些阅读文本根本无法给学生增加知识,学生也无法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内容。究其根本,是学生缺乏阅读审美能力。有鉴于此,本文从挖掘审美因素、教师进行审美引导、开展审美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想象等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内容,二者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对文章的阅读学习能够获取写作的技巧,积累写作的素材,而通过写作练习则能够有效地切换学生的视角,帮助学生找到阅读分析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与质量。语文教师应立足于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带给学生全新的课堂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阅读;写作;以读促写;教
期刊
【评析样本】  步进:《走出“语文学案教学”的认识误区》,《语文学习》,2014(4)  余宏亮 石耀华:《试论学案导学的本质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课程·教材·教法》,2014(8)  王天平:《学案导学:要求、条件、策略及局限》,《课程·教材·教法》,2014(8)  刘岗:《我国学案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14(8)  魏本亚:《语文学案教学实验批判的再反思》,《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育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三者将决定人在面对某些事物时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由此可见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而批判性思维正是由以上三者组成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强调思维主动性、情感认知、“三观”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学生形成独立思想和创新意识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本文对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