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龙江精神”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月流火,天气渐凉。九龙江畔的“龙江颂歌”主题公园成了漳州市民郊游的好去处。
  “我们是累并快乐着!”这段时间,位于主题公园内的龙江精神展示馆馆长林兆明很忙碌。
  林兆明对记者说,作为一位“龙江精神”的多年研究者,见到这么多人依然对诞生于50多年前的“龙江精神”感兴趣,心里十分激动,累点不算什么。
  一座有故事的公园
  以“龙江颂歌”为主题的西溪生态文化园,位于龙海榜山镇洋西村宝珠岛,20世纪60年代这里诞生了著名的“龙江风格”。
  “龙江风格”是这么来的:1962年到1963年,其间整整8个月,龙海没有下过一滴雨,在人与自然、国家与集体的矛盾中,榜山公社洋西大队以大局为重,勇于堵江截流,以淹了本村1300亩田为代价,救了下游10万亩良田。后经媒体广泛报道,又被搬上戏剧舞台,产生了著名现代京剧《龙江颂》等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影响了一代人。从此,这个闽南小村庄名扬神州。
  在西溪生态文化园,记者见到了戏剧《龙江颂》中重要的场景——“公”字闸。一位老人应邀而来,他就是当年的见证人、江水英原型之一的郑饭桶。
  老郑介绍说,“公”字闸最早名为“旱涝保收”闸,是他担任榜山公社副书记时,于1956年主持建造的。7年后,江水通过大闸淹没了榜山的田地,但挽救了下游的良田,诞生了“龙江风格”。之后,上海京剧院创作《龙江颂》时把这道闸称为“公”字闸,因而得名。 郑饭桶今年86岁,身体十分硬朗,说起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记忆犹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记者手抚“公”字闸,灰青的石块表面满是岁月的痕迹,但坚固如初。“‘公’字闸再用一百年都没问题!”郑饭桶说,建闸石料是当初精挑细选的,非常牢靠。
  《龙江颂》影响了一代人
  当年,“榜山风格”经过新闻媒体的传播,成为九龙江流域人民群众在抗御自然灾害中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共同信守的行为准则,“龙江精神”也随之传遍祖国大地。
  当时的龙溪地区芗剧团创作的《碧水赞》和福建省话剧团的《龙江颂》最早把“龙江风格”搬上戏曲舞台,而首次以京剧形式演绎“龙江风格”的是上海新华京剧团。1969年,《龙江颂》 剧组成立,1972年,《龙江颂》被列入八个样板戏之一。
  在公与私、国家与个人、小我与大我之间,榜山人选择牺牲自己服从大局,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不只是龙海人民忘不了“龙江风格”,在中国大地上,这一“舍小我,保大我”的精神永存。
  1998年,长江流域暴发特大洪灾,距离洋西村千里之外的湖北省监利县在长江抗洪中,为保住长江干堤、荆江子堤和富饶的江汉平原,4次扒口分洪,把洪水引向自己的家园。当年9月19日,距离监利县三洲围垸扒口泄洪第40天,龙海市慰问团一行13人抵达监利县,“龙江精神”当事人之一的郑饭桶是其中最年长者。在捐赠仪式上,郑饭桶作了龙海市堵江抗旱的事迹报告,介绍了“龙江风格”的由来。危难之中,龙海人千里迢迢送去的不仅有214万元款物,还有横跨时空、化作监利重建家园力量的“龙江精神”。
  “龙江精神”永传扬
  “这里是‘龙江精神’的发祥地,但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落后小山村。”洋西村党支部书记郑跃艺如是说。
  “龙江风格”诞生18年后,郑跃艺才出生。他从小就听父辈讲述当年的故事,还把这一精神财富用于工作实践。近年来,洋西村在他和之前几任村支书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嬗变。
  郑跃艺领着记者来到一处改造后的景观前,这里原本是一座座废弃的砖瓦窑,现在窑上爬满了牵牛花。“在我上任之时,村里除了有砖瓦窑,还有塑料厂、压板厂等‘三高’企业,都是家庭式小作坊,污染严重。”郑跃艺说,随着村民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加上村干部积极入户走访,宣传生态文化园项目,小作坊最终全部被征收,村民共同建设宜居家园。
  “洋西人永不忘‘龙江风格’!”郑跃艺说,以往代表村民说话时,他要先调查民意,但这句话他可以大胆地替大家喊出来。
  “1963年春,龙海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在洋西小学“龙江精神纪念馆”,3名小解说员为来宾讲起了当年的故事。孩子们分工明确,手势到位,童声极富感染力。
  据洋西小学校长陈小军介绍,1993年,在“龙江精神”诞生30周年之际,洋西小学筹建了“龙江风格展览室”;1997年,为了挖掘丰富的史料,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洋西小学建成了“龙江精神纪念馆”。
  每一位师生进校时,都要参观“龙江精神纪念馆”,由小解说员为他们再现历史。
  培养小解说员的主意是洋西小学前任校长、现海澄镇中心小学副校長方艺莉想出来的。“2005年,当我第一次走进‘龙江精神纪念馆’时,就被震撼到了。”为了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新焕发活力,她主张培养小解说员。至今,小解说员们已为上百家参访单位做讲解,学生们都以能被选为小解说员为荣。
  “历史值得铭记,‘龙江风格’这首赞歌时刻激励着洋西小学的师生,大家用自己的实践将这种奉献精神发扬光大,成为新时代的亮点。”方艺莉说。
  “龙江风格”赞歌的首唱者——江福全
  “江河永随乾坤转,流过岁月与沧桑”。人们至今不会忘记,55年前,也就是1963年2月15日,龙海县万人堵江截流成功。这期间,榜山公社的干部群众舍己为人,主动承受千亩良田被淹没的损失,让九龙江甘泉滚滚流入后山5个公社6万多亩旱地,确保春种春播,夺得粮食丰收,谱写了一曲响彻云天、震撼大地的“榜山风格”赞歌。
  那么,是谁最早“唱”出“榜山风格”(后因话剧《龙江颂》而改称“龙江风格”)这首赞歌的呢?通过追踪论证,隐存五十多年的谜底终于揭晓,这位“歌手”就是当年的福建日报年轻记者——江福全。   现存于龙海市档案局的两本珍贵资料集《榜山风格剪报集》和《榜山风格影集》,是由当年龙海县委秘书室助理秘书郑厚根,于1963年在县委书记刘秉仁的支持下整理编辑而成的。其中,《榜山风格剪报集》首页的第一份剪报就是当时《福建日报》记者江福全于1960年3月13日在《福建日报》上发表的文章《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榜山社旱天让水支援邻社》,文章配有一篇短评《可贵的风格》。这份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见证了“榜山风格”的提出过程。
  江福全的《榜山社旱天让水支援邻社》首次提出“榜山风格”,为1963年“榜山风格”(“龙江风格”)的再次提出和出名起到了铺垫作用。江福全1960年所报道的“让水事件”是1963年龙海县龙江颂故事发生的前奏和预演。后来1963年4月7日《漳州报》记者陈文和在《漳州报》报道提出“榜山风格”,4月23日《福建日报》在社论中赞扬“榜山风格”。这些报道揭示的“榜山风格”内涵与外延都与江福全三年前的报道完全一致。《福建日报》社论《高尚的风格》中甚至直接引用了江福全报道的标题“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作为“榜山风格”的精神实质。
  《榜山社旱天让水支援邻社》所报道的首次堵江让水事件,也为1963年龙海再次堵江引水提供了直接的启发和示范作用。1963年1月,山后大队在龙溪专区群英会夺得水稻高产红旗。春节前夕,为了抗旱夺取千斤县,县委书记刘秉仁来到山后大队,党支部书记杨金海向他建议:“采用1960年的经验再堵九龙江,让榜山水流过来,不仅可以解决干旱问题,而且上游淡水还可以促进旱区水稻高产丰收。”因为榜山公社群众有1960年发扬风格让水的经历,所以群众心中有底,便于做通工作。发动抽调劳力堵江,因为有1960年的经验也容易组织。因此后来县委下定了堵江决心,完成了九龙江堵江抗旱的伟大壮举。
  1960年春,即龙海“万人堵江”前三年,漳州平原久晴无雨,大旱逼境。海澄县“第一粮仓”莲花公社15000多亩良田缺水春耕,眼见就要耽误农时季节造成严重损失。此时,毗邻莲花的龙溪县榜山公社干部群众毅然呼响“兄弟有难,我们来帮”的口号,组织三千人马与莲花派来的劳动大军协同作战,对33条港道普遍挖深2米,引进九龙江水;再修筑一条长达500多米的渠道,每天向莲花送水7万多立方米。因为让水,榜山原本不愁用水的6900多亩耕地,陷入了无水溶田困境。怎么办?两社干部群众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翻越三座山,架设新渡槽,从10多里外的乌山水库调取水源。就这样,榜山、莲花跨县协作,同唱抗天歌,谱写了丰收曲,创造了大旱之年粮食大丰收的奇迹。
  身为《福建日报》龙溪专区记者站记者的江福全,是这场抗旱斗争的目击者、参与者和宣传者。他平时常在龙溪、海澄一带采访。当得知榜山欲让水支援莲花抗旱的信息后,意识到此举的重大新闻价值,马上深入实地跟踪采访。
  其间,作为记者,江福全不辞劳苦走遍引水设施建设工地,访问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参加挖渠疏港义务劳动。在跟随云林大队农民寻找新的水源时不慎跌伤大腿,人们把他扶下山来治疗,伤未痊愈又上阵参战。历时半月,写就了题为《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榜山社旱天让水支援邻社》的新闻报道,编辑部为此配发短评《可贵的风格》,发表于1960年3月13日《福建日报》。新闻报道围绕“风格”二字大做文章,选用一首“春耕无雨令人愁,莲花良田缺水浇,榜山无私援甘泉,舍己为人风格高”诗歌作为结语。短评则对这一新闻报道的内涵和实质做了高度深刻阐述。指出:“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这是共产主义风格的集中表现,这是毛泽东时代的特征。”“龙溪榜山公社让水给海澄莲花公社的新闻,生动地说明了共产主义风格已经日益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道德标准。”“普遍发扬榜山公社这种崇高的风格……就一定可以横扫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榜山风格”一词,自此跃然于党报,成为一个特定提法,代表一种时代精神。
  前些年,龙海巿人大有关人员、巿政协有关部门在编纂《龙江风格的光辉》《龙江颂歌》史册时,做了大量收集工作,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发现当年江福全采写的新闻报道,并以此为突破点作了考证、比较和分析,认为1960年春榜山让水支援莲花,乃是三年后堵江引水抗旱的一场“预演”;当时江福全釆写的新闻报道,是三年后升华为全国家喻户晓的“榜山风格”“龙江风格”的前奏和序曲。
  1963年春,龙海堵江抗旱的大幕一拉开,江福全就全身心地融入宣传大军参加鼓与呼。他釆集大量信息和素材,提供福建日报编辑部撰写《舍卒保车》系列文章作为参考;他还加入“石刃”(十人的谐音)写作班子,创作长篇报告文学《抗天歌》发表在《福建日报》。1964年春,在福建省群英会召开之际,省委领导接见杨金海、谷文昌等劳模,江福全作为随行记者,接受省委第一书记叶飞有关“龙江风格”事宜的提问,并得到了“你很内行,介紹得好”的评价。
  江福全从福建日报编辑部调回驻漳记者站后,他满怀激情,连续组织了数场弘扬“龙江风格”精神的大型战役性宣传报道。1977年7月,他和本站的记者一起,在云霄漳江畔与两千大军“四共同”,历经十天十夜,写就了长篇通讯《龙江风格新篇章》,发表在《福建日报》和其他报刊。这篇通讯以“二百单位协同”“两千人马会战”“二十七台装机”“九条卧龙管道”,全景式地烘托出云东三级抽水机站扬程三十六米高度,把漳江水注入向东渠流进东山岛救援水、农田灌溉,“龙江风格”进一步发扬光大。
  1978年春,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开始全线施工。这是一场“牵九龙进鹭岛”的宏伟战役,漳、厦两巿和当地驻军组织5万人马,在龙海江东至厦门岭兜方圆百里的土地上协同作战。富有釆访报道经验的江福全,带领本站记者锁定“弘扬龙江风格”这个主题,分析新形势、抓住新特点、突出新亮点,连续报道当年谱写“龙江风格”英模再建奇功、角美公社村民献地资助修渠筑堰、沿线群众筹粮腾房安顿各地民工等感人事迹。历时两年,1980年初引水工程进入决战阶段,江福全索性将记者站搬到引水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派员多方采访,悉心汇集材料,把整个工程挖填土石千万立方米、修筑83公里渠道、架起3200米渡槽、建设600多座相关引水设施,情景交融地再现于新闻报道之中。这就是《军民牵二龙,甘泉润鹭岛——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大会战纪实》长篇通讯,它彰显了“龙江风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记者采访此事后,今年4月30日,80岁高龄的江福全同志驾鹤西去。谨以此文纪念这位“龙江精神”的讴歌者。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我们几位知青在小康县坂山公社黑林大队土楼生产队种大寨田时,与老乡们参加一场惊心动魄的人豕大战,至今记忆犹新。  黑林大队是个山高壑深、森林茂密、野兽成群出没的山区。老乡还用松明竹把火照明,我们从未见过这样的生存环境,顿觉心灰意冷。  也许是缺粮的缘故,公社对粮食生产很重视,大小会广播总是宣传:以粮为纲,多生产一斤粮食等于多消灭一个帝修反。只有经历过瓜菜代,这代人才知道粮食金贵。眼
期刊
岛濑群山环抱,山峰耸绿,山峦叠翠,竹木葱茏,是福建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它地处闽南漳州华安县的北大门,湖林乡的一个行政村,与漳平市交界,距华安县城仅30公里,人口600多人。是闽南地区最大的乡村荷花基地,素有“世外桃源”“荷颜悦色岛濑村”之美誉。这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乡村,有梯田荷花、三级瀑布、古老村落,更有美丽动人的故事。  七姐妹的传说  山路弯曲,一路颠簸,大家辛苦啦。现在请提起精神,再过15分
期刊
谢建东这个名字,也许注定和古琴联系在一起。  身为著名的斫琴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统制作技术代表性传承人的谢建东,更喜欢称自己为“村长”。2003年,谢建东在厦门成立“龙人古琴”。十多年来,“龙人古琴”始终致力于古琴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如今已成为古琴界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2010年,“龙人古琴”落户漳州市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并正式命名为“中国龙人古琴文化村”。也正是从那一天起,创始人谢建东就
期刊
周润发和妻子陈荟莲曾有一个女儿,不过在孕期七个多月时,胎儿因脐带绕颈夭折。在《我的老公是发哥》的访谈系列片中,陈荟莲忆及此事数次失声痛哭,她说,女儿夭亡之后,发哥一直陪伴在侧,想尽办法逗她开心,并为了自己免遭生产的痛苦和可能发生的意外,决定不再生孩子。  爱她,就不愿让她受一丁点苦,哪怕是给自己生个孩子。视频中的发嫂干瘦,一笑一臉的褶子,可是那么多视频中,发哥看她的眼睛里有闪闪发亮的星光,那是满得
期刊
今岁2018,适逢平和立县500周年。但凡对漳州地方文史有所涉猎者,大都知道平和得以立县离不开一代大儒王阳明奏请之功。然而却少有人知晓,促成王阳明向大明武宗皇帝奏设平和县一事者,系当地耆老、被后人称为“石门楼公”的平和曾氏五世祖曾敦立。  曾敦立何许人也?据平和县曾氏渊源研究会编修的《武城曾氏族谱·第六卷》记载:曾敦立,名观正,号直斋,平和曾氏九峰二房子仁公派下,万松公(廷玉)次子。生于明天顺七年
期刊
女儿在读林清玄的散文《飞入芒花》时,看到了“金啖”一词,缠着问我这是何物。庆幸的是林清玄是台湾作家,部分作品里涉及到的闽南方言,我都能读懂。  耐心地告诉她“金啖”是一种硬糖,我们的方言里称为“金含”。整颗糖是金黄色的,就像我们现在吃的“金嗓子喉宝”。由于糖比较硬,不易融化,可以含在嘴里,等它慢慢溶解。淳朴的诏安人,就形象地把这种糖果称之为“金含”了。  “那‘金含’是什么味道呢?”  “糖,当然
期刊
来到美丽的华安县沙建镇汰口古兵寨景区,我们开启的是寻幽探古溯北溪之旅,我是这次旅行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陈就行。  沙建镇地处华安县南部、九龙江北溪中游,距漳州30公里、厦门90公里,东与长泰县毗邻,西与南靖县接壤,南与芗城、华安县丰山镇相连,北与华安县新圩镇、高安镇交界,素有“花果鱼米之乡”的美誉。境内鹰厦铁路、漳华沿江公路、漳永高速公路、九龙江贯穿全境,漳永高速在建美村设有高速出口,实现进入厦门一
期刊
望哪里?望远处的家乡。  过了中秋,白茫茫的晨霭总裹着些微微的凉意。伴随着这种秋的意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于是,每天晨曦初露,我便放眼薄雾,眺望家乡,轻声地问:家乡的山茶花开了吗?  家乡的山茶树长在高高的山坡上,长在崚嶒的石隙中……一年四季散发着绿色的温馨气息,白露时节,洁白的山茶花迎风笑开,沐雨怒放,花卉开绽得朴素而淡雅,明净而端庄,清新而含羞……以她独特的秉性装点秋水寒山,向大自然展示
期刊
近日,微信朋友圈里老同学新晒的荔枝图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是呀!家乡的荔枝又要熟了,一串串,红艳艳,娇滴滴挂满了枝头,压得树枝都弯了腰,似乎要尽力躲进绿叶里去,慷慨的阳光毫不吝啬地照耀着,让人口齿生津,垂涎欲滴,勾起了我许多关于荔枝的美好记忆。  关于荔枝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中写作“离支”,割去枝丫之意。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果三?荔枝》“释名”中写到:“按白居易云
期刊
又到一年毕业季。无数莘莘学子结束了自己的学业,对自己几年的大学时光进行怀念,一起旅游、聚餐、拍毕业照、谢师……其实,这个时刻,他们自己也成为了学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而那些大师们的毕业季,则更让我们津津乐道,给生活增添了无穷的趣味。  胡适先生每到学生毕业,总要向他们阐释人生的真谛。1929年胡先生给当年的毕业生赠言是:“不要抛弃学问。”这是因为,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一张毕业文凭,不得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