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只有学好文字,才能打好基础,从而提高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教学模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所以,教师应该使用具有创意、有吸引力的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一、传统教学的弊端
(一)模式枯燥
過往的语文教学大多采取教师说、学生被动接收的模式,即教师将拼音和文字对应写在黑板上,学生跟着教师反复朗读,这样的模式相当枯燥,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还打击了学生兴趣,不利于识字教学。
(二)形式主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读与写单个的文字,并没有让学生深入地学习。这种形式主义在讲解课文时,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记住生字,但未深入地理解文字的含义,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利于学生记住生字,花费了时间,效果却不明显,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革新措施
(一)巧用象形法
象形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字如其意,即文字本身和其表达的内容有相像的地方,而且象形文字大多数来源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有些事物还与学生的行为习惯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象形文字来帮助学生学习文字。并且,对于小学生来说,美丽的图画比单调的文字更富有吸引力,如一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四课《日月水火》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用一些图形来展示“水、火、日、月”这四个字,比如用一个月牙图表示月字,画个火苗表示火字等等。诸如此类,其他象形文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
(二)偏旁归纳法
识字教学模式应该围绕学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识字,这样便可以极大程度地挖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将具有同样偏旁部首的字归纳在一起,如提手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如“抚、摸”;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如“杉、杆”;土字旁的字与土地有关,如“坡、地”等等。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这类字的秘密,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例如:遇到“河、泊、湖”这种情况时,让学生先仔细找相似点,然后挖掘它们的共同性,也就是这些字的部首都是三点水,都和水有关,然后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偏旁是三点水的字来对照,看看是不是都和水有关,从而巩固对所学文字的记忆。归纳法帮助学生以点破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识别同类字,扩大知识面。
(三)解字猜谜法
猜字谜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吸引并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便能够更好地教学。谜语对于小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字进行“改装”,构成谜面,然后慢慢引导他们构谜,让他们在编谜语的过程中抓住字形特点,在加深印象的同时,有效地让学生理解字形字意。例如:教学“生”字时,引导孩子们将字拆为“一”和“牛”,然后通过一些提示,让学生做出谜面“牛站小桥上”;教学“王”字时,出谜面“一加一”;怎样做“田”字的谜语呢?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诱导学生作出“两个日字并排站”或者“四个口字紧相依”。这样的编谜语和猜谜语游戏,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为了做好谜面,还会细心地学习文字,找出字的构造方法,在轻松愉悦中学好文字,同时,这种游戏还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一举两得。
(四)儿歌识字法
教师将一个个枯燥无味的文字利用儿歌串联起来,儿歌不仅朗朗上口,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左边是一撇,右边竖弯钩。儿子要坚强,不让泪水流。”这些儿歌唱起来富有节奏感,有利于学生记忆,还能帮助学生区别形近字。和谜语一样,教师还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行编写顺口溜来记住生字,如遇到“口”“吕”这类的,学生能自己编出“一个口一张嘴,两张口唤吕仙,三张口品味道”。学生的创造力有了用武之地,在兴趣的指导下,孩子们能尽情发挥想象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能助力学生在未来道路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五)故事识字法
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教师应该将生字拆成几个部件,然后编写一些有趣生动的小故事,学生们在故事中学习文字,既展示了学生的奇思妙想,又完成了教学目标,真是一举两得。故事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对话:“丙”对“两”说:“你家什么时候多一人了,是结婚了吗?恭喜恭喜!”“夫”对“天”说:“我总算盼到了出头之日”等等。听了这么有趣的对话,学生一定跟汉字更加亲近了,这样的教学轻松而富有童真。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低年级教学模式应当使学生喜欢上学习,让学生从心里爱上识字,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因材施教,找到适合他们的趣味识字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当兴趣成为孩子们的导师,学生就能与汉字和睦相处,让学生喜欢上识字。
一、传统教学的弊端
(一)模式枯燥
過往的语文教学大多采取教师说、学生被动接收的模式,即教师将拼音和文字对应写在黑板上,学生跟着教师反复朗读,这样的模式相当枯燥,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还打击了学生兴趣,不利于识字教学。
(二)形式主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读与写单个的文字,并没有让学生深入地学习。这种形式主义在讲解课文时,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记住生字,但未深入地理解文字的含义,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利于学生记住生字,花费了时间,效果却不明显,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革新措施
(一)巧用象形法
象形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字如其意,即文字本身和其表达的内容有相像的地方,而且象形文字大多数来源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有些事物还与学生的行为习惯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象形文字来帮助学生学习文字。并且,对于小学生来说,美丽的图画比单调的文字更富有吸引力,如一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四课《日月水火》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用一些图形来展示“水、火、日、月”这四个字,比如用一个月牙图表示月字,画个火苗表示火字等等。诸如此类,其他象形文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
(二)偏旁归纳法
识字教学模式应该围绕学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识字,这样便可以极大程度地挖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将具有同样偏旁部首的字归纳在一起,如提手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如“抚、摸”;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如“杉、杆”;土字旁的字与土地有关,如“坡、地”等等。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这类字的秘密,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例如:遇到“河、泊、湖”这种情况时,让学生先仔细找相似点,然后挖掘它们的共同性,也就是这些字的部首都是三点水,都和水有关,然后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偏旁是三点水的字来对照,看看是不是都和水有关,从而巩固对所学文字的记忆。归纳法帮助学生以点破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识别同类字,扩大知识面。
(三)解字猜谜法
猜字谜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吸引并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便能够更好地教学。谜语对于小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字进行“改装”,构成谜面,然后慢慢引导他们构谜,让他们在编谜语的过程中抓住字形特点,在加深印象的同时,有效地让学生理解字形字意。例如:教学“生”字时,引导孩子们将字拆为“一”和“牛”,然后通过一些提示,让学生做出谜面“牛站小桥上”;教学“王”字时,出谜面“一加一”;怎样做“田”字的谜语呢?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诱导学生作出“两个日字并排站”或者“四个口字紧相依”。这样的编谜语和猜谜语游戏,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为了做好谜面,还会细心地学习文字,找出字的构造方法,在轻松愉悦中学好文字,同时,这种游戏还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一举两得。
(四)儿歌识字法
教师将一个个枯燥无味的文字利用儿歌串联起来,儿歌不仅朗朗上口,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左边是一撇,右边竖弯钩。儿子要坚强,不让泪水流。”这些儿歌唱起来富有节奏感,有利于学生记忆,还能帮助学生区别形近字。和谜语一样,教师还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行编写顺口溜来记住生字,如遇到“口”“吕”这类的,学生能自己编出“一个口一张嘴,两张口唤吕仙,三张口品味道”。学生的创造力有了用武之地,在兴趣的指导下,孩子们能尽情发挥想象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能助力学生在未来道路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五)故事识字法
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教师应该将生字拆成几个部件,然后编写一些有趣生动的小故事,学生们在故事中学习文字,既展示了学生的奇思妙想,又完成了教学目标,真是一举两得。故事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对话:“丙”对“两”说:“你家什么时候多一人了,是结婚了吗?恭喜恭喜!”“夫”对“天”说:“我总算盼到了出头之日”等等。听了这么有趣的对话,学生一定跟汉字更加亲近了,这样的教学轻松而富有童真。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低年级教学模式应当使学生喜欢上学习,让学生从心里爱上识字,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因材施教,找到适合他们的趣味识字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当兴趣成为孩子们的导师,学生就能与汉字和睦相处,让学生喜欢上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