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岛》书系为例试论80后的办刊理念

来源 :学问·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郭敬明领衔的ISLAND工作室创办的《岛》书系为例具体分析80后的办刊理念,最后指出该类刊物所具有的弱点,并以此对同类刊物的发展提出建言,望"80后"的强势并不只是昙花一现。
  【关键词】80后;《岛》书系;办刊理念
  
  随着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被广大读者接受,目前期刊发行普遍处于低谷。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以郭敬明为主导,以"80后"为主要阵容的ISLAND工作室于2004年8月推出了标榜青春文学的《岛》书系。至今已发行的十本杂志创造了单行本最高销量40万册,平均销量20万册以上的奇迹。初试啼音便能创此佳绩,我们不得不放下所有关于"80后"的质疑,从其创刊理念入手,探究是怎样的团队和精神让《岛》一鸣惊人。
  
  一、《岛》创刊理念分析
  
  (一)创刊宗旨
  《岛》的诞生来源于一个美好的梦想,"岛主"郭敬明在其两本畅销书《幻城》和《梦里花落知多少》在图书市场上大行其道的时候,向春风社提出了一个想法:"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的同龄人写的东西都很好,但是他们没有我这样的机会出头,所以我想实现他们的梦想!"这时正好春风社也在寻找能聚集有才华的文学写手的一个舞台,再加上郭敬明肯扛起这个旗帜,《岛》就这样诞生了。
  纵观所有的《岛》,可以发现作者们想要表达的主题是明确而又统一的--关于成长和变迁。一群年轻人为了纪念自己的青春而走到了一起,他们希望做一些超越自己的东西,做一些不同于主流的东西。在成长的道路上,"80后"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和鄙夷,所以体现在文字上他们是一个个矛盾的主体。他们急于洗刷掉自己身上"80后"的标签,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强调"为灵魂"而写就文字,创作图画;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创作出一个真正由内心出发从而能够代表自己的东西。用hansey的话说就是:"能够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始终快乐。"《岛》对他们来说更像是自己的成长日记。
  (二)价值界定
  《岛》是一本纯粹的青春文学杂志,以娱乐、消遣性为主。但相较于之前的文学期刊《萌芽》,它又显示出非纯文学的一面--影像专辑的加入。它给人的感官刺激是多样的,不再只追求心灵的和弦,而是要达到视觉的震撼。《岛》的每一期都有不同的主题,这些主题往往都是跟《岛》出版的社会背景或特定事件相吻合的,如毕业主题,升学主题等。这些主题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共鸣,以至于在《岛》第一部刚发行的时候有人评论现在的青少年已经是"言必称郭敬明",这使得《岛》在某种层面上增添了一定的权威性。
  (三)受众分析
   《岛》有明确的读者定位,其主要读者分布在15岁-22岁年龄段。这部分读者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儿童文学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单薄而又幼稚,而成人文学则显得过于厚重并且与其生活本身严重断裂,他们急需要与自己的生活、兴趣、情绪相关的作品--青春文学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了。他们有消费的能力,并且对此类作品有相当大的阅读期待,所以这种定期出版的期刊杂志也就应和了这种写作趋向。当面对八十年代后出生的读者群时,不得不承认的是,出版人和读者之间存在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要做好适合他们阅读的小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由他们的同龄人来操刀主做。而郭敬明已经在这个群体中成为偶像人物,他的作品在这个群体中引发共鸣,精心的叙述、内心的体验感悟、将少年人的心理写的精细敏感,无疑是成为80年代的青少年内心最深刻的体验者和表达者。
   (四)作品特色
   1、文字
   (1)悲情。对于"80后"的写作,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家曹文轩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觉:"集中到一点上就是'秋意'太重,一个初入人世的少年以落笔就满纸苍凉,很孤独很颓废很绝望很仇恨,仿佛这个世界丢弃了他,话说得太满,不留余地……爱将问题搞大,爱作出哀怨的神情。"这是"80后"文字的显著特点之一--悲情。
   (2)才情。可以说,这些"80后"的写手们都是十分富有才情的。阅读他们的作品,你会发现他们的素养之好,起点之高,委实超越了他们的实际年龄。他们至于文字甚至可以说是天赋异秉,从感觉之微妙,到语言之灵动,都如同天籁。并且这种才情还因为作者的不同而窥见个人特点的某些端倪。
  (3)真率。他们的真率是与生俱来的,这与他们成长的环境有关,他们出生在新的时代,感受的是新的氛围,较少受到文坛已有风气的
  侵染。他们的真率有时候直接表现为顽痞、坦实甚至是执拗。他们可以在散文中平铺直叙自己的想法,纵使在他人看来这些想法根本就是错误的,不合逻辑的,他们只是关注那个情绪宣泄的过程。
  2、图片
  无论是实地拍摄的图片或是电脑绘画的图片,《岛》的用图都是非常考究的。国内首创的摄影专栏采用了图配文的形式,将文字和图片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照片无论从构图还是光线都给人一种沉郁的感觉,与杂志的主题非常契合。
  此外,无论文字还是图片在整体把握上都具有一定的沿袭性和统一性。《岛》书系的"航海"和"发现"主题是自始自终未曾被淡化的。每个单行本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呼应性,长篇的连载更使得整个书系具有了相当强的号召力。
  (五)市场营销。
  《岛》具有青春读物的特性:销量难测、短周期、高淘汰率。因此,《岛》在设计营销方案时,除了正常发布图书信息和书评以外,便遵循"以人带书、以书推人",针对目标读者策划活动两个思路。所谓"以人带书、以书推人"即对《岛》这个书系所设计的活动都围绕郭敬明及其所属工作室成员展开,这套书的品牌要素就是郭敬明及他的文章。通过《岛》的运作,先推落落的《年华是无效信》和Benjamin的《地下室》,继而推出朱古力的《绝杀》。这三本书因为《岛》的大力推介,在市场已经有了很好的销售业绩,这三位作者都是先在《岛》上发文,再出版长篇,在营销方面采取提携、相互借力的方式来做,由郭敬明来带新人的人气,同时也反作用于《岛》的宣传和销售。为了启发市场。
  
  二、《岛》之局限性解析
  
  (一)团队方面。
  2007年是被郭敬明称最缺少睡眠的一年。在经历了抄袭门、入作协、开公司等颇受媒体关注的事件之后。同年9月,郭敬明公司的主创人员突然集体辞职,另起炉灶与世纪文景公司合作创办一本新青春文学杂志《爱丽丝》。对于这场集体辞职风波,郭敬明和hansey各有说法,但感觉上就像是一群孩子在闹别扭。这个团队存在了太多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知性。想用一个固定的圈套把这群活跃的"80后"拴在一起,制度看起来是完全不管用的。这样的团队不具有长期性和和谐性,你不知道哪天哪个人会不会因为某些微不足道的原因而孑然离去,本来就只有很少人的团队却还要时时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作品的质量和整个书系的和谐度就很难有保证。
  这场纷争究竟谁对谁错,我们没有最准确的说法。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称,这实际是80后的一种"乐活"的生活态度,是个人决定自己发展道路的体现。在hansey离去后《岛》已经出版两期了。我们可以看见新出的书依然留着hansey的影子,但是终究有些不可取代的东西已经随着人的离去而消失了。这也是所有读者所不愿意看见的。
  (二)内容方面。
  不可否认,有许多"80后"的作家有着非常扎实的文字功底,他们的叙述是十分富有魅力的。但是他们的文章往往有着同样的通病:太过于关注自己内心感受的叙述、情节淡化导致故事暧昧难懂、文字晦涩、意向模糊、描写冗长甚至有些时候像在无病呻……
  你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细嚼慢咽去理解作者到底想表达怎样的一种情绪。而通篇都是这样的意象叠加让人读起来非常吃力,同时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岛》中这样的文字有很多,这其实是跟他的既定读者群的理解接受能力是很不相符的。这样的文章会让年轻的读者盲目模仿,这些孩子们其实并不知道作者的理念,通过直观的感受他们开始强求一些华丽词藻的堆砌,甚至认为"只要看不懂的就是好文章",这对青少年的作文乃至心理、审美等价值判定的形成是影响是非常大的。
  (三)市场方面。
  由于《岛》的作者及读者群都限定在"80后"的范围内,所以他的市场狭隘性是非常明显的。同时由于作者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人物塑造的典型性,题材范围的单一性,文体形式的重复性等,导致了他们并不具备在市场上的长期竞争力。他们的自恋、张狂、敏感、活跃都只能引起短期的共鸣,总有一天会被市场的成熟和"90后"成长起来的新浪潮所取代。并且现在的主流市场对他们持有鄙夷观望的态度,想要在市场和文坛同时占有一席之地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结语
  
   岛工作室的成立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词:文字、友谊和梦想。从这本杂志的成功我们不仅看见了作为新时代生力军的"80后"无限的创造力和勇往直前敢于尝试的特性,更重要的是我们看见了在商业中实现文学感觉的理想状态。
   创刊理念具化在"80后"的生活中,更融合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个人魅力而带动杂志的风行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之一。他们懂得把握机遇,各展所长,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而团结在一起。而正是这种甚至可以说是"张狂"的举止行为也导致了他们的办刊并不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他们需要依靠噱头、炒作来维持杂志的受关注度,仅仅依靠文字和"青春文学"的标签已经不能够让他们的作品突露锋芒。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所以他们深谙要保证自己的人气才能保证杂志的生存。这种"互助"之道也不失为他们的青春宣扬。
   未来还是属于"80后"的。他们也许需要的只是更多的空间而已。
  
  【参考文献】
  [1]孙燕军、康建中、梅园槑、刘再兴:《期刊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春风:《〈岛〉:独木桥上的忐忑行走》
  [3]http://culture.china.com/zh_cn/reading/shuping/11022787/20050802/12536129.html,2008年5月3日访问
其他文献
【摘要】纵观中外翻译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翻译理论依赖于并建立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发展。然而,事实上翻译也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所以它的发展也必须依赖于语言学的发展、成熟以汲取理论依据。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研究新兴起的一个领域,它是研究语言的使用的一门学科,也就是对特定情景中特定话语意义的研究。把语用学引入翻译领域,定会给翻译带来新的活力,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翻译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使
期刊
【摘要】目前董事会秘书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正呈方兴未艾发展之势。我国新《公司法》实施后也明确了董事会秘书的法律地位,但却未作具体规定,以致人们普遍对董事会秘书制度的重要价值认识不足。本文通过公司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全面阐述我国上市公司建立董事会秘书制度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董事会秘书;公司治理;价值分析    近年来董事会秘书制度在世界各地发展繁荣,它在英美法系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仍然具
期刊
【摘要】我国现阶段网络发展迅速,网络新事物也层出不穷,网络虚拟财产就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而流行起来的,网络游戏的开发商不断提高游戏的质量和丰富的物种,增加游戏的吸引力,为中国的游戏市场带来了可观收入。本文旨在合理划分游戏玩家和游戏运营商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网络虚拟财产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权利;义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虚拟财产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
期刊
【摘要】体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主要靠体育教师去具体贯彻落实,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快乐体育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把体验运动中的内在乐趣作为目的的过程。本文分析了快乐体育的必要性和快乐体育学习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快乐体育;作用    快乐体育主张学生能主动参与运动,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参与内容与方式,把运动与自己的关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分析目前校园网络所面临的威胁入手,全面介绍了利用多种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多层次的校园网络安全系统。  【关键词】多层次;校园网;安全体系;防范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各高等院校都相继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络并连入互联网,校园网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必须看到,随着校园网络规模的急剧膨胀,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尤其是校园网络所面对的使用群体的特殊性(拥有一定的网络知
期刊
【摘要】水彩风景画从其产生到19世纪的黄金时代,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充实的变化过程。本文从水彩技法的突破上考察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的演变历史。  【关键词】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表现方法;革新与突破    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的迅速发展,被归结为多种原因,比如英国本土的风景适合于水彩这种独特的媒材来表现;比如英国民族性中的怀疑主义与水彩媒介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存在某种特殊联系,比如英国贵族附庸
期刊
【摘要】日本于2005年6月颁布了《公司法典》,导入了一种新的公司形式——合同公司。与传统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相比,合同公司更重视公司出资人的个性,更强调人合性;与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以及合伙企业相比,它又有出资人只承担有限责任的优势。  【关键词】合同公司;有限责任;人合公司;资合公司    一、引言    2005年6月29日,日本国会通过了《公司法典》,这是日本商事立法的一个重大变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对质量保障体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质量保障体系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并发挥强大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虽然作为科研课题受到多方面的关注和探讨,效果却不甚理想。本文在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相关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索相应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
期刊
【摘要】本文从健全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以及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创新三个角度分析和探讨了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相关内容,并最终建立了检查、反馈、指导、提高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闭合回路",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质量监控    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在研究过程中立足于控制体系的科学性、控制内容的全
期刊
【摘要】军校物理教学中存在多方面矛盾。通过对矛盾的分析,从提高教学效率,灵活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建立学习小组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物理教学;知识层次;矛盾    物理学科被誉为"学科之王",为人类进步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和精神。通过大学物理的教学,能使学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存在多方面矛盾,阻碍了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如何解决矛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