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这场堪称“革命性”的变革使广大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各有千秋,比如合作探究式、讨论式、对话式、问题式等等,一改过去那种“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注入式的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是教学活力所在,是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辩论式的教学方法就是一种尝试。
所谓的辩论式教学法,就是充分结合实际,把教学内容演绎成具有潜在价值、可辩性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交流讨论各自的观点,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理解知识的教学目的。它糅合了讨论式、合作探究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的优点,相联相通,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特别强调通过正反双方学生辩驳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阐述,以辩促论,辩论结合,自由发挥,层层深入。实现了理不辨不明,越辩越明的效果。它使得课堂教学实现生动化、个性化,改变思想品德课“闷课”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实施辩论式教学方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施辩论式教学法的关键
在辩论式教学中,正反双方对辩题的辩论交锋是中心环节。辩论,是学生在对问题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观点加以提出,并在辩论中反驳对方的观点,针锋相对,你来我往,以达到交流观点明辨是非的目的。英国作家萧伯纳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这就是辩论的好处。但是,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会思考,会辩论,敢辩论;同时,教师要适时参与,恰当引导,把控局面。
1.学生是辩论活动的主角,要让学生会辩、敢辩,就要求学生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
作。一是学生必须先进行自学。自学是辩论的基础,辩论是自学的呈现。自学质量直接决定这辩论的效果,学生要通过课前预习,对教材内容有整体的认知。二是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学生要围绕辩题,通过上网、查阅图书、调查等手段,尽可能地搜集一些事例、名人名言、数据等资料,整理加工,以便为辩论时提供足够的“弹药”,使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说理充分。三是确定相应的辩论形式。一般有二人辩论、小组辩论、全班辩论三种形式,甚至可以采用师生对辩。至于采用何种形式,要视辩题而定,相对比较简单的,可采用二人辩论或小组辩论;有一定深度难度的,宜采用小组或全班辩论形式。辩论形式要提前告知学生,以便学生心中有数,做好思想准备。
2.加强引导调控,确保顺利有序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全面调控,鼓励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确保辩论有序进行。第一、激发热情,营造氛围。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鼓励,少评判,态度亲切。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 ,特别是有独到之处的见解,精彩的语句,要及时加以表扬、肯定,增强学生的信心。如果辩论出现明显偏离主题时,要及时加以引导,拉回来,避免无谓的争论。要适当照顾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安排参加二人辩论或直接让其发言,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发展。第二、加强方法指导,提高辩论能力。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其辩论能力还是比较低的,缺乏必要的技巧。因而,教师要在平时对学生进行一些辩论方法的介绍,辩论能力的训练,包括分析归纳、逻辑推理、语言表达能力等,还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辩论赛的录像,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第三、加强调控,确保有序。辩论课要“活”而不乱,尤其是全班辩论时,有可能像个“自由市场”,出现随意发言、私自议论等状况。教师要制定好辩论规则,明确要求,及时制止一些影响辩论活动的行为,保证辩论活动正常进行,顺利完成教学过程。
二、做好评析总结,是实施辩论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辩论只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辩论结束并不等于问题就完全解决了,教学目标实现了。由于辩论双方是从相反两个角度思考讨论的,就有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观点片面,或者论而不解。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辩论的观点进行评析总结,找出合理的、正确的观点,也找出片面的、错误的,进行“扬弃”,去除存精,去伪存真。最后结合教材知识,全面归纳总结,亮出“底牌”,帮助学生把那些碎片化、个人化的认知,形成系统的、整体的知识体系。总结不能只是提供结论,还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觉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学习有关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内容时,设立了辩题:是先发展经济还是先保护环境?教师在帮助学生懂得二者都非常重要,要同时做好工作的道理之后,更要进一步教育学生要自觉增强环保观念,落实环保行动,积极做一个环境的保护者。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都得到培养和升华。
辩论式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比较高,一般来说,更适宜在初三年级教学中开展,而且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去决定是否采用。实施辩论式教学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扬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要教师能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总结,就一定能使其更加完善,更有实效。
所谓的辩论式教学法,就是充分结合实际,把教学内容演绎成具有潜在价值、可辩性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交流讨论各自的观点,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理解知识的教学目的。它糅合了讨论式、合作探究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的优点,相联相通,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特别强调通过正反双方学生辩驳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阐述,以辩促论,辩论结合,自由发挥,层层深入。实现了理不辨不明,越辩越明的效果。它使得课堂教学实现生动化、个性化,改变思想品德课“闷课”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实施辩论式教学方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施辩论式教学法的关键
在辩论式教学中,正反双方对辩题的辩论交锋是中心环节。辩论,是学生在对问题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观点加以提出,并在辩论中反驳对方的观点,针锋相对,你来我往,以达到交流观点明辨是非的目的。英国作家萧伯纳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这就是辩论的好处。但是,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会思考,会辩论,敢辩论;同时,教师要适时参与,恰当引导,把控局面。
1.学生是辩论活动的主角,要让学生会辩、敢辩,就要求学生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
作。一是学生必须先进行自学。自学是辩论的基础,辩论是自学的呈现。自学质量直接决定这辩论的效果,学生要通过课前预习,对教材内容有整体的认知。二是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学生要围绕辩题,通过上网、查阅图书、调查等手段,尽可能地搜集一些事例、名人名言、数据等资料,整理加工,以便为辩论时提供足够的“弹药”,使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说理充分。三是确定相应的辩论形式。一般有二人辩论、小组辩论、全班辩论三种形式,甚至可以采用师生对辩。至于采用何种形式,要视辩题而定,相对比较简单的,可采用二人辩论或小组辩论;有一定深度难度的,宜采用小组或全班辩论形式。辩论形式要提前告知学生,以便学生心中有数,做好思想准备。
2.加强引导调控,确保顺利有序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全面调控,鼓励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确保辩论有序进行。第一、激发热情,营造氛围。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鼓励,少评判,态度亲切。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 ,特别是有独到之处的见解,精彩的语句,要及时加以表扬、肯定,增强学生的信心。如果辩论出现明显偏离主题时,要及时加以引导,拉回来,避免无谓的争论。要适当照顾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安排参加二人辩论或直接让其发言,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发展。第二、加强方法指导,提高辩论能力。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其辩论能力还是比较低的,缺乏必要的技巧。因而,教师要在平时对学生进行一些辩论方法的介绍,辩论能力的训练,包括分析归纳、逻辑推理、语言表达能力等,还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辩论赛的录像,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第三、加强调控,确保有序。辩论课要“活”而不乱,尤其是全班辩论时,有可能像个“自由市场”,出现随意发言、私自议论等状况。教师要制定好辩论规则,明确要求,及时制止一些影响辩论活动的行为,保证辩论活动正常进行,顺利完成教学过程。
二、做好评析总结,是实施辩论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辩论只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辩论结束并不等于问题就完全解决了,教学目标实现了。由于辩论双方是从相反两个角度思考讨论的,就有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观点片面,或者论而不解。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辩论的观点进行评析总结,找出合理的、正确的观点,也找出片面的、错误的,进行“扬弃”,去除存精,去伪存真。最后结合教材知识,全面归纳总结,亮出“底牌”,帮助学生把那些碎片化、个人化的认知,形成系统的、整体的知识体系。总结不能只是提供结论,还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觉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学习有关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内容时,设立了辩题:是先发展经济还是先保护环境?教师在帮助学生懂得二者都非常重要,要同时做好工作的道理之后,更要进一步教育学生要自觉增强环保观念,落实环保行动,积极做一个环境的保护者。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都得到培养和升华。
辩论式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比较高,一般来说,更适宜在初三年级教学中开展,而且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去决定是否采用。实施辩论式教学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扬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要教师能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总结,就一定能使其更加完善,更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