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既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又是一个实际的社会发展与进步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价值追求。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不良现象,导致医疗行业人文关怀匮乏,一些医务工作者的行为背离人道主义,医患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和谐进程。因此,在医学人才培养的源头———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素质高、医德好的合格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谐社会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所谓“和谐”,由“和”“谐”二字组成,“和”即和睦,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之意;“谐”即相合,有协调、顺和、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和谐”即是事物合乎逻辑或规律的协调、和睦、融洽的存在、运动和发展。“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是全面系统的和谐与系统的全面和谐。人文素质指意志、思维、情感、学识等多方面综合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品质,它表现为一个人的修养、品德、气质及价值取向。人文素质教育即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和自身的实践将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使受教育者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医学系统及系统各要素和谐发展,而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医学生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队伍的前提,更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意大利诗人但丁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医生“必须有高尚之医德才能悟化出精湛之医术”。首先,未来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取决于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会促使医务人员明确对病人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将其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时刻“以病人为中心”,在为患者服务上全心全意,在专业技术上精益求精。其次,未来和谐的医患关系取决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医患关系即是建立在医疗卫生活动过程中特定的人际关系。医务人员的价值实现需要医患关系和谐,人民大众的健康需要医患关系和谐,社会的安定团结需要医患关系和谐。而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人文精神的培育又有赖于人文教育。医务人员只有通过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才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实现心灵的慰藉和身体的康复,从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所以未来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好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对医疗服务系统的要求。
我国大部分医学生是理科生,在高中阶段存在着严重的偏科现象。长期以来重数理化、轻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惯性导致其人文素质、人文教育“先天不足”。进入医学院校后,多数学生又局限于繁重的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仍然忽略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人文知识学习淡漠、知识面狭窄。繁重的专业课程学习,加上缺少人文科学的引导和缓冲,其结果是导致医学生人文精神匮乏,人文底蕴薄弱,对未来充满迷茫,无法承担为整个社会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任。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培养全面发展医学人才的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的医生应该成为“五星级医生”,医学教育的标准也着重对医学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及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及临床、交流沟通、群体和卫生保健、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技能进行了要求。[2]所以现代医学教育不只是传授专业技能,更要在此基础上促进医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通过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才能满足医学生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才能帮助医学生树立良好的预防观、诊疗观、大卫生观、大健康观,并在更深层次上正确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全面发展。
2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以医疗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面对患者不再是单纯的治疗疾病,还要进行人文关怀,把人的健康问题置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中来考虑,关注环境、心理、社会等因素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尤其注重对患者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这就对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就必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修养,树立新型的医学观念,正确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
3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既是对理论的贯彻也是实践的推进要求。“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然而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医学生也正在经历着价值观嬗变的微妙历程。价值观的多元化是这一嬗变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这种多元化一旦演变成一种无序和混乱,会导致道德准则的缺失,并进而致使医学生的医学伦理道德低迷和错乱,直接后果将是就业后其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的滑坡。因此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在当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1更新观念,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观
医学是一个科学系统,它对疾病的认识、预防、诊断、治疗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过程。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同时医学又是一个人文系统,它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人既有生物属性、心理特性,又有复杂的社会属性。医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解除疾病的技术价值上,也体现在抚慰和减轻患者精神痛苦,对人类进行终极关怀的人文价值之中。[3]医务人员还必须具备人文态度、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所以要推动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就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建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观。
2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老先生曾经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改变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单一性,拓宽任课教师的视野,加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切实将思想教育与技术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用教师的个人情操、品德素养和人格魅力去熏陶、同化学生,并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享受到人文精神的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3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针对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不足的现状,应适当增加人文课程,将人文课程的课时提高到总课时的10%~15%。并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规律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整合医学人文课程内容,使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交叉融合,在技能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知识,培养提高人文素质。
其次,应积极尝试医学人文教育方法的多样性,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空泛的东西,它可以具体、生动地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课程中。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校园内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作为隐形课程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弥补显性课程的不足,将人文精神、人文知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以无形的力量吸引、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医学生的和谐发展。医学院校只有把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文医融通、文医渗透,才能培养出德医双馨的合格医学人才,培养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李静,吕鹏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协论坛,2011,(5):149.
[2]辛兵,王维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59.
[3]郑金林.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内在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59.
一和谐社会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所谓“和谐”,由“和”“谐”二字组成,“和”即和睦,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之意;“谐”即相合,有协调、顺和、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和谐”即是事物合乎逻辑或规律的协调、和睦、融洽的存在、运动和发展。“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是全面系统的和谐与系统的全面和谐。人文素质指意志、思维、情感、学识等多方面综合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品质,它表现为一个人的修养、品德、气质及价值取向。人文素质教育即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和自身的实践将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使受教育者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医学系统及系统各要素和谐发展,而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医学生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队伍的前提,更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意大利诗人但丁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医生“必须有高尚之医德才能悟化出精湛之医术”。首先,未来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取决于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会促使医务人员明确对病人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将其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时刻“以病人为中心”,在为患者服务上全心全意,在专业技术上精益求精。其次,未来和谐的医患关系取决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医患关系即是建立在医疗卫生活动过程中特定的人际关系。医务人员的价值实现需要医患关系和谐,人民大众的健康需要医患关系和谐,社会的安定团结需要医患关系和谐。而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人文精神的培育又有赖于人文教育。医务人员只有通过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才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实现心灵的慰藉和身体的康复,从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所以未来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好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对医疗服务系统的要求。
我国大部分医学生是理科生,在高中阶段存在着严重的偏科现象。长期以来重数理化、轻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惯性导致其人文素质、人文教育“先天不足”。进入医学院校后,多数学生又局限于繁重的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仍然忽略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人文知识学习淡漠、知识面狭窄。繁重的专业课程学习,加上缺少人文科学的引导和缓冲,其结果是导致医学生人文精神匮乏,人文底蕴薄弱,对未来充满迷茫,无法承担为整个社会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任。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培养全面发展医学人才的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的医生应该成为“五星级医生”,医学教育的标准也着重对医学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及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及临床、交流沟通、群体和卫生保健、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技能进行了要求。[2]所以现代医学教育不只是传授专业技能,更要在此基础上促进医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通过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才能满足医学生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才能帮助医学生树立良好的预防观、诊疗观、大卫生观、大健康观,并在更深层次上正确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全面发展。
2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以医疗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面对患者不再是单纯的治疗疾病,还要进行人文关怀,把人的健康问题置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中来考虑,关注环境、心理、社会等因素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尤其注重对患者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这就对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就必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修养,树立新型的医学观念,正确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
3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既是对理论的贯彻也是实践的推进要求。“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然而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医学生也正在经历着价值观嬗变的微妙历程。价值观的多元化是这一嬗变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这种多元化一旦演变成一种无序和混乱,会导致道德准则的缺失,并进而致使医学生的医学伦理道德低迷和错乱,直接后果将是就业后其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的滑坡。因此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在当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1更新观念,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观
医学是一个科学系统,它对疾病的认识、预防、诊断、治疗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过程。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同时医学又是一个人文系统,它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人既有生物属性、心理特性,又有复杂的社会属性。医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解除疾病的技术价值上,也体现在抚慰和减轻患者精神痛苦,对人类进行终极关怀的人文价值之中。[3]医务人员还必须具备人文态度、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所以要推动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就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建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观。
2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老先生曾经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改变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单一性,拓宽任课教师的视野,加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切实将思想教育与技术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用教师的个人情操、品德素养和人格魅力去熏陶、同化学生,并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享受到人文精神的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3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针对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不足的现状,应适当增加人文课程,将人文课程的课时提高到总课时的10%~15%。并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规律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整合医学人文课程内容,使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交叉融合,在技能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知识,培养提高人文素质。
其次,应积极尝试医学人文教育方法的多样性,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空泛的东西,它可以具体、生动地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课程中。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校园内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作为隐形课程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弥补显性课程的不足,将人文精神、人文知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以无形的力量吸引、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医学生的和谐发展。医学院校只有把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文医融通、文医渗透,才能培养出德医双馨的合格医学人才,培养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李静,吕鹏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协论坛,2011,(5):149.
[2]辛兵,王维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59.
[3]郑金林.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内在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