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时期是培养人与社会、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了解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为了促进幼儿更为全面的德智体发展,有效的集体教育能够激发幼儿好奇求知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对于开发幼儿手脑都是有极大帮助的。
【关键词】 幼儿教育;集体教育;重要性;注意事项
引言
在实际幼儿教学中发现,集体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一大群幼儿建立良好的小氛围,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知识。在快乐的集体活动中不断汲取养分,同时形成互助的学习模式,促进幼儿的成长。所以要求幼教在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探究时,必须要结合相关实际,展开适合的集体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一、幼儿园教育中集体教育的重要性
1、集体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動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园集体教育中,主要以培养幼儿发现学习为主,并不是教师手把手地指导,将教师直接指导变为间接指导,对于提升幼儿的自主能力是相当有益的。教师通过展开集体活动,帮助幼儿开设主动学习的环境,同时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认知状态,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集体教育能够促使使幼儿的持续发展。优质的集体活动,应该是让幼儿带着他疑惑的问题进入课堂,同样课程结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通常是通过在日常中或者结构较低的活动中进行细致观察,从而找出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随之有效利用并将其设计成一个适合多数孩子的集体的教学活动,同时,幼儿教师还能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敏锐地捕捉到孩子新的成长点,鼓励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层的表达与探索。
3、集体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帮助不同程度的幼儿更快进步成长。不同的孩子在老师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区间,进行自主建构、同化顺应。不同的孩子其反应程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构建的知识水平也不同,通过集体活动能够让每个幼儿加深学习和交流、再次尝试又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建构点,从而拓宽认知。
二、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提高集体教育的质量
1、树立科学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建构新型师幼关系
儿童自身的主体活动是其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发展是儿童的权利,他们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人。基于这一观点,应在教育活动实践中,通过具体的一言一行,努力建构适应幼儿发展需要、适应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师幼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依赖于有效的师幼互动。新型师生关系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幼,心理相容,教学相长。教师和人格平等,幼儿接受教师的教导,教师也要向幼儿学习;教师受到儿童尊敬,儿童得到教师的关爱。
2、明确适宜的、可操作性的教育目标,并牢牢把握,围绕幼儿发展、围绕活动目标而互动。
师幼互动是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的,这个目标指向就是幼儿的发展,就是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能够促进幼儿发展,能够促进教育活动目标实现的师幼互动才是积极的、有效的。这首先要求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发展需要和幼儿园教育资源以及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明确的、适宜的、可操作性的教育活动目标,并在活动中牢牢把握这一目标,真正发挥好应有的引导作用,紧密围绕目标实现而互动,保证互动的有效性。
3、明确互动发起中的师幼双主导,注重个体和群体差异,丰富多元互动模式。
在师幼互动中,特别是在互动的发起中,幼儿也同样可以成为主导。而且从促进发展的目的出发,教师应该通过问题引领、情境创设等方式,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发起互动。根据活动内容和发展目标的不同,采用多元互动模式:从范围看,可以有教师与全体幼儿、与幼儿群体、与幼儿个别、幼儿群体之间、幼儿个体之间等。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我们更要做到面向全体,注重群体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差异互动,注重情感互动。如对比较内向、不爱表现的幼儿给与更多鼓励。对依赖性强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做互动的主导等。教师应以爱为先,面向全体,关注个体,让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幼儿园集体教育中应注意事项
1、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明确性。在制定一节课的目标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年龄段经验、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需求。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然后细化到每月、每周、每星期、每一天,在基本的图形变变变的基础上拓展了情境组合,帮助幼儿取的好的成绩。
2、教学材料的合理投放与教具的有效使用。幼儿园的现状是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相互渗透,利用这一条件,在集体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幼儿的特点课前制作精美的教育,让幼儿在感官上激发学习的兴趣。手工课上,一定要注意材料的投放层次性、多样性。当今的幼儿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多,要求相对也比较高,他们注重个性的发展,在进行手工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突出个性化。
3、语言组织的有效性和语言表达的标准性。语言组织要注意幼儿的接受能力,要求简洁、明了,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了解;作为语言表达的标准性就是一定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选用儿化语言,易于幼儿理解。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语言的表达一定要行云流水,语言的表达要与幼儿充分互动。
4、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上好一节课,需要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还要进行转化,转化成“内部能量”,有效地运用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园可组织教师拜访当地知名私立幼儿园,从那里学习到一些较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进行记录和分析,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就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来。
5、集体教学活动的课堂掌控能力。很好的教学课堂掌控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学习和掌握的,这需要教师多方面知识、经验的积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授课方法等都是需要认真学习和总结的。好的方法就是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认真备课,认真反思每一节集体教学活动,找出优点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6、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的时候教学内容、设计环节都很好,可是授课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使用的教学方法没有适时的创新,也就是教学方法孩子不喜欢。孩子喜欢的事情,他们都会愿意去做。换句话说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一般来说比较成功的就是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其实所谓的情境教学法不是一味的教具、情境繁多,应该是教学内容的情境描述和再现,再加入适当的教具,效果会很好。
结束语
幼儿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活动,在这一阶段幼儿受到的影响将决定其未来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对于幼儿的自身发展来说,集体教育并不是为了促使幼儿走的更快,而是要帮助幼儿走的更远。作为幼教在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还应时常进行自我反思,多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的方式方法,切实促进幼儿全面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虹雨.幼儿教师创设教育环境能力现状研究[J].科教新报.2011(27):221-223.
[2]许梅欢.师幼互动过程中幼儿教师身势语及其行为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3.
[3]孙燕.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参与状况的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7):49-51.
[4]李欣阳.幼儿园集体手工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J].湖南教育,2013(16):196-197.
【关键词】 幼儿教育;集体教育;重要性;注意事项
引言
在实际幼儿教学中发现,集体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一大群幼儿建立良好的小氛围,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知识。在快乐的集体活动中不断汲取养分,同时形成互助的学习模式,促进幼儿的成长。所以要求幼教在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探究时,必须要结合相关实际,展开适合的集体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一、幼儿园教育中集体教育的重要性
1、集体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動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园集体教育中,主要以培养幼儿发现学习为主,并不是教师手把手地指导,将教师直接指导变为间接指导,对于提升幼儿的自主能力是相当有益的。教师通过展开集体活动,帮助幼儿开设主动学习的环境,同时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认知状态,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集体教育能够促使使幼儿的持续发展。优质的集体活动,应该是让幼儿带着他疑惑的问题进入课堂,同样课程结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通常是通过在日常中或者结构较低的活动中进行细致观察,从而找出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随之有效利用并将其设计成一个适合多数孩子的集体的教学活动,同时,幼儿教师还能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敏锐地捕捉到孩子新的成长点,鼓励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层的表达与探索。
3、集体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帮助不同程度的幼儿更快进步成长。不同的孩子在老师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区间,进行自主建构、同化顺应。不同的孩子其反应程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构建的知识水平也不同,通过集体活动能够让每个幼儿加深学习和交流、再次尝试又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建构点,从而拓宽认知。
二、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提高集体教育的质量
1、树立科学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建构新型师幼关系
儿童自身的主体活动是其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发展是儿童的权利,他们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人。基于这一观点,应在教育活动实践中,通过具体的一言一行,努力建构适应幼儿发展需要、适应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师幼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依赖于有效的师幼互动。新型师生关系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幼,心理相容,教学相长。教师和人格平等,幼儿接受教师的教导,教师也要向幼儿学习;教师受到儿童尊敬,儿童得到教师的关爱。
2、明确适宜的、可操作性的教育目标,并牢牢把握,围绕幼儿发展、围绕活动目标而互动。
师幼互动是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的,这个目标指向就是幼儿的发展,就是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能够促进幼儿发展,能够促进教育活动目标实现的师幼互动才是积极的、有效的。这首先要求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发展需要和幼儿园教育资源以及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明确的、适宜的、可操作性的教育活动目标,并在活动中牢牢把握这一目标,真正发挥好应有的引导作用,紧密围绕目标实现而互动,保证互动的有效性。
3、明确互动发起中的师幼双主导,注重个体和群体差异,丰富多元互动模式。
在师幼互动中,特别是在互动的发起中,幼儿也同样可以成为主导。而且从促进发展的目的出发,教师应该通过问题引领、情境创设等方式,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发起互动。根据活动内容和发展目标的不同,采用多元互动模式:从范围看,可以有教师与全体幼儿、与幼儿群体、与幼儿个别、幼儿群体之间、幼儿个体之间等。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我们更要做到面向全体,注重群体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差异互动,注重情感互动。如对比较内向、不爱表现的幼儿给与更多鼓励。对依赖性强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做互动的主导等。教师应以爱为先,面向全体,关注个体,让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幼儿园集体教育中应注意事项
1、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明确性。在制定一节课的目标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年龄段经验、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需求。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然后细化到每月、每周、每星期、每一天,在基本的图形变变变的基础上拓展了情境组合,帮助幼儿取的好的成绩。
2、教学材料的合理投放与教具的有效使用。幼儿园的现状是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相互渗透,利用这一条件,在集体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幼儿的特点课前制作精美的教育,让幼儿在感官上激发学习的兴趣。手工课上,一定要注意材料的投放层次性、多样性。当今的幼儿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多,要求相对也比较高,他们注重个性的发展,在进行手工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突出个性化。
3、语言组织的有效性和语言表达的标准性。语言组织要注意幼儿的接受能力,要求简洁、明了,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了解;作为语言表达的标准性就是一定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选用儿化语言,易于幼儿理解。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语言的表达一定要行云流水,语言的表达要与幼儿充分互动。
4、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上好一节课,需要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还要进行转化,转化成“内部能量”,有效地运用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园可组织教师拜访当地知名私立幼儿园,从那里学习到一些较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进行记录和分析,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就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来。
5、集体教学活动的课堂掌控能力。很好的教学课堂掌控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学习和掌握的,这需要教师多方面知识、经验的积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授课方法等都是需要认真学习和总结的。好的方法就是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认真备课,认真反思每一节集体教学活动,找出优点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6、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的时候教学内容、设计环节都很好,可是授课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使用的教学方法没有适时的创新,也就是教学方法孩子不喜欢。孩子喜欢的事情,他们都会愿意去做。换句话说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一般来说比较成功的就是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其实所谓的情境教学法不是一味的教具、情境繁多,应该是教学内容的情境描述和再现,再加入适当的教具,效果会很好。
结束语
幼儿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活动,在这一阶段幼儿受到的影响将决定其未来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对于幼儿的自身发展来说,集体教育并不是为了促使幼儿走的更快,而是要帮助幼儿走的更远。作为幼教在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还应时常进行自我反思,多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的方式方法,切实促进幼儿全面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虹雨.幼儿教师创设教育环境能力现状研究[J].科教新报.2011(27):221-223.
[2]许梅欢.师幼互动过程中幼儿教师身势语及其行为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3.
[3]孙燕.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参与状况的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7):49-51.
[4]李欣阳.幼儿园集体手工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J].湖南教育,2013(16):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