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bird51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理念特别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本人以为下面的一些方法是否可以借鉴。
  ??一、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把每一个后进生都拉上一把,为了后进生的进步,废寝忘食。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教师高大的形象就不树自立了。
   二、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在合作学习等数学活动中,既要注重知识的获得,也应关注对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倾听、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等习惯的培养。
   三、创设情景,进行德育渗透。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德育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数学问题故事化、数学信息情景化和开展数学活动来进行。如《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中介绍一则“爱心捐款”故事;《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呈现关于珍稀鸟类丹顶鹤的音像资料等,把数学知识和德育渗透巧妙结合起来。在合作学习等数学活动中,既要注重知识的获得,也应关注对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倾听、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等习惯的培养。
   四、结合数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精神,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学习数学态度不够严谨,缺乏钻研、探索的精神,为此教师可以给他们讲授了一些数学家刻苦钻研的故事:陈景润为了证明“1+2=2”而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阿基米德面对罗马士兵的刺刀,还要坚持做完一道几何题;高斯为了研究数学问题,要求他快要断气的太太“稍等一会儿,我马上就来”;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五、让数学走向学生心灵,适时德育渗透,
   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它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适时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数学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例如,我国领土辽阔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的长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长6300千米。在讲“百分数的认识”时,引用这样的数据:“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上21%多的人口。”简单的两个百分数,自然地进行了国情教育、人口教育。还可以通过介绍祖冲之在1500年前计算出圆周率π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欧洲早1000年,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重在经常性地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治学方法,真正提高数学素质,培养他们勤奋好学的精神,从而为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任务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幼儿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不但要像家庭保姆一样管好幼儿的吃喝拉撒睡,更要像超级保姆一样管好幼儿的各类教育,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做一名超级保姆式的幼儿教师呢?我认为:   一要热爱幼教工作。要做一名超级保姆式的幼儿教师必须喜欢这份工作,只有喜欢这份工作才能按照幼教岗位职责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对幼儿有一颗挚爱之心,真心的去爱幼儿、耐心的去呵护幼儿、关
期刊
教育德为先,德育摆在教育的首位,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质量,它的影响至关重要。那么,作为从事一线教育的教师——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应该如何抓好德育工作呢?我认为:  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当今的社会,理想教育氛围并不浓厚,而学校的理想教育,距离学生的实际差距。因此,学生的学习目的并不明确,他们的学习很盲目,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给谁学习,将来要做什么。即使知道,他
期刊
幼儿在美术教育中所获得的智慧、知识和经验可以把智商提高30%。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十分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画形象荒诞、奇特、抽象、不合常理, 但这正是幼儿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幼儿绘画通过创作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变通能力,培养孩子的审美修养,这些都对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具有独特的优势。很多家长和教师却认为幼儿绘画教育的
期刊
一、案例背景  教材分析:  《渔歌子》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古诗词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词。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近田园,热爱乡村。《渔歌子》这首词也是情趣盎然地表现了渔夫悠闲的乡村生活。作者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的《渔歌子》也是一片画意诗情。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诗词已经并非陌生。并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特别是在我们学校开展晨诵午读的活动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最高境界是“有味”,即“语文味”。所谓“语文味”,一是有学科特色;二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是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有滋有味。   如何上出“语文味”?我认为要在“趣”中探索 、“情”中陶冶 、“美”中创造 、“读”中品味。这就要找准切入点,即按照课文体裁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语文知识,课堂又洋溢着学科特色。     一、“趣”中探索   教学中,根据课文体裁组织
期刊
毛遂自荐,成就“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赞誉。诸葛亮舌战群儒,纵横捭阖……语言在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也同样可成“大事”!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需要这样的艺术,需要这样的思想,需要这样的修养。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几年,“合情”“合理”“合时”的语言常让我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情在言先,让沟通“水到自然成”   许多学生在学校最惧怕的就是班主任,在班主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物质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渗透到化学教学中。让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的典范,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呜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活泼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实验在化学教学
期刊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语文课堂琅琅书声。   下面就谈谈在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让学生有一种想读的冲动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
期刊
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全面落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就如何有力地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我有以下几点浅见。  一、 健全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学校教师的管理责任化、科学化、规范化,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改革旧制度,具体明确的规定教师的职责、权力、奖惩、考核等,
期刊
今天,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和心理状态,抓住最佳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习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然而在课件制作和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