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搜集语料,有些不明内里的人觉得很简单:不就是把词目的语境和后人引用的例句摘录下来吗?充其量不过是依葫芦画瓢、一个抄书匠罢了。但是,编纂辞书越多,越能体会到:搜集语料是编书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是编者最起码的基本功,也是一门专业的学问。打个比方,编纂一部辞书好比一项建筑工程,搜集语料就好比采购原材料。没有原料,再巧的工匠也无法开工;原料不足,工程进度就会迟缓甚至停滞;原料不好,工程质量势必受到影响。只有及时搜集到丰富的、充足的、高质量的语料,才能保证辞书的编排和注释顺利进行。据笔者的体会,语料在辞书编纂中的作用,至少体现在4个方面:
一 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证明词目的生命力和通用性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一笔无可比拟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需要努力挖掘和继承,进一步发扬光大。辞书就是展现传统文化源源不绝、长流不息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编纂辞书,也要尊重前人的劳动,在前人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不能搞文化虚无主义,不能抛开悠久的文化积淀另搞一套。或者说,只有“汇天下之精华”,才能“成独家之优势”,不能凭空“标新立异”。具体来说,对古人书中好的东西,我们应该一直摘录下去,而且要会摘录、摘录对、摘录好。这是正当的,也是必要的。这个摘录就是搜集语料,也就是对语言事实进行深入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就会发现,不同时代的语料,反映不同时代的风貌,呈现着社会发展的轨迹;不同作者的语料,反映不同作者的风格,全方位揭示知识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料的作用决不可低估。
一般地讲,词目最早的出处只有一个,例句则会有许多个。相比之下,出处好找,语境也好选,例句最难寻。应该说,例句是语料中的重要成分。而且,出处只能证明词目的源头,例句才能证明词目的生命力和通用性。比如2002年初,我们接受了编写《通用格言词典》一书的任务,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如何收条。如果只是收集词目,就比较容易完成,古人的格言何止千万条?如果只要求有语境,那也好办,找到原著选择词目的上下文即可。但是,我们考虑,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古人说过什么格言,或者照搬古人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而是要先进行调查:哪些格言经过历史检验后,在今天仍然有借鉴价值,仍然被人们广泛使用?一条词目,只有不断地被后人引用,才能证明它有较强的生命力。引用的频率越高,越证明它具备实用性和通用性。如果连一条例句都查不到,就说明它比较生僻,生命力比较弱或者在逐渐消失。基于这个认识,我们下了相当大的工夫搜集例旬。原则是:以例句确定词条;有例句的才收,没例句的一律不收;例句好的才收,例句不好的一律不收。最后选定近2000条格言,每条下边都附有一条现代例句。这本小书体现了与书市上其他格言词典不同的特色,于2004年1月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后来我们编纂新的辞书时,都沿用了这一方法。我们越来越体会到:查找例句是丰富语料的主要途径,也是确定词目的前提条件。查找例句,也好比搞市场调查,哪些词目被引用得多,就说明市场有需求;哪些词目有生命力,就理所当然应该收入到辞书中去;待书出版发行后进一步流行与普及,就能形成良性循环,收到良好效益。
二 充实辞书的内容,体现编排形式的多样性
法兰西的词典编纂家认为:没有例句的词典是一堆枯骨。陈原先生解释此话说:“血肉是由用例来提供的。”我们在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一部辞书如果仅仅罗列词目,就如同寒冬的枯树,光有枝丫,显得内容稀薄、形式单调;如果有了出处,就好比春天的树木,有了绿意生机,显得内容丰满、富于变化;如果再加上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角度的各种副条和例句,就好像夏秋的果园,不仅有青枝绿叶,还有红花金果,会产生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的效果。如格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出处是《荀子·荣辱篇》:“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
例句有:
①郑逸梅《中国历代祝词贺语大观·序》:“这些祝词贺语与诗词曲赋等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而其应用性,又是其他文学形式无法比拟和企及的。仅此一端,作者的这项工程,可以说功在当世,功在后代了。荀子有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②虎啸《和为贵——由赵忠祥和张淋和解所想到的》:“大家互相谦让点,为对方着想,‘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共同努力,解决中国足球过河的桥和船,求大同,存小异,才会有中国足球美好的明天。”
③陈汝东《言语行为的社会道德评价》:“‘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从古至今,人们关于话语道德价值的俗语格言,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言语行为道德评价的朴素哲学,包含了人们对于话语是否道德,是否文明的‘真、善、美’的看法。”
这条格言除了主条有三个例句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副条,副条里又有例句,反复论证了一个道理:善美的语言,比丝帛加身还温暖;恶毒的语言,比兵器刺伤还厉害。其他词目还有比这更多的例句,副条还有“增作…‘减作”“倒作”“又作”“也作”等形式变化,这里不一一列举了。尤其是在编纂大型辞书中,更要注重例句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以求产生浑圆饱满的效果。
三 有助于注释的准确、全面。反映词目的深层义和多层义
从注释角度看,语料的有和无、多和少、好和差,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编者即使苦思冥想,也得依据语料,否则,绞尽脑汁也不见得能够注释得准确、全面。再者,判断注释的对与错、好与坏的标准,不是哪个人说了算,而是要经过语料事实的再检验,也就是说,注释必须同语料保持一致性,而不能像油水分离似的两张皮。
如“穷灶门,富水缸”,孤立地拿出词目来看,就令人费解,体现不出它应有的价值;如果附有语境,就容易掌握它的含义;如果能举出现代例句,就更能看出它的演变规律,证明它的活力。例:
清·李光庭《乡言解颐·物部》:“穷灶门,富水缸。曲突徙薪,免致焦头烂额矣。”
向成《乡下来的姨姥姥》:“老话没错:‘穷灶门,富水缸。’现在虽然不用到井里担水了,也得防着停电停水,趁着有水赶快接,至少储存上一桶,省得到时候抓瞎。”
古时没有水管,没有煤气灶,因此,第一条例句的语境只讲了谚语的前半句——“穷灶门”,告诫人们应把烟囱改成弯曲形状(曲突),把灶边的 柴火搬开(徙薪),以免引发火灾被烧得焦头烂额;第二条是现代例句,不存在烟囱和柴火的问题,因此,其语境讲的是谚语的后半句——“富水缸”,强调要多储存水,以防停电断水。由此可明白:“穷灶门”是指炉灶跟前要少放柴,以防火灾;“富水缸”是指水缸里边要盛满水,以备急用。不同的时代背景,体现不同的内容。
四 有利于体现词目的知识性。既可使注释的语言简洁明了,也有助于读者理解和应用
注释的语言不可能长篇大论,这就要求编者具有贾岛的“推敲”精神,仔细斟酌,反复玩味。既要简洁明了,还得运用全民性的通俗语言,迅速有效地释疑解惑,一次性地解决问题。如果缺少语料,做到这点就比较难。有了丰富的语料,就可以驾轻就熟。因为不少语料本身就含有注释,而且讲述了多方面的知识。读者看了例句,甚至不看注释,就能理解词目的意思,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还能从中学到一些专业知识。这样,就可以省去我们烦琐的讲解,只要抓准要点,做到概括提示即可。
语料在辞书编纂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搜集好语料呢?
第一,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博览群书,提高分析鉴别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编者应该坚持辞书编纂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在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编纂辞书;同时将实践中的体会运用到理论研究中,充实和发展语言学研究理论,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开展语料搜集时就能得心应手。收集语料大致有两种方法:田野调查法和文献采集法。前者主要是对群众口头流传的语料,进行分区域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这里重点谈文献采集法,即从古今文献里采集语料。一条词目,在辞书中引用的语料也可能只有100个字左右,但收集语料的人必须阅读整篇文章、整部书籍,在几倍甚至数十倍的资料里,精选书证和例句。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可以说:“录书破万卷,注释才有神。”这个“录”字,就包含着学问。如果没有较高的识别、判断、分析、鉴赏力,就不知道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怎样才能用。
第二,优化辞书编纂流程,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和手段,提高效率
过去搜集资料至少有7道程序:(一)选择名人作品。(二)从书刊上标志词目。(三)选择词目的上下文。(四)逐字逐标点地抄写到卡片上。(五)按主、副条分类标志、整理。(六)按音序或笔画或义类标志、理顺。(七)把卡片上的语料选誊到稿纸上。在此基础上,才能进入注释阶段。而在注释、编排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地查寻、补充新的语料。如此反复修改,全是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质量难以保证,因为每抄写一次,都难免有漏字和错字。
近几年,我们学会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检索工具搜集资料,建立电子语料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编纂的《中国谚语大全》《中国惯用语大全》《中国歇后语大全》,近700万字,竟然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如此效率,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虽然电子设备比较昂贵,进入高技术门槛会有一定难度,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这是必由之路。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力求对高新技术钻研得再深再透些,把现代化工具运用得更好些。
第三、克服浮躁、粗率的缺点,培养踏实、严谨的作风
电脑毕竟不能代替人脑,所以,我们应该强调,精神比技巧更重要,质量比速度更重要。首先是不能轻浮急躁,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说通俗点儿,编纂辞书本身就是一个磨性子的活儿,如同栽树一样,种植培育的过程,总比采伐、加工的过程要漫长得多,编书有十之七八甚至更多的时间都是用在搜集语料上。拔苗助长是不行的,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加之搜集语料是一项面广且散、琐碎熬人的工作,所以有的人不是能力水平的问题,而是不乐意做这类事情,仅凭一股子新鲜感和爆发力,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不耐烦情绪,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因此,必须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全神贯注地沉迷到语料中去。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和坚强毅力,持之以恒地奔向终点站。
其次是不能粗略草率,要特别细心精确。老一辈辞书编者经常强调,做学问必须严谨细致,来不得半点马虎。编纂中经常发现,有的词目很不错,但语境不妥,只好割舍不用,非常遗憾;有的基础资料有误,注释也跟着出错,结果是以讹传讹,贻误读者。编者即使能及时发现有错,也常因为一个字词之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致使整个条目作废;即使能再找到原著对照,也造成了重复劳动,延缓了编纂进度。须知细节决定成败,不可轻视语料收集工作——“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若不全力以赴,再小的“兔子”也会跑掉。所以说,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应该细心审核,不可因小失大。
总而言之,辞书是知识传播、文化积累的基础工程,语料又是编纂辞书的基础工程。要想保证质量,每个环节的工夫都得下到。人常说:能把简单的工作做好、做到底,就是不简单。何况搜集语料并不那么简单,没有高度的责任心,肯定做不好这项工作。虽然有方法、技巧可谈,但决不可偷懒、省事,不能投机取巧,否则只会弄巧成拙,前功尽弃。辞书编纂人员必须具有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只顾攀登莫问高的敬业精神。
参考文献:
[1]林玉山.中国辞书编纂史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2]温端政,周荐.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
[3]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一 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证明词目的生命力和通用性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一笔无可比拟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需要努力挖掘和继承,进一步发扬光大。辞书就是展现传统文化源源不绝、长流不息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编纂辞书,也要尊重前人的劳动,在前人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不能搞文化虚无主义,不能抛开悠久的文化积淀另搞一套。或者说,只有“汇天下之精华”,才能“成独家之优势”,不能凭空“标新立异”。具体来说,对古人书中好的东西,我们应该一直摘录下去,而且要会摘录、摘录对、摘录好。这是正当的,也是必要的。这个摘录就是搜集语料,也就是对语言事实进行深入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就会发现,不同时代的语料,反映不同时代的风貌,呈现着社会发展的轨迹;不同作者的语料,反映不同作者的风格,全方位揭示知识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料的作用决不可低估。
一般地讲,词目最早的出处只有一个,例句则会有许多个。相比之下,出处好找,语境也好选,例句最难寻。应该说,例句是语料中的重要成分。而且,出处只能证明词目的源头,例句才能证明词目的生命力和通用性。比如2002年初,我们接受了编写《通用格言词典》一书的任务,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如何收条。如果只是收集词目,就比较容易完成,古人的格言何止千万条?如果只要求有语境,那也好办,找到原著选择词目的上下文即可。但是,我们考虑,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古人说过什么格言,或者照搬古人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而是要先进行调查:哪些格言经过历史检验后,在今天仍然有借鉴价值,仍然被人们广泛使用?一条词目,只有不断地被后人引用,才能证明它有较强的生命力。引用的频率越高,越证明它具备实用性和通用性。如果连一条例句都查不到,就说明它比较生僻,生命力比较弱或者在逐渐消失。基于这个认识,我们下了相当大的工夫搜集例旬。原则是:以例句确定词条;有例句的才收,没例句的一律不收;例句好的才收,例句不好的一律不收。最后选定近2000条格言,每条下边都附有一条现代例句。这本小书体现了与书市上其他格言词典不同的特色,于2004年1月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后来我们编纂新的辞书时,都沿用了这一方法。我们越来越体会到:查找例句是丰富语料的主要途径,也是确定词目的前提条件。查找例句,也好比搞市场调查,哪些词目被引用得多,就说明市场有需求;哪些词目有生命力,就理所当然应该收入到辞书中去;待书出版发行后进一步流行与普及,就能形成良性循环,收到良好效益。
二 充实辞书的内容,体现编排形式的多样性
法兰西的词典编纂家认为:没有例句的词典是一堆枯骨。陈原先生解释此话说:“血肉是由用例来提供的。”我们在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一部辞书如果仅仅罗列词目,就如同寒冬的枯树,光有枝丫,显得内容稀薄、形式单调;如果有了出处,就好比春天的树木,有了绿意生机,显得内容丰满、富于变化;如果再加上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角度的各种副条和例句,就好像夏秋的果园,不仅有青枝绿叶,还有红花金果,会产生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的效果。如格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出处是《荀子·荣辱篇》:“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
例句有:
①郑逸梅《中国历代祝词贺语大观·序》:“这些祝词贺语与诗词曲赋等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而其应用性,又是其他文学形式无法比拟和企及的。仅此一端,作者的这项工程,可以说功在当世,功在后代了。荀子有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②虎啸《和为贵——由赵忠祥和张淋和解所想到的》:“大家互相谦让点,为对方着想,‘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共同努力,解决中国足球过河的桥和船,求大同,存小异,才会有中国足球美好的明天。”
③陈汝东《言语行为的社会道德评价》:“‘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从古至今,人们关于话语道德价值的俗语格言,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言语行为道德评价的朴素哲学,包含了人们对于话语是否道德,是否文明的‘真、善、美’的看法。”
这条格言除了主条有三个例句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副条,副条里又有例句,反复论证了一个道理:善美的语言,比丝帛加身还温暖;恶毒的语言,比兵器刺伤还厉害。其他词目还有比这更多的例句,副条还有“增作…‘减作”“倒作”“又作”“也作”等形式变化,这里不一一列举了。尤其是在编纂大型辞书中,更要注重例句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以求产生浑圆饱满的效果。
三 有助于注释的准确、全面。反映词目的深层义和多层义
从注释角度看,语料的有和无、多和少、好和差,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编者即使苦思冥想,也得依据语料,否则,绞尽脑汁也不见得能够注释得准确、全面。再者,判断注释的对与错、好与坏的标准,不是哪个人说了算,而是要经过语料事实的再检验,也就是说,注释必须同语料保持一致性,而不能像油水分离似的两张皮。
如“穷灶门,富水缸”,孤立地拿出词目来看,就令人费解,体现不出它应有的价值;如果附有语境,就容易掌握它的含义;如果能举出现代例句,就更能看出它的演变规律,证明它的活力。例:
清·李光庭《乡言解颐·物部》:“穷灶门,富水缸。曲突徙薪,免致焦头烂额矣。”
向成《乡下来的姨姥姥》:“老话没错:‘穷灶门,富水缸。’现在虽然不用到井里担水了,也得防着停电停水,趁着有水赶快接,至少储存上一桶,省得到时候抓瞎。”
古时没有水管,没有煤气灶,因此,第一条例句的语境只讲了谚语的前半句——“穷灶门”,告诫人们应把烟囱改成弯曲形状(曲突),把灶边的 柴火搬开(徙薪),以免引发火灾被烧得焦头烂额;第二条是现代例句,不存在烟囱和柴火的问题,因此,其语境讲的是谚语的后半句——“富水缸”,强调要多储存水,以防停电断水。由此可明白:“穷灶门”是指炉灶跟前要少放柴,以防火灾;“富水缸”是指水缸里边要盛满水,以备急用。不同的时代背景,体现不同的内容。
四 有利于体现词目的知识性。既可使注释的语言简洁明了,也有助于读者理解和应用
注释的语言不可能长篇大论,这就要求编者具有贾岛的“推敲”精神,仔细斟酌,反复玩味。既要简洁明了,还得运用全民性的通俗语言,迅速有效地释疑解惑,一次性地解决问题。如果缺少语料,做到这点就比较难。有了丰富的语料,就可以驾轻就熟。因为不少语料本身就含有注释,而且讲述了多方面的知识。读者看了例句,甚至不看注释,就能理解词目的意思,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还能从中学到一些专业知识。这样,就可以省去我们烦琐的讲解,只要抓准要点,做到概括提示即可。
语料在辞书编纂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搜集好语料呢?
第一,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博览群书,提高分析鉴别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编者应该坚持辞书编纂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在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编纂辞书;同时将实践中的体会运用到理论研究中,充实和发展语言学研究理论,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开展语料搜集时就能得心应手。收集语料大致有两种方法:田野调查法和文献采集法。前者主要是对群众口头流传的语料,进行分区域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这里重点谈文献采集法,即从古今文献里采集语料。一条词目,在辞书中引用的语料也可能只有100个字左右,但收集语料的人必须阅读整篇文章、整部书籍,在几倍甚至数十倍的资料里,精选书证和例句。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可以说:“录书破万卷,注释才有神。”这个“录”字,就包含着学问。如果没有较高的识别、判断、分析、鉴赏力,就不知道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怎样才能用。
第二,优化辞书编纂流程,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和手段,提高效率
过去搜集资料至少有7道程序:(一)选择名人作品。(二)从书刊上标志词目。(三)选择词目的上下文。(四)逐字逐标点地抄写到卡片上。(五)按主、副条分类标志、整理。(六)按音序或笔画或义类标志、理顺。(七)把卡片上的语料选誊到稿纸上。在此基础上,才能进入注释阶段。而在注释、编排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地查寻、补充新的语料。如此反复修改,全是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质量难以保证,因为每抄写一次,都难免有漏字和错字。
近几年,我们学会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检索工具搜集资料,建立电子语料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编纂的《中国谚语大全》《中国惯用语大全》《中国歇后语大全》,近700万字,竟然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如此效率,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虽然电子设备比较昂贵,进入高技术门槛会有一定难度,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这是必由之路。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力求对高新技术钻研得再深再透些,把现代化工具运用得更好些。
第三、克服浮躁、粗率的缺点,培养踏实、严谨的作风
电脑毕竟不能代替人脑,所以,我们应该强调,精神比技巧更重要,质量比速度更重要。首先是不能轻浮急躁,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说通俗点儿,编纂辞书本身就是一个磨性子的活儿,如同栽树一样,种植培育的过程,总比采伐、加工的过程要漫长得多,编书有十之七八甚至更多的时间都是用在搜集语料上。拔苗助长是不行的,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加之搜集语料是一项面广且散、琐碎熬人的工作,所以有的人不是能力水平的问题,而是不乐意做这类事情,仅凭一股子新鲜感和爆发力,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不耐烦情绪,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因此,必须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全神贯注地沉迷到语料中去。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和坚强毅力,持之以恒地奔向终点站。
其次是不能粗略草率,要特别细心精确。老一辈辞书编者经常强调,做学问必须严谨细致,来不得半点马虎。编纂中经常发现,有的词目很不错,但语境不妥,只好割舍不用,非常遗憾;有的基础资料有误,注释也跟着出错,结果是以讹传讹,贻误读者。编者即使能及时发现有错,也常因为一个字词之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致使整个条目作废;即使能再找到原著对照,也造成了重复劳动,延缓了编纂进度。须知细节决定成败,不可轻视语料收集工作——“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若不全力以赴,再小的“兔子”也会跑掉。所以说,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应该细心审核,不可因小失大。
总而言之,辞书是知识传播、文化积累的基础工程,语料又是编纂辞书的基础工程。要想保证质量,每个环节的工夫都得下到。人常说:能把简单的工作做好、做到底,就是不简单。何况搜集语料并不那么简单,没有高度的责任心,肯定做不好这项工作。虽然有方法、技巧可谈,但决不可偷懒、省事,不能投机取巧,否则只会弄巧成拙,前功尽弃。辞书编纂人员必须具有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只顾攀登莫问高的敬业精神。
参考文献:
[1]林玉山.中国辞书编纂史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2]温端政,周荐.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
[3]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