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班级教学难以协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更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分层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一冲突。本文就分层教学提出的必要性、实施方法及效果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分层教学的提出
笔者是一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全乡各村的小学,各小学的教学水平、方法都不尽相同,学生的自身素质也不同,由此势必造成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普遍存在着差异。在班级授课制的制约下,教师教学中的“一刀切”,必然会造成差等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的消极局面,不利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也阻碍“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任务的完成。
基于上述情况,为了让学生对物理现象和事实吃得透、掌握牢、学得活,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觉得依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和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班内分组教学”的理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是必要的。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1.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合理分层。对教学对象了解多少是分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要求、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法之前,必须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按情况分层。
(1)摸底准备,初定层次。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所以必须在开始教学以前就确定这个出发点。”学生一进入初二,教师就向他们提出物理分层教学的设想,要求学生弥补知识缺陷提高自身素质,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期中考试后,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从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和环境等方面分析个体间差异状况,把全班学生分成甲、乙、丙、丁四组,甲、丁组人数较少,约各占10%~15%,乙、丙组人数约占35%~4O%。
(2)变换梯队,再定层次。“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一学期分层教学后,由于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家庭教育、周围环境等原因,各组(尤其是乙、丙两组)学生情况会起较大的变化。这时,就需对每个学生重新评估后变换梯队,再定层次。具体做法是:取消丁组,留甲、乙、丙三组;甲、丙两组学生各占全班人数的20%~25%;其余为乙组。由于梯队变化,丁组学生升格为丙组,丙组中有部分升格为乙组,乙组中又有多人升格为甲组,同学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潜能,就能够进一步树立信心,端正学习态度。甲组学生为防止滑入乙组,又要与乙组升格者竞争。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互帮共进、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
(3)因地制宜,适当调整。进入初三后,由于升学压力、兴趣爱好的变化、家庭教育的差异及学生潜能开发不一等原因,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必有所不同。为使学生继续保持上升势头,教师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前提下,对甲、乙、丙三个层次的学生适时作必要的调整。其中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升格的多(每次各组1~3名),降格的少(每次只个别组1~2名),逐渐增加甲组人数,减少丙组人数。
这样,让师生都明确某一个同学在某一阶段时间内所处的层次。同时,要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乐观主义态度和真诚的学习信心,正确对待分组方式,明确教师的分组目的,防止优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2.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在对学生整体教学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全体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使优秀学生的学习得到更大的提高。
(1)备课分层。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这三类学生。
(2)课堂教学分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揭示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验是否达标。另一方面又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有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探究;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3)作业分层。作业由浅入深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达标题、巩固提高题、实验探究题。向甲、乙、丙三组学生布置三种作业,并采取三种作业批改方式:“丙组”——基础达标题,教师当天面批,学生当天纠正;“乙组”——基础达标题+巩固提高题,全部批改;“甲组”——基础达标题+实验探究题,只批改1~2本,其余由学生自己核对,组长检查。在分层练习中,我们应积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从而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4)考核分层。考核包括单元检测和阶段性检测。由教师自己依照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每份题都包括基础达标题、巩固提高题、实验探究题三大类,基础达标题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必做;巩固提高题面向中等生,“丙组”选做,“甲组”和“乙组”必做;实验探究题面向优生,供“乙组”选做,“甲组”必做。考核后,对已达标学生提出“巩固性”或“扩展性”的目标;对未达标学生,通过补习、个别辅导建立互帮互助小组进行矫正帮助,以确保各类学生都达到预定的阶段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省奉新县赤田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一、分层教学的提出
笔者是一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全乡各村的小学,各小学的教学水平、方法都不尽相同,学生的自身素质也不同,由此势必造成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普遍存在着差异。在班级授课制的制约下,教师教学中的“一刀切”,必然会造成差等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的消极局面,不利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也阻碍“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任务的完成。
基于上述情况,为了让学生对物理现象和事实吃得透、掌握牢、学得活,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觉得依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和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班内分组教学”的理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是必要的。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1.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合理分层。对教学对象了解多少是分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要求、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法之前,必须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按情况分层。
(1)摸底准备,初定层次。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所以必须在开始教学以前就确定这个出发点。”学生一进入初二,教师就向他们提出物理分层教学的设想,要求学生弥补知识缺陷提高自身素质,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期中考试后,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从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和环境等方面分析个体间差异状况,把全班学生分成甲、乙、丙、丁四组,甲、丁组人数较少,约各占10%~15%,乙、丙组人数约占35%~4O%。
(2)变换梯队,再定层次。“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一学期分层教学后,由于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家庭教育、周围环境等原因,各组(尤其是乙、丙两组)学生情况会起较大的变化。这时,就需对每个学生重新评估后变换梯队,再定层次。具体做法是:取消丁组,留甲、乙、丙三组;甲、丙两组学生各占全班人数的20%~25%;其余为乙组。由于梯队变化,丁组学生升格为丙组,丙组中有部分升格为乙组,乙组中又有多人升格为甲组,同学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潜能,就能够进一步树立信心,端正学习态度。甲组学生为防止滑入乙组,又要与乙组升格者竞争。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互帮共进、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
(3)因地制宜,适当调整。进入初三后,由于升学压力、兴趣爱好的变化、家庭教育的差异及学生潜能开发不一等原因,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必有所不同。为使学生继续保持上升势头,教师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前提下,对甲、乙、丙三个层次的学生适时作必要的调整。其中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升格的多(每次各组1~3名),降格的少(每次只个别组1~2名),逐渐增加甲组人数,减少丙组人数。
这样,让师生都明确某一个同学在某一阶段时间内所处的层次。同时,要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乐观主义态度和真诚的学习信心,正确对待分组方式,明确教师的分组目的,防止优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2.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在对学生整体教学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全体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使优秀学生的学习得到更大的提高。
(1)备课分层。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这三类学生。
(2)课堂教学分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揭示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验是否达标。另一方面又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有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探究;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3)作业分层。作业由浅入深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达标题、巩固提高题、实验探究题。向甲、乙、丙三组学生布置三种作业,并采取三种作业批改方式:“丙组”——基础达标题,教师当天面批,学生当天纠正;“乙组”——基础达标题+巩固提高题,全部批改;“甲组”——基础达标题+实验探究题,只批改1~2本,其余由学生自己核对,组长检查。在分层练习中,我们应积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从而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4)考核分层。考核包括单元检测和阶段性检测。由教师自己依照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每份题都包括基础达标题、巩固提高题、实验探究题三大类,基础达标题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必做;巩固提高题面向中等生,“丙组”选做,“甲组”和“乙组”必做;实验探究题面向优生,供“乙组”选做,“甲组”必做。考核后,对已达标学生提出“巩固性”或“扩展性”的目标;对未达标学生,通过补习、个别辅导建立互帮互助小组进行矫正帮助,以确保各类学生都达到预定的阶段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省奉新县赤田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