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册亨,黔西南美丽的家园
3月末4月初,清泉成才公益基金走进了贵州册亨。册亨,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珠江上游两大支流南、北盘江在县境内奔腾交汇,居住着布依、苗、壮、彝、仡佬等20余个民族。册亨民族中学坐落于这座小城,背山面水,于1956年建校,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是全县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这里的同学绝大多数都来自或近或远的山区村落里。在爱心人士的支持下,清泉基金于2012年开始在册亨县民族中学资助了第一批13名高二学生。清泉基金的两名志愿者花了两天的时间,与同学们座谈以及家访,时间虽然短暂,却给志愿者们留下了一抹愉悦难忘的记忆。
共筑梦
3月30日下午,志愿者在学校里与13名同学面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先由清泉基金的志愿者与学校的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的概况,随后同学们开始自由提问畅所欲言。
当志愿者问同学们有什么欲解的困惑难题时,大家纷纷举手,有的说课业太重,有的说偏科严重,有的关注报考志愿,有的想到就业选择,倾诉了不同的困惑,亦表达了相同的愿景,譬如想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日后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等等。志愿者尽其所能耐心地一一给同学们做了解答。
对学业的压力,对大学的争逐,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虽然家境贫寒,亦不曾走出大山,但每个人脸上透露出的质朴与坚毅,深深温暖了志愿者的心,也体现出清泉基金的意义所在。
共成长,共坚持
3月31日,志愿者沿着山路,走访了四户同学家。对长久居住在城市里的志愿者而言,每一个家庭无疑都是一个震撼。
印象最深的是位叫易丹同学的家。易丹是班中少数的一个汉族女孩,成绩名列前茅,她说希望自己能考上贵州大学,以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可以带着妈妈、弟弟去旅行。说到旅行,是有原因的,因为小姑娘很喜欢拍照,尤其是风光片。至今连省城都没到过的易丹,却在心底深深种下了一个要带家人去旅行的梦想。
几年前易丹的父亲病逝,母亲现40岁,常年患有疾病,只得在家帮别人做些劳力以维持生计。因此当志愿者进入易丹家,步入眼帘的仅仅是一间简易陈旧的搭建房。父亲的早逝,给整个家庭压上了沉重的生活负担,也给家人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楚。小她两岁的弟弟初二便辍学,现今在县城里的修理厂边学习边打工,问到为什么没有让弟弟也坚持读书时,易丹妈妈抹着眼泪说,家里负担太重,索性就供姐姐一人好了。
和妈妈拉着家常没几句,易丹突然泪流满面,不知道是被我们言谈间的某点触动,还是看着满面风霜的妈妈,便怔怔流下了眼泪……其实妈妈不算老,只有40岁,然而生活的苦难毫不留情地由她的心底蔓延开来,直至涌上眉间,散落鬓角。
走访中,虽然各家贫困程度不同,但学生家长们让自己的孩子以读书来改变命运的决心却坚定不移。淳朴、热情的乡民,酸涩、悲苦的环境,末了那一句句不停的“谢谢”,使得志愿者既感动又觉惭愧,那一刻,那一副画面,更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着每一个人,也照着清泉。
秉持“透明 公正 尊重 诚信 成长”的清泉基金,恰似一汩汩清澈甘甜的泉水,希望永远可以滋养着这些同学的心田。(清泉基金李怡提供素材)
3月末4月初,清泉成才公益基金走进了贵州册亨。册亨,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珠江上游两大支流南、北盘江在县境内奔腾交汇,居住着布依、苗、壮、彝、仡佬等20余个民族。册亨民族中学坐落于这座小城,背山面水,于1956年建校,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是全县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这里的同学绝大多数都来自或近或远的山区村落里。在爱心人士的支持下,清泉基金于2012年开始在册亨县民族中学资助了第一批13名高二学生。清泉基金的两名志愿者花了两天的时间,与同学们座谈以及家访,时间虽然短暂,却给志愿者们留下了一抹愉悦难忘的记忆。
共筑梦
3月30日下午,志愿者在学校里与13名同学面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先由清泉基金的志愿者与学校的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的概况,随后同学们开始自由提问畅所欲言。
当志愿者问同学们有什么欲解的困惑难题时,大家纷纷举手,有的说课业太重,有的说偏科严重,有的关注报考志愿,有的想到就业选择,倾诉了不同的困惑,亦表达了相同的愿景,譬如想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日后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等等。志愿者尽其所能耐心地一一给同学们做了解答。
对学业的压力,对大学的争逐,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虽然家境贫寒,亦不曾走出大山,但每个人脸上透露出的质朴与坚毅,深深温暖了志愿者的心,也体现出清泉基金的意义所在。
共成长,共坚持
3月31日,志愿者沿着山路,走访了四户同学家。对长久居住在城市里的志愿者而言,每一个家庭无疑都是一个震撼。
印象最深的是位叫易丹同学的家。易丹是班中少数的一个汉族女孩,成绩名列前茅,她说希望自己能考上贵州大学,以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可以带着妈妈、弟弟去旅行。说到旅行,是有原因的,因为小姑娘很喜欢拍照,尤其是风光片。至今连省城都没到过的易丹,却在心底深深种下了一个要带家人去旅行的梦想。
几年前易丹的父亲病逝,母亲现40岁,常年患有疾病,只得在家帮别人做些劳力以维持生计。因此当志愿者进入易丹家,步入眼帘的仅仅是一间简易陈旧的搭建房。父亲的早逝,给整个家庭压上了沉重的生活负担,也给家人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楚。小她两岁的弟弟初二便辍学,现今在县城里的修理厂边学习边打工,问到为什么没有让弟弟也坚持读书时,易丹妈妈抹着眼泪说,家里负担太重,索性就供姐姐一人好了。
和妈妈拉着家常没几句,易丹突然泪流满面,不知道是被我们言谈间的某点触动,还是看着满面风霜的妈妈,便怔怔流下了眼泪……其实妈妈不算老,只有40岁,然而生活的苦难毫不留情地由她的心底蔓延开来,直至涌上眉间,散落鬓角。
走访中,虽然各家贫困程度不同,但学生家长们让自己的孩子以读书来改变命运的决心却坚定不移。淳朴、热情的乡民,酸涩、悲苦的环境,末了那一句句不停的“谢谢”,使得志愿者既感动又觉惭愧,那一刻,那一副画面,更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着每一个人,也照着清泉。
秉持“透明 公正 尊重 诚信 成长”的清泉基金,恰似一汩汩清澈甘甜的泉水,希望永远可以滋养着这些同学的心田。(清泉基金李怡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