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目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所反映出的思政教育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对本专业的课程思政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
1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神圣使命。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职业观和社会观。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着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涯,但是在步入社会以后,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思想价值观,跟教育设定的思政教育目标存在一定偏差,这驱使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已有的思政教育,直至“课程思政”的提出,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为思政教育指明了方面,但是如何进行“课程思政”仍是当代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
2现状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其目标是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掌握路桥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些数据和报告显示,与其他专业相比,在高职院校花费大力气培养路桥专业的毕业生,到了企业以后却普遍存在“下不去,留不住”的难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准确把握路桥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差异性,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未很好开阵针对本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
3改革举措
要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路桥专业人才,打造符合本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3.1转变观念,打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壁垒
目前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思政教育,大部分院校专门成立了思政课部,但是已有的思政课程强调的是思政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很少根据专业的不同而制定差异性的思政教育,而差异性的思政教育仅仅依靠思政课部的老师是无法实现的,“课程思政”跟“思政课程”的差别在于是否结合专业,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不能只局限与专业知识的教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融入和添加思政教育内容,思政课老师也不能“千篇一律”的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这就需要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转变观念,打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壁垒。
3.2提高专业教师思政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的思政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决定课程思政的效果。课程思政对思政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专业教师关注时事政治,关注行业企业动态,对于思政思想精髓信手拈来,与专业教育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事迹,诠释思政教育的内涵,教师思政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是“课程思政”的关键。
3.3增强学生感官认识,让思政教育看得见摸得着
思政教育是思想的碰撞与传递,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没有载体和媒介是很难实现的。就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如果要培养“敬业奉献”的精神,可以给学生分享大桥建造者破解技术难题专研创新的点滴,展示建成后大桥恢弘壮观的图片,甚至可以带学生去大桥上走一走,感受波涛汹涌的江水,感受大桥的车水马龙,享受这大桥带来的便利,激发路桥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自豪感和对建造者的崇拜感,通过进一步提升到对这个行业的敬畏和热爱,只有爱上这个行业,才能乐于奉献,通过实实在在的东西,让思政教育“落地”。
3.4突出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以后面临的工作环境相比于其他专业而言,相对艰苦,这也是导致目前该专业招生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甚至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迈入工作岗位后,因无法适应工环境很快转行。鉴于此,在校的思政教育应该突出职业精神的培养,将专业定位和专业认知及早明确的传递给学生,在有心理预期的情况下,加强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精神的培养。另外,专业要求是客观并严谨的,一丝一毫的偏差就可能对工程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校就应该加强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培养。差异性的思政教育,对于本专业而言在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方面的培养应尤为突出。
4结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本文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的难题,追根溯源,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陳娅.搞笑思政理论课时间教学实效性探讨[J].2017(09):50-51.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作者简介
丁丽娟(1986.10—),女,湖北宜昌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中级,研究方向:施工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
1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神圣使命。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职业观和社会观。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着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涯,但是在步入社会以后,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思想价值观,跟教育设定的思政教育目标存在一定偏差,这驱使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已有的思政教育,直至“课程思政”的提出,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为思政教育指明了方面,但是如何进行“课程思政”仍是当代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
2现状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其目标是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掌握路桥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些数据和报告显示,与其他专业相比,在高职院校花费大力气培养路桥专业的毕业生,到了企业以后却普遍存在“下不去,留不住”的难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准确把握路桥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差异性,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未很好开阵针对本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
3改革举措
要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路桥专业人才,打造符合本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3.1转变观念,打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壁垒
目前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思政教育,大部分院校专门成立了思政课部,但是已有的思政课程强调的是思政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很少根据专业的不同而制定差异性的思政教育,而差异性的思政教育仅仅依靠思政课部的老师是无法实现的,“课程思政”跟“思政课程”的差别在于是否结合专业,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不能只局限与专业知识的教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融入和添加思政教育内容,思政课老师也不能“千篇一律”的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这就需要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转变观念,打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壁垒。
3.2提高专业教师思政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的思政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决定课程思政的效果。课程思政对思政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专业教师关注时事政治,关注行业企业动态,对于思政思想精髓信手拈来,与专业教育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事迹,诠释思政教育的内涵,教师思政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是“课程思政”的关键。
3.3增强学生感官认识,让思政教育看得见摸得着
思政教育是思想的碰撞与传递,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没有载体和媒介是很难实现的。就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如果要培养“敬业奉献”的精神,可以给学生分享大桥建造者破解技术难题专研创新的点滴,展示建成后大桥恢弘壮观的图片,甚至可以带学生去大桥上走一走,感受波涛汹涌的江水,感受大桥的车水马龙,享受这大桥带来的便利,激发路桥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自豪感和对建造者的崇拜感,通过进一步提升到对这个行业的敬畏和热爱,只有爱上这个行业,才能乐于奉献,通过实实在在的东西,让思政教育“落地”。
3.4突出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以后面临的工作环境相比于其他专业而言,相对艰苦,这也是导致目前该专业招生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甚至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迈入工作岗位后,因无法适应工环境很快转行。鉴于此,在校的思政教育应该突出职业精神的培养,将专业定位和专业认知及早明确的传递给学生,在有心理预期的情况下,加强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精神的培养。另外,专业要求是客观并严谨的,一丝一毫的偏差就可能对工程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校就应该加强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培养。差异性的思政教育,对于本专业而言在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方面的培养应尤为突出。
4结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本文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的难题,追根溯源,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陳娅.搞笑思政理论课时间教学实效性探讨[J].2017(09):50-51.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作者简介
丁丽娟(1986.10—),女,湖北宜昌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中级,研究方向: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