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写作中彰显个性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mmm1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个性就是区别于其它的独特的东西,初中学生写作中的彰显个性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或思想,展示自己匠心的构思,我觉得首先要"言之有物"。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心中无"米"何来个性。因此要使学生个性充分的展现,首先要解决"米"的问题。
  
   一、学会挖掘生活中的"米"
  
   1.结合教材定向训练学会观察
   我认为初中语文教材可以这样来安排作文训练:低年级每单元可结合所学课文,提示一些观察方法,列举一些观察范例,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比如:在学了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后,可向学生指出作者之所以把父亲爬铁道买橘子的"背影"写得如此的成功和感人,是因为作者在观察时,把父亲的动作做了细致的分解:①走到铁道边,②探身下去,③穿过铁道边,④爬上那边月台。对"爬上那边月台"的动作又再做分解:①两手"攀"上面,②两脚向上"缩",③身子向左"微倾"。在分解之后,再针对每一环节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具体的描述,这样的动作描写,细腻而又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2.用心搜索,捕捉灵感
   《课标》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去观察,去积累,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触摸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一方面,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日记的要求只有一个字"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谱真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时间长了,学生的日记成了一本很好的《五彩生活》手册,里面记录了许许多多生活的素材,写作时也就信手拈来。另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写随笔。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这些丰富多彩的瞬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因此,我要求每个学生备一本笔记本,自己给笔记本起一个喜欢的名字,随心所欲地用它去记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真善美丑;用它去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二、用阅读去指导写作,有章法的表达个性
  
   1.发挥教材优势,在仿写中彰显个性。
   研读课文,不仅是为了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体会作者观察、认识、分析事物的角度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达感情的特点,更主要的是以此来指导写作。文章各有其精华,若能加以"仿照",则必能达事半功倍之成效。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时,应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从优秀的范文中学到写作的基本技巧,在消化吸收后,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个性能够有章法的充分展现出来。那么,应该如何进行仿写训练呢?仿写可以是整体构思的模仿,也可以是片断的仿照。但关键是有创新。如学习了《云南的歌会》这篇文章后,可让学生效仿着写一篇以自己家乡风俗为内容的记叙文。《云南的歌会》以个场面展现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美好的生活的,有以人衬景的,有以景衬人的,有点面结合的,每个场面各有不同的特点,学生仿写时可灵活的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文中。通过仿写训练学生安排结构、组织语言的能力的同时,若能结合学生源于生活的积累、感受,并调动联想、想象, 反复进行构思,必能有所创新, 表达学生自身的独特感受,个性体验,这正是作文训练的最终目的。
   2.广泛涉猎,为个性的彰显打好基奠
   写作上的"有米之炊"单靠在生活中观察、搜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勤于积累。尽管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但一个人的生活范围毕竟有限,要打开写好作文的广阔天地,须学习、掌握更多更广博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为此,在青春年少之际,要广泛阅读,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以开阔视野,实实在在地下一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细功夫。再说,人不可能事事都直接经验,都亲目能睹,亲耳能闻,亲身实践,通过阅读,能懂得许许多多个人无法接触到的事物,冲破个人生活的局限。须记住:阅读是吸收,吸收得越丰富,表达时笔下越有神。"有了平时生活、阅读等多方面的积累,一旦心灵被某件事、某个物、某个人所触动,学生立刻就能纵横驰骋,无需模式,自主写作,真情表达,真正达到"不吐不快"的倾情写作的境界。一旦学生对作文不仅不再畏难,而且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情感倾诉的需要,习作便水到渠成,更有了情致和灵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脚踏实地,面向全体,重视学生基本写作技能的培养,并且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 学生有了扎实的写作功底,一旦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必能洗尽铅华,展现个性的锋芒。
  黑龙江省鸡东县第一中学(158200)
其他文献
中考文言文复习,师生最头疼的就是课外文言短文的选文,很多学校在复习时,一些教师对选材的盲目性、随意性,往往选择十分艰深的课外文言文让学生练习。因为试题选文漫无边际,使学生对文言短文的学习要求无从把握,导致学生在复习时失去方向,多走了不少弯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对课外文言短文产生恐惧心理,对文言文学习失去兴趣。为此,我想对2009年中考文言短文教学复习中的选文问题提三点想法:
期刊
追忆往昔总是美好的,尤其是历经人生坎坷以后。1926年2月至11月,鲁迅先生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系统回顾了自己的青少年生活。这一年,鲁迅先生寄居在北京,狂飙突进的“五四”浪潮已渐平息,昔日的战友风云流散,他又一次尝到了奋进者的孤独与寂寞。鲁迅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探索与思考,心情又渐趋于平静,于是决定走出北京黯黑的氛围,奔向明朗沸腾的南方。  生活总有些奇妙,当你决意跟过去诀别时,常常也是最能惹起
期刊
1.文章开篇即写自号为醉翁    欧阳修为什么自号为醉翁?课文提到的理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在《题滁州醉翁亭》一文中欧阳修曾说过:“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不过39岁。何必用“翁”来称呼自己?而且,欧阳修并非李白,他是一个现实感极强的人,在《与尹师鲁书》中他对那些“傲逸狂醉”的人深表不满。然而有趣的是,在十年之后,他却在滁州改变了自
期刊
与逐步深入的课改同步,2008年中考语文卷亮点耀眼,新题频现。下面摄取十题让我们共同欣赏。  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听力考查。福建厦门卷第一部分是新设的“口语交际”题,共20分,9道题中8道属于听力测试,占17分。所听材料多样化,有“活动通知”“古树欣赏指南”“人生目标调查”和以狐狸为主人公的情境材料等;命题既有选择题,又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生发开去,把“听”和“思”结合起来的问答题,例如7、8两题
期刊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大诗人李白,选自《李太白全集》。天宝十三年八月,李白从金陵出发,准备游安徽宣城,途经天门山,写下了这首小诗。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描绘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望天门山》一诗属七言绝句,全诗共分两层意思。前两句为第一
期刊
他们是好朋友。他们的学校很普通,没有花园,没有草地,只有一个大操场——这就是他们玩耍的唯一乐园。在学习上他们却不同,一个平平淡淡,是注定的“平民”。一个是班上的佼佼者,天生的“王子”。可是,在学校这个王国,平民可能当上“王子”而“王子”也可能沦落为平民。  上周的历史测试卷发下来了。“平民”瞪着两眼盯着95分的试卷,眼里有一些热热的东西,他强忍住不让它流出来。而那个“王子”也望着试卷,滚烫的泪珠直
期刊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抒写了“济苍生”“安黎元”的美好理想,体现他蔑视权贵,同情人民的情感,表现了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志趣。诗风豪放雄奇,主观抒情色彩浓厚,想象丰富,色彩斑斓。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达到高度的统一,具有很鲜明的独创性。选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实验课本(必修)文言读本的五首诗正好表现了不同时期李白的思想性格和诗风特点,现结合他的生
期刊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早已脍炙人口,他还有另一首《天问》诗(原诗附后),完全可以与《乡愁》媲美,现与读者一同赏读。  这首诗借用了屈原《天问》的诗题,是抒写人生哲理之作。  人生是短暂的,时间是永恒的。个体生命终将走向灭亡,在永恒的时间面前,生命显得多么渺小啊。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人生哲理进行了诗化的思索和探求。如果写成霞光消失了,灯光消失了,星光消失了,我们的生命也消失了,这就不是诗
期刊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历来被认为杜甫七律中的压卷之作。其意境辽远空旷,情感抑郁深沉,节奏一咏三叹,形象生动鲜明,不仅体现了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而且体现了盛唐诗浑厚雄壮的博大气象。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秋,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
期刊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隐士们的影子,始终披着神秘的面纱,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终日过着怎样的生活。人们提出了种种疑问。  据史料记载,“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没有强调“士”,实在是不精确。《南史·隐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