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教学风格的养成策略

来源 :人生与伴侣·极品课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智慧就是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是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是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
  而要想成为智慧型的教师,就需要具有较高的教育智慧水平。智慧型教学风格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的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修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
  一般来说,智慧型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
  首先,丰富的知识,是智慧型教师成长的保证。教师的知识有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之分,有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之别。特级教师贾思敏说过:“一位称职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半个作家、半个演员、半个评论家、半个语言学家、半个导演、半个播音员、半个剧作家……”。教师应贮存不同的知识。
  其次,具有灵气和活力,是智慧型教师成长的外部表现形式。拥有教学机智的教师善于发现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级教师张敬义老师在《螳螂捕蝉》一课的教学法之始,对学生说:“我给你们两个词:‘吃饭’、‘读书’,请说出它们的相似点来。”一个学生说:“吃饭需要咀嚼品味,读书需要咬文嚼字。”另一个学生说:“吃饭能增加营养,读书能增长知识。”老师说:“说得太好了!这节课我们就咀嚼品味《螳螂捕蝉》一课。请同学们咀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给我们的启迪,边读书边作批注。”张老师通过“吃饭”和“读书”之间相似点的探讨,自然而机智地引出读书要“咬文嚼字”,有机渗透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指导。
  第三,有思想、有激情、有个性,是智慧型教师成长的心灵品质。一般人都认为《泊船瓜洲》的诗眼是“绿”字,而特级教师孙双金却把诗眼定在“明月几时照我还”的“还”字上——“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如此之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离家又是一年,时间久了,早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可终究羁旅他乡,不能“还”。一字之差,是心灵的智慧选择。这种选择决定着对诗的定位,是写景诗还是写景抒情诗;影响着对学生学习的引领方向。
  那么,怎樣才能形成智慧型教学风格呢?
  一、博采众长,积淀智慧
  “为学之道,首在集积”。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听课、说课、参观、教研等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尤其是对素质高、影响力大的教师的教学过程要进行剖析、整理、归纳、总结。借鉴其独到的教学方法,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亦可以悟其教学设计中的败笔或教学策略中的失当之处,并引以为戒。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教师不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及风格类型,而是一味模仿,其结果往往“东施效颦”,效果不佳。教学方法不是一个单纯的方法问题。采用某种方法,必须研究他人的性格、气质及风格类型,研究采用这种方法的道理,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提高素养,提升智慧
  教学风格是以教师个人的科学文化底蕴为其基础的,有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才可能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承担人类文明传播使命的教师,必须有更广博的文化科学素养。教师要吸取新知识,并在知识的广度和综合程度上不断提高,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要熟悉其他学科的知识,还要了解社会生活常识,以形成适应未来教学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能力,善于选择与处理教材的能力以及个别化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具有质疑和吸纳的意识与行为,只有用批判性思维、探究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去捕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成果,总结上升为经验,才能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经验,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勇于实践,塑造智慧
  教师对教育的各种看法、各种主张,教师所接受的各种理论和学说,只有在与实践的结合中,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思想。离开了与实践的结合,最多只能说我们掌握了教育学知识,而不能说它已经转化为我们的思想,上升成了一种智慧。
  所以说,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每一位教师成长的基石。任何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实践的锤炼。智慧源自实践,“智慧和机智是我们通过教学的实践——不仅仅是教学本身所获得的。通过过去的经验,结合对这些经验的反思,我们得以体现机智”。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实践,真正高水平的理论成果也都来自于实践。而真正的教育家、教育大师也只能是来自于实践。
  四、自我反思,形成智慧
  要想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除了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参与教学的行动研究外,更应该具有自我“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自我总结,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反思是教师自我适应与发展的核心手段。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十反思”。教师的反思和研究是教师成长的结果,但同样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条件,是教师自我教育的手段。“教,然后知困”,养成课后“二度设计”的习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个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除了把别人总结好的经验为我所用外,更主要的是靠自己“千锤百炼”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秘方”。课后“二度设计”还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依据,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通过“反思”,一方面可聚沙成塔,积细流成江河;另一方面可把教学对象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变成信息,暂时贮存,以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做到教者有的放矢。
  总之,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它是需要较长的时间的。教师的智慧型教学风格主要是建立在个体综合素养全面提高、经验积累、实践感悟、教学反思的基础上的。智慧型教学风格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当然,一个优秀的教师并不排斥他吸收和创造多种教学风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閱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依据这些教育理念,教师采用怎样的阅读教学方法与学生获得怎样的学习效果是
期刊
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及状况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处于懵懂的接受事物时期,这一阶段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可是随着各类现代化信息的介入和家庭环境的变化,部分小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及障碍,造成上述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是:教育、教师素质、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教师往往对学生的认知、学习,个性缺乏深刻的了解,不能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
期刊
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应大胆地“放”,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苏轼论写作训练,有“先放后收”之说。其中“放”的策略,也可施用于小学作文训练过程。  一、放——写出个体灵性  (一)放开内容  学生所接触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亲身实践及感受到的都是学生已知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内容。同学之间的交谈、考试前的焦急、校长的讲话、老师的讲
期刊
一、引言  杭州有個9岁的孩子,张毅,小学三年级,学习优秀,班长少先队中队长,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当天中午,姐姐张萍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张毅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张毅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然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用红领巾吊死在窗框上。——诸多事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发人深省。这一系列不明智的举动显示出目前许多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起码的应变能力,心中的消极情绪得不
期刊
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高中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下面我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简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了探究。  一、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  目前我国在教育
期刊
教育学认为个性发展是指人类个体出生后直到青少年期个性(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青少年个性形成时期,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成长对他们的一生都起着决定性、重要性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对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重新认识体育课堂教学的内涵,必须重新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同时,作为一名学校体育工作者我们要以高
期刊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和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小学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欢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作为培养小学的教师工作者将担负培养教育下一代的神圣使命。因此,小学学校的学生必须具备有正确的审美观,才能具有健全的、优良的人格品质,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小学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必须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美育在学生
期刊
课改十多年来,教师专业发展步履维艰。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多年来有了大量的形式方面的探索,建构者希望以丰富多彩、不断改进的形式来保持教师的学习、探究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局限于外在的改进与推动,最终则可能会收效不佳。在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突出强调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即采取内观策略,注重教师的自我培育。这种内观策略有助于教师
期刊
本文将结合海晏县寄宿制民族中学实际,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运用进行分析。  一、信息技术在农牧区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收获  英语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有效的融入到英语文化中,使生涩的单词生活化、形象化、感官化,有利于学生对英语语言、词句和生活的充分了解,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化教学。  (一)信息技术促使英语文化生动再现  县域生源除了县镇生源外,大多数学生来自牧区,农村牧区由于
期刊
孩提的童心是纯洁美妙的,如同一方洁白的纸张,有待我们去描画着色;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蓓蕾,有待我们去浇灌催放;又如一只出壳的雏鸟,有待我们去精心哺育,使他长出羽毛丰满的翅膀,去迎接风雨的洗礼飞向未来向往的高空。少年儿童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鲁迅先生在《看图识字》一文中就曾热情地赞美儿童的幻想。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