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59例治愈,总治愈率为98.3%。其余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因素较多,为临床急危重症,针对病因、体格和实验室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是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包括胆道或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引起的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临床以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道肿瘤、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为常见病因[1]。大量上消化道出血可引发休克和失血,故早期正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3-75岁,平均54.6岁。出血时间2h-6d,胃镜检查距出血4-48h内完成者46例,14例未接受内镜检查。对伴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者在检查前常规心电图、脑CT和胸部X线平片检查,对生命体征不稳定或休克的患者,先补充血容量、积极止血,待病情稳定后再开展检查。出血原因:胃癌出血8例,占13.3%;胃溃疡出血23例,占38.3%;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12例,占20%;胃壁息肉出血2例,占3.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9例,占15%;胆道出血6例,占10%。出血量24h达500-1000ml,并有程度不等的失血性休克发生。
  1.2 方法 经内科保守治疗40例,以输液、输血抗休克为主要方法,其中8例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20例采用药物综合治疗,12例喷注高价铁或电子胃镜下止血后转回联合药物治疗。5例行选择性胃小动脉栓塞介入治疗,15例因保守治疗无效转为手术治疗,主要为胃大部切除术和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
  2结果
  本组60例患者,59例治愈,总治愈率为98.3%。其余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3讨论
  3.1 临床诊断
  3.1.1 临床表现 ①呕血和黑便:呕血和黑便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同时还包括因大量失血引起的系列原发症症状和全身性症状。出血量在60ml以上时可有柏油样黑便出现。一般情况下出血在幽门以下部位常引起黑便,幽门以上同时伴有呕血。但大量幽门以下的出血返流入胃,也可导致呕血的发生。如出血量在幽门以上较少,在胃内的血流未引发呕吐反射,进入肠道,无呕血发生。②大便颜色:上消化道出血时在肠道停留时间和出血量对大便的颜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血中血红蛋白在上消化道出血时与肠内硫化物结合呈硫化铁生成,会有柏油样色大便出现。但肠蠕动过快,出血量大时,则为鲜红色和暗红色血便。少数患者不敏感早期或无黑便和呕血,仅为心悸、乏力、血压下降、出冷汗等急性衰竭表现,黑便和暗红色大便在10余小时后才排出。③较早的尚未排出的血便在直腸指检时有可能发现。在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诊断时,需先对牙龈、口腔、鼻咽等部位的出血进行排除。
  3.1.2出血量估计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失血的量和速度与患者症状的轻重密切相关。患者在大出轿时,通常有眩晕、乏力、手足厥冷、苍白、脉搏细数、心悸、出冷汗等休克表现。部分严重患者会有精神症状,如躁动不安等。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对严重出血的征象可有提示:①心率>110次/min;②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计数<(200-300)×1012/L;③收缩压<90mm Hg;④患者需他人扶持站立,站立时头晕明显,需卧床可减轻。其中早期表现为心率加快,其实为血压下降,血红蛋白及红细胞下降相对较迟,也有在早期呈正常表现的患者。
  3.1.3 出血部位的判断 临床多为消化道疾病引发上消化道出轿,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较为少见。①详细病史询问:患者有多年溃疡病史或上腹痛史,提示胃、十二指肠溃疡为出血部位。腹痛在出血时减轻,利于对溃疡病进行诊断。长期大量饮酒、黄疸、肝炎及出血突然发作等利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食管出血的诊断。长期有胃痛史或食欲不佳、腹痛在出血后缓解不明显、体重进行性下降提示为胃癌或其它消化道肿瘤。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胆石症为主要胆道出血的原因,同时水杨酸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起的出血见于疗程长和用药剂量大的患者[2]。②体格、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
  3.2 临床治疗
  3.2.1 基础治疗 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患者在出现休克时需放置尿管,并对尿量进行记录,同时可在条件允许时对中心静脉血进行测定,抗休克治疗中尿量及中心静脉压为指导指标。积极抗休克并采用注射用血凝酶、维生素K1、止血芳敏等药物及时止血。
  3.2.2 针对病因治疗 ①消化道溃疡:给予生长抑素、制酸药物应用,保守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保守治疗无效时行手术治疗。②门静脉高压:尽量对黄疸、肝功能受损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同时应用血管抑素和血管加压素降低血流量。三腔二囊管可直接压迫曲张的静脉,起到止血作用。③胃癌、出血性胃炎及胆道出血:保守治疗不佳时可采取手术治疗,积极抗感染,以尽快控制出血。
  总之,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因素较多,为临床急危重症,针对病因、体格和实验室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是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彭冬红.上消化道出血综合治疗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85-86
  [2] 杜吉义,李家辉.胃肠大出血综合处理80例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3):254-25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22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仅用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后再用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比较效果。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佳,B组0级比例高于A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B组少于A组(P0.05)。  1.3 给药方法:两组均手术区消毒,A组以丙泊酚2mg/kg作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2010年09月至2011年0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在全麻和复合硬膜外麻醉状态下,通过腹腔镜进行卵巢囊肿切除术)和对照组(在单纯全身麻醉状态下,通过腹腔镜进行卵巢囊肿切除术),每组各30例。手术麻醉期间,对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进行连续监测。并于术前、气腹20min,以及手术结束
【摘要】 目的:通过对297例根管治疗病例的回顾性研究,介绍根管治疗的方法,分析影响疗效的原因及相关风险因素,以期提高治疗质量。方法收集297例372颗根管治疗牙资料,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恰填率为81%,欠填率为12%,超填率为3%;平均疗程为23.6天。患牙4.5年回访率为51%,RCT年临床成功率为90—93%。结论:前牙和双尖牙的根管治疗质量较高,磨牙RCT治疗质量有待提高,疗效尚需更长时间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的急诊方法与效果。方法:10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50例,两组首先都采用常规基础对症化疗治疗和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积极地强化急诊措施。结果:经过急诊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病例数及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  1.2 急诊方法:两组首先都采用常规基础对症化疗治疗和护理方法:(1)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水平的
【关键词】 妊娠产褥期;腹部外科  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可引起腹内脏器解剖位置的变异及生理上的变化,使腹部外科的症状与体征变为不典型,并易被妊娠时的某些表现所掩盖,以致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本文就妊娠产褥期急腹症的诊疗问题进行讨论。  1 急性阑尾炎:为妊娠、产褥期最常见的急腹症。据国内统计约占住院产妇的0.3~1%。孕期头6个月内发病无异一般妇女,孕期末3个月,子宫增大,使阑尾部位随之向外上移,大网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电解预处理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对水样pH值和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样的pH值和温度随着电解时间和电解电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极板间距对其影响较小.水样接近
本文采用自制玻璃负载TiO2薄膜,研究了UV-Vis/TiO2以及UV/TiO2/H2O2体系对含两种酞酸酯DBP和DEHP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TiO2薄膜在太阳光照下和黑暗条件下对酞
【摘要】 目的 分析低颅压综合征病人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6例影像学诊断为低颅压综合征病人的影像資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腰穿结果显示7例病人脑脊液压力低于(0.59KPa)60mmH2O,2例蛋白增高,2例细胞数增高,2例氯增高。头MRI示硬膜弥漫性增强9例,硬膜下积液1例,下垂脑2例,垂体增大1例,脑室变小5例。头CT示硬膜下积液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侧脑室变小 2例
本文概述了乳制品废水处理的化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和膜分离方法的最新进展,指出膜技术处理乳制品废水与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可实现废水回用和有用物质的
随着糠醛生产的不断发展,糠醛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的量在不断增加.大量含酸的废水、废渣直接排入环境,既严重污染了环境,也造成资源浪费.若对废水、废渣进行回收利用,则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