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渗透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英语教材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包括历史名人传记、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人际关系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如何利用蕴涵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自然融入教学?
  一、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1. 发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
  教学高一Module 1 Unit 1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指导学生了解英语语言发展,我们可以引出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这一话题。现在学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国已在许多国家开办孔子学院,汉语热折射出的是我国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事实,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 发掘环保教育因素
  Module 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我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及录像材料来引入话题,接着展示地球在哭泣的动画并提问:What do you think causes damage to the earth?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our earth? 這样很快就激起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最后我作总结并呈现出地球的图片,打出这样的标语:We have only one earth! Let’s save the earth together!
  3. 发掘养成教育因素
  Module 6 Unit 3 “A Healthy Life”,我先用讨论引入话题: What are the harmful effects of smoking?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因此他们畅所欲言。学习完课文后,我又提出一个话题:If you want to persuade your father or other relatives to quit smoking, what would you say to him or her?很多学生都用英语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既进行了口语的锻炼,也让学生注意到了吸烟的危害,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现在中学生受媒体的影响很大,思想较开放,且正处于青春期,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试,在上Using Language时,我先导入问题:What are HIV/ AIDS? What damage can they do to our health? How can we protect ourselves?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HIV/ AIVDS的危害、传播途径及其防范措施,教育学生洁身自爱,保护好自己,避免受不良思想的侵害,切莫害人又害己。
  二、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
  以下以教学高一Module 1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为例。
  1. 抓住导入环节(Warming-up)渗透德育
  我提出了这个问题: Are you willing to do public service work without any pay?不少学生回答no。由此可见,不少学生已经染上了当今社会的流行“病毒”——一切向钱看。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当时并未置可否。
  2. 抓住读前环节(pre-reading)渗透德育
  在此环节中,我让学生分组讨论Norman Bethune和Sun Yatsen两位伟人的生平事迹,并让学生思考:Why do you think they did so? What qualities can you find in them? 学生回顾刚才warming-up中的问题,就认识到了与伟人相比,自己的狭隘和不足。
  3. 抓住读中环节(while-reading)渗透德育
  我提出了讨论问题:What did Mandela do for the black people?并请学生说出comprehending中的True or False sentences前两句错误的原因。学生自己分析总结出这位伟人的优秀品格,如active,helpful,unselfish,determined,dedicated等等,潜移默化地受到伟人的优秀品质影响,立志做个有用之才。
  4. 抓住读后环节(post-reading)渗透德育
  在此环节,我先让学生主动表达对Mandela这位英雄的看法,然后提问: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great man to improve ourselves? 我将学生普遍反感的“大道理”自然融入到学习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时地有所感有所悟,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一、幼儿挫折教育的涵义  所谓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些情境条件提出某些难题,让幼儿独自去面对,让其经受磨炼,摆脱困境,超越障碍,启发和促进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挫折承受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在实
对于初中生而言,物理学习入门时没有打好基础,将直接影响到高中和以后物理的学习。如何使物理由“难学”变为“易学”,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是每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教师角色,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角色要发生变化,必须转变一个观念: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把问题放给学生,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讨论探究,让学生教学生,教师起点拨指导调控的作用。这种
众所周知,写不具体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普遍存在的问题。现行语文教材里蕴含着大量指导学生把话写具体的例子,只要用心挖掘并指导学生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就很容易教会学生把话写具体。本文拟就语文S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里的一些例子为依托,进行分析探讨,开展行之有效的写话训练。  一、增减词语,学会积累  在教学中,挖掘课本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通过增减词语,让学生懂得恰当用词,学会积累,是把话写具体的根本保
叙例是议论文写作运用例证法时的一种方法,重在事实的列举,讲究以理服人,虽不排除生动形象,但更要求简练概括。写作议论文时,应注意“叙例”之法。  一、高中生议论文叙例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叙述过于笼统,要点交代不清,“贴标签”,以议代叙  如:“中国网球运动员李娜,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但与别人不同的是她有改进自己的勇敢,改变自己的力量。多次失敗的李娜不断改进自己的能力和方法,最终在法国网球锦标赛中获
一、了解关心学生,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和优缺点,以至他们的主要经历、家庭和周围环境。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在他的教育实践和言论中有弟子问“闻斯行诸”一段文字,就是问:听到什么事就可以照着做吗?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是有父兄在,不能听到了就去做,而对冉有的回答却是听见了就去做。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孔子说了;因为冉有拘谨退缩,所以要促进他;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也是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现状,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方法建议。  一、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学生每天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段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在下午进行锻炼,也是学校每天下午开展课外活动课的结果,同时也保证学生了进行锻炼的基本时间,这也可以看
广州市美术中学是一所美术特色普通高中,学校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素质,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培养学生成为有创造能力,创新意识的美术人才,向美术类高等院校输送优秀后备生。  学生经过三年初中学习,选择就读我校,客观上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在自己的生涯发展中做了一次重要的选择,那就是行业的选择。但我们在学生入校后的调查中发现,有些家长、学生不是因为热爱美术而
在已个性化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改变过去的学习观,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成为真正的作者,表达自己对生活生命的感悟,成为能与人真实交流人格健全的人。明白交流,理解,合作的重要,学会倾听,捍卫自己的“倾听权”和“言说权”。对话也不是无规则的,他要求对话者之间能够互相尊重、共同致力于主题的探讨。不遵守对话本身所具备的自我约束的规则就是对对话的一种挑战,容易出现假对话。作为双主体存在或淡化主体的学习共同体的
一、教育主管部门是道德教育力量的关键  1. 加强政策引导,发挥主导作用。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大局的战略任务,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规范各阶段学校的道德建设任务、措施,特别是幼儿园、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还处在空白、朦胧的时候,我们要用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来教育引领学生,让他们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思想导向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提高良好、自觉的社会公德观念奠定基础。  2. 发挥教
曾经组织过一次“洋快餐与我”的综合实践调查活动,我们要求家长陪同,以小组为单位到肯德基餐厅去开展调查。  第二天,我按时到达目的地。当时,已经有两个家长和两个小孩到了,这两位家长在交谈,甲说:“听说你的外甥女在美国读书,读得不错吧!”乙说:“是啊,他们那里的学习很轻松,没有那么多作业,很多实践活动。”甲接着说:“我们这里的教学太严了,作业又多,小孩没有什么自主学习的机会。”乙说:“对对对,学生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