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维也纳之声”如此与众不同?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的伟大乐团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如果让你闭上眼睛,只用耳朵来辨别——在乐手都是高水准,演出的保留曲目也一样,而且乐团都被几位相同的伟大指挥家调教过的情况下——你能分辨得出是哪支乐团在演奏吗?
  如果你问音乐家这个问题,不少人都会告诉你伟大乐团的演奏风格的确有那么一些雷同,一些乐团曾经拥有的鲜明个性如今也已变得模糊。当然,他们一定会将自己任职的乐团和“这些”乐团区分开来,然后指出其实有一些乐团还是保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他们给出的名单未必完全相同,但有一支乐团的名字总是不出意外地出现在名单中——维也纳爱乐乐团。
  “维也纳之声”早已是不少音乐评论的主题以及学术论文的研究目标,关于其音色的实验和争论也不少。虽然要给“维也纳之声”下个准确的定义似乎又难以达成共识——有时,它被描述为“豪华的”,有时又是“温暖和丰富的”,或者是“奢侈的”——但是,不少乐迷都说自己一下便能辨识出它。这个“独特的声音”在维也纳爱乐2014年获得“尼尔松大奖”(Birgit Nilsson Prize)的一百万美金后,又成为了热门话题。当获得2014年的“卡拉扬大奖”时,乐团因其“保留了独一无二的音色”而获得赞扬。
  这个“独一无二的音色”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保存的呢?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纽约时报》采访了正在萨尔茨堡艺术节演出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乐手们。乐手们拿出了一些很少能在奥地利以外的地方看见的乐器,例如维也纳圆号(Viennese horn),而不是通常所见的法国圆号(French horn),解释了音乐传统以及这些特性乐器的使用,是塑造“维也纳之声”的关键。
  祖宾·梅塔初次与维也纳爱乐合作是在1961年,一次在卡内基音乐厅指挥维也纳爱乐的排练间隙,他如此评价道:“正是乐团坚守的传统,让维也纳爱乐如此特别,并将其与其他乐团区分开来。乐团使用的双簧管、黑管、圆号、小号以及定音鼓都与他们先辈使用的是同一个型号。”
  圆号界的其他乐手将维也纳圆号视为“离经叛道”。大多数乐团使用的都是法国圆号,同时拥有F调和降B调,而维也纳圆号只有F调。沃尔夫冈·弗洛达尔(Wolfgang Vladar)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圆号手,从小,他就听着维也纳爱乐的演奏长大。“我记得自己八岁的时候听着布鲁克纳‘第四’睡着了。”他回忆道。他说乐团现在使用的维也纳圆号是改良过的型号,相比之前的更容易演奏。
  “乐器制作者的技艺大幅提升了,”弗洛达尔说,“现在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一个能将每个音都很清晰地演奏出来的乐器。在我刚开始学习圆号的时候,这是不可能的。”虽说已是改良过的版本,但维也纳圆号始终是弗洛达尔的最爱,因为它的音色响亮,甚至可以盖过整个乐团,同时却不丧失铜管乐器的金属音色,这点法国圆号无法与之媲美。
  “此外,维也纳圆号能更好地与乐团其他声部相融合,特别是木管声部,因为这是制作时就考虑到的,”弗洛达尔说,“相比法国圆号,维也纳圆号更容易演奏出铜质的响亮音色。虽然响亮,却不会破坏乐团的整体感觉。你可以清楚地听到维也纳圆号的声音,同时,也可以听到其他乐器的演奏。”
  维也纳双簧管也与其他乐团使用的双簧管不同。“维也纳好似一个‘岛国’,在维也纳诞生的双簧管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克莱门斯·霍拉克(Clemens Horak)是维也纳爱乐的双簧管乐手,他解释说维也纳双簧管比一般使用的法国双簧管短,内部更宽,手指演奏系统不同,使用的簧片更短。因此,如果让演奏维也纳双簧管的乐手与演奏法国双簧管的乐手对换乐器的话,双方都很难即刻上手。正是这些不同造就了维也纳双簧管听起来“非常不一样”。
  霍拉克表示,其实很难用三言两语将这些不同解释详尽。“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可能是当你听维也纳爱乐演奏时,你会发现维也纳双簧管演奏的颤音少一些,”他说道,“这是一个维也纳特色。”
  当然,维也纳爱乐的独特音色不仅来源于它的“硬件”,它的“软件”也许是更重要的因素:每一位乐手的演奏方式都是世代相传的。很多乐手都师从同一所音乐学院的同一位老师。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圆舞曲。每年,乐团的新年音乐会必定会吸引全世界的爱乐者目光。梅塔大师说,如果闭上眼睛,他大概只能“大致”地辨认出不同的乐团——除非,乐团正在演奏的是圆舞曲,那他的准确率会大幅上升。
  “只要我听到电台里正在播放圆舞曲,我立刻就能辨认出,首先,这一定是一支奥利地乐团,然后,很有可能是维也纳爱乐,”梅塔大师说道,他将是维也纳爱乐2015年新年音乐会的指挥,“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声音,还包括它轻快的旋律,松散却不乏组织性。这并不是一个批评,这是其他乐团不会做的事情。”
  为了展示所谓的维也纳爱乐式的圆舞曲,已经在乐团演奏了三十三年的乐团首席雷纳·霍内克(Rainer Honeck)演奏了一段约瑟夫·兰纳的《施蒂里亚风格舞曲》(Steyrische T?nze)。他首先按照乐谱用3/4拍演奏。之后,他演奏了维也纳风格——将第二拍稍提早一些并在第三拍前稍作停顿。“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维也纳风格不是一、二、三,而是,说明维也纳风格不是一二……三。”他说道,“当然,并不是总是这样,这好似一个秘方,每首曲子都不一样。这来自于传统,也来自于我们的乐感。”


  这种不确定性和不可预估性,为听者营造了愉悦的紧张感,谁也猜不透下一个拍子什么时候会进入。“有时,甚至连乐手自己都不知道,主要是由指挥决定的,取决于他想如何诠释作品。有时,我们并不知道他怎么想。”“迟疑,”他强调说,“也是一种美。”
  那么听众对于维也纳爱乐使用的特色乐器,以及他们独特的演奏方式又了解多少呢?
  原来早在十年前,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的教授马蒂亚斯·贝尔奇(Matthias Bertsch)就专门为此做过实验。大约有一千人参与了实验,包括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参与者被要求聆听二十一段非常短的录音片段,这些片段选自维也纳爱乐、柏林爱乐以及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奏,听者需分辨出哪一个是“维也纳之声”。实验结果显示,“维也纳之声”真的是可以被辨别出来的。此外,实验也得出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最容易被辨认出“维也纳之声”的乐曲是马勒的《第五交响曲》。但不少参与者却被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奏的马勒《第一交响曲》所迷惑。他们说这个演奏更有维也纳风格。好吧,当然,伯恩斯坦影响了维也纳爱乐演奏马勒的方式,这也许可以解释听众被迷惑的原因。
  贝尔奇教授指出,如果听者能够聆听较长的乐曲片段,他们便更容易识别出维也纳爱乐的风格。这说明,相比特色乐器,维也纳爱乐对曲目的整体诠释风格才是塑造“维也纳之声”的关键。
  同时,伯恩斯坦对听者造成的困扰也指出了维也纳爱乐的另一大特质:它是一个独立,自管自成长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乐团选拔乐手,但是它没有音乐总监或首席指挥。这也就是说,不仅乐团可以选择谁来指挥他们,而且也没有任何一个个人可以影响乐团的特有音色。阿巴多曾是维也纳爱乐的常客,他很欣赏乐团室内乐演奏的自发性。他曾说道:“我不指挥他们,而是跟他们一起创造音乐。”
  维也纳爱乐的乐手都有日常工作——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因此国家歌剧院也是“维也纳之声”的塑造者之一,乐团的小提琴家克莱门斯·豪斯伯格(Clemens Hellsberg)告诉记者。
  “我觉得我们也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工作这个情况,对维也纳爱乐的风格有着重大影响,因为我们总是在跟世上最自然的乐器打交道,我指的是人声,”他说,“这锻炼了乐手与演唱家之间的合作感,让我们的演奏更接近人声。”
  当然,太恪守传统也有不好的地方。维也纳爱乐直到1997年才允许女性乐加入,这是在多年的反对声中最终妥协的结果。但至今,维也纳爱乐的女性成员比例仍非常低。另一个弊端就是乐团对于本土风格的过于强调,导致乐团缺乏多元性。
  直到近几年,乐团才承认早年与德国纳粹的亲密关系。打开尘封已久的资料库,祭奠那些因乐团的作为或不作为而被杀害或受伤的人。最近,乐团才发现自己拥有的一幅画是一位纳粹将军赠送的。
  “我们现在有一百七十二年的历史了,”豪斯伯格说道,“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们正是创造勃拉姆斯‘第二’和‘第三’以及马勒‘第九’的人。是的,‘我们’。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否认,在纳粹时代的,也是‘我们’而不是另一些人。”
  维也纳爱乐一直以自己的独特音色、传统以及历史而自豪。这段历史于1842年,由指挥家奥托·尼古拉(Otto Nicolai)创始。但同时乐团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顽固不化。
  “我们有很多讨论,关于如何保持‘维也纳之声’,”豪斯伯格说道,“这个特色必须清晰地传承下去,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改变。如果我们今日的声音听起来还与奥托·尼古拉时代一样的话,那乐团早就不存在了。”
其他文献
2014年9月19日晚,为了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由指挥家卡扎德絮(JeanClaude Casadesus)带领的法国里尔国家交响乐团,在上海大剧院给听众带来了一个精致的法式浪漫之夜。音乐会以法国传统与现代的浪漫主义为基调,上演了拉罗的《伊苏王序曲》、圣-桑的《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与当代作曲家迪蒂耶的《第一交响曲》。其中的《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由青年钢琴家左章携手乐队完成,成为这场音乐会的亮
期刊
打击乐是一种古老的演奏形式,它的身上积淀了几千年的历史底蕴,承载着人类“图腾”般的生命信仰。打击乐又是一种现代的演奏形式,它身上的民族性、艺术性、广义性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人类数千年的音乐史上,打击乐的辉煌时代从未消失过,它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生产力和艺术思维的不断进步,而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打击乐又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新的艺术潮流中脱颖而出,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音乐文化中独具魅力的演奏形式之
期刊
古典吉他和钢琴、小提琴并列世界三大乐器。它的历史远比后两者悠久,在表现力上兼具键盘乐器的丰富和声与弦乐器的多变音色,得到了帕格尼尼、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众多音乐家的钟爱。可是在交响乐崛起后,吉他一度被贴上了不登大雅之堂的标签,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超过百年。而最终将之带入严肃音乐最高殿堂并开创盛世的,是独一无二的西班牙古典吉他大师安德烈·塞戈维亚。即使是塞戈维亚最严苛的批评者,也无法否认他对整个音乐
期刊
在汉字中,数量词“九”往往代表着最高、最多和极致,如“九五之尊”“九霄云外”等;而“十”则往往寄寓着周全和圆满,如“十拿九稳”和“十全十美”,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非常重视事物的有始有终与皆大欢喜的。以东方艺术中心创办伊始、于2006年年初策划组织的“我心目中的世界十大交响乐团”评选活动来说,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市民的踊跃投票,最终选定的十支交响乐团已相继登上了被誉为“东方蝴蝶兰”的东艺音乐大厅,让
期刊
我一直是一名手风琴音乐的爱好者,可是,直到2014年夏天,在与国内重要的班多钮手风琴演奏家柳珊珊的交流中,我才逐渐意识到,班多钮手风琴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东西——它来自六角手风琴家族,是一种方形便于携带的乐器,有四个音域和调节按钮,构造原理与一般的自由低音手风琴有相似之处。班多钮手风琴的右面有三十八个键钮,以高音谱号记谱;左边还有三十三个键,以低音谱号来记谱,用除了拇指以外的其它手指来演奏。  班多钮
期刊
从演奏家升级为指挥家似乎是音乐世界中最高等级的“进化”了。悉数伯恩斯坦、艾森巴赫、阿什肯纳齐、巴伦博伊姆等等一批从演奏事业迈向指挥事业的音乐家中又以钢琴家的初始身份占据了大多数。也许是钢琴本身的交响性让钢琴家在掌控乐队上有着天然的优势,由此让他们对指挥这一更具“侵略性”的身份产生更多憧憬。然而在众人中,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普列特涅夫绝对是不可复制的。他在钢琴上的天赋无人质疑,有人称其为“莫斯科来的
期刊
英国  《马太受难曲》之后,我的名声远扬。收到英国皇家爱乐协会的总监乔治(George Smart)爵士的邀请信之后,我踏上了首次赴英国的旅程,在伦敦执棒首演自己在十五岁时为姐姐芬妮生日而作的《C小调交响曲》。可能是我音乐中的温馨、柔美和单纯触动了礼貌、和善而内向的英国观众的心,整个英国为我疯狂。我也喜欢这个仿佛人人都喜欢我的国家。在这里,犹太人备受尊重,而在自己家乡柏林,像我这样一个把自己姓氏都
期刊
2014国家大剧院夏季演出季中,酝酿了三年之久的歌剧《骆驼祥子》,终于在一片期待中与观众见面了。从6月25日至6月28日,连续四场的演出,令京城歌剧爱好者和专业歌剧人士大饱眼福和耳福。一时间,惊叹之声四起,评论之声不断。人们议论最多的,还是种种的没想到和太多的新奇感,而该剧本身,则像是一枚抛向平静湖中的石头,惊起了一声巨响,泛起了一片涟漪。  我看的是28日最后一场,我的内心同样被震动了。这是一部
期刊
异域情调通常代表着遥远和神秘,它有助于滋养一个人对另一种生存空间的想象。这一浪漫而诗意的想象激发着人们的向往和探索的欲望,艺术中的异域情调往往开始于此。从启蒙运动时期对中国事物的兴趣,到东方主义对《一千零一夜》故事的迷恋,均体现了艺术家对异域情调的追寻。  法国诗人谢阁兰曾说:“异域情调是一种审美态度,是对异己之物的理解和对美的崇拜,是对于‘冲击’的强烈而好奇的反应。其中一个核心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期刊
《BBC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  2013年10月号  在庆祝威尔第诞辰二百周年之际,英国低音男中音歌唱家布赖恩·特费尔在访谈中讲述了自己演唱威尔第的歌剧《法尔斯塔夫》剧名主角的经历。1999年在悉尼歌剧院,布赖恩首次饰演这个喜剧人物,他称当时自己饰演这个角色确实有点太年轻,遇到的困难不少;之后他又在英国皇家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等世界著名歌剧院演唱法尔斯塔夫,现在已经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