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积极致力于学案导学“三环节”教学模式研究,即“课前预习、课堂实施、限时作业”。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使品德课堂既轻松又有意义。
三环节教学法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前预习,它是三环节课堂教学的基石,预习效果的好坏,将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精彩与否与质量高低,而预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叶圣陶先生曾对预习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他说:“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由此可见,预习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通读和浏览,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知识,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辨析、比较、综合,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那么,怎样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呢?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做好预习设计,设计好学案
设计的思路是根据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活动构建的原则,把预习的目标转化为预习问题,把预习问题转化为预习任务,把预习任务转化为预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它是引导学生自学的引路石。
二、总结预习方法
小学生正处在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的阶段,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刚开始,教师要先和学生一起总结预习方法步骤,做为学生预习的“指南针”。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新学知识,要抓住重点,通过和前面所学知识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这不仅使学生明确了预习的步骤,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流程,而且也为教师省去许多引导时间,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三、加强家校联系
预习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教师的用心指导外,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家庭的协助和配合。因为预习方法步骤里有多项是需要家长的帮忙。老师要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预习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确学生预习的目的方法步骤,指导家长做孩子学习的伙伴和导师,成为学生预习路上的引路人和督促者。
四、定期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不但可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还有助于教师根据自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因势利导,提高教学实效。因此,学生进行预习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定期进行抽查,使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还要着重检查预习的质量,防止预习走过场,流于形式,切实发挥预习的真正功效。可以采用课上反馈,即利用第二环节:课堂实施和第三环节:限时作业,也可利用课余检查。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不但可以提前了解学习内容,降低课堂学习难度,促进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会学习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也高了,上起课来也轻松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不正是推广三环节教学的初衷吗?
学生会学习了,兴趣也就上来了,自然也会爱上课前预习,学习也就变成了乐事。
三环节教学法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前预习,它是三环节课堂教学的基石,预习效果的好坏,将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精彩与否与质量高低,而预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叶圣陶先生曾对预习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他说:“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由此可见,预习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通读和浏览,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知识,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辨析、比较、综合,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那么,怎样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呢?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做好预习设计,设计好学案
设计的思路是根据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活动构建的原则,把预习的目标转化为预习问题,把预习问题转化为预习任务,把预习任务转化为预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它是引导学生自学的引路石。
二、总结预习方法
小学生正处在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的阶段,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刚开始,教师要先和学生一起总结预习方法步骤,做为学生预习的“指南针”。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新学知识,要抓住重点,通过和前面所学知识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这不仅使学生明确了预习的步骤,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流程,而且也为教师省去许多引导时间,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三、加强家校联系
预习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教师的用心指导外,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家庭的协助和配合。因为预习方法步骤里有多项是需要家长的帮忙。老师要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预习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确学生预习的目的方法步骤,指导家长做孩子学习的伙伴和导师,成为学生预习路上的引路人和督促者。
四、定期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不但可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还有助于教师根据自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因势利导,提高教学实效。因此,学生进行预习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定期进行抽查,使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还要着重检查预习的质量,防止预习走过场,流于形式,切实发挥预习的真正功效。可以采用课上反馈,即利用第二环节:课堂实施和第三环节:限时作业,也可利用课余检查。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不但可以提前了解学习内容,降低课堂学习难度,促进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会学习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也高了,上起课来也轻松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不正是推广三环节教学的初衷吗?
学生会学习了,兴趣也就上来了,自然也会爱上课前预习,学习也就变成了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