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现在时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gfen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青春片的火热,一浪又一浪的怀旧潮席卷 70后和 80后。而对于 90后来说,他们的青春正当时,抛开了怀念自己青年时代的伤风悲秋,反而更能清醒地看待身边的社会。他们不单单怀念,他们还记录。
  4月 18日晚,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北京电视台共同举办、《北京青年》周刊协办的“青春的纪录 ”——2013年跨太平洋大学生微纪录作品大赛启动仪式暨 2012年获奖作品颁奖礼在北京电视台举行。
  在参赛作品中,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的占据了绝大多数,内容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2012年 “青春的纪录 ”首都大学生纪录片创意实践年活动是国内首个由媒体发起、主要关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纪录片实践活动。“微纪录 ”作品征集是其中的重要单元。微纪录作品征集活动共收到近两百部作品,累计五百余人次参赛。不仅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北京市高校的参赛作品,还收到了陕西、四川、广州大学生提交的作品以及中、美大学生的合拍影片。
  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审产生了《我在清华等你来》、《北京 ·寻找四季的故事》、《忘却·纪念》等 11部评委会大奖作品,以及 33部优秀作品;同时通过搜狐网络平台的评选,产生了两项网络大奖。“青春的纪录 ”获奖作品在社会上和业内获得了广泛好评,作品网络点击率近 50万次,评论及转发上万条。
  在众多获奖作品中,获得评委会特别嘉奖和评委会推荐最佳编导双料大奖的,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李坤。这个大四女生扛着父母出资赞助的高清DV,以北京人张十月为主角,以老北京人的生活为独特的视角,为影片蒙上了一层独特的怀旧气质。
  “青春的纪录 ”不止记录青春,更多的是对外在环境的捕捉和感受,家门口的理发店、跳舞的纤细的脚踝、农村的渴望,这些学生也由此走出教室,从观察中成长。2013年青春将继续记录,新一轮的微纪录大赛开始接收作品,而有了之前打下的知名度后,这次的参与度应该会更加广泛。由此,除了在网上吐槽和静默之外,这些大学生真正有了表达的平台,沉淀出自己的思考。


  获奖人李坤:在城市的记忆和真实样子中荡漾
  BQ:现在的大学生都比较喜欢筹拍微电影,为什么你对纪录片情有独钟?
  L:首先,这部片子是我的实验处女作,老实说,当初我自己也不太清楚能不能完成这个作品。纪录片是我自己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如果完不成,那也只耗费了我自己的时间,没有耽误其他人。其次,我觉得拍纪录片可以去采访,可以认识到很多人,这对于我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BQ:为什么会想到拍这种题材的纪录片?
  L:一开始我也只是广泛搜寻选题,经过大量资料的收集后,我发现自己对老北京的生活很感兴趣,所以想多采访一些老北京人,于是纪录片也这么逐渐成型了。
  BQ:张十月是你纪录片中的主角,你是怎么找到他的?
  L:拍片之前并没想到要以一个人物为主线,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在网上搜到了他的资料。辗转联系上后,我与他聊了聊这部片子的构思和题材,想让他当个顾问。但是后来发现这个人很有意思,特别有个性,有北京人身上的性格。他自己本身是个记者,平日里的采访题材也都是与老北京生活相关的。我觉得张十月能代表北京人的生活,所以后来跟他协商以后,决定以他为主角,拍这个片子。
  BQ:片子中有大量的澡堂子场景,你是怎么顺利拍摄到这样的画面的?
  L:一开始是张十月帮我拍的,后来我请了我们班的男同学进去拍。因为我是一个女孩,如果我进去的话他们肯定很别扭,我不想打扰澡堂子的正常营业。再加上我也比较想拍摄到自然状况下的澡堂子,无论是拍他们泡澡还是和他们聊天,都比较自然。不然我一个女孩子进去,大家都会很别扭。
  BQ:这部片子的怀旧气息非常浓郁,这与你的初衷相符吗?
  L:一开始拍的时候其实我并没有想给自己的作品打上怀旧的标签,但拍着拍着,聊着聊着,发现很多人都在说,觉得过去的北京更好,怀旧的情结特别重,我才开始想,为什么大家都进入了集体怀旧的状态?怀旧到底是种什么情结?我觉得这部片子是那一代人的记忆,无论哪个城市的 80后都经历了自己家乡城市的变化和快速发展,每个人都需要在这个城市真实的样子与记忆里的样子之间做出协调。我们儿时的记忆在现在来看已经很 out了,但我们也同样找不到儿时的快乐。我觉得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城市都在经历的过程。
  BQ:拍这部片子的时候你还只是个学生,父母对此有异议吗?
  L:他们一开始有点质疑,怕我无法完成,只是三分钟热度,但其实他们一直都不怎么反对。只有到需要出钱的时候,我才央求他们当了投资方,因为买设备需要不少钱。不过我当初答应他们,等片子拿奖了我会把钱还给他们。(笑)

其他文献
5月 14日,黄磊被授予“乌镇社区荣誉居民证”。共同获得此证的,还有乌镇戏剧节荣誉主席罗伯特·布鲁斯汀、欧洲戏剧大师尤金诺·芭芭、赖声川、孟京辉、田沁鑫、史航、周黎明等人。  “不装逼,不假High”,这是黄磊总结的乌镇戏剧节的六字箴言。  上个月,为了筹备戏剧节,黄磊来了乌镇好多次,一呆就是好几天,天天开会,与剧团联络、时间更改、邀请嘉宾、联系评委、拍摄宣传短片……事无巨细。“开会说的嘴都破了,
期刊
数据  伴随着《钢铁侠3》的成功和争议的,是好莱坞锲而不舍地对中国市场的进攻和尝试。按美国电影协会的统计,过去的 5年里好莱坞海外市场上升了 35%,2011年好莱坞大片的收入中,海外市场占了 7成。以《钢铁侠3》为例,这部电影的北美票房是 2.8亿美元,其他都是海外电影市场的贡献。在美国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全球观众,尤其是上升中的中国观众对好莱坞极其重要。
期刊
芝华士,世界著名的苏格兰威士忌品牌;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意大利顶级设计公司。当两者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创新灵感呢?不久前,在“风蕴感官·点滴入境”的品鉴晚宴上,芝华士首席调酒大师科林·斯科特揭开了芝华士18年·宾尼法利纳限量版新装的尊贵面纱,并引领嘉宾们共同品鉴芝华士18年馥郁丰饶的口感,分享点滴入境的创意灵感。  具有传统精湛工艺与奢华品味美誉的芝华士18年,此次与同样执着于创
期刊
张艺谋的新电影《陆焉犯识》刚刚开拍,他“后院”的纠葛却被传得沸沸扬扬,近日,疑似张艺谋妻子陈婷及张艺谋所生的两个儿子的一组照片在网上曝光,网友和媒体顺藤摸瓜,发现陈婷从 1999年前后就与张艺谋好上了,先后为其生了两儿一女,2011年两人才正式领证。其实早在去年 3月,被《金陵十三钗》剧组开除的演员何珺就在微博上抖出张艺谋与陈婷之事,但并未引起足够关注。过了一年旧事重提,这次又有不同方面的“圈内人
期刊
金属光泽的皮革与透视网纱凸显女性性感,看点其一当属夸张的镂空几何鞋跟!超高 20公分设计,建筑感极强,犹如踩在现代摩登的高楼大厦“钢筋怪兽 ”上俯瞰世界。黑色彰显霸气,极限的超高跟同时赋予女人的是最大限度的优越感与自信。而全球限量 100双,并且全部以阿妹本人的 37号鞋码制造的个性设计,更是其第二大看点!此气场十足的“耀眼结构 ”限量款,无论从视觉或是穿着结构上,都无不挑战着你的感官极限!  
期刊
时逢《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先生逝世 250周年之际,由《世界都市iTalk》杂志发起,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与北京圣富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红楼·中国梦 2013年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季 ”系列活动在北京盛大开启。此次活动旨在打造一个中国本土的强势综合文化时尚品牌,力求每年一度,成为当代时尚经典文化中的一员。  亲子教育戏剧《箱子屋》首演  近日,由抓马宝贝全力打造的儿童亲子教育戏剧《箱子屋》在中
期刊
关键词:陈奕迅、郑钧“杠”上了  《中国最强音》北京站中,陈奕迅、郑钧“直接杠上”,有两次更是当陈奕迅说“ NO”后,郑钧马上接着说:“我和你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他唱歌的感觉很好。”陈奕迅听罢脸色一变,紧抿双唇,将椅子转向一边。而现场观众也分成了两派,两位导师各有支持者。  “姜戈”重新公映  关键词:排片量严重缩水  昆汀 ·塔伦蒂诺的新片《被解救的姜戈》于 5月 12日重新满血复活,全国公映。
期刊
若只是从年份上来说,芝华士主要有三个品种,12年、18年和25年。芝华士在苏格兰有100多个酿酒厂,每一个酿酒厂都拥有其独特的麦芽及谷物成分,因此所酿制出的原酒液会拥有各自不同的口感。如何将这些原酒液进行完美搭配,却并非一成不变的程序。酿酒师每年都要根据当年的气候、收藏和库存窖藏情况来调整酿制的工艺,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一批次产品口味完全一致。  比如芝华士18年的调和,首先调酒师们需要品鉴各种谷物
期刊
50后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缅怀的是第一代独生子女70后的青春时光。我们的青春经常被我们提起,可还是有一些人的青春被历史遗忘。摄影师王树洲的镜头里,纪录的却是  50后爸爸妈妈那一辈的青春,那是战天斗地、改写山河的青春,同样热血,同样值得记忆。  上世纪 70年代初,正是“文革”中期,时代气氛仍然狂热,毛泽东写下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标语。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南省辉县是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当地
期刊
“在我之前,没人敢穿黑色。”  ——Coco Chanel  黑色是一种终极色彩,它是无彩色,却又包含所有的色彩。黑色是一种特别而纯粹的颜色,充满无限魔力。它强烈的存在感和神秘优雅带来极致的张力。不论是时装还是妆容,黑色既是最经典的安全色,又是最冒险的勇气色,看似基本保守,实则变幻无穷,因而黑色的概念变得抽象化。只要你愿意,黑色能始终与你如影随行。时尚界中,总有那么一小撮极端分子,喜欢以黑衣人的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