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pei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一村一品”,就是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促进农业增值增效和农民广泛增收,进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本文试从农业生产、自然凛赋、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论证。
  [关键词]一村一品;农民;增收
  “一村一品”可以说是一个形象的提法,所谓的“村”也是一个区域概念,它并非要求一个村只限于生产一个产品。
  “一村一品”的根本在特色,做大在规模,关键在提升。长治市坚持以“村”为切入点,以“品”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不断增值壮大农村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了农业增值增效和农民广泛增收,进而大幅度提升了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可以说,长治市“一村一品”的发展,已经成为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的主要路径。
  一、长治市推动“一村一品”取得良好效益
  在工作实践中,长治市紧紧依托全国第一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市的产业优势,牢牢地把工作着力点盯住了“村”,把发展目标盯住了“品”,响亮地提出了“一村一品,强村富民”的口号,采取目标锁定、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一村一品”迅速成为惠及千家万户农民稳定增收的实际举措。全市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197个,专业乡镇达到40个,从业农民达到近10万户,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60元,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
  ——素称名米之乡的沁县,以名米“沁州黄”为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组建科技攻关队伍,努力延伸小米加工的产业链条,已形成年产“沁州黄”谷子2000~kg,与中国农大联合研制的“谷之爱”婴幼儿小米米粉也于今年成功上市,营销网络已覆盖全国200多个设区的市,终端销售店铺达2300个,带动3万农户户均收入3000多元。
  ——沁源县以迅猛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带动,全县马铃薯、绿色小杂粮、食用菌、肉牛育肥产业都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村一品促进了该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2010年全县农业产业化总产值实现了1.8亿元,沁源已经形成农牧林立体发展的生态农业区。
  ——以红色旅游为依托,武乡县的一村一品发展也红红火火。目前,一村一品专业村涉及农户5128户,主民产业从业农户3539户,从业人员达到8339人,人均纯收入3490元,特色产业平均占到各村农业经济总收入的七成以上,以农家乐、小杂粮、林果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以上只是长治市“一村一品”发展洪流中的部分事例,正在蓬勃发展的还有长子的大青椒、壶关的旱地西红柿、平顺的大红袍花椒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都在为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
  “一村一品”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因分析
  发展“一村一品”,是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的自然禀赋
  发展“一村一品”,就是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2.有利于充分开拓农业的多种功能
  开拓农业多种功能,是推进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客观选择。各地在发展中大都拥有自己的比较优势,譬如有的地方矿产资源丰富,有的地方区位优势明显,有的地方经商传统悠久,有的地方人文底蕴深厚。发展一村一品,就是把“优势”变为“特色”,把比较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既遵循自然规律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行为。
  三、多模式继续推进我市“一村一品”发展
  各地自然禀赋和发展条件各异,树起的“一品”和具体发展模式也是不相同的。就今后现代农业趋势发展要求而言,长治市的“一村一品”发展要多模式继续推进。
  1.是继续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型
  特点是从传统产业发展而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明显的地方特色,群众对产业的认识较高,有传统习惯或传统工艺,发展区域以一个和几个相邻的自然村为主,产业地理界限清晰,地域和规模相对固定。如沁县次村乡檀山村的沁州黄小米,平顺县中五井乡留村的大红袍花椒,屯留县河神庙疙套村的中药材,长子县王家峪乡王村的烟叶,长治县宋家庄村的花灯,黎城县黎候镇谷驼村的布艺老虎等。
  2.是继续推进特色产品开发型
  特点是依托优势资源,尊重农民种养习惯,挖掘产品特色,培植产业规模,形成主导产业,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成为當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这类产业易于复制,很容易形成大的规模,甚至上升为一村一乡乃至一县的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如,长子县的大青椒,壶关县的旱地西红柿,黎城县的尖椒等。
  3.是继续推进市场效益拉动型
  特点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效益为杠杆,周期短,效益高,随市场变化可能及时进行转型发展,产业发展有一定的起伏很大,具有明显的鼎盛时期和衰退时期。长子县南川庄村80%的农户鸡,2006年禽流感造成毁灭的打击后,重新进行项目考察、筛选、认证,通过扶持,变养鸡为种菇,变养鸡户为种菇户,这个村由养鸡专业村变成了双孢菇专业村。
  4.是继续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
  特点是依托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通过产业与项目对接,农户与公司的对接、产品与市场的对接,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聚集度,有效地推动了“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增收有稳定的基础。如:壶关县小山南村、三家村在紫团饮业公司的带动下,实施“千棚十区”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潞城市合室乡熬脑村在森龙公司的带动下种植大葱,450亩,仅此一项就农民人均收入可达到6197元,大葱已成为全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5.是继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型
  特点是在合作社的组织下,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和“一村一品一社”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苗木、统一施肥、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商标“五统一”,扩张基地规模,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半径,有效地推动了“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如:武乡县故城镇权店村依托东青杏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注册了“权店梅杏”商标,量身定制了精美的包装,提高了梅杏品位,仅靠种植梅杏收入就达到120万元,户均增收上万元,成为了闻名远近的“梅杏之乡”。
  6.是继续推进农村能人扩张牵动型
  特点是通过农村能人带动,采取“有序流转土地、规模集约经营”的发展形式,扩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效益,带动和辐射周边农户,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壶关绍良村栗交忠,带动农户进行西红柿种植,在壶关县独树一帜;长子县大李村在李生贵的带动示范下,已成为闻名省内外的青椒种植专业村。
  7.是继续推进生态休闲旅游特色型
  特点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观光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依托农村的田园风光、生态景观、乡村风情、民俗文化、农耕文明、特色产业,合理开发体验式、参与式、采摘式、观光式等乡村旅游,在有限的村域空间内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和延伸中获得更多收益。如:武乡县丰州镇下关村,依托当地红色旅游优势和关河水库,建成了全县一流的“度假村”;郊区老顶山滴谷寺村依托老顶山森林资源和城郊优势,积极发展农事体验都市休闲农业产业。
  8.是继续推进市场商贸物流型
  特点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围绕“商贸兴村”,通过市场物贸,建物流基地,搞物流平台,加快一二三的融合速度,拓宽了三产经营渠道,第三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城区新民菜场,依托区位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经济,先后建立起了新民蔬菜瓜果市场、龙盛装饰城、万博装饰广场,昌沁园等餐饮娱乐休闲市场,初步形成了集建材、储仓、餐饮、服务业为一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第三产业集群。
  总之,长治市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抓手和重要途径,可以说是从战略的高度找到了解决农民收入翻番的路径和着力点,取得了确定一个目标、打开一条思路、找准一个突破点、拓宽一条增收渠道的实际效果。“十二五”期间,长治市在农业上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发展的总体部署,继续抓住“一村一品”这个重头戏,引导机制、模式化推进机制和资金扶持机制,建立健全“一村一品”政策,坚定不移地进行板块化发展,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优势品牌,深化拓展“一村一品”的内涵和外延,加快形成“一村一品”整体推进格局,有力推动“一村一品”向更大范围、更广深度、更高层次发展,为早日建成全国一流宜居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长治市统计年鉴,2010年
  [23网络资料文献
  [3]山西省“一村一品”长治现场会典型交流材料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烟草产业在国家取消农业税之后,依然能够为当地农民增收,为政府创税的实际情况,结合陇川自然资源适合发展烟草产业的实际,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陇川烟草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烟草产业;经济社会;发展;陇川  烟草(Nicotianatabacum),原产地不在中国,属外来物种,最初在广东福建两省有少量的种植,但抽的人并不多。如今,烟草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吸烟是亿万烟民文化
期刊
[摘要]2009来,彝良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实行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对农村财务管理有了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遗留问题较多,部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帐实不符、资金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作者就彝良县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浅议;彝良县;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目前彝良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村级债务沉重,负担过重  据2007年
期刊
庭院生态经济是指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闲散零星土地资源和剩余劳动力,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学方法设计的一种高效集约化的经营活动。它兼顾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把植物生产、动物消化、微生物还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层次利用。他不仅使庭院生态环境良好,有益身心健康,而且经济收入十分可观。  一、庭院生态经济的特点  农村庭院占地面积一般在133-333mh(2),由于面积狭小,光照
期刊
[摘要]介绍了凌海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实施,从建立领导小组、强化队伍、职责明确、知识更新、示范户成为主力军等五个方面阐述了项目为基层农枝推广体系带来的新变化。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实施;凌海市;科技示范户;服务能力;指导员  凌海市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业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阳光工程后,2009年又承担了国家实施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期刊
[摘要]通过调查,归纳总结出新形势下制约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针对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是,在实际的农业发展工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相关的制约因素,
期刊
“乡城建设理论”初探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他说:“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战略模型  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首推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他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在序言中说:“城市
期刊
[摘要]研究利用工农业固废生产全降解、低成本、高肥效棉花专用育苗钵。利用该育苗钵春季育苗,小麦收割后移栽到大田,在晋冀鲁豫种棉区实现麦棉循环种植,以达大幅度提高种植效益,降低粮食风险,稳定棉花生产,消除春播棉白色污染和工农业废物变废为宝,节约水资源之目的。  [关键词]育苗钵;麦棉循环种植;应用技术  前言  1.当今世界由于气候变暖,灾害性气候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灾难,粮食危机越来越剧烈
期刊
近年来蓬莱市的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巩固农村的社会稳定,促使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务之急是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和监督。  一、农村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审计的组织机构不健全  自从2002年开始实行乡镇综合配套机构改革以来,乡镇农经部门被合并到乡镇财政所,财经所代理村级财务,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从原来乱为一团的状况转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一种特殊类型的城中村社区正在大型城市中悄然出现。与过去城中村恶劣的外部形象不同,此类社区公共服务完善,居民认可度高,但是过度的公共服务供给背后暗藏着社区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隐患。本文根据实地调研资料,对这一类型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从制度、政府、社区和居民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城中村公共服务;制度;政府;社区;居民  据国家统计
期刊
[摘要]乐都县针对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对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主要类型、产生原因及特点。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主要类型  产生原因特点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是一个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既是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也是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上访事件日益增多,并呈连年递增的趋势。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