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say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材的积累,就是平时知识的积少成多的过程。它是为写作做充分准备的。平时阅读任何书籍都可以积攒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语言、句子或段落,这样点点滴滴的累积,久而久之我们的写作素材就如源头之水,湍流不息了。
  【关键词】课本;生活;社团;一材多用
  “厚积而薄发”这个成语强调了知识积累的必要性。但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束手无策,觉得力不从心,因为他们脑中没有大量的材料来供晋级之需,尤其是议论文,它需要丰富而有说服力的论据,所以脑中没有素材,学生就无从下手导致字数不足,内容空洞无实在意义。
  那么作为教者应该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积累素材呢?
  一、立足课本
  学生脑中真没有素材么?当然不是,他们只是没有把课本的知识联想到写作中去。我们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有效的积累大量作文素材,必须教会学生立足课本,利用课本,也就是说让学生合理恰当的使用课本出现的名人明例。课本中大量鲜活的、经得起考验的历史名人被我们忽视,反而苦苦追求,最终还是一知半解,实在是舍本逐末。课本中可以利用的素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迹
  凡是能够被课本录用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反复考证、论证的好作品,它的“好”主要体现在作者的精神境界、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对作者一生的事迹加以详细的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文章的意义,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一了解作者的过程作为一个名人事迹积累起来呢?比如我们会学到《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我们首先要去了解作者辛弃疾,他是爱国志士,一生的志向就是报国杀敌,可是空有一腔抱负却不得施展……知道的辛弃疾一生的经历我们就可以把他应用在“坚贞”“爱国”“志向”“理想”……很多话题的作文中作为论据了。
  2.文中的人物及事件
  很多古代散文都塑造的英雄、谋士、志士等形象,而在他们身上都演绎了精彩的故事。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情节,我们可以把它们用于很多话题:宽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知错就改等等话题。
  3.文中的名句名言
  课本中有很多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精华文章,这些文章中会有对我们写作有帮助的名言警句,除了教学大纲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段落之外,我们还应该自己主动去诵读,因为很多有道理的话都可以帮助自己写作。例如《论语十则》中句句都是真理,句句都是精华,我们拿过来就可以无需质疑直接去用,这样既节省的时间,有做到了学以致用。
  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写作素材,省时省力,效果还明显。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了作文素养,一举两得。而课本作为素材属实不用重新整理、验证,文化意义突出,我们用的放心,无顾虑。让学生养成积累课本知识做作文素材的习惯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捷径,更应该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习惯。
  二、品味生活
  写作是要有“灵感”的,所谓灵感就是灵性和感觉。好的作家对生活的每一寸角落都会有感慨,有感慨就触发他们写作的灵感,作家都是有生活的,他们的生命体验可以诉诸笔端同读者一起分享,阴晴圆缺都是美丽的风景,喜怒哀乐都是生活的味道,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学生要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主动去感知这个世界,才能积累更多的素材。世间万物百态,自然广袤无边,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不断地发生着牵动我们情感神经的一幕幕,这些我们如果能够尽收眼底,细细琢磨,又何愁没有生活?生活就是五彩缤纷的、广阔浩瀚的素材库,我们哪怕每天汲取一点点就足以使作文熠熠生辉。
  2.学生要做生活的主宰者,主动热爱它,蓄积能量。热爱生活会让自己成为创造生活的积极分子,这样就会让自己健康、积极、向上、乐观、勇敢……融入生活,创新生活,每天不断进步,不断取得的成绩都是自己写作的原料库,它真实而有意义。
  3.学生要品评艺术品,感悟历史美。历史悠久中外文明是我们的好教材,名篇名著、古字名画、雕塑建筑等等,每一件艺术品都有其创作的背景渊源,都有自己的故事,更有自己所代表的文化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品评这些可以陶冶情操,拓宽视野,激发兴趣,开启灵感,有利于写作。
  作为新世纪的教者,我们的教学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要鼓励学生个性写作,让语文的写作教学呈现勃勃生机。所以我们要竭尽全力引导学生用真情去感知美、捕捉美、表现美,让极富生命活力的写作课堂充满快乐的信念,从而让学生把写作当成他们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融入“小社会”
  社团是学生之间交流的载体,它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一样,人与人可以在这个天地里接触、交流。而文学社活动是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它的成员都是爱好文学和写作的同学,同学们借助这个平台展现自我,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每个成员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社团还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真正走进社会,感受人情,这样同学们可以增加阅历,积攒素材,为写作提供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1.培养兴趣,挖掘潜能
  只有把写作当做兴趣所在,才能把积攒素材当做大事来做。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让他们喜欢上写作,积极主动的去创作,每一次发自内心的创作都是来自心底的最真的声音,挖掘潜能,给学生写作的机会,可以举行办报纸、出墙报、写文集、搞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
  2.办好刊物,修养自身
  我们要利用好文学社社刊、社报,因为刊物品质的好坏是衡量校园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文章是形象,是水平,是学校文化的名片,刊物更是同学们的精神家园,在此,大家的灵魂得以自由飞翔,那里拥有培植文学奇葩的沃土,是培育文学新秀的摇篮,增添学生文学活动的平台,解决一部分同学想发表文章而不能的遗憾。   (下转第3页)
  (上接第2页)
  3.放眼社会,开拓视野
  文学社有组织或自发的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拓宽了视野。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文学社在省内外的比赛交流过程中,这种需求就是社员的“心理预期”。
  4.采风自然,感悟人生
  自然之理就是人生之理,从自然中得到感悟是社团设计活动的目的之一。每一次在美丽的大自然里吸山水之灵气,萃万物之精华的时候,都会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感慨,世间万物,云卷云舒全纳入我们的眼眸,记录在我们的脑海,进而有的创作的热情,不得不提笔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四、一材多用
  素材是有限的,但每一个素材是鲜活的,它会拥有多个角度,会有多种理解,会包含多种人生意义,所以我们要把有限的素材活学活用,争取一材多用。
  许多素材的内涵丰富,因而适用于多种话题,面对同一则素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就能适用不同的话题,从而实现一材多用的目的。
  如庄子著《庖丁解牛》,真是小寓言大智慧。
  (1)了解规律,掌握规律:“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2)抓住本质,用心处事:“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3)顺其自然,不强求:“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4)避开锋芒,从长计议:“技经肯綮之未尝”
  (5)以己之利攻彼之弊:“以无厚入有间”
  又如勾践卧薪尝胆的事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不同的观点:
  (1)做事要明确目标。
  (2)实现理想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
  (3)良好的主观意愿要和行之有效的措施结合起来。
  (4)磨难练就英雄。
  (5)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6)忧劳可以兴国。
  由此可见,“材不在多,会用则灵。”同一则素材有多个理解的角度,可以变换多种陈述的方式,经过加工,侧重的重点就有所不同,使之成为自己需要的话题材料,用得好,用得巧,别出心裁,独树一帜。
  教育的过程是需要时间陪伴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见成效的,尤其是引领写作的教育任务更是任重而道远,作文之路似乎很难走,但又必须走,能否走的快乐而有收获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让我们心怀梦想,执着努力,携手并进,体味那作文之路的神奇与美妙,为文学之路的漫延留下我们轻微的足迹。
  (作者单位:辽阳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关键词】创设情境;主动参与;学以致用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此,我们要
期刊
【摘 要】 伪新民学院是沦陷下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1938年初由华北方面军和外务省创建于北平。伪新民学院教育目的是“培养与友邦提携先知先觉的兴亚官吏”,因为其大都充任伪临时政府中级以上的官员,所以其活动对整个沦陷下的华北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伪新民学院的消亡为研究对象来考察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奴化教育的终结。  【关键词】伪新民学院研究部;奴化教育;终结;华北沦陷区  1937年7月7日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还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背景,即课堂心理氛围。课堂心理气氛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间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关键词】主动;宽广;生动  在《教育学》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课堂心理气氛是影响教师课堂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我国学者黄秀兰将课堂心理气氛划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有种“不知不觉
期刊
【摘 要】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如何创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是教师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提升;创新  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期刊
【摘 要】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同时也是构造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基础和有效工具,是低幼认知衔接的有效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奠定学生今后的学习的重要时期。也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第一难关。这些都决定了拼音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技巧;趣味;途径;方法  拼音知识的学习是语文课程的基础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水平。为了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创设一定的小学情境,让小学生在这个特定的情境当中去学习英语知识,这也是有效教学方式的一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服务的。情境教学的有效设置,能够让小学生长时间的锻炼和熏陶,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的去掌握知识。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境教学  英语主要是一门
期刊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由此可见,活动化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对于小学生而言,中规中矩的课堂教学毫无吸引力,只有融入活动,英语课堂才有趣味,学生才乐于参与。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教学;其乐无穷  要想从师本教育转向生本教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突出学生主体,让英语课堂其乐无穷。从目前来看,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极大影响着小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等也都会从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上体现出来。针对缺乏语言活力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现状,必须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逐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以准确、优美的“语文”的语言引领小学生兴致盎然地走进语文,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力。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和考试中,语法和书面能力是我们思考研究的重点,但听力作为交流活动的基本形式也越发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同时英语听力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也随着引发讨论。一般来说,英语听力学习中的障碍因素很多,本文将从主客观两方面出发,进行双向的分析和归纳。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英语听力;障碍因素分析;应对策略  一、英语听力障碍因素分析  1.不良的听力习惯。就目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的逐步进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美育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美育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受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由此让学生产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美育教育在初中教学中扮演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教师对学生美育观念的合适引导,让学生全面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此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对学生具体事例的探讨,讲述了在初中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