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计算机专业建设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等国家政策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指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即将学生校内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校内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之间的联系。
  为了保证“校企合作”关系稳定,达到“工学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相关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主动性、责任感,即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实践
  针对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需要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精选合作企业,探索有效的合作方式。为了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计算机类专业的市场需求,结合各职业院校实际情况,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实践;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共同设计岗位实习方案。通过市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IT企业的调研,召开区域中小企业信息中心主任访谈会,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经学院专业指导委员论证,结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参考《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概览》,确定计算机类各专业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
  1.软件技术专业建设实践
  针对软件技术专业,先后与北大青鸟、江苏软件技术中心、科大讯飞等企业合作。
  首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校企双方进行了有效沟通和研讨,分析软件企业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并将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程序员和软件工程师。
  其次,校企双方根据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召开由校企双方领导、软件技术专业带头人、企业技术能手、课程主讲教师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制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在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包含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实训课程等。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综合素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训课程则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和利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优势。江苏省淮安市政府近年出台了加快发展淮安软件和服务外包业的政策,建立了淮安软件园,现已有多家软件企业进驻园区,对于软件人才的培养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和经济援助。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与江苏软件技术中心的合作,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展开的。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拓展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由学院教师担任教学任务,而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则全部由企业的软件工程师担任。要求担任教学任务的工程师必须具备5年以上的软件项目开发经验。为了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软件项目实践能力,安排专业教师进软件企业跟踪项目开发流程、亲自开发软件。为企业软件工程师的教学过程安排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指导、取长补短。经过5年的校企合作,一支理论和实践能力过硬的软件教学团队逐步成长起来。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全部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实训课程则在校外实训基地——淮安软件园内完成,淮安软件园的教学设施,是由淮安市政府投资建成的一种共享资源,可供本地所有高校使用,实训案例全部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学生在校三年,第一至第四学期,采用校内校外交叉进行学习,第五学期,则全部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综合实践训练。第六学期,学生完成实训后,由合作企业推荐对口就业,或到苏州软件园内的中国科技大学软件学院进行为期十个月的强化实训,达到高质量对口就业和获得本科学历学位的机会。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实践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于2006年、2009年与锐捷网络、华为网络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计划于2011年与思科网络再建立合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高速发展的IT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岗位的要求不断变化,对适应岗位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网络技术高技能人才,需要对网络技术所覆盖的职业岗位进行充分分析,最终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网络建设工程师、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和网站开发师。
  对于网络建设工程师和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等典型的网络技术职业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主要网络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网络设备有Cisco、华为H3C和锐捷。
  考虑到锐捷网络实验室在教育行业的成功方案、价格优势、与主流设备Cisco的命令兼容性,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于2006年建立了锐捷网络实验室,也首先开始了与锐捷网络公司的校企合作。具备了硬件设备条件以后,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嵌入了锐捷的核心技术,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和网络安全课程置换为网络设备与管理、网络互联与实现、网络设备调试及网络优化三门课程。锐捷网络负责培训这三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不仅保证教师掌握了锐捷核心技术,也训练了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方法。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所有教师都通过了锐捷高级讲师认证,有四位教师还通过了锐捷网络工程师和锐捷资深调试工程师认证,顺利开展项目化教学,在网络实验室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培养了学生的网络组建和规划能力、设备调试和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取得极好的教学效果。与锐捷的合作,企业技术得到了推广,完成课程的学生可参加锐捷网络工程师认证,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锐捷精英训练营,得到更好的提升,学生毕业后,由企业推荐就业,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保证了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学院建成了综合布线工程实训室,引进了华为设备,从而开始了与华为公司的合作,教师和学生在熟悉了锐捷网络设备以后,能更轻松地掌握华为设备的使用,使学生全面掌握主流网络核心技术,掌握主流网络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成为可能。
  上述两个专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有效带动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
  通过校企双方紧密合作,使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适应的位置;把行业企业的信息和技术带入学校,为学校引进各种新技术、新资料,帮助解决了教学和实训中许多模棱两可的知识性问题;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最终有力地保障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取得的成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学院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了“双师”素质,增进了教师的教改意识,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功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共赢。
  1.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更贴近一线需要,促进了学生就业。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学生在企业实践中,掌握了核心技术及设备的操作,熟悉了专业知识及行业背景。通过校企合作,因地制宜地为社会培养需要的紧缺人才。
  2.促进教师深入一线,提高了“双师”素质。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对所需人才规格要求;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自身工程技术实践素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3.有利于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在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被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投入课程建设、教学基本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工作中,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4.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推动教学相长,促进师资队伍全面发展。与合作企业共同申报省、市级科研课题,如成功立项了“江苏省中小企业应用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淮安软件和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控制技术研究”等课题。教师能在履行教学任务的同时,勤于思考,积极投入到发表学术论文、专业技术职务提升、学历学位提升、名师工程等活动中,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5.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功招收企业订单班;学生全部参加专业技能认证,取得了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硬件工程师、锐捷网络工程师、资深网络调试工程师等认证证书;还培养了一批技能精湛的竞技能手,在国家级、省、市级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激励学生勇于进取的榜样。
  6.建立了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和就业基地,有效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结束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独具优势。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必须因地制宜、面向区域经济开设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方式,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提供实习学生;企业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训条件,为学校培训教师,接受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选派工程技术人员为学校提供教学服务等。校企合作共同申报科研项目,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产、学、研结合,从而促进了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阮某某是我今年所带的四年级的一名男生,刚开始接这个班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他,因为他上课时他并不突出,甚至可以说很沉默。可是,在几次考试之后,他就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因为每次考试他都是满分,要知道考一次满分容易,次次考满分就真的很不容易了啊。于是,我开始特别的关注他,我发现,他在课堂上虽然也很认真听讲,但却极少回答问题,当其他同学都在争先恐后的举手要表现自己的时候,他却很淡定,而只
多媒体技术具有辅助教学功能,可以创设问题和应用情境,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满足不了现代教学需要,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视听结合、图文并茂、声形并茂,激发起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感知、学习并运用数学,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必须学会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获取
运用因果图法对影响教学质量的主次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教学质量信息的采集结构,逐步建立涵盖了师资的建设系统、约束系统、激励系统、评估系统、反馈系统五大部分的教学质量监控
一、什么是艺术欣赏?艺术欣赏就是读者和观众对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从而获得由浅入深、情理结合的审美把握。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既可
提起捷克,我们首先会想到布拉格,那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我们会想起那些美丽的有着浓郁风情的建筑, 会想起城市中那集中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的城堡, 会想起那典型的
交互式电子白板系列电子白板教学软件是专门为方便教学而设计的,其功能的设计思想是要使教学的手段丰富多样,使教师的教学方便简单。为了顺应这一原则,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软件在功能的设计上使用了很直观的方法,把软件的主要功能全部都表现在软件界面的主工具栏。通过主工具栏的图标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该工具的具体作用是什么了。而这些功能,很大程度上为我们课堂教学提供了灵活、有效的辅助,特别是在书法教育中运用交互式白板技
近年来,各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基建工作在各校占据着一定的比重.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讲,争取主管部门的基建拨款和自行筹集基建经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多”科学课学业评价策略,即“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手段多样化”。  一、多元化评价主体,让评价不再盯着甄别和区分  多元化评价主体,指的是自己、同学,家长、教师四位一体,共同参与评价。基本形式是: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点评,教师总评。当然,有时候,家长的点评也可能是班主任,或者其他人的点评。  过去的评价,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考试评价,对不对,好不好,标准在老师那里,由老师说了算
在实践的基础上评价了目前水泥粉喷桩检测工作中儿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触探法检测水泥粉喷桩的工作方法、技术要点及其优越性。
近年来,尽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就其效果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停留于理想化的教改试验、官样化的政策文件和书院化的理论文章阶段上。一些学校课程改革,既无校本化的实施举措,又无师本化的主动参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从职业教育传统的静态学科课程体系,向动态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突变,需要一座联结两者的“桥梁”。这座“桥梁”,笔者将之称为“模块课程”。其基本思路是:以学科体系课程解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