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芒种谚语
1. 芒种忙,麦上场。
2.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3. 麦到芒种谷到秋,豆子寒露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4. 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
5. 芒种三日打麦场。
6. 芒种谷,赛过虎。
7. 芒种不种高山谷,过了芒种谷不熟。
8. 芒种插秧谷满尖,夏至插的结半边。
9. 芒种打火夜插秧,抢好火色多打粮。
10. 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打火夜插秧。
今日芒种。
历书上说芒种节气适合种有芒的谷类作物,比如晚稻、黍、稷,又说芒种是种植农作物的分界点,“芒种忙忙种”,过了这一节气再撒种育苗,就难成活了。
前几日,也就是上周末,在车上看到不少农人高卷裤腿,弓身在路边的田里。空着的田里蓄了水,明晃晃的,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天光,人下到里面,站着,离云影那么近,近到伸手就可以扯下一角云絮来。
农人此时当然是没有心思扯那云絮的,眼里也看不到云影,他们手里握着秧把子,把聳着肩胛骨的身子弯到与大地极近的弧度,将禾苗一株一株栽下去,每栽一行,深陷在泥田中的脚便摞一下,向后退一步。
那些秧苗是晚稻吗?我不能肯定,虽一直居住在皖南的山野间,对农事却是生疏的,只模糊知道皖南的田区多种水稻,有种一季的,也有种双季的。
远处更多的田里已栽下了秧苗。栽了秧的田真是好看,像写满了诗句的纸页,平平仄仄,整齐而均匀。隔着车窗看那绿盈盈的田野,觉得这个世界分明是刚刚诞生的稚子,那么清新,天真无邪,有着叫人感动的生机。
芒种的节气大多在农历的四月底或五月初,离端午很近,这个时节最可看的花当然就是端午锦了。
端午锦又叫蜀葵,大多长在村庄里,在院子和道路边上,颜色有深紫红、紫红、大红、粉红和粉白。这几种颜色的端午锦若开在一处是极热闹的,如生旦净末站在同一个台子上,各有迷人的范儿,又彼此映衬互照。
单看一种颜色的端午锦——特别是深紫红色的端午锦,就是另外一种况味了。若又逢着下雨天,简直会不忍心多看,仿佛看着的是一个抹着红唇的凄艳女鬼(就像《胭脂扣》里的如花)叫人又心疼又想避开,唯恐一不小心就被那绝望之美迷惑住,缠住,再也脱不了身。
粉白和粉红的端午锦大概心性相近吧,喜欢结伴而开,迎着初生的阳光,挽手并肩地站在那里,一副单纯透明、不知忧愁为何物的样子。她们像极了村里那些初长成的少女,有着溪水般的明澈与清丽,她们对自己的美还不自知,也就没有了骄矜,因此也越发动人了。
紫红和大红的端午锦最常见,开在哪里都是适宜的,门前、窗下、篱笆边、路边……抑扬顿挫地开着,心无旁骛地开着。即便是开在废墟和瓦砾之中——开在滂沱的大雨中,也毫不露怯,那一团团要拥抱住你的暖艳是慰藉人心的,也慰藉了这日渐冷清下来的村庄。
除了端午锦,芒种前后可看的还有栀子花。乡间的栀子花有两种,家生和野生,家生的是重瓣,花朵硕大,花苞刚结出的时候有点像青橄榄,被同样青色的叶子托着,是不显眼的,过去几日,那青橄榄样的花苞长大了,隐隐地泛出白色,腹部膨起,像有另一个生命在里面孕育着,生长着,用力要撑开这一重重包裹着它的花瓣。
栀子的第一层花瓣打开时是花朵最好看的时候,花瓣形如莲瓣,玉白中又有一抹淡青,像一种既精心又不着痕迹的妆饰,也像不肯褪去的胎记。
第一层花瓣一经打开,里面的花瓣也就松动了,香气冲了出来,极有力道——这香气就是那使花苞日益膨胀起的生命吧。
家生的栀子花不必过多栽种,不像端午锦,可以随处撒一把种子。一个二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种上三五棵栀子花也就够了,花开时,整个村子——每户人家的窗前都有一个小小的玻璃瓶或粗陶瓷碗,里面插着两三朵花,这两三朵花的香气是刚刚好的,不浓不淡,静静地开着,香着。若是贪多,在一个瓶里插满了栀子花,过于浓郁的气味就变得令人不安了,熏得人头昏,过两日再看那瓶里挤簇的栀子花,原本丰润的花朵失了神、打了皱,泛黄,过于拥挤和喧闹的环境使它们早夭了。
种了栀子花的人家是有着好人缘的,在芒种前后总有很多人来串门,来的大多是妇人、老人和孩子,他们是来采那刚泛白的花苞的。栀子花和别的花不同,别的花——比如端午锦是要开在枝头上看的,没有人把它们采回家,而栀子花就得采下来,用装了水的器皿供着、养着,或用一根细细的发卡,别在脑后盘起的圆髻上。
比起家生的栀子花,我更喜欢野生的山栀子。野生的山栀子也叫黄栀子,六枚小小的花瓣,看起来很单薄的样子,香气却丝毫不逊于家生的栀子花。山栀子初开时为白色,过了两天渐渐转成乳黄、柠檬黄,花冠旋卷,像一双巧手叠出来的纸风车,一朵朵别在枝头,风一吹便不停地颤动。
我喜欢山栀子不是因为它的花有多美——山栀子的模样是不起眼的,若要赞美它,“天真淳朴”四个字倒更贴切些。我喜欢山栀子是它能唤起童年最明暖的记忆——山栀子是母亲偏爱的花,在所有的花里,唯有开在路边一丛丛的山栀子能令母亲瞬间就轻快起来,被忧愁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了,甚至有了难得的暖洋洋的笑意。
“丽敏,去,把那山栀子花采下来。”挑着担子的母亲放慢脚步,对身后跟着的小女孩说。我赶忙跑到那跟我比还高的花树下,踮起脚,等一边的胳膊弯里抱满花时,母亲便说好了好了,不要采了,够啦。我将香喷喷的白色山栀子捧到母亲面前,像那些花儿一样仰脸望着母亲,快乐地啜饮着母亲笑容里的甘露。
1. 芒种忙,麦上场。
2.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3. 麦到芒种谷到秋,豆子寒露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4. 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
5. 芒种三日打麦场。
6. 芒种谷,赛过虎。
7. 芒种不种高山谷,过了芒种谷不熟。
8. 芒种插秧谷满尖,夏至插的结半边。
9. 芒种打火夜插秧,抢好火色多打粮。
10. 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打火夜插秧。
今日芒种。
历书上说芒种节气适合种有芒的谷类作物,比如晚稻、黍、稷,又说芒种是种植农作物的分界点,“芒种忙忙种”,过了这一节气再撒种育苗,就难成活了。
前几日,也就是上周末,在车上看到不少农人高卷裤腿,弓身在路边的田里。空着的田里蓄了水,明晃晃的,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天光,人下到里面,站着,离云影那么近,近到伸手就可以扯下一角云絮来。
农人此时当然是没有心思扯那云絮的,眼里也看不到云影,他们手里握着秧把子,把聳着肩胛骨的身子弯到与大地极近的弧度,将禾苗一株一株栽下去,每栽一行,深陷在泥田中的脚便摞一下,向后退一步。
那些秧苗是晚稻吗?我不能肯定,虽一直居住在皖南的山野间,对农事却是生疏的,只模糊知道皖南的田区多种水稻,有种一季的,也有种双季的。
远处更多的田里已栽下了秧苗。栽了秧的田真是好看,像写满了诗句的纸页,平平仄仄,整齐而均匀。隔着车窗看那绿盈盈的田野,觉得这个世界分明是刚刚诞生的稚子,那么清新,天真无邪,有着叫人感动的生机。
芒种的节气大多在农历的四月底或五月初,离端午很近,这个时节最可看的花当然就是端午锦了。
端午锦又叫蜀葵,大多长在村庄里,在院子和道路边上,颜色有深紫红、紫红、大红、粉红和粉白。这几种颜色的端午锦若开在一处是极热闹的,如生旦净末站在同一个台子上,各有迷人的范儿,又彼此映衬互照。
单看一种颜色的端午锦——特别是深紫红色的端午锦,就是另外一种况味了。若又逢着下雨天,简直会不忍心多看,仿佛看着的是一个抹着红唇的凄艳女鬼(就像《胭脂扣》里的如花)叫人又心疼又想避开,唯恐一不小心就被那绝望之美迷惑住,缠住,再也脱不了身。
粉白和粉红的端午锦大概心性相近吧,喜欢结伴而开,迎着初生的阳光,挽手并肩地站在那里,一副单纯透明、不知忧愁为何物的样子。她们像极了村里那些初长成的少女,有着溪水般的明澈与清丽,她们对自己的美还不自知,也就没有了骄矜,因此也越发动人了。
紫红和大红的端午锦最常见,开在哪里都是适宜的,门前、窗下、篱笆边、路边……抑扬顿挫地开着,心无旁骛地开着。即便是开在废墟和瓦砾之中——开在滂沱的大雨中,也毫不露怯,那一团团要拥抱住你的暖艳是慰藉人心的,也慰藉了这日渐冷清下来的村庄。
除了端午锦,芒种前后可看的还有栀子花。乡间的栀子花有两种,家生和野生,家生的是重瓣,花朵硕大,花苞刚结出的时候有点像青橄榄,被同样青色的叶子托着,是不显眼的,过去几日,那青橄榄样的花苞长大了,隐隐地泛出白色,腹部膨起,像有另一个生命在里面孕育着,生长着,用力要撑开这一重重包裹着它的花瓣。
栀子的第一层花瓣打开时是花朵最好看的时候,花瓣形如莲瓣,玉白中又有一抹淡青,像一种既精心又不着痕迹的妆饰,也像不肯褪去的胎记。
第一层花瓣一经打开,里面的花瓣也就松动了,香气冲了出来,极有力道——这香气就是那使花苞日益膨胀起的生命吧。
家生的栀子花不必过多栽种,不像端午锦,可以随处撒一把种子。一个二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种上三五棵栀子花也就够了,花开时,整个村子——每户人家的窗前都有一个小小的玻璃瓶或粗陶瓷碗,里面插着两三朵花,这两三朵花的香气是刚刚好的,不浓不淡,静静地开着,香着。若是贪多,在一个瓶里插满了栀子花,过于浓郁的气味就变得令人不安了,熏得人头昏,过两日再看那瓶里挤簇的栀子花,原本丰润的花朵失了神、打了皱,泛黄,过于拥挤和喧闹的环境使它们早夭了。
种了栀子花的人家是有着好人缘的,在芒种前后总有很多人来串门,来的大多是妇人、老人和孩子,他们是来采那刚泛白的花苞的。栀子花和别的花不同,别的花——比如端午锦是要开在枝头上看的,没有人把它们采回家,而栀子花就得采下来,用装了水的器皿供着、养着,或用一根细细的发卡,别在脑后盘起的圆髻上。
比起家生的栀子花,我更喜欢野生的山栀子。野生的山栀子也叫黄栀子,六枚小小的花瓣,看起来很单薄的样子,香气却丝毫不逊于家生的栀子花。山栀子初开时为白色,过了两天渐渐转成乳黄、柠檬黄,花冠旋卷,像一双巧手叠出来的纸风车,一朵朵别在枝头,风一吹便不停地颤动。
我喜欢山栀子不是因为它的花有多美——山栀子的模样是不起眼的,若要赞美它,“天真淳朴”四个字倒更贴切些。我喜欢山栀子是它能唤起童年最明暖的记忆——山栀子是母亲偏爱的花,在所有的花里,唯有开在路边一丛丛的山栀子能令母亲瞬间就轻快起来,被忧愁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了,甚至有了难得的暖洋洋的笑意。
“丽敏,去,把那山栀子花采下来。”挑着担子的母亲放慢脚步,对身后跟着的小女孩说。我赶忙跑到那跟我比还高的花树下,踮起脚,等一边的胳膊弯里抱满花时,母亲便说好了好了,不要采了,够啦。我将香喷喷的白色山栀子捧到母亲面前,像那些花儿一样仰脸望着母亲,快乐地啜饮着母亲笑容里的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