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三则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睿睿妈妈问:我的女儿3岁了,很喜欢画画,但是她画的我们看不懂,感觉一团糟。如果给她示范,又怕她没了创造性,请问我们家长应怎样指导她?
  答:3岁的孩子处于涂鸦期,他们的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画出来的东西大人根本看不懂,需要孩子用语言和动作来说明绘画的内容。那么,应该如何指导3岁的孩子学习绘画呢?
  1 寻找绘画的材料。一般父母会为孩子提供一些纸、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可以用来作画的,例如:水果、糖果、蔬菜等食物,可以摆一摆、拼一拼、印一印,说说像什么,孩子一定会特别开心的。
  2 带着孩子一起画。孩子刚开始画的线条一般都比较轻,毫无章法,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大胆地画,或者手把手教孩子一起画,让孩子感受“顺着一个方向涂”,提醒孩子尽量画得大一些。
  3 引导孩子慢慢画。当孩子想要画一件事物,却不知如何下笔表现时,家长可以用简短的语言来增强幼儿作画的兴趣。例如:《吹泡泡》让孩子画圆圈,可以说:“吹了一个大泡泡,泡泡又圆又大。”在练习画线团(螺旋线)时,可以说:“油画棒站中间,从里向外绕啊绕,一圈一圈再一圈,越绕越大越绕越大。”
  4 让孩子知道“画什么”。在孩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短线、圆圈的画法之后,父母应启发孩子观察个别简单的物体,逐渐训练孩子能画出象征性的图形,用以表示一定的物体形象。这些物体应该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和喜爱的。例如:红通通的大苹果、金灿灿的大太阳等。
  5 指导孩子怎么画。家长在指导过程中无须过分关注技巧,而应充分地让孩子去想,去表达,用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来告诉孩子怎么画。例如:画毛线团。可以问:妈妈的毛线团是什么样的?你绕绕看。孩子画的时候可以提示:绕得太小了,怎么办?还有什么颜色的毛线团?用这些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孩子。
  小闫老师问:每次开展美术活动前,我总是挖空心思去找新的表现手法,在选材上要花很长时间。好的美术活动总要进行很多物质准备,一个班30多个孩子,每次活动,桌面上都会铺满了材料,怎样让活动既简单又精彩呢?
  答:在一些观摩活动中,我们也发现,老师们为了达到好的效果,喜欢出奇制胜,寻找一些奇特新颖的材料来进行美术活动。其实,一节让孩子真正感兴趣、真正快乐地参与的活动,不在乎形式的多样多变,而应是老师对整节活动的把握,幼儿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活动前的准备不仅包括老师对教材的挖掘,材料的准备,也包括孩子的知识准备、经验准备。例如:开展撕纸活动《小小发型师》,在活动之前,孩子们先观察家人、同伴、老师和自己的发型,然后在晨间活动时练习撕面条、撕花边等,有了这些前期铺垫,到了活动中只需要一个有趣的导入活动,就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动手操作了,彩色纸片在孩子手中翻飞,一会儿就能呈现出有趣多样的发型。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要运用整合的思想,根据目标、内容恰当地采用适宜的组织形式,以达到最优化的结合,取得良好的发展。我想,只要老师跳出繁杂的误区,化繁为简,换个角度,一定能找到最佳途径的。
  小陈老师问:每次绘画活动结束时,都按惯例请几名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有时一忙连评价也省去了,该如何组织好评价环节呢?
  答:美术活动中的评价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沦为形式,匆匆走过场,甚至直接省略。评价活动,可以从构思、造型、着色、布局等方面去进行,也可以从作画习惯上评价。评价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让幼儿学习同伴的美术表现技法、受同伴构思的启发,亦可以给幼儿留下延伸的空间。在评价形式上可以采取幼儿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或教师直接评价等方式。幼儿的表达能力有限,在语句和语意上会显得杂乱无章,教师要擅于从中拎出关键的词句。另外,教师的语气稍微夸张一些,脸部表情可再丰富一些,这样可以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们还要意识到:绘画是孩子的一种“内心语言”的表达方式,老师不必纠结于对绘画技法的评定,而应更多的关注孩子的自我表达以及对其艺术天性的保护。
其他文献
     
人物  胡昊恩(4岁拼贴油画棒画)  深圳市培基国际幼儿园  点评人:李志雄  香港青少儿视觉艺术研究学会会长,贝多芬音乐艺术学院视觉艺术课程总监,香港美术教育协会会员,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会员。  专家点评:在幼儿阶段,主要引导孩子认识和观察人物的头部,五官当中以眼睛重点。作品很多都从眼睛入手,眼睛画出后,作品马上就有了生命,孩子的兴致就来了,本作品孩子将色纸任意撕贴,然后添画五官,造型随意大胆
全国第8届“多多”杯幼儿主题绘画比赛获奖作品选登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模式:老师限定题目题材,出示范画,幼儿跟着学,最后由老师加以讲评,看谁画得像、画得好。这其中所谓的“好”是指涂色均匀, “像”是指幼儿对老师范画的模仿程度和对技巧的掌握程度。结果是谁画得最像范画,谁就会得到老师最多的表扬。如何突破“暗箱”,让幼儿打开天窗绘亮“画”,是我这几年来一直探究的课题。    一、积累生活,开凿创意美术之源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德国日前正式启动一项号称“世界最大人造太阳”项目的测试工作。这个名为Synlight的系統是由149个聚光灯组成的一堵近14米高、16米宽的灯墙,在聚焦点产生的光强相当于太阳光的1万倍。研究人员希望,新技术成熟后能为分解水制氢提供所需的高能量。“人造太阳”内的聚光灯使用了电影院常见的短弧氙气灯,当所有灯都打开并聚焦后,温度瞬间可达3000℃。如果这项人造光制氢的技术成熟,就可用于建设氢能发电厂。
我的案例:画画改变了孩子的情绪    我曾经教过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子,我一直细心观察她。有时候不良情绪会伴随她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学习,让她对什么活动都不感兴趣,处于一种被动参与的状态下,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有一天早上她来上幼儿园,在到教室去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大概是摔疼了,进教室后一直不开心,情绪低落。整个晨间活动她站在角落里一动不动,任凭我怎么引导,小朋友们怎么邀请她,她始终没有走出摔跤
水是地球“生命之盾”  水是对抗“炎炎似火烧”的烈日的忠诚“卫士”。“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这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中,青面兽杨志押送生辰纲走到黄泥岗时,白日鼠白胜扮作挑酒桶的汉子之口吟唱的诗句。这个“卫士”,就是又名双分子缔合水的“二聚(合)水”—分子式(H2O)2。  二聚水进入了地球大气层,以氢键连接的两个水分子中的一个绕另一个旋转时会消耗能量。阳光经过二聚水集结的大气
欣赏活动能促进儿童审美心理的构建    儿童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只有经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才能逐步建立起来。学会欣赏经典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优秀的美术作品,就会使他们能运用学过的色彩、线条、构图知识等对作品进行分析。而美术欣赏活动就是对幼儿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再教育”的过程。只有通过活动反复不断地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儿童审美心理建构才能构建起来。只强调美术创作,是“一条腿”走路,不会使儿童得到健全的发
家乡的高楼大厦  左高涵(5岁)  辅导教师:黄芮  江苏省南通市新世纪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