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行动孰轻孰重?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9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背影》这篇课文,为了表现父爱,作者着重从两个方面去表现:一是从父亲的语言上;二是从父亲的行动上。教学重点应突出在父亲的行动上。
  关键词:公开课;暗处;明处;语言;行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65-01
  去年深秋,某老师在本校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上的是《背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这篇课文。他提出的教学目标为:1,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内容;2,整体感知课文,体会课文思想感情。他带给学生思考的问题是:1,本文写一件什么事?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画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整堂课学生回答问题也算活跃。在评课的时候,有的老师讲:让学生带问题阅读,学生概括文章时,能加以引导,比较好;但在理清课文环节时,有点偏离了题目。有的老师讲:能运用新课标理念来上,比较好;但学生在复述课文,理顺课文时不大到位。按照老师们的评课认为,本文可以从父亲的语言去分析、体会父爱;也可以从父亲的行动去分析、体会父爱。但是,语言和行动不是均等的,二者必有一轻一重。孰轻孰重呢?
  《背影》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名篇佳作之一。这篇文章一发表,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可以说,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课改前,选入初中课本;课改后,选入初中课本。
  凡是近几年来,教过初中语文的,只要从初一教到初三,没有哪个老师不上过这篇文章。虽然,语文教学方法千变万化,各有千秋,但是,《背影》这篇文章内容没有改变。文本内容没有变,文章的重点内容依然不会改变。
  其实,这篇文章脉络不很复杂。作者从“背影”的角度去审视,去观照,去叙写父亲对自己的深沉的爱意。作者写“父爱”不是简单着笔,而是从深层去写的。即是从两个方面去写:一是从暗处渲染;二是从明处着笔。前面部分,作者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日渐衰落,暗藏着——在这种悲惨遭遇下,父亲对儿子之爱,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对儿子爱得更加强烈,大有家庭境况愈不好,父亲对儿子愈关爱有加的思想感情。但是,仅仅这样写还没有说明一个父亲爱子的高大形象。为了突出父爱,作者还着重从两个方面去表现:一是体现在父亲的语言上;二是体现在父亲的行动上。这是从明处写父亲对儿子的爱。大有父亲愈老爱子愈深的思想感情。全文要表答的中心是:父亲愈老愈倾注心血深爱自己的孩子;父爱之情是令人感动又令人永远怀念的。
  因此,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分析、体会父亲的语言;二是分析、体会父亲的行动。而文中着力表现父亲的语言与行动关爱儿子的文字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送别”这一段。不妨,录下此段文字: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面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熟读、分析、理解这一段文字,体会文段有关语言与行动,尤其要体会一些动词、形容词,就能深刻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有一些词语是要学生准确把握、深刻理解的。比如“蹒跚”是什么意思,应让学生理解。蹒跚,是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说明父亲己经年老了,动作不那么灵便了,但父亲不顾自己行动不灵便,在要与儿子分别时,仍然亲自走过铁道、去爬月台给儿子买橘子。表现父亲崇高的深沉爱子之情。这样的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自然就深刻。
  当然,我们不强调教法统一。既然《背影》这篇文章中,表现父爱可以从父亲具体的语言与具体的行动体现出来的,那么也可以分析、理解、体会文中父亲所说的话。但我以为,朱自清先生刻画父爱形象,之所以生动感人,主要是父亲的行动,而不是父亲的语言。正因为有“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送别”这一真切感人的行动,朱自清先生要表现的父爱才能令人喜爱又让人长久难以忘怀,从而使文章所要表答的中心思想有了可靠且牢固的依托。至此,文中的语言与行动,谁轻谁重不言自明了。
其他文献
每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道较有难度的圆锥曲线题,由于切入点较难找,并且如果选不到好的途径会带来大的运算量,给考生带来一定困难。在解决圆锥曲线问题时有一种方法叫“设而不求法”,它给解这一类题提供了较好的切入点和较少的运算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设了未知数之后却不必要求出来呢?分析一下计算的过程,发现所求的问题与所设的未知数之间可以通过计算建立联系,没有必要求未知数而得到了问题的答案,也就
期刊
摘要: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开封日益重视传统村落尤其是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修缮和利用。笔者通过对开封境内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走访,发现这些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现状不容乐观,通过思考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开封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0-01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
期刊
摘要:随着国际社会的飞速发展,培养外语人才也应该向国际发展,从培养单纯的语言技能向拓展思维方式、提高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发展,进而培养出国际化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而英语演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英语演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提出了英语演讲和英语专业综合素质培养融合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演讲;综合素质;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9.3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家访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应不断探索辅导员家访的新模式,切实提高家访工作的实效性,创新家访形式,从而更好的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  关键词:家访;新模式;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29-01  2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
期刊
摘要: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高中生学习英语不在只是为了高考为学,而是跟中文一样,是生活或未来工作的日常语言。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英语读写能力的同时,听说的能力也要加强。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探索高中生如何合理地利用“英语流利说”等软件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关键词:英语流利说;英语软件;听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
期刊
摘要:在对于影响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因素的研究分析过程中,研究者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互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忠县官坝镇X小学进行为期五个月的调研,研究者通过对重庆市忠县官坝镇Z小学农村特岗教师的深度访谈与发放调查问卷形式对影响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后得出有效研究结论。  关键词: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平面构成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作用不应仅仅是这种抽象原理的传授,而应将室内设计所需的能力训练融入“构成形式”的实践训练中.以平面构成原理来指导,寻找这“抽象”背后的真实和多样,以此来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室内设计的能力。就此,本文探析了《平面构成》项目教学的最终环节即项目教学质量评价环节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平面构成》项目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逐一解析,给出了《平面构成》项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成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的难题,如何实施有效的英语教学,提高英语课的效能,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和运用技能,是当前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完成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4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初中体育是一门重要的身体锻炼教育课,也是一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也是一门开展德育思想教育的功课。初中体育课要依据教育方针的指引,开展好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64-01  我们大家都知道:初中体育是一门锻炼学生身体的知识教育课,也是一门身心健康教育课,同时
期刊
摘要: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更好的交流,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可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良好的沟通。所以,只有将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这一最根本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茶文化是中外文化中都存在但文化差异性又很大的一种文化现象,分析不同茶文化中所蕴含的观念与情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到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去,能够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