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cm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我听了两节数学课,执教内容相同,都是《百分数应用题》,两位老师在课上出示了同一道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反馈,但他们的教学效果迥然不同。现将教学片断展示如下:
  一、教学片断
  [教师A]
  师:出示“修一条长2400米的路,4天修了全长的40%,照这样计算,还要几天才能修完?”。谁来列式计算?
  生1:我是这样列式计算的:2400÷(2400×40%÷4)
  师:他这样算对吗?
  生2:他错了,我觉得应该这样算:2400÷(2400×40%÷4)-4
  师:你的方法真不错,做得和他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听了老师的提问,一部分学生举起了手(生2高兴得站起来举手),其它学生迟疑了一会儿,也跟着举起了手,只有答错的那个学生低着头没举手。
  [教师B]
  师:出示“修一条长2400米的路,4天修了全长的40%,照这样计算,还要几天才能修完?”。谁来列式计算?
  生1:我是这样列式计算的:2400÷(2400×40%÷4)
  师:唔,他这样认为的。做得不一样的请举手。
  生2:我和他不一样。他少算了一步,在2400÷(2400×40%÷4)后面要再减去4。
  师:你们同意这位同学的补充吗?
  众生 :同意。
  师:还有不一样的做法吗?
  生3:我是这样来算的:2400×(1-40%)÷(2400×40%÷4)
  生4:我没有用2400来算,列式是:1÷(40%÷4)-4
  生5:我也没有用2400来算,列式是:(1-40%)÷(40%÷4)
  生6:老师,还可以这样来算:列式是:4×[(1-40%)÷40%]
  生7:老师,老师,我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列式是:4÷40%-4
  师:好!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得到了不同的解法,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大家就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
  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十分高兴,此时,教师和学生的脸上展露着笑容,学生的精彩表现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案例反思
  也许象上面教师A这样的教学情形一直就存在,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但这种直接判定的方式是否合理?学生是否需要这样的回答?我不断诘问自己。我觉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教师不要直接判定“错”或“对”,而要象上面教师B那样进行点拨、反问或再思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避免因回答错误而不断地受到指责,也有利于打开思路,活跃气氛,以便获得正确的最佳答案。
  在《美国的儿童教育》中有这样一段,或许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启迪:“在美国,老师没有固定的答案,也从听不到老师说:‘你讲得不对。’有一些同学回答得几乎是文不对题,老师也往往只是微笑着说:‘唔,他是这样认为的,有新意。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学生不用担心答错题时的尴尬和窘相。”我不禁要为美国老师对学生发言“从不言错”叫好!因为教师的从不言错,学生没有了心理障碍,就可以充分地想,大胆地说,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无疑是非常有益的,似乎在我们的教育中“对与错”的色彩太厚重了些。也许有人会提议,不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判断,学生会失去方向,会无所适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们要知道,现在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没有唯一途径,你认为是正确的,但不一定是最佳的,当然也不一定是唯一的;你认为是错误的,也不一定就没有一点道理,学生有他自己真实的想法,说不定其中还蕴藏着难得的智慧。例如,在电影特技中的“倒放”据说就来自于一个学生的“异想天开”,他提出:能不能倒过来放电影胶片?对这个“荒诞不经”的想法,人们并没有简单进行否定,而是亲自尝试,结果为世界电影制作写下了永垂史册的一笔。
  反思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直接给出“对”或“错”的结论,表面上看这很简单,也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但它却很容易阻碍学生的思维。从学生角度出发,你说他对,他很可能会沉溺于自我满足,也就不会去思考更好的方法;你说他错,他很可能就此灰心丧气,失去思考的勇气,更不可能去寻找错误的原因。所以我要说,在肯定学生的正确之后,教师不妨补问一句:“还有更好的吗?”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请允许他们尝试一次,再尝试一次……相信学生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要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一个重新认识、思考的过程,并在改正错误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我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练习”时,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5厘米,宽减少5厘米,所得的长方形面积与原长方形面积相比,一样大吗?”当不少学生不加思考地答道:“一样大”时,我没有直接否定他们的意见,而是鼓励他们举一个例子来试验一下,经过举例验证学生很快明白了它们不一样大。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再如在复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我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圆柱与圆锥底面积和体积都相等时,圆柱与圆锥的高有什么关系?学生都能积极发言。我没有立即作出评判,而是充分让学生把思考过程说出来,同学间相互启发,判断正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对于真正的教育者而言,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并没有绝对的错或对,所谓的“错误”,那只不过是一次没有得到正确结果的尝试而已。因而,教师不是一个审判者,不需要对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教育的关键是如何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可以自主发挥,大胆实践,使课堂生动而精彩。比如,当学生口算44 15结果是58时,若老师直接说“错了”,这可能就会伤害学生的热情;若老师能这样说“好的,答案已经非常接近了”,则不仅是一种纠正,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但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都能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都能象教师B那样提问“做得不一样的人举手”,这样,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就会得到了充分尊重,想法和意见也能得到了尽情流露,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获得成功愉悦的同时,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学位
【摘要】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遍布每个角落,应用在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课三步骤的教学方法,让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使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学习 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已成为一门基础性的教学科目,这门新型的基础性的科目不同于数学、物
【摘要】教学中的环节是不能少的,备课最为重要,教师只有把备课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教学有效有序的进行。课堂教学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教师在这个平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在对遗留下来的问题或者未完成的教学工作则可以通过课后工作来加以补充。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课堂内外所要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并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层面。  【关键词】备课 上课 教师 初一英语  初一年级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也
现阶段,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的方方面面,并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在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摘要】中学物理学科新课程、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出发,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法 效果 策略  正文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学物理学科新课程、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课堂教学的主体——学
本文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表观消化率、肠道与肝胰脏消化酶活性及蛋白酶组成的影响。试验鱼共分为4组。对照组(
【摘要】阐述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意义。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付诸于日常的教学实践。以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了引导学生提高概括能力的主要方法。最后通过对教学实例的深入分析.验证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阅读 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是理解能力的标志,是创造力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抓手。衡量一个学生能否把所学的语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采取多种形式,激发识字兴趣 。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识字 能力培养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近年来,扩大低年级的识字量,引导学生提前阅读,已成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大家都在开发、利用多种资源,引导
【摘要】实践证明,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素质。作为一所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视野并不开阔,培养她们的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针对本园实际,挖掘乡土资源,从小处入手,开展自制体育玩具评比活动,轻轻开启教师创新的窗户,从体育玩具的设计、制作到体育玩具的运用和展示无不激鼓励着教师的创新意识、发展着教师的创新思维、提高着教师的创新能力,最终向创新型教师发展,从而为
期刊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1、备课中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