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系统的智能化监测与安全保护设计

来源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升机旋翼模型风洞试验是高转速、高风险的动态试验,为保护试验的安全运行,必须实时、准确、可靠地监测试验台关键驱动设备——动力驱动系统及辅助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状态分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动力系统主控PLC为基础,打通试验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分析的设备运行状态分级评价及风险评估方法,根据实时运行数据判断动力系统运行风险,给出安全操作建议;风洞试验应用效果表明构建的旋翼模型试验台动力系统智能监测与安全保护设计数据分析科学,状态监测实时,安全保护可靠,极大提高了直升机试验的安全可靠性.
其他文献
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和方向,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融合课程思政的难点,提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策略,从教师层面、教学目标层面和教学内容层面介绍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结合青海省特色探讨高校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面向金课建设和认证标准要求,在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基础上,给出课程目标和达成途径设计,分析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协议和原理,阐述深入UDP校验和计算原理及其验证的高阶性运用方法,提出线上线下和互联网资源探索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详细阐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翻转教学等多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其实现过程,最后说明教学效果.
以线上学习空间搭建为中心,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有学习平台的不足,根据计算机实操课程的特点,从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出发,提出构建“5G+AI”视域下智慧学习路径,阐述具体教与学架构特点并介绍具体教学实践应用.
以课证融通为切入点,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虚拟现实技术方向课程模块的专业核心课程Unity引擎开发,阐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1+X”证书制度下Unity引擎开发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Unity引擎开发课证融通改革途径,分别从改革需求、实训内容、实训组织形式、教学团队、课证融通体系、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如何将虚拟现实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专业课程.
分析网络空间态势感知课程实践教学的学情和特点,针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繁杂、实验数据庞大以及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互动性等问题,结合教学目标,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3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网络空间态势感知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分析产教协同育入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提出以构建校企联盟为基础,以“一头一尾,两足双翼”顶层设计为指导的“5-8”产教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并从完善实践基地建设、丰富协同育人内涵、构建育人评价体系、促进校企成果转化等方面阐述该模式的协同育人教学实践,最后说明人才培养的效果.
针对传统人工建筑安全巡检周期长、难度大、响应慢等问题,以及典型的建筑安全监测平台架构不可扩展、配置门槛高等短板,以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为设计原则,开发实现了面向用户可配置的建筑安全监测平台;该平台由传感网络、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应用模块和配置管理等5个模块组成,支持用户对新项目、新监测设备的自主配置,支持项目、建筑和传感器的实时接入,满足多样化的安全监测需求;在实验测试中,平台在数据采集、数据传输通讯、传感器配置、预警响应等方面的效率、稳定性、柔性等优于典型架构,危险突变误判率为0,综合准确率为99.97%,
针对传统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本科院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案,从混合式教学目标与思路、PBL模式下混合式教学内容与结构、线上线下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课程考核设计、教学方案设计的评估、教学设计的总结等几个方面,介绍PBL模式下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及课程评价方案,最后总结教学方案的特点.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推进近40年来,持续挖掘建筑节能潜力、量化节能效果,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rn随着我国“3060”目标的提出,各行业积极探索碳排放轨迹,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争取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建筑运行能耗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占比不断提升,建筑领域是促使我国早日碳达峰的重要领域,建筑节能工作面临新挑战与新机遇.
期刊
针对软件源代码静态检测时故障报告中误报较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软件运行特征的故障检测方法,通过引入动态分析的方式进行故障检测;首先扩展了动态测试插装库,设计了八种常见故障模式对应的探针函数,然后在程序中搜索故障监控位置并进行故障监控探针的插装,最后在软件执行过程中分析插装消息中的运行特征从而识别故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程序故障且检测出的故障均为真实存在,弥补了静态分析误报率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