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话题之一,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立足核心素养的要求,灵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掌握其今后成长必须具备的能力、品格,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在高中教育体系中,物理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每位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还要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更新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由此可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分析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教师要提高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把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助力教育改革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众所周知,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物理知识充满兴趣,就会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氛围沉闷,影响了核心素养的渗透。高中物理知识点比较复杂,而且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大量思考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学习效率难以得到保证。
(二)知识应用能力不强
高中物理课堂上,知识的获取不是唯一的目标,学生需要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强化知识应用能力,能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经过系统化的学习后,不能准确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时,也不会主动分析和思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从物理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不当
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中,理论讲授法仍占有相当之高的比例,这一教学方法的大量应用造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进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干扰。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物理观念培养策略
物理观念属于物理规律、物理概念在大脑中的提炼、升华,很难一蹴而就。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相关知识时,要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指引学生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不要担心学生出错,而要让学生学会在错误中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满足学生物理观念素养发展的需求。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电场强度”这一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如何表示电场强弱”的探究活动,很多学生会提出“用某点电场力表示电场强弱情况”。对于学生的观点,教师不应直接说正确或错误,而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不同位置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情况展示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会发现即便在电场同一个位置,放入的试探电荷不同,其电场力也会存在一定差异,这样学生就会自然推翻自己提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发现,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力F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是呈正比的,即F=Eq。其中E是一个比例常数,与F、q无关,只是在数值上相当于F与q的比值。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比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效果更好,学生也会在此过程中强化对物理规律、物理概念的感知,从而促进物理观念的形成。
(二)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这也是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即让学生在对科学本质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下,逐渐形成研究分析的正确态度与责任感。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强调,并借助教学展示的过程,为学生展现科学家严谨进行实验探究的范例,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探究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入教学案例,为学生展现一些细节决定成败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的重要性。
例如,在进行“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实现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教师就可以结合“比萨斜塔实验”进行知识展示,让学生明确科学研究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为了保证结论的正确,需要做出大量努力。又比如,在进行“万有引力与航天”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开普勒、牛顿所做出的贡献进行教学展示,使学生感受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科学态度。这样,通过对科学家事迹的有效展现,使学生对其产生向往之情,在耳濡目染中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
(三)实验教学,养成科学的思维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物理学科更注重教学的实验活动,大多数物理定律和物理规律都是通过实验验证才得到的。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实验教学,在锻炼学生合作探究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针对一些奇怪的物理现象,学生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习的效率,为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不能死板地向学生介绍相应的实验步骤和知识点的讲解,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进行相应的指导。这种教学形式注重的是学生融入自己的思考并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例如,在物理学力学这一章节中的摩擦力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准备好两本书,并且将两本书交叉在一起,接着让学生同桌进行合作,试着拔出这两本书。此时大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学生使用多大的力气,都无法将两本书拔开。教师此时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两本书无法分开?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既简单又好操作的实验活动,既不会增加教学难度,又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实验中学习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其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要想实现教学目标,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教师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把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助力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华.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J].教育界,2020(50):41-42.
[2]吴业庭.试析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J].高考,2019(35):76.
[3]曹景锋.探讨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5):163+165.
[4]杨子生.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J].文存阅刊,2018(19):69.
[5]肖丽英.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7):70-71.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在高中教育体系中,物理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每位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还要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更新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由此可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分析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教师要提高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把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助力教育改革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众所周知,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物理知识充满兴趣,就会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氛围沉闷,影响了核心素养的渗透。高中物理知识点比较复杂,而且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大量思考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学习效率难以得到保证。
(二)知识应用能力不强
高中物理课堂上,知识的获取不是唯一的目标,学生需要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强化知识应用能力,能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经过系统化的学习后,不能准确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时,也不会主动分析和思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从物理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不当
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中,理论讲授法仍占有相当之高的比例,这一教学方法的大量应用造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进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干扰。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物理观念培养策略
物理观念属于物理规律、物理概念在大脑中的提炼、升华,很难一蹴而就。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相关知识时,要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指引学生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不要担心学生出错,而要让学生学会在错误中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满足学生物理观念素养发展的需求。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电场强度”这一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如何表示电场强弱”的探究活动,很多学生会提出“用某点电场力表示电场强弱情况”。对于学生的观点,教师不应直接说正确或错误,而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不同位置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情况展示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会发现即便在电场同一个位置,放入的试探电荷不同,其电场力也会存在一定差异,这样学生就会自然推翻自己提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发现,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力F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是呈正比的,即F=Eq。其中E是一个比例常数,与F、q无关,只是在数值上相当于F与q的比值。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比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效果更好,学生也会在此过程中强化对物理规律、物理概念的感知,从而促进物理观念的形成。
(二)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这也是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即让学生在对科学本质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下,逐渐形成研究分析的正确态度与责任感。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强调,并借助教学展示的过程,为学生展现科学家严谨进行实验探究的范例,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探究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入教学案例,为学生展现一些细节决定成败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的重要性。
例如,在进行“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实现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教师就可以结合“比萨斜塔实验”进行知识展示,让学生明确科学研究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为了保证结论的正确,需要做出大量努力。又比如,在进行“万有引力与航天”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开普勒、牛顿所做出的贡献进行教学展示,使学生感受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科学态度。这样,通过对科学家事迹的有效展现,使学生对其产生向往之情,在耳濡目染中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
(三)实验教学,养成科学的思维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物理学科更注重教学的实验活动,大多数物理定律和物理规律都是通过实验验证才得到的。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实验教学,在锻炼学生合作探究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针对一些奇怪的物理现象,学生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习的效率,为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不能死板地向学生介绍相应的实验步骤和知识点的讲解,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进行相应的指导。这种教学形式注重的是学生融入自己的思考并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例如,在物理学力学这一章节中的摩擦力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准备好两本书,并且将两本书交叉在一起,接着让学生同桌进行合作,试着拔出这两本书。此时大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学生使用多大的力气,都无法将两本书拔开。教师此时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两本书无法分开?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既简单又好操作的实验活动,既不会增加教学难度,又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实验中学习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其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要想实现教学目标,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教师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把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助力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华.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J].教育界,2020(50):41-42.
[2]吴业庭.试析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J].高考,2019(35):76.
[3]曹景锋.探讨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5):163+165.
[4]杨子生.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J].文存阅刊,2018(19):69.
[5]肖丽英.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7):70-71.